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

时间:2022-10-18 15:44:22

人生经常会遇到一些烦恼。如果细细地总结这些烦恼,大都是因为还没有脱离自我,过多考虑某件事情对自我的影响而带来的

云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目前覆盖40%,有关部门计划明年覆盖60%,但白恩培提出,怎么也得想办法,要实现全面覆盖,并解决6000个建制村没有卫生室的问题。

很多干部评论说:“这份决心来源于他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责任感,也来源于他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今年第三季度,云南省委组织开展了对各州市党委、政府的各项工作的民意测评,发现群众对医疗、教育问题的满意度不高。很快,白恩培推动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并从这些民生最迫切的问题人手安排明年的工作重心,准备增加15亿元左右的财政投入,解决社会民生最紧迫的问题,包括较大幅度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生的补助标准。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落实百姓生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在城镇建设中,我们不但要满足有钱人的需要,更要关心一般平民的生活。”他说。

在平时的工作中,白恩培给人的感觉总是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但是,如果碰到基层反映的问题没有及时得到解决,或落实得不认真,他就会严肃批评。

“人应该有个追求:不是追求当多大的官,而是追求干多大的事情。一见面拍肩膀,什么都好,我做不到,也说不出口。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矛盾要敢接触,错误要敢于批评。我们的干部要把为官当作一份事业,当作一份责任,而不仅仅是―个职业。”他说。

在回答《望东方周刊》有关“用人导向”和“政绩观”的提问时,白恩培说,他最喜欢那些“想干事,会干事,干实事”的干部。他说,一个好的干部首先要有干事的激情,要干实事,不但干眼前能出成绩的事,也要长远兼顾,注重一些对长远发展有好处的基础性工作。

“现在一些干部除了形式主义、表面文章外,还有一种浮躁、急功近利的倾向。所以我不但要看眼前的‘显绩’,还要看‘潜绩’。”他说。

根本要求是科学发展

《望东方周刊》:你曾说过,云南的主要问题还是发展不够、发展不充分,“发展是云南最大的政治”,怎么理解你这里所说的“发展”?

白恩培:我2001年到云南时,全省经济增幅已经连续多年下滑。我到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调查研究,首先跑的就是昭通等贫困地区。从调查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云南农民的收入很低,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这与丰富的自然资源极不相称,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极不相称。所以,我们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是云南最大的政治、最硬的道理和最根本的任务,发展是解决云南一切问题的关键,不发展,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

当然,我们强调的发展,是又快又好的发展,根本要求是科学发展。像云南这样的西部地区非常需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加快经济发展,但更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协调,尊重规律。如果没有科学的发展观,就不可能真正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与先进发达地区的差距就会越拉越大。我觉得这一点是应该首先认识到的。

《望东方周刊》:云南近年来逐渐走入发展的快车道,在你看来,云南的发展后劲和目前主要的挑战在哪里?

白恩培.云南的优势,一个是地上的资源,植物多样性、动物多样性特征明显;第二是地下资源,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第三是气候资源多样、独特,有些地方四季如春,第四,民族众多,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多彩;第五,区位优越,边境线有4061公里,口岸众多,是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陆上通道和桥梁,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也应该从中受益。云南的发展后劲,在教育、在科技,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和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围绕这些做好工作,云南经济社会就能更快更好发展。

云南的发展应该说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困难仍然不少。我觉得,制约我省发展的原因,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既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但关键还是我们干部的理论水平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观念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还要进一步改进。现在一些人只满足于部门和个人的利益,不能时时处处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说挑战,这是对我们最大的挑战。

应该补充的是,云南的优势尤其是自然的优势从过去到现在一直存在,关键是要把这种优势切实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现在,很关键的一点就是通过教育,把云南的人口压力变成人力资源,所以加强教育包括对干部的教育是目前云南最基础的工作之一。

“禁毒防艾”取得阶段性成果

《望东方周刊》 和艾滋病问题正在迅速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已经进行了两年的禁毒和防治艾滋病的“人民战争”目前进展如何?你对最终解决这一问题有足有信心?

白恩培:云南发展中有二个威胁非常大的社会问题就是和艾滋病。对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承认,特别是要重视,要采取更加有效的综合措施搞好防治,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有效应对;二是要有一定的投入;三是要有先进的科技手段。我们对艾滋病的研究已经取得初步进展,可望有所突破,并且准备在药品的研发、生产方面给予大的支持,最终为人类战胜艾滋病做出贡献。

这些年,我多次对禁毒和艾滋病防治问题进行专题调研。我深切地感受到,多年来,虽然我们在禁毒和艾滋病防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云南仍然是全国犯罪和艾滋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受害最深,危害最大。由于和艾滋病泛滥,边疆个别少数民族人口出现负增长,个别村寨选不出村干部。陇川县县长含泪呼吁:“救救我们景颇族!”

