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英语的双语教学探索

时间:2022-09-28 09:10:31

科技英语的双语教学探索

摘要:科技英语是大学基础英语的必要组成部分,科技英语的教学可以采用双语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本文从科技英语双语教学的教材、分层教学和教学方法上作了粗略的探讨,认为教材的多样化、教学的分层式方法和教学的多样化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活跃教学氛围。

关键词:双语教学;科技英语;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182-02

英语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必修课程,和计算机一样是全国高校所要求的体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方面。大学英语的教育对于一般高校分为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两个层次,而衔接两者的科技英语并没有被完全纳入英语的教学体系中。从知识内涵看,科技英语是一种用来描述科学技术的现象和行为的英语体系;从外延看,它比基础英语科技化,而比专业英语非专业化。在已经实施科技英语教学的国内部分高校看,科技英语的教学穿插在两者中间,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英语前有个广泛接受科技英语的机会。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科学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如高分子材料、汽车、GSP定位等,这些都有其相对应的英语表达,所以掌握普通科技的英语表达,已经成为国际化和全球化历史进程中的一种必修技能。笔者曾经从事科技英语的教学工作,当时作为一门选修课,在各个专业的学生中挑选组成一个教学标的。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笔者粗略地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缺乏合适的教材

从目前的大多数教材看,基本上以国外教材为蓝本,在内容上有点偏和杂,本地化程度不够。笔者认为科技英语既然是一门内容综合的现代科技的百科全书,参与编辑的理应是每个学科方向的大家。随着中国留学制度的成熟,现在在国内外高校科研单位的学科领头人一般都有其多年的留学经历,既有深刻的学术背景,洞察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和社会的结合点,也精通本专业的英语表达。由他们撰写的再经过编辑部综合加工的教材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从现有教材教学大纲的设计看,基本上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设计教材,缺乏多样性,在学术上缺乏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教学氛围。而传统英语教学的教材设计,基本是由点到线,再到面,即先介绍一些新单词,然后讲解这些新单词的造句或应用,最后是阅读理解和习题。这种教材的教学模式有其优越性,也被多数学生所认可。这种方式在获取知识的技能上是一种较好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有效而流畅的阅读专业方面的内容。但是,根据这种灌输式教材备课的课堂教学学习缺乏趣味性,有时课堂效果不佳,特别是现代大学生性格比较活泼,这种正统的教学模式对他们没有多大的诱惑力。应该说,作为一种补充,不同形式的科技英语教材的出现,如一些功能型教材、主题型教材和场景型教材,这类教材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表达能力。

二、源分流,分层教学

针对我院科技英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系和不同的年级,其语言能力参差不齐,在同一大班里接受双语教学的同一种方式的教学,其整体效果不佳,因此教学方法还是值得探索和改进的。两千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提出了一个有名的观点:有教无类,即没有不可以接受教育和教不好的学生,反之,如果教学效果不理想,肯定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有问题。所以,通过对几年的教学实践的思考,笔者觉得应该通过对不同背景和能力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混合班的学生一般是由大学二、三年级的学生组成,英语水平相差过大,有些已经过了四级和六级,有些还停留在高中水平,所以非常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筛选,把学生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初级、中级和高级),指派不同的教师对不同的班级进行教学,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进行不同方法的双语教学。

第一层面:渗透型,即在双语课堂教学中,以汉语为主,英语作为辅助语言,教学中择机适当渗透英语,适用于双语教学的初级部分。具体做法是:(1)用英语板书,包括书本中的大小标题、关键词及专业术语。(2)重点、难点知识用汉语来分析、讲解,通俗易懂,非难点的专业性不强的知识用英语讲,如课堂组织用语、导言、评价语、结束语以及学生熟悉的内容。(3)课堂上鼓励学生用英语提问,教师或其他同学用英语回答。

第二层面:整合型,即在双语课堂教学中,英语和汉语不分主次,交替使用,互为主体。学科知识点强调使用汉语讲解。该双语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如何用英语来表达中文内容,适合于中级班。

第三层面:思维型,这是最高层次的双语教学。学生学会用英语来思考解答问题,使学生在学习使用英语的过程中形成英语思维,在课堂教学中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汉语为辅助教学语言,该教学方法适合于高级班。

