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农村贫困问题

时间:2022-09-28 07:24:4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农村贫困问题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但是中国大多数居民总体上还处于生存型、数量型消费的低水平小康,在农村还存在着一定规模的贫困人口。本文根据详实资料对目前中国农村贫困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消除贫困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贫困;农村贫困;贫困线

目前中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但属于生存型、数量型消费低水平小康,还未进入到发展型、质量型消费的阶段;地区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处于贫困状态。贫困问题是中国今后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是中国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必须解决好的重要课题。

一、中国农村贫困线的确定

1、中国农村绝对贫困1线的确定

中国国家统计局1986年对6.7万户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支出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中国1984年农村贫困线。方法:(1)根据营养专家的意见确定最低热量摄入量。农村居民维持正常生活的热量日摄入量为2100大卡;(2)根据1984年全国农村住户调查资料,选择12类必需的食品消费项目,按每人每天摄入热量计算出基本食品消费项目和数量;(3)结合调查所得价格水平,计算最低食品费用支出为119.73元;(4)以最低食品费用支出除以基本食品支出的比重即是贫困线。根据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以及恩格尔系数在中国农村的适用性,基本食品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定为0.6,1984年农村居民的贫困线为199.6元;(5)根据农村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化,计算出各年的贫困线[1]。

该方法确定的农村贫困线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相比是一个极低水平的贫困标准,以2005年的农村贫困线683元来看,该水平只能保证每人每天可用于生活消费的支出为1.87元,这是一个勉强维持基本生存的标准,更远远低于世界银行1990年确定的国际贫困线每人每天消费1美元的水平。

2、中国农村相对贫困线的确定

按比例法计算,将居民户人均收入七等分组,其中最低收入户(通常占全部居民户的5%或10%)为贫困户,贫困户中家庭平均每人全部年收入的上限即为贫困线。根据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显示,收入占全部居民户的最低5%贫困户,2005年农村贫困线约为861元;收入占全部居民户的最低10%贫困户,农村贫困线约为1028元。

按国际通行的收入比例法,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中位(或平均)收入的50~60%作为贫困线,收入低于该标准可以认为是处于贫困状态,其家庭(人口)为贫困家庭(人口)。2005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按平均收入的50%测算贫困线为1628元。

二、 中国农村贫困人口规模

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到底有多少,由于对贫困的界定及标准不同其规模也有所不同。按官方统计部门确定的标准1978年绝对贫困人口有2.5亿,贫困发生率30.7%;1990年贫困人口8500万,贫困发生率9.4%;2000年贫困人口625万,贫困发生率3.4%;2005年年贫困人口2365万,贫困发生率2.5%。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以及各级政府解贫脱困措施的到位,绝对贫困人口的规模逐渐减少是总的趋势。但是,从2005年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组数据可以看到,人均收入不足600元的户数占了2.25%,低于800元的户数占4.13%,低于1000元的户数占6.97%。还有约10%的非绝对贫困的低收入家庭只要收入稍有减少或在非食品方面的开支略有增加就极可能陷入贫困,这些家庭的贫困风险相当高。贫困人口规模对贫困线的移动相当敏感,贫困线很小的移动都会引起贫困人口数量和贫困率的很大变化。按比例法计算,以收入占全部居民户的最低5%为贫困户,2005年中国农村有916万户贫困户,贫困人口约为4195万人;以收入占全部居民户的最低10%为贫困户,贫困户有1832万户,贫困人口约为8390万人。按国际通行的收入比例法分析农村贫困状况就更为严重。以平均收入的50%计算2005年中国农村有20%的居民户(3663万户)、17765万人处于贫困阶层。可见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所面临的农村扶贫形势相当严峻。

三、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特征

目前,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生存状况极差,呈现出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区域贫困与阶层贫困并存等特征。

1、贫困人口分布呈现出区域性、阶层性特点。目前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确定的592个部级贫困县有515个在中西部地区,占全国贫困县总数的87%。2004年中国农村贫困状况监测公报显示在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中,东部地区为374万人,中部地区为931万人,西部地区为1305万人,分别占贫困人口的14.3%、35.7%和50%。各种不利因素和地理隔绝使这些地区贫困的发生率较高,贫困的程度较深。进入21世纪以来阶层性贫困问题日显突出,在贫困和非贫困乡村均存在着低收入家庭与贫困人口,并且有日趋增加之势。

