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课程中伦理教育的融入

时间:2022-09-28 08:04:56

浅谈高中语文课程中伦理教育的融入

摘要:高中语文课程不但是高考的一个重要项目,也是高中生自我境界提升、指导人生的重要渠道,而在当前的教育中高中语文教育的作用和地位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诠释。本文对伦理教育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分析了高中语文和伦理教育的关系,并对高中语文课程如何引入伦理教育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 伦理教育 融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内容却没有得到相应的丰富,心灵的空虚、人格的缺失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这种情况如果再严重些,则世界的发展将成为一艘拥有巨大动力却没有方向舵的航空母舰,必将走上一条不归路。伦理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是却又常说常新,在不同的时代被赋予了各自独特的内涵。从古以来,人们对伦理道德问题的理解都非常不同,甚至大相径庭。这在西方伦理学史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亚里士多德把伦理学规定为研究善和善的终极目的即至善的科学。中世纪哲学家阿柏拉德的伦理主要研究心灵的善恶意向。康德认为探求在“善良意志”中体现的作为绝对命令的道德准则,就是伦理学的实质。爱尔维修和费尔巴哈认为伦理学是“达到幸福的科学”。黑格尔关于伦理的学说,就是法哲学,其中包括抽象法,道德和伦理。边沁和穆勒把伦理学看作“求得最大幸福之术”。还有人认为伦理学的对象是人生的目的和达到目的的方法,也有人认为伦理学就是“人生理想之学”。

一、高中语文与伦理教育

教育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过程,尤其是高中阶段的教育,对于青少年心理的成熟、世界观的稳定以及人格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这和青少年这一阶段心理、生理的成熟有着直接关系。在现今的教育中,一方面,伦理精神依然是学生成长的生命底蕴和人格精神的支柱,因而,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伦理精神的培育;另一方面,伦理教育普遍缺失,虽然这种状况日益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并使人们由此产生出一种社会性焦虑,但是强劲的教育政绩指挥棒,把基础教育严严实实地捆绑在实利主义的战车上,对考分的过分关注最终消解了伦理教育。在当代的教育中,我们似乎走人了一个歧途,片面地强调学习成绩,片面地追求数理化等理科成绩,而对于语文学习效果的检测也是片面地以考试成绩衡量。

伦理精神既是教育的内在本质规定,也是教育敞开自我的基本价值要求。伦理精神构成了教育的基本人文条件,没有了伦理精神,教育就不可能称之为教育。在现今的教育中,伦理教育的缺失已经被人们所普遍意识到了。在当代社会中,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获得了空前的提高。然而,在我们的物欲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也触发了许多潜在的危机,比如说道德的失范、生态的被破坏、社会关系的失调、人际关系的失衡等等,使人们处于一种被动的局面。

高中语文课程担当起伦理教育的责任,是教育回归自身的课程体现。“教育”就是要通过“教”来达到“育”的目的。高中语文课程担当起伦理教育的责任,是语文教育回归语文课程的真实体现。长期以来,在语文教育中,智育占据了主要的位置,而让道德教育、美德教育等这些立人处事之本有名无实。

二、高中语文课程中伦理教育融入的策略

1.选文应具有时代性与典范性

教材是高中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道具,也是学生学习知识和自学的重要渠道,所以教材内容的选择好坏决定了伦理教育的效果。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教材的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时代性”的选文是能体现出特定时代思想内涵的文章,“典范性”的选文是能具有学习、仿效的价值意义的文本。语文教材不是一般的读本,它应当是具有代表性的,然而并不是所有具有代表性的文本都能够人选语文教材,只有那一部分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的才能够进入到语文教材当中。语文教材作为语言的文本,它是一种独立的文化存在,是浸透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所以语文教材选择不应该是千古一律的方式,而应该结合时展的特点,融人时代话题,让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能够感受到我们当代的脉搏,能够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的特点,也成为学生了解时代的一个窗口。

2.选文应蕴含丰富的伦理精神

教材选择应该引人新的活题,但是我们不是单单强调这种形式上的新,而且要求内涵上的新,为了引入伦理精神,可以从爱国主义、社会责任感、人生责任感、人生态度价值观、追求美好事物,对封建制、国民性、社会性的批判等几个维度进行思考,如果进行扩展,还可以把生命等内容比较深刻的话题引入进来。

比如说课文《我与地坛》就体现了个人的伦理精神,《庄周买水》就通过批判和讽刺来呼吁了社会的伦理精神,《我的呼吁》就体现了自然的伦理精神,《我有一个梦想》就在极力倡导人类的伦理精神。

3.追求伦理题材的多元化

抛开人是复杂的这一特点不说,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其兴趣本身就是多元化的,各个同学的兴趣偏好不同,接受事物的方式也有差异。高中语文教科书应当努力成为使高中学生理性地了解和对待社会各事物的媒介之一,并通过语文伦理教育来引导他们树立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念。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之一,就是在教科书的选文方面追求伦理题材的多元化。语文教科书的题材无非就是关于个人、家庭、社会、国家、民族、世界、文化、自然、科技这几类,而涉及伦理教育题材的文章就是以上各类题材中关乎道德与美德的那一类,伦理题材的内容应当是全方位地来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不可顾此失彼也不可偏废。

4.教育方式的多元化

为了达到伦理教育的最佳效果,就要求教育方式也是多元化的,一种刻板的方式只能让人感觉枯燥无味,令人反感。而且伦理教育的效果不宜单纯使用成绩考核来衡量,这是一个青少年成长的过程,我们更应该重视这个过程而不是去强调结果。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不能单以对段落、文章内容的了解,各种语法结构的掌握,而应该将同学的情感调动起来,以课文中高尚的情感来触动青少年的心灵,这是一个微妙的过程。就比如最近热映的《阿凡达》,其3D场面异常豪华,但是却让人有一种沉重的感觉,使人类自己对自然的破坏行为、对其他族类的毁灭行为切齿。这就是一种感情的升华,而作为引导人们对自然的保护,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类与其他族类的核心这一观念的形成,其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结束语

语文不但是一个学习文化的过程,更是人类自己不断思想进步、自我境界提升的渠道。但是现在的教育却偏离了这一轨道,使得语文教育在高中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轻,导致了伦理教育的空缺。伦理教育是人们处于世能够不断反省自己的重要手段,是世界能够沿着正常轨道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英]彼得斯.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2]徐鸿.语文新课标的伦理精神.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5期.

[3]曹明海.语文教育文化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4]胡林英.道德内化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5]韩升.伦理与道德之辨证.伦理学研究,2006年第1期.

上一篇:风雨后的彩虹 下一篇:论激发中职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