我省处于禁毒斗争最前沿,我们决心以对国家、民族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在坚决打好三年“禁毒和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的基础上,通过10至15年的努力,全面有效遏制危害和艾滋病在云南的蔓延。

禁毒防艾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海洛因等传统问题对我省危害呈下降趋势,吸毒人员逐步减少,艾滋病防治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对在云南开展的禁毒和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从总书记到中央各部委都十分重视,密切关注,具体的支持帮助也很大,我们完全有信心和决心打赢这场人民战争。

当然困难也是客观存在的,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坚定信心、下定决心,认真对待、扎实工作,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陇川县朋生自然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04年我去这个和艾滋病危害严重的村调研时,看到的是一片萧条景象,听不到群众的笑声。去年,我陪中央领导视察工作再去朋生村,全村发生了很大变化,群众的脸上开始有了笑容。今年,这个村子又有了新的发展,全村76户人家有22户成了万元户,没有

一个新增吸毒人员。

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望东方周刊》科学发展观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环境保护问题。你怎么看待发展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白恩培:人类首先要珍惜环境、保护环境,和环境友好相处,做到可持续发展,要为子孙后代负责。但环境保护的前提是人类的生存、人类的发展,如果离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就没有意义了。在谈论昆明的建设规划时,有一种观点就是人类的活动要远离滇池。人类远离滇池,保护滇池干什么?怒江流域的开发问题,有些新闻把这件事炒得很热。有各种意见,这是好的,便于我们冷静决策。但是人类首先的需要是生存和自身的发展。

为什么怒江峡谷两岸的树都快被砍光了?因为当地群众的生活还非常困难,老百姓穷啊,没有钱。所以怒江要保护好,首先是发展。我提出一个观点,就是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望东方周刊》:你的意思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要结合起来,让保护生态的人从生态中得利才能更好地保护?

白恩培:对。我们现在讲环境的治理和生态保护,一定要和经济效益连起来,挂起钩来,才能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如果没有经济效益,一味地强调生态效益,生态效益也不会有。

我一到云南,就面对能不能砍树的问题。有人希望云南一棵树都不砍。这样的初衷是好的,目的是要保护植被,保护森林。但有的人主张,连人工林也只准种,不许砍。这样做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没有很好地统一起来,最后老百姓就变成不种树,生态建设的积极性没有了。通过认真学习领会中央文件精神,我们就做试验,除了天然林不能动,生态防护林不能动,其他人工林允许在计划内采伐,这样才能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才能有更多的树。如果你不采取这样的措施,就可能会事与愿违。所以说,一定要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要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路子。

人才导向

《望东方周刊》:我们从一些报道看,云南末贤若渴,省上曾拨出专款,补助9位驻滇“两院”院士。对于更多的普通的人才,如何吸引和留住他们实现兴滇大业呢?

白恩培:为了凝聚和激励各类人才,今年省委、省政府设立专门“兴滇人才奖”,用于表彰奖励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创新或作出重大贡献的各类优秀人才,这在我省历史上是第一次。

在人才问题上,我经常想,云南的人才为什么给人感觉比其他地方少?有些地方在改革开放前,人才远远不如中原地区,为什么现在人才会多起来了?就是因为抓了改革,创造了环境,因此,人才的问题归根到底是认识问题、体制问题、机制问题。人才来不来、留不留、干不干,关键取决于你重视不重视,你的体制、机制能不能把大家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有没有干事业的环境和平台。

现在存在一种不好的倾向,就是把教育的导向都引导到拿文凭上。以职业教育为例,本来职业教育就是技能教育,但是现在都千方百计地要变成职业学院,为什么7就是要靠大专文凭吸引考生。这样势必走入死胡同,培养出来的人就不了业,所以大家对办职业教育信心不足。

我到红河州调研时了解到,有一个女青年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我问她是哪个学校毕业的,她说是畜牧职业学校毕业的,毕业后没找到工作就回到了村里。我说你多亏没找到工作,不然就“坏”了。她在村里是能人,养猪、种草乌,还给老百姓提供牲畜兽医服务,仅兽医服务每年就收入4000多元,不仅家里致富,还带动全村致富。现在的问题是,职教学校的毕业生学完以后就不愿意回到农村去,就想往公务员队伍挤,这怎么行?

