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农民工“旅游式打工”隐患多伤的是谁

时间:2022-09-28 10:03:01

年轻农民工“旅游式打工”隐患多伤的是谁

现象1

年轻农民工频尉槽 不像打工像旅游

刚从上海辞职返回昆明的宣威小伙冯峰每天起床后,就到市场上看招聘信息,希望寻求一份合乎心意的工作,“待遇好点、工作环境好点的,例如当KTV、酒吧的服务员就不错。”冯峰今年23岁,已跑过很多个省份,上海、广州、深圳、厦门,几乎中国一线城市他都已经跑遍。他的老乡说:“冯峰算得上是走南闯北见过大世面的人了,他到过的地方比我们几个朋友的总和还多呢。”说起频繁跳槽的原因,冯峰认为主要是工资太低,混不下去。

同样,来自楚雄南华的汪琪已经在人才市场内转了3天,仍在为出省还是留在昆明发愁。此前他已经去过很多地方,“2008年,我去深圳一家电子厂打工,待遇一般,加上人生地不熟,还没干满两个月就离开了。”随后,他辗转到了苏州,到老乡介绍的一家包装厂工作,“干了半个月,太辛苦了。每天跟塑料、纸箱打交道手都磨疼了,真没法坚持了。”

正在煎熬中的他又听一位朋友说上海的工资待遇比较高,他果断辞职,到上海找工作,“在那里转了几天,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工厂打工,有些活儿没技术还干不好,他不得不返回昆明。”现在小汪仍向往去上海工作生活。“现在没有路费,我先在昆明找份工作做着,赚够了路费,再去上海找工作。”

“出去打工赚钱,也可以开阔眼界。”谈起频繁换工作的原因,小汪说主要是考虑到工资的高低,走的地方多了,也算是长了见忠只。

观察

记者走访了昆明市内的部分人力市场后发现,像冯峰、汪琪这样短短几年辗转过多个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不在少数。云南城西就业市场负责人雷敬玉告诉记者,新生代农民工中,有些家庭条件也不错,不像70后务工者需要照顾家庭,工资待遇成为他们找工作时首要关注的问题,可以说是,哪里的工资高,他们就会往哪里走。

现象2

打工为旅游还是旅游为打工

在一些人辗转南北,尝试着一份又一份工作的同时,也有些人在走南闯北,找工作只是为了筹旅游费用。

23岁的何明奇是重庆人,高中时代就迷上了自助游,大学时,他骑行过川藏线、滇藏线等线路。在川藏线上,他与同伴没钱继续旅行,只好给藏民帮工,以换得食宿。

自此,他对打工旅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之后的滇藏线和中国大环线的骑行中便一路打工,帮牧民放牧、做饭、干杂活换取食宿。

去年大学毕业时,“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去过”的念头跳了出来,何明奇决定利用两年的时间,一边打工一边旅行。

“计划下一站去尼泊尔,在杭州再呆半年就出发。”何明奇告诉记者,“打工旅游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可以慢慢欣赏风景,而且能认识很多朋友。”他笑着说。

在豆瓣网的打工旅游小组,网友们招工信息、征旅伴或是分享旅游经历,他们对打工旅游的定义是:“到异地或异国去打工,可以去农场、工厂、旅店,边打工赚旅费边游玩,给人生增加一些轨迹外的记忆”,“一般都是时间比较短的短期工作,目的是深入一地的生活获得更多体验或者为了节省和补贴旅行费用”。

观察

“新生代农民工频繁换工作,到处打工,实际上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谋求生计,以旅游为目的的是极少数。而一些白领把打工旅游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目的是为了旅游。”有专家分析“边打工边旅游”的现象后认为,这两个群体频繁换工作的本质是不同的。

新生代农民工“短工化”成普遍趋势

据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一个课题组近期的调查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

“短工化”就业趋势在农民工群体中变得越来越明显和普遍。

据这项调查,66%的农民工更换过工作,25%的人在近7个月内更换了工作,50%的人在近1.8年内更换了工作;农民工平均每份工作的持续时间为两年,两份工作的时间间隔约为半年多。

调查还发现,“短工化”趋势逐年递增。报告显示,2004年开始上月份工作的农民工,工作平均持续时间大约为4.3年。而2008年开始上月份工作的农民工,工作时间只持续了22年,缩短了近一半。

据统计,1980年之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占全部外出农民工的58.4%,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外出农民工的主体部分。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系教师何江穗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典型的特点是,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从学校直接到工厂的,多数人没有务农的经验,他们中的多数人希望、事实上也只能留在城市里。他们的生活方式、休闲方式都和老一代农民工有很大的区别。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像父辈年轻时打工那样,面临紧迫的生活压力,对工作和生活环境也有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选择权利。

何江穗认为,“短工化”趋势的表面原因,是农民工追求更好的待遇和发展空间,深层的原因是新生代农民工在生活机遇和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变化,使得新生代的农民工发展定位发生巨大变化。此外,诸如户籍制度、教育和医疗制度等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没有给予他们足够表达诉求的渠道等,也是“短工化”的原因。

企业

不爱“打短工”者

在采访中,不少企业表示,务工者跳槽频繁对企业来说影响很大,除去招工成本的增加,工作效率、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来滇招工的福建晋江市晋江集成轻工有限公司人事部经理刘明告诉记者,他们公司从云南招聘到200多人流失了20多人,大部分是年轻人。其中有6人水土不服、10人认为工作环境和薪资达不到预期而离开。刘明表示,年轻员工流失造成公司成本上升,不过他认为这只是属于个别流失,流失员工占总招聘员工的比例还不到10%。

“听说其他厂里确实有人抱着玩的心态干一两个月就走了,只为在不同的城市里逛逛。”刘明认为,新生代农民工频繁换工作主要是因为年轻人没太多负担,因此他们才四处打工或闲逛。为保证员工能够稳定在岗,他们招聘时就会注意看求职者是否真正想工作。面试还会询问求职者此前从事过什么工作,去过哪些地方、换过什么工作,都是什么原因,对于短期走过多个城市、换过很多岗位的求职者会直接婉拒。

江苏华富集团相关人士表示,他们厂里年轻人不多,云南的员工非常稳定,吃苦耐劳、爱岗敬业。他认为,企业要留住人,许诺的工资要能够兑现。同时,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让员工有归属感。企业必须给员工提供必要的待遇和居住、生活条件,比如浴室、洗衣房、伙食等各方面都要有保障,从而让员工能够有归属感,安心工作和生活在这里。

专家

“短工化”不利个体发展和产业升级

“短工化”有何影响?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李进参认为,对个人而言,不停地更换工作的地点和单位,使打工者无法建立熟悉的圈子,缺乏社会关系的支持,缺乏归属感,不利于心理压力的排解。另外,换工作期间,可能会有一两个月的时间没有收入,会影响到家庭生活,工作地点的变动也会影响婚姻关系的稳定。

对企业而言,云南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马勇认为,对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说,工人频繁跳槽可能影响较小;但是,如果要实现产业升级,靠不断换工作的低技术性的工人是不可能实现的。

“对于这些现象我们一定要关注背后的原因。我认为,要留住工人,企业要站在务工者的立场上思考,要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马勇建议,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应该是体制的调整和法律的规范,完善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实行产业升级,对农民工的需求更加重视。比如改革户籍制度和教育制度,规范劳动合同、稳定劳动关系和维护农民工权益等。

同时,还应进一步推进相关法制与政策的完善,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使劳动关系日益走向稳定。(来源:云南网)

上一篇:二手奢侈品也疯狂 下一篇:全球哪里最容易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