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校企协同的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平台建设研究

时间:2022-09-28 05:12:06

政校企协同的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平台建设研究

摘要: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需要政校企三方协同完成。根据帕森斯“结构一功能”理论建立三方协同积累平台,平台可分为固化、非固化两类。平台上,政府发挥主导作用、高职院校承担主要任务、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形成紧密联盟。平台运行要预防体制性风险和机制性风险。

关键词:政校企协同;技术技能积累;平台;建设

技术技能积累是高职院校针对产业发展形成技术技能优势,实现自身教育价值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应在政府、行业企业的协同下,形成价值与利益共同体才能有效完成。因此,建立政府主动主导、行业企业积极参与、高职院校承担主要任务的三方协同积累平台,是实现技术技能积累的重要基础。

一、概念界定

2014年6月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下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创新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

(一)模式选择

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产生不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模式。英美等国自由竞争市场经济模式产生了以职业学校为基础开展积累的模式;日本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产生了以4MI,为基础开展积累的模式;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则催生了“企业+学校”的积累模式。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同时也注重政府宏观调控,因此产生了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多方参与和联动的技术技能积累模式。

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形式有三:一是通过先进技术技能的引进吸收积累,二是通过自身产学研结合和自主创新积累,三是通过与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协同积累。第三种方式最具创新性、有效性、实用性和积累效率。

综上所述,构建政校企协同开展技术技能积累的格局,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模式选择。

(二)定义

1.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高职院校与政府科研管理部门、行业企业开展合作,共同进行技术技能的研究、开发和自主创新,形成自身的技术技能存量结构,并将其整合为一个全面、有序、高效且具有创新性的系统的过程。

2.平台:意指一种基础的、可用于衍生其他产品的环境。它可以是固化的实物,也可指环境和条件。

3.技术技能积累平台:高职院校与政府科研管理部门、行业企业协同开展技术技能积累建立起来的环境和条件。(以下简称“积累平台”)

(三)内涵解析

1.高职院校开展技术技能积累是有组织的群体行为。首先,积累必须建立在政校企协同创新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完成;其次,这种协同行为有着明确的目的性;第三,政校企三方的行动必须构成整体,需要整合力量、协调配合、步调一致。

2.政校企三方形成价值与利益共同体。共同体“是一种原始的或者天然状态的人的意志的完善的统一体”,并将心理动机和利益动机转化为实际的合作模式。首先,政校企协同开展技术技能积累具有共同的价值指向,即“人才培养、服务地方、技术技能创新”。其次,在协同中满足各自的利益需求。政府通过主动引导三方协同,服务经济发展,带动职业教育不断向好,实现其“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目标;而校企双方则获得不断积累和更新的创新理论与技术技能资料、标准、数据以及案例资料,为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极大帮助。

3.政校企协同技术技能积累体现了教育的社会意义。杜威指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在它最广的意义上就是这种生活的社会延续”。教育的“社会延续”把教育主体(学校、师生)和教育环境(政府、企业)联系起来。三方协同开展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有效实现了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和“教学做合一”的职教思想,阐释和体现了教育的这种“社会延续”的属性。

二、平台的构建与运行

政校企协同开展技术技能的创新与积累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构建一个有利于系统功能发挥的环境与条件,即:构建技术技能积累平台。

(一)积累平台的构建

1.积累平台的模型

搭建积累平台要促进政校企形成价值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三方均为共同体中的价值主体和利益主体,取得价值取向一致和利益获取共赢,推动三方主体作用的发挥,使三方各自掌握的资源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生共荣,从而形成紧密联盟。

根据帕森斯“结构-功能”理论,积累平台形成了一个行动系统,在这个行动系统中,三方主体各自发挥作用,以维持系统的稳定性并推动系统有序运行。由此可以建立起积累平台的“AGIL功能系统”模型。

2.实现积累平台运行的必要条件

(1)通过“内化”形成认同和自觉。根据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人的认知结构与环境形成一致(同化),并不断将新认知和原有认知结构结构相融合(顺应),形成新的知识系统,即完成了知识的“建构”。“培养人才+服务地方经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是政校企三方具有共同的价值基础和行动愿望,即形成了一致,在协同中不断将另外两方的观点和需求整合进自身的认知结构中,实现三方认知“内化”。通过内化,形成三方心理认同、价值认同、利益认同、行为认同,进而产生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心理驱动机制和行动愿景,最终形成行动自觉。

