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教学改革

时间:2022-09-28 06:43:05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改革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作为一名老师,我更能深刻的体会到课改的必要性。有人曾说,英语和信息技术是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否则将遭到时代的淘汰。因此,进行英语教学改革是刻不容缓的一件事情,它能使我们教学过程中减少盲目性,增加科学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为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这十几年的英语教学中,我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渐渐的找到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下面,我就针对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提几点看法,探讨。

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体现灵活开放。

英语这门学科,由于它的特殊性,造成了学生两极分化特别严重,学习好的几乎能考满分,而那些成绩差的几乎什么都不会。尤其是一些学困生,在面对英语这门课时,他们一点兴趣都没有,还经常在课堂上捣乱,睡觉,对老师的话置之不理。久而久之,他们会产生厌学情绪,甚至有时干脆就放弃。作为老师,我深深为他们感到惋惜。那么,如何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呢?我深刻认识到必须改变"老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开放的教学模式,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

首先,改变传统座位模式,让同学们6人一组面对面坐在一起,每组同学都是有A、B、C三等组成。A等为学困生,B等为中等生,C等为优秀生。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在一块能相互帮忙,尤其让那些对学习失去信心的同学,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使他们觉得老师和同学没有歧视他们,使他们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这样,我们在上课时就能调动起全班同学的积极性。

其次,积极改变授课方式。每次上课前,我先把要学习的内容以学案的形式发给同学们,使他们明确学习任务。上课时,先让同学们在一起探讨学习。之后,小组选出代表,由每组代表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质疑,老师只在必要时加以点拨。同时,为了鼓励同学们大胆发言,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积极参与勇气,我们采用了积分制,特别是对于学困生的发言我们奖分更多。这样,课堂上再也没有原来那种瞌睡,捣乱现象。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员参与,互助互学的良好局面。

二、因材施教,倡导体验参与,建立评价奖励机制。

学生的发展是我们英语课改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在课堂教学上我们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我们知道,处于初始阶段的中学生年龄还比较小、模仿能力强、记忆力好而又活泼好动。所以,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在上课的时候往往积极采用游戏、竞赛等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结合图片、简笔画表演等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恰当的英语活动配合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比如,我们可以在班里某学生过生日的那天为学生举办一个生日Party,教学生唱生日歌,准备生日Party所用道具,并搜集与生日有关的英语知识,让学生在玩中学,学有所得。

同时,在教学中,我积极实践李吉林老师的“情景教学法”。上课时,创设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因此,每当我讲到就餐、购物和问路这些话题时,我一定会给同学们创设好多情景让他们相互表演和对话。学生沉浸其中,学习兴趣特别高。为了能进一步提高全班同学的学习兴趣,我们建立了不同的评价和奖励机制,每周评出周冠军,并发放各种奖品,每个月我们会对那些进步快的学困生照相,贴在学校的光荣榜里进行表扬,收到良好效果。

三、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把思想教育和语言教学相结合

英语作为一门交际工具,它的宗旨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但在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忽视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结果造成很多高分低能的“哑巴英语”学习者。所以,注重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从我十几年的教学经验中我发现,要想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必须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而听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做老师的用耐心和恒心去教学生,不要过分计较学生成绩的高与低,只要我们坚持每节课都能让学生去听,然后跟读,我想只要我们用一颗爱心去教我们的学生,我们都是成功者。

总之,我们教书育人的目的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现代型人才。所以,无论社会怎样发展,课程怎样改革,我们不能放松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就需要我们把思想教育和英语教学相结合起来。

上一篇:浅谈多媒体方式下的语文课堂教学 下一篇: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效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