2、收入水平低、入不敷出、难以维持日常基本生活需要。2000年中国农村低收入户人均纯收入802元,生活消费支出977元,收支倒挂175元;2005年人均纯收入1067元,生活消费支出1548元,收支倒挂481元。这种长期以来持续存在的收支倒挂导致贫困居民的生活处境越来越困难,恩尔格系数大,食物消费量少质差、营养供给不足,消费结构明显不合理。

3、人口增长过快,教育、卫生等基本社会服务水平低,生活质量不高。与经济落后成为对比的是,贫困地区往往又是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贫穷落后的地区人们想通过多生育子女作为生产活动及养老的保障,陷入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境地。当前中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现象严重,城镇占有教育资源多,农村占有资源少,资源分配不公平将影响教育不平等,从而导致收入的不平等。贫困地区教育设施落后、办学条件差、适龄儿童失学和辍学率较高,劳动者的素质、劳动技能低下导致难以获得较高收入的工作机会。农村卫生资源薄弱,巨额医疗费用使很多家庭陷入贫困,目前疾病已经成为农村贫困产生的第二位重要原因。

4、性别差异在扩大。资源在家庭成员之间并不是平均分配的,而家庭这一层次的贫困往往加剧了现存社会和文化观念所造成的不平等,使弱势群体雪上加霜。如初生婴儿性别失衡、女童的低入学率等。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中国0~4岁组人口的性别比(女性为100)河南为136.4、安徽为129.9、江西为136.8、贵州为115.4、四川为115.1、云南为113.6、陕西为126.6、甘肃为120、宁夏为109、广西为128,如此高的出生性别比证实了这一点。在对河南省卢氏县横涧镇张家村调查,该村的45户农户中老年人的养老基本上是依靠儿子,一般农民家庭不重视对女儿的教育投资,在家庭经济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常首先辍学的是女孩。据了解该村10年来没有一个女孩上高中,一半的女孩能完成初中学业,其余的在中途就辍学了,为了补贴家用十四五岁就要外出打工。

5、贫困家庭应付意外(如疾病、经济冲击、自然灾害、伤害)的能力低,因而更容易反复陷入贫困,不能自拔。国务院扶贫办主任2005年4月3日称:2003年脱贫人口有1460万,返贫人口有1540万。在这些返贫的家庭中一部分是刚刚脱贫,一部分是原本收入水平就比较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收入减少而陷入贫困。据报道陕南秦巴山区返贫率一般在10%左右,灾年则达20%~30%;安徽六安地区正常年景的返贫率在20%左右,1999~2000年返贫人口有45万人。

6、贫困的“代际转移”现象使用贫困人口有阶层化的趋势。由于贫困家庭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及职业对子女后来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影响较大,他们没有太多的精力和经济能力供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及职业训练,更无法提供子女融入主流社会的机会,使得子女陷入贫困的可能性更大。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消除贫困的对策思考

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提出:“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为此应该从如下方面入手。

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当国民经济整体水平提高了,才能减轻和消除贫困,缩小贫富差距,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奠定扎实的物质基础。

2、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解决农村贫困的重要途径。许多经济学家研究发现,当城乡收入差距很大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或资本投向农村皆可以立即产生生产率效应。劳动力从低生产率部门(农业)向高生产率部门(如工业)的转移,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源泉。因此打破城乡分割让农民进入城市就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要完善和规范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建立促进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市场组织,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城乡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

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基础教育和医疗卫生。中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传统社会(农业社会)的特点明显,社会保障体系、基础教育和公共医疗系统还不完善。政府应增加对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制定有利于贫困人口的财政政策。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提高农村居民文化教育水平,掌握摆脱贫困的基本技能。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解决农民看病难、贵问题,对贫困家庭实行医疗救助,减少因病致贫的机会。

4、改变投资结构,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各级政府要通过经济手段对农业进行倾斜和保护,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建立起国家、集体、农户、外资相结合的农业投资体系,进行农业科技的开发与推广。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大超.《转型期中国城乡反贫困问题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4,85.

上一篇: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的法律保障 下一篇:新时期农民发展问题及乡镇体制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