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流动儿童的适应问题及社会工作干预

时间:2022-09-28 11:53:41

城市流动儿童的适应问题及社会工作干预

【摘 要】由于生活环境变化,流动儿童来到城市后面临突出的适应问题,他们在学习、心理健康、人际交往以及生活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其适应状况如何,不仅受到自身个性特点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也与就读的学校性质有密切关系。要有效解决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问题,社会工作的干预非常必要,应当积极进行社会倡导,增强流动儿童及其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建立全面的社会支持网络。

【关 键 词】流动儿童;适应问题;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019-03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加快,流动人口的转移逐渐由早期的个体迁移向家庭式迁移转变,使得流动儿童的数量迅速增长。来到陌生城市的流动儿童,与他们的父母一样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既不能享有同城市儿童平等的受教育及发展权益,又失去了农村的权益保障,还承受着来自城市群体各种隐形或显形的社会排斥,导致流动儿童群体处于边缘化境地。由于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流动儿童在学习、交往以及心理健康方面都可能出现不适应。笔者认为,流动儿童现象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长期存在,应当深入了解他们存在的适应问题,以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他们对城市环境的适应,这对流动儿童自身成长及城市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是重要的议题。

一、城市流动儿童存在的适应问题

(一)流动儿童的学习适应问题

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有着很大差异,相当多的流动儿童在从老家转到新的学校后会遇到适应困难。他们往往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会制定学习计划,在更高学习任务的要求下,会产生焦虑、担忧,导致学习成绩落后,对学习失去信心。例如,一项调查发现,流动儿童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时,有44.4%的儿童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好,同时有41.2%的儿童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不强,有半数以上的流动儿童或多或少存在着考试焦虑。[1]

(二)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流动儿童身心发育还不成熟,自我调节能力不强,面对环境的巨大变化带来的生活中的各种烦恼,他们不善于自我排解,因而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不容乐观的。大多流动儿童的父母为了生计疲于奔命地工作,无暇给予孩子更多陪伴和情感支持,这些儿童自身也难以结交更多关系稳定的同伴,因而很多流动儿童孤独感较高。在与城市群体互动过程中,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又会引发强烈的自卑心理,封闭自己,自怨自怜,继而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在各种心理压力之下,一些流动儿童出现行为问题,如说谎、敌对行为、强迫行为等。

(三)流动儿童的人际交往问题

儿童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和水平是衡量个性和社会性成熟的重要标志。同伴交往不仅有助于儿童认知的学习、情绪的安定,更重要的是在与同伴的交往中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并学会与人相处的社会技能。[2]研究表明,流动儿童的同伴关系存在一定问题,[1][3]他们缺乏交往技巧,不善于交朋友,交往的对象也只局限在身份相同的其他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交往较少,这不利于他们顺利融入城市生活。得不到同龄人的接纳和认可,在遇到困难时也无从倾诉并寻求支持,这更加剧了他们的孤独和封闭。此外,许多流动儿童对老师畏惧害怕,很少主动接近老师。这种不和谐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直接影响流动儿童在学校的适应状况。

(四)流动儿童的生活适应问题

我国城市和农村无论在自然环境还是在人文环境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初来城市的儿童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也都要经历一个适应期。城市的繁华热闹、喧嚣拥挤,可能一时会让他们感到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城市生活的规矩,如交通规则、文明礼貌、环境卫生等都比农村要求更高,要使流动儿童在这些方面养成的习惯发生转变也需要一定时间。另外,我国农村是典型的熟人社会,而城市社会的交往则有很多避讳,这种文化的差异也会给他们带来适应困难。

二、影响流动儿童适应的因素

(一)个性特点

个性特点会影响人们的社会适应状况。一般来说,性格外向、开朗的个体对环境的改变较易适应,而性格内向的个体则较难适应环境改变。流动儿童中相当多的孩子内向胆小,自卑敏感,不善与人交流,自我封闭严重,当他们来到一个完全陌生、充满不安定与排斥的城市环境后,短时间内难于找到归属感,以致出现各种适应问题。因此,那些较为内向的儿童的适应情况应该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要尽量为他们提供人际交往的机会及更多的社会支持。

(二)家庭环境

首先,家庭教养方式对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有直接影响。大量研究发现,积极民主的教养方式能使儿童感受到更多理解和支持,更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而不良的教养方式容易导致儿童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流动儿童父母大多家庭教育意识不强,往往对孩子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孩子的情感需求常常拒绝和否定,教育孩子时要么过多管束,要么过度溺爱,不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从而较易出现适应问题。其次,亲子关系在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上有重要作用。“家庭成员之间情感联系的紧密程度与流动儿童问题行为呈显著负相关,家庭成员彼此联系紧密,在情感上相互支持,可以减少儿童问题行为的发生”。[4]第三,家庭经济地位也影响流动儿童的适应,家庭经济地位越高的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状况越好。[5]家庭经济地位较高,除了带来较好的物质条件外,也意味着父母可能拥有较多的社会资源,对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更为关心,也会积极寻找融入城市的渠道;而经济地位较差的家庭,父母为生计拖累,根本没有精力,甚至也没有意识和能力关注到孩子的心理状况,因而更容易出现适应困难。