(2)通过“制度化”形成机制和秩序。积累平台的正常运转必须建立相应的制度以形成科学的运行机制以及良好的、稳定的、可持续的运行秩序。由于三方分属不同的组织体系,行政约束不强,积累平台更应注重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3)通过“互动”形成动力和协调。“互动”是指对象间通过相互作用而产生积极作用的过程。政校企三方主体之间是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必须三方互相作用,力量同向同时,才能互相协调一致,并产生更大的动力。

三、平台的功能划分

(一)政府的功能

政府具有社会管理职能和最强的资源调动、整合能力,应发挥主导、行政调动和资源整合功能。主要体现在:

1.主导发起。就有效性而言,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由政府主动发起更加名正言顺,三方协同更有效,执行力更强,也更加体现“服务型政府”的理念。

2.主导组织架构并形成章程。政府具有行政管理权力和综合协调机制,积累平台的组织架构应由政府主导搭建并牵头组织,企业和学校主动协同积极参与。三方共同协商形成组织章程。

3.主导建立协同机制。政府主导建立起有利于平台运行的政校企协同机制,包括动力机制、协调机制、激励机制、制约机制、保障机制等。

4.主导资源整合。资源整合是技术技能积累的必要条件,需要整合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设备资源、项目资源、技术资料、已有成果、技术案例等。

5.主动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政府中有相应科研机构,包括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群团性质的科研结构以及行业科研机构,均应在政府主导下主动发挥在政策、项目、科技人员、技术资料、设备设施等方面作用。

(二)高职院校的功能

高职院校在技术技能积累中承担主要工作:

1.积累平台的日常运行。成立专门办公室,负责相关的组织、协调、秘书、公文、会务、信息、联络等日常工作,保证平台运行。

2制定积累目标。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和企业生产需求,制定技术技能创新与积累的工作目标、工作标准、工作规范、管理制度等。

3.与企业共同组建积累团队。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师资在科学研究、技术研发、技能创新等方面的优势,以专业或科研所为单位组建创新与积累团队。

4.开发并组织实施技术技能项目。一是按照教学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原则,结合教育规律与教学特点,以真实生产环境为要求,开发技术技能项目,与企业团队紧密配合组织实施a二是提供必要的项目设施条件。包括经费、场地、设施设备、耗材等。

5.参与企业科研与技术研发。教师团队主动积极参与企业的科研与技术研发工作,参与企业的科研项目与技术研发项目。

6.建立技术技能积累载体,组建技术技能积累档案。在学校建立校级、院(系)级、专业级技术技能积累载体。按照技术档案组建规范要求,建立技术技能积累档案。包括电子文档、纸质档案、图片、影像资料、动画等,建立相应数据库和网站。技术资料在平台范围内共享。

7.负责成果的知识产权工作。三方协同形成的技术技能积累成果知识产权属三方共有。由于积累载体建在学校,学校应牵头负责知识产权申报与确认、专利申报与管理、技术资料保密等工作。

8.将积累成果运用于教学与科研。形成的技术技能积累成果,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前提下,根据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运用于教学和科研工作中。

(三)企业的功能

企业主动积极参与技术技能创创新与积累:

1.提业前沿发展状态信息。企业对行业产业的发展态势最为敏感并能迅速掌握,应主动提供最前沿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并促进转化。

2.与高职院校共同组建创新积累团队。发挥企业专家研发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的优势,与教师共同组建团队。

3.与高职院校共同实施创新积累项目。一是积极吸纳学校教师参与企业的科研与技术开发项目:二是积极参与学校开发的教学与生产项目。三是提供一定的设施设备的支持。

4.提供相应的技术资料。在保护商业秘密与技术保密前提下,为积累工作提供相应设备和已有的技术资料、数据、信息。

四、平台的实行形式

搭建积累平台可以采用固化与非固化两种形式。

(一)固化平台实现形式

固化平台是指政校企三方共同组建的技术技能创新与积累管理实体。具有常设管理运行机构、固定岗位、专职或兼职人员、经费预算等。可采用职能部门管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理事会、联盟等形式。

