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生命之约”

时间:2022-09-28 01:47:37

特殊的“生命之约”

对祖国的热爱,对奥运的支持,对生命的渴望,对亲人的约定……这一切,支撑着他们走到了今天。

2008年8月的一个下午,在北京故宫午门外,周翔宇拥抱了他的母亲陈雅娣。

今年48岁的陈雅娣1993年被查出患有舌癌。2003年,陈雅娣报名参加“健康活五年,相约北京看奥运”的活动,当时14岁的翔宇也和妈妈定下了一个约定。

“妈妈,5年后您一定要到北京去看奥运,而我要考上北京的大学,当奥运志愿者,咱们北京见!”为此,陈雅娣与病魔顽强抗争了5年。如今五年期满,翔宇已是外交学院大一学生,并报名成为一名奥运志愿者。

看到陈雅娣母子相逢,与他们同来的一位奥运助威团队员偷偷抹了把眼泪。这名队员并不是癌症患者,而是故去癌症患者肖鲲的母亲赵翠芳。肖鲲是个运动迷,15岁的他是“健康活五年,相约北京看奥运”活动最早的响应者之一。为激励自己,肖鲲把存奥运路费的储蓄罐摆在家中最显眼的地方。可仅存了3个月,肖鲲便因病情恶化离开了人世。

儿子去世后,赵翠芳决定替儿子实现心愿,在奥运年,她同儿子的病友们一同来到了北京。

“肖鲲要是活着,比你们翔宇还大一岁。”赵翠芳脸上流满泪水。看到这一幕,周翔宇忙拥抱了这位母亲。

发起这一特殊“生命之约”活动的,是拥有近1万名会员的上海癌症康复俱乐部。2003年,俱乐部为报名参加活动的2000多名癌症患者每人发放了一只储蓄罐,鼓励他们每天存入2元钱,5年后带着积攒的3650元钱上北京看奥运,希望以此激励患者们求生的意志。

在医学界,癌症有5年生存率一说,“癌症病友熬过5年的时间,一般都会认定自身已恢复。”5年来,这些身患重症的俱乐部成员互相激励,互相扶持,一直守望着2008年赴京观看奥运会的梦想。然而,只有199名成员度过了5年的生死之期,盼到了圆梦的这一天。

最终,2名队员因为病重无法来京,其他队员带着他们的照片来到了北京。“我们坚持一个也不能少,我们想以照片的形式让他们看比赛。”

当近两百名上海癌症患者组成的“北京奥运助威团”在天安门前拍下第一张合影时,他们中很多人都流下了激动的热泪。对于他们而言,一个与奥运会的“生命之约”,支撑着他们走过了5年与病魔抗争的漫长历程,如今,终于一朝梦圆!(应明莉 改写)

上一篇:我有我的路 下一篇:专注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