当然,让三个层次学生组成的英语班级保持充分的流动性和开放性,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觉得自己现有的水平已经发展到有必要调高一个档次,或者觉得自己的底子还不是十分扎实,自己觉得应该调低一个档次。让学生自由选择、自由穿插于不同的班级,促使其发挥最大的教学效果。

三、灵活自由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一直是教育的灵魂,对用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对于不同的学生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对教学方式的不断探索和改进对于教学工作者来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教学方法。

(一)常规式教学

科技英语当作是英语的变体,基本上采用GE(General English)的教学模式。语言层面:词汇―语音―句子―文章(点线面)。语法层面:单词―短语―简单句―复合句,同时在掌握科技英语自身的特点上进行教学。语言学家通过数十年的研究,对科技英语的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一致的认识。

科学技术领域一次又一次的突破、一次又一次的革命推动科技英语比其他英语变体有着更为迅速的变化与发展,尤其是在词汇与表达方式方面,科技英语在词汇方面有如下特征:(1)普通词汇在科技英语中的不同含义,如Feed-供水、输送、电源,Base-碱、主药。(2)大量的希腊语和拉丁词汇。由于古希腊曾经是世界文明中心,在现代英语中发现其痕迹。如:Magnetic-磁铁,Parameter-参数。(3)复合词。由于现代科技的交叉发展和融合,科技英语中经常出现复合词。如:hydrodynamic-水动力学,由hydro(水)和dynamic(动力学)构成;Photometer-光度计,由photo(光)和meter(计和表)构成。(4)缩略语。由于大多数科技英语出现的新名词和新技术都是包含一长串的科技单词,有时为了书写方便往往采用缩略语,即采用不同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组成新的名词,如:CT computerized tomography-计算机横断摄影术,CD compact disk-压缩盘。

在语法方面,科技英语一般是被动语态多、复合句多,所以在文中典型的长句特别多,有时一个从句套另外一个从句,这些句子基本无人称,语气正式,语言规范,描述准确,逻辑性强。如Naturally,a great deal of thought has been given to possible ways of preventing the emergence of resistance. One suggestion has been the use of mixtures of two different types of insecticides,with the idea that one of them should eliminate the individuals resistant to other. This principle has been found useful in preventing resistance to antibiotics in bacteria.文中,可见其常用的被动语态和逻辑推理来阻止细菌的抗体作用。

科技英语文章的特征一般是背景介绍、主体和结论这种三段论居多,即所谓的IMRAD结构:(1)Introduction;(2)Methods;(3)Results and Discussions。因此,科技英语的常规教学一般是通过讲解科技英语的特征,即词的特征、句子的特征,然后是文章的结构特征,让学生尽快熟悉、掌握科技英语文章的含义。

(二)语境教育和氛围教育

所谓的语境教育和氛围教育,即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如多媒体、CD-ROM、语言交流室、图片等,用一种图文并茂的形式对科技英语的抽象概念、高尖端的技术形象进行描述,再配合原声带的配音使学生充分融入到这种语言氛围中,让抽象的科技形象化、具体化,同时帮助学生准确理解科技概念中的定义,使已经在科学技术中经常使用的归纳、推理都可以形象化,趣味化。

(三)模拟场景式教学方法

所谓模拟场景式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大纲的一种功能设计,即虚拟多种场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表达组织科技英语的内容,如学生当作被邀请方做主题演讲、模拟会议报告做一个简单的会议报告等,这种形式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和交流能力。随着国际化的进行,使学生融入到国际交流氛围中的能力变得越来越强。

参考文献:

[1]岳希明,梁晓军.科技英语教学方法探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2(3).

[2]张尧学.加强实用性英语教学,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2,(8).

[3]李新市.高等教育要适应我国的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J].教育与现代化,2008,88(3).

[4]吕小艳.论促进地方综合大学双语教材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08,(9).

[5]汪家树.非言词表达方式――当代科技英语的一个突出文体特征[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7(1).

[6]冯英,蔡进.科技英语文体特征及其翻译[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6(7).

上一篇:在大学物理本科教学引入非线性物理知识的尝试 下一篇:大学数学网络平台建设的创新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