当然省委、政府要带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这是一个导向。有一年国庆前夕,我到一位院士家看望他,了解到他住房面积有120平方米,再问校长住多大面积,随行的人说差不多,反正没超过院士,我说这就对了,就应该有这种氛围。我还曾提议给云南省的院士每人奖励100万元用于购买住房,只要你是院士,长期在云南工作,不管你的工作单位是中央的还是本省的,都一样奖励。要看到这不仅仅是一套住房的问题,这是一个导向问题。

动员大家多到东南亚、南亚去看看

《望东方周刊》云南靠近东盟,也是参与大眉公河次区域合作的主体,对外合作今年和明年会有什么具体的实质进展?

白恩培:翻束南亚、南亚的合作应该成为云南对外开放的一个重点,我动员大家多到东南亚、南亚去看看,我们与他们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合作的领域很宽。

中央的外交方针和政策中有一条,就是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睦邻、安邻、富邻。现在我们在与周边国家交往的过程中,有一种偏见,就是只想单纯把产品卖到国外,或者是劳务输出,这是片面的。必须在合作的过程中互惠互利,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我们鼓励企业引进来,把紧缺的产品引进来,另外就是走出去,让企业家到外边去办企业,支持他们发展。云南还要发挥好大通道作用,为全国各地企业到东南亚、南亚开展经贸活动提供服务。

大湄公河次区域处于东南亚、南亚和中国大西南三个经济圈的结合部,是联结东盟和中国大西南两大市场的桥梁和走廊。由于湄公河在中国境内主要流经云南省,云南有条件成为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主要省份。10多年来,大湄公河次区域已先后确立并实施了交通、能源、电信、环境、旅游、禁毒、人力资源开发和贸易便利化领域的上百个项目,在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进程的同时,也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做出了贡献。

在今明两年,随着昆明新机场、大(理)瑞(丽)铁路陆续开工和昆(明)曼(谷)公路中国境内高速化基本实现,云南建设通往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的雏形将进一步展示在世人面前。

“我一下子眼圈就红了”

《望东方周刊》你长期在西部工作,你认为目前西部都有哪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你的西部经历对你从政产生了哪些影响?

白恩培不错,我先后在陕西延安、内蒙古、青海工作,然后来到云南。我认为西部省区有一个共性:都是革命老区或者少数民族的主要集居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生产力水平低,基础设施落后,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差,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都面临加快发展的繁重任务。

我觉得一个人的成长,是要经过各个方面的教育和各个方面的锻炼才能够变得比较成熟。学校的教育是重要的,组织的培养教育也是重要的,但是实践的锻炼和群众的教育更深刻。1986年的春天我做延安地委书记的时候,在一个村里面碰到一位妇女在推碾子,碾的不是粮食而是糠。但是这个妇女给我说什么呢?她说唉呀这么丢人的事情还让你们领导知道了。当时我一下子眼圈就红了。老百姓吃不饱饭而且有困难也不愿意给政府添麻烦。这件事情对我震撼非常大,我后来在机关大会上多次举这个例子。

我就讲我们有些干部总是感到这个也不满足那个也不满足,总是想向组织伸手争取一点个人的东西,争职位的高低、待遇的多少、权力的大小、车子的好坏……我就觉得那些东西都不是个人应该追求的。个人应该追求什么呢?就是追求能给老百姓多办一点实事,能够使他们的生活不断地改善。

所以,看一个干部最重要的是老百姓怎么评价,而且老百姓的评价不是在你在位的时候怎么评价,而应该是你离开以后老百姓怎么评价。你离开以后,别人回顾起来说这个人在这个地方还替我们老百姓干了一些事情,我就觉得作为一个领导干部这应该是最大的满足。

人生经常会遇到一些烦恼。如果细细地总结这些烦恼,大都是因为还没有脱离自我,过多考虑某件事情对自我的影响带来的。如果能够超越自我,能够把这些事情看淡漠一点,可能人生的苦恼就会少一点。

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从我们领导干部自身做起。要和谐于心,贯穿于行。作为一个执政党,作为一级组织,追求公平正义是我们的共同目标。但是对个人来说,这样那样的不公平总是会暂时存在的,不能动不动就闹情绪,不要动不动就互相攀比。我们的干部还是要培养崇高的思想境界,还是要多讲奉献。理想信念对一个人尤其是党员干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上一篇:一周来信 第45期 下一篇:曼德尔森的中国变脸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