善用身边资源 丰厚品德教育

时间:2022-09-29 02:43:04

善用身边资源 丰厚品德教育

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应该把握的方向性原则,那么,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把握才能做到“贴近”呢?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认为应该善用学校、学生、家长等各类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感知,构建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挖掘学生资源,增强教育力度

课标强调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盘活学生资源,是盘活课堂教学的关键,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这一教学资源。最重要的学习资源是学生本身,学生这一教育资源用活了,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活起来了。

1.课前注重学生资源的储备

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生活,而学生周围的一切都可以也应该成为学生注意和学习的对象。品德与社会的很多内容是要课前储备的,所以教师应注重课前学生资源的储备,引导学生细心观察自然和社会,努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和学习习惯。教师在课前应布置学生寻找、搜集相关的生活资源,记录自己的观察所得,丰富知识储备。

2.课堂巧用学生资源

学生有的擅长唱歌,有的擅长画画,有的擅长表演,有的擅长写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采取唱歌、画画、讲故事、朗诵、游戏、辩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激活课堂,开放学生的双手,开放学生的眼睛,开放学生的头脑,开放学生的嘴巴,让教学活动吸引学生,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品德与社会课堂活起来。教师还可以通过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行为表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抓住学生普遍性的典型思想和身边的典型“小事”,通过小组交流、体验和感悟,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及优良品质。比如,针对乱花零用钱、爱打闹等现象,可以联系品德与社会课培养社会责任心和文明行为等知识进行教育,更具说服力,较易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把握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资源,让其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亮点。

二、整合学校资源,增强教育深度

学校是学生每天生活学习的地方,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件设施、每一项活动都是可挖掘利用的教育资源。学校教育资源是最方便、最快捷、最能灵活运用的教育资源。这种教育资源就在校园里,就在学生的身边,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相关的学校教育资源有效加以利用,从而增强教育的深度。

学校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第二课堂。近几年来,学校德育办、少先队广泛组织开展了“学《弟子规》,做文明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使得品德与社会课程与学校的班会课能找到最恰当的结合点。例如,在教学《爱美丽的生命》这一单元时,我联合班主任开展了一次“学会感恩”的主题班队会,学生感触很深。又如,教学《大自然发怒的时候》这一单元时,我利用班班通这一现代媒体,播放一些视频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可怕的自然灾害,然后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这一重要教育资源,带领学生到图书馆查借科普类知识的书籍,加深学生对自然灾害的了解,并学习绝处求生的本领,有效提高他们学会生存的能力。

三、挖掘家长资源,增强教育可信度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和第一所学校,是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他们的一生有重大影响。家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对孩子来说也是最直观、最形象的,家庭教育对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的养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也是学校教育最强有力的后盾。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有很多是和家庭教育分不开的,我们应努力取得家长的配合,使品德与社会课程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让学生把道德认识内化为道德行为。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经常与父母沟通交流来了解父母的辛苦,从而学会孝敬父母;通过参与家庭管理,可以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培养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应引导孩子经常参与劳动,锻炼独立生活能力,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锤炼艰苦奋斗的良好品德。

例如,教学《爱美丽的生命》这一单元时,我充分利用家长这一鲜活的教育资源,将家长请进课堂,以一名教育者的身份参与教学,再现生活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我事先给家长写了一封信,请家长给自己的孩子写一封信,内容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的付出有多少以及母亲十月怀胎时的感受。在上课时,把这些信交给学生,在《感谢你》的背景音乐中,学生认真读着母亲写的信,有的学生流下了眼泪,告诉大家母亲是多么不容易。在主题班会上,我将学生的家长请到了课堂上,请学生说说父母爱自己的事例,并随机采访了几名家长。其中一名家长介绍自己帮助孩子记录生活、学习中的点点滴滴,十年不间断地为孩子制作了图文并茂的成长记录册,留下一串串美好的回忆,对在场的孩子和家长都是一次教育。还有一位母亲讲述了孩子一岁时生病,孩子父亲不在身边,母亲抱着孩子在风雨夜中看病的事,讲到激动处泪流满面,孩子们听得入了神,老师和家长们的眼睛也湿润了。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学生充分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疼爱,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我们要把品德与社会课程由封闭式教育变为开放式教育,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教育资源,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生活,在丰富的感知中体验和思考,增强教育力度、深度和可信度,使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受到影响,得到启迪,从而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上一篇: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 下一篇:有关220kV电力工程中电流互感器的故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