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课间活动器材的一“材”多用

时间:2022-09-28 04:38:56

浅谈大课间活动器材的一“材”多用

摘 要:大课间活动是校园学子们每天最主要的活动时间,活动质量对孩子们的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提倡自制器材和开发利用体育资源,在大课间活动中体现出合作、民主、探究的教学理念,以大课间为辐射点,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大课间活动;体育器材;一材多用

随着教育改革之风不断地吹向各个角落,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不再仅仅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还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要成为一个健康的人,需要科学合理地运动,秉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快乐一辈子”“我运动、我快乐”的宗旨,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为目标,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大课间活动就成为校园学子们每天最主要的活动时间,活动质量对孩子们的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提倡自制器材和开发利用体育资源,在大课间活动中体现出合作、民主、探究的教学理念,以大课间为辐射点,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因此,更合理有效使用有限的体育器材来丰富大课间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积极性,也是值得我们体育教师思考的问题。

一、大课间活动的目的

(1)为丰富校园大课间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激发学生的参与激情,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增强学生的凝聚力。通过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把学生吸引到各项体育活动中,变“要我参与”为“我要加入”,在快乐中锻炼,在锻炼中成长。

(2)通过体育课向学生传授各种活动的基本技术、基本知识,使学生学会锻炼,并找到自己特别喜好的1~2个体育项目,并且让这种喜好在大课间活动中不断地发展、升华、强化、提高,变成学生自身的体育技术能力,最终成为终身参与的体育项目。

(3)使学生感受到大课间锻炼带来的好处,从理论上认识到健身的重要性,从而使真、善、美成为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4)通过锻炼,增强体质、健全心理、养成习惯,更好地集中精力进行学习。

二、大课间活动的形式

大课间活动时间一般安排在25分钟左右。下雨是室内操,只有配乐舞蹈,没有下雨是室外操,是配乐舞蹈和“自由活动”相结合。所谓的自由活动就是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选择1~2种现有的体育器材进行锻炼,时间约15分钟左右。由大课间活动值守教师负责维持纪律,学生自由参与到锻炼中。

三、w育器材的一材多用

考虑到安全性、实用性、参与性等,我校目前可用于大课间活动的现有的体育器材有:篮球、足球、羽毛球、跳跳球、乒乓球、毽子、绳子(包括长绳、短绳、中长绳)、铁环、呼啦圈等,可用的体育器材不仅种类少,而且数量也很有限。再加上时间的限制,有些器材的使用要打破常规,这样才能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其中。为了调动学生参加大课间自由活动的积极性,更充分地起到锻炼身体、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活动形式就应该更加丰富多样,在体育器材有限的情况下,就只有通过“一材多用”来实现。

1.跳绳

跳绳有长绳、中长绳、短绳等,前两类需要两名学生甩绳,低年级一般由老师代劳,参与的学生多,可同时多人一起跳或一个一个轮流跳,熟悉后还可两个对穿跳等。而跳绳可作为拔河比赛的绳子,也可用来“画”出太阳、房子、飞机、树木等,还可用于“抓尾巴”等经典游戏。

2.篮球

平时就有很多学生喜欢篮球运动,把它运用于大课间锻炼中肯定深受学生喜爱。这时的篮球就不再只为篮筐而存在,主要是拍球、传球,只是方式更加丰富,而且可以多个篮球一起使用。可单手拍球、双手拍球、左右手同时拍球、两人同时拍球等,多人一起相互传球,还可以用于“逗你玩”等经典游戏,用作障碍跑的“障碍”。

3.呼啦圈

转呼啦圈是很多小朋友都比较喜欢的一项活动,最常见的是腰转,还可腿转、手转、脖子转,有难度、有挑战,才能更吸引学生的兴趣。呼啦圈还可作为学生跳跃运动的圆圈,可用于障碍运动的“山洞”等。

由此可见,体育器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开发利用,还可利用旧器材发展新“玩具”,而且是越有新意的,学生的兴趣越高,锻炼效果就更好。只有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运动中,才能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

总之,小学体育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和兴趣,锻炼其健康的体质,帮助其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花样越多,学生越容易接受,也越喜欢,参与运动的兴趣就越高,锻炼效果越好,体质越健康。

参考文献:

[1]杨萍.关于小学大课间活动模式实践与创新的几点思考[J].吉林教育,2015(31).

[2]王素芳.大课间活动:增强学生体质的助推器[J].江苏教育,2015(45).

[3]章武.探析小学体育在课间活动中的有效开展[J].科普童话,2015(39).

上一篇:立足教材,帮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模式 下一篇:课堂秩序差的成因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