(三)学校性质

由于户籍制度限制,早期的流动儿童来到城市后主要是进入民工子弟学校,近几年在人们的大力呼吁下,政府逐渐出台了一些政策,推动城市公办学校接收流动儿童,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大量流动儿童仍无法进入公办学校就读。有研究发现,不同性质学校的流动儿童适应状况也存在差异,民工子弟学校比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适应要差。[5][6]究其原因,一方面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较差,在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方面都较落后,且教师流动性大,造成许多流动儿童感觉还不如老家学校好,导致失望心理。另一方面,在民工子弟学校,由于都是外来孩子,群体同质性高,导致他们的身份标签更加突出,而这种身份在城市中已被赋予弱势、落后、行为不好等歧视性的社会意义,因此这种隔离封闭的环境是更不利于他们适应城市社会的。

三、促进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社会工作干预对策

流动儿童问题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凸显出来的一个问题,近年政府已就流动儿童的入学教育问题作出了一定举措,例如通过政策调整促进流动儿童在流入地就学。但流动儿童成长所面临的很多问题单靠政府介入是不够的,还必须充分发挥社会服务的功能。社会工作在协助流动儿童改善环境、获取资源方面具有优势,因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工作方法可以帮助弱势群体提升自身能力,由此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积极进行社会倡导

农民工家庭本身处于城市中的边缘地位,单靠家庭自身没有能力解决流动儿童面临的各种困难,因此应通过宣传争取更多的社会关注,充分动员政府、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力量来共同应对。一方面,呼吁政府加大改革力度,对流动人口各项权益给予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取消针对流动儿童的各种入学限制,使流动儿童享受到与城市儿童同等的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流动儿童及其家庭获得应当享有的各种社会福利和发展权益。另一方面,通过广泛宣传营造积极包容的社会环境,消除城市群体对流动儿童的成见、疏远和社会排斥,形成开放健康的社会观念,使流动儿童感受到来自城市社会的接纳和尊重。

(二)增强流动儿童及其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

相当多的流动儿童存在学习技能不足,家庭教育资源贫乏,亲子沟通不良,生活场域的良性互动较少,个人与学校的互动也比较被动,人际关系技巧不足,孤独自卑感强等现象。针对这些心理适应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单靠学校教师及家长都难以解决,教师没有足够的精力关注流动儿童的个别需求,家长也缺乏相关知识与能力,因此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应该是较好的途径。社会工作者可以采用小组工作方法,开展流动儿童成长小组、教育小组及亲子小组,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及分享交流和引导,帮助流动儿童面对心理困惑,转变心理状态,改变行为,及时摆脱孤独、焦虑、自卑及情绪低落,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具有相似的学习适应问题的流动儿童,非常适合开展教育性小组,解决流动儿童表现出的学习动机弱、学习自信心不足、学习习惯不好、学习焦虑等问题。

少数有明显心理适应问题及学习困难的流动儿童,应开展个案工作,加强与学校的联系,进行综合系统深入的干预,找出原因和症结,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调适、学习辅导及家庭干预。

流动儿童的父母大多文化水平低,从事繁重的工作,往往没有意识,也没有时间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也缺少对孩子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此,社会工作者可以进行家庭干预,通过亲子关系改善小组、家庭互助小组等,促进流动儿童家庭的亲子沟通,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养方式,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从而使流动儿童从家庭中获得情感温暖和心理支持。

个案和小组工作的介入,可以激发流动儿童及其家庭自身潜能,逐渐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从根本上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建立全面的社会支持网络

流动儿童及其家庭大多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中,除了接触身边同伴,很难有与外界接触、交流、提升自我的机会。更难以与城市居民和主流知识分子建立相互间的沟通支持网络。这对流动儿童适应融入城市生活是非常不利的。社会工作服务应当充分整合协调流动儿童各方面的资源,通过多途径介入,协助其建立起完善的家庭——学校——社区支持网络,从而使他们顺利适应城市社会,健康成长。

首先,协助流动儿童家庭增强家校沟通,以获得来自学校的更多支持。流动儿童父母或是由于观念或是自身能力限制,往往与学校的沟通联系很少,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老师也不了解孩子的家庭生活状态,社会工作者可以充当流动儿童家校联系的桥梁,增强双方的沟通合作,促进各种问题的顺利解决。

其次,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区群体活动。群体活动是儿童社会性和个性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如果流动儿童能经常参与群体活动,真正融入群体当中,才能获得群体的接纳与支持。但大多数流动儿童的父母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闲暇娱乐及群体交往。因此,若能在社区层面针对流动儿童组织实施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放学后兴趣小组、文体活动、参观游览活动、夏令营等,并且这些活动也向非流动儿童开放,这样就会有利于流动儿童形成群体归属感和自我认同感,也能促进不同群体间的沟通与融合。

第三,提高流动儿童及其家庭的社区参与能力。流动儿童家庭社会资本较少,社区参与度低,权利意识不高。因此,应充分发挥社区教育职能,调动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开办流动儿童家长学校,开展公民教育,培养和加强流动儿童及其家庭掌握自己命运的信心和能力,使他们积极参与社区事务,争取自己的权益。社区参与能力的提高可以增强城市认同感,促进其主人翁意识的形成,从而较好地适应并融入城市生活。

参考文献:

[1]阳.公办学校中流动儿童学校适应性现状调查报告[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2:50-53.

[2]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32,246.

[3]程黎,高文斌m欧云等.流动儿童校园人际关系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4):389-391.

[4]李晓巍,邹泓,金灿灿等.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与人格、家庭功能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54-59.

[5]袁晓娇,方晓义,刘杨等.教育安置方式与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25-32.

[6]曾守锤.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教育安置方式的比较及其政策含义[J].辽宁教育研究,2008,7:46-49.

上一篇:低年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对策 下一篇:让生命伴随阳光幸福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