1.职能部门管理形式。由政府职能部门(如科技局)或是群团形式的科技部门(如科协)牵头,成立技术技能创新与积累办公室,专门负责统筹协调、组织运行、项目实施等工作,纳入政府行政管理或事业管理。这种形式具有较强的行政管理色彩,工作易落实,执行力强。但就目前政府部门职能划分现状而言,不易实现,或是停于表面和流于形式。

2.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形式。由政府牵头成立技术技能积累领导小组,统筹工作。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办公室可设置在高职院校。此形式也为常见的政府推动工作的组织形式,工作落实及执行情况较多地依赖于政府的重视程度,甚至领导小组组长的行政级别也会对工作落实产生较大影响。

3.理事会形式。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科研机构、行业协会、企业、高职院校共同组建技术技能创新与积累理事会,行使管理、协商、组织、实施等职能。理事会秘书处设在高职院校。政校企三方通过理事会的决议和沟通协调推进技术技能创新积累工作,是当前较为恰当的平台实现形式和运行模式。

4.联盟形式。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科研机构、行业协会、企业、高职院校共同组成技术技能创新积累联盟。联盟可以在职教集团基础上产生。这种形式的实际效果取决于职教集团本身是否形成紧密合作关系。

(二)非固化平台实现形式

非固化平台是指政校企三方共同协商营造的非实体性的工作条件与环境。非固化平台不设立专门结构、无专门人员,当需要进行工作协调和工作安排时,根据需要采用不同方式进行决策和协商。包括框架协议、联席会议、临时会议、纪要、公函等形式。

与固化平台相比较,如非三方已经达成很好的心理认同基础和沟通协调机制,则很可能论人形式大于内容、表面强于实质、敷衍多于认真的境地。从当前现状来看,以采用固化平台形式更为有效。

五、平台的风险防范

积累平台运行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体制性风险和机制性风险。

(一)体制性风险

体制性风险是指源自于体制性问题而产生的危及积累平台存在和运行的可能性和后果。

1.组织结构风险。积累平台由三方外部融合,其行政约束力明显不足。同时,积累平台的内部组织结构为职能制的传统组织结构,多头领导是其先天不足,容易削弱组织结构的稳定性并直接影响到功能发挥。

2.功能冲突风险。积累平台功能冲突风险分为两类:一是非物质冲突,源于三方心理及价值观差异而形成。如果三方不能真正形成心理认同或“内化”不够,均会极大阻碍平台的良好运行。二是物质冲突,源于三方不同的地位、权力和资源分配上的差异而形成。主体作用发挥的差异,各自拥有资源的差异,人力、物力、财力、精力投入的差异,成果的掌握与应用的差异等,都能带来冲突。

3.利益冲突风险。如平台上利益分配不能达成一致,或是利益获取没有达到各自的心理预期,都可能形成冲突。

(二)机制性风险

机制性风险是指积累平台在运行中因三方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处理不好而产生的危及积累平台存在和运行的可能性和后果。

1.目标设置的风险。政校企三方的整体目标容易达成,但各自目标期望值不会完全一致,具体指标也不尽相同,由此各自实现目标的驱动力和着力点也有区别,如不能调和或调和不好,都会带来风险。如项目选择,政府可能更加看重对区域经济的推动,而企业更加看重技术革新,而学校可能更加关注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技能培养。

2.权责利体系设置的风险。任何组织行为都必须区分权责利。积累平台以什么方式进行组织决策,各自功能发挥是否到位,谁掌握最终裁决权,工作过程中怎样进行协调,各自利益怎样体现及怎样获取等等,都需要提前进行设定并不断修正完善。

3.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设置的风险。三方原有的管理体系会带来平台管理中的职能交叉和管理范围交叉,同时各自工作模式、工作方式存在差异,协调好各自的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需要特别予以重视。

上一篇:浅谈小学数学体验性学习的教学实践 下一篇:电力客户自备电厂管理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