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由“美德是否可教”引发的思考

时间:2022-09-28 12:46:53

浅析由“美德是否可教”引发的思考

美德是否可教,从苏格拉底开始在西方是一个一直存在争议的问题。本文认为,美德作为知识是可以教授的。当然,这里的教授不仅是单一的教学,而是多种教授方式的综合运用。美德 ,严格来说,不是从书本里“长”出来的,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行为。虽然在现实教育中开展美德教育必然存在着困境,但美德教育的开展是必须与必要的。因为美德教育可以给我们道德上的终极希望。人作为人是需要有美德生存的,人也是可以被教化为有美德的人的,这就是美德知识教授的必然性与可行性的基础。

一、美德的内涵及特殊性

美德是指高尚的道德行为和优良的道德品质。不同时代和社会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古希腊奴隶主把智慧、勇敢、节制与正义作为主要美德。中世纪基督教提倡信仰、希望和仁爱三种基本美德。中国古代儒家提出孝、悌、忠、信四种美德。在社会主义社会,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五爱是每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美德,同时肯定勤劳、勇敢、节俭、诚实等历代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

社群主义的代表麦金太尔这样理解美德:“一是它是一种获得性人类品质,这种德性的拥有和践行,使我们能够获得内在利益;缺乏这种德性,就无法获得这些利益。二是德性被理解为这样的品质,将不仅维持实践,使我们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而且使我们能克服所遭受的伤害、危险、诱惑和涣散,从而在对相关类型的善的追求中支持我们,并且还将把不断增长的自我认识和对善的认识充实我们。”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麦金太尔关于美德的理解有以下两层意思:(一)美德是人们实现内在利益的方式;(二)美德是实践的结果。结合古往今来的各家观点,我们认为:美德意味着善、卓越等品质;美德是以个人的内在美德的完成或完善为基本评价标准的;美德是一个内化于心、外见于行的过程。

美德具有特殊性。第一,美德并不是所有人能够达到的。人与人之间,认识水平和道德境界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中国传统社会主要关注的还是少数君子达到的道德完善,大多数人只是安居乐业。在西方贵族社会也是如此,贵族行为理应高尚,贵族社会对贵族、骑士有很高要求,对普通老百姓则没有这样的要求。也就是说,人们对社会精英和普通大众实际上实行的双重道德标准,最重视的是在上层。美德作为非常高的道德要求,决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 ,那么美德就不能称之为神圣道德了,而是一种世俗道德。第二,美德是一种特殊场合下的道德 ,并不是任何时间、地点下都必须遵循的道德法则。美德的出现是有条件的。在不同的情境下,需要的美德不一样,评价美德的标准也不会一样。

二、美德可教的原因阐释

论证美德是否可教 ,要先证明美德能否作为知识存在。因为知识可教,美德知识也就必然可教。我们每个人都有判断什么是美德的标准,就象我们知道善良、诚信、节俭是美德,这些美德是社会约定的,也得到了社会共同的认可,我们可以说,美德作为普遍的知识存在于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能理解什么是美德。但是美德并不是一般的知识,而是“心灵的知识”,是“指过好生活或做善事的艺术 ,是一切技艺中最高的技艺”。当美德以知识或技艺的方式表现出来时,人们在理性中也就知道了什么是美德。从这个角度上说,美德可以作为知识来教授。

美德虽然可以作为知识来教授,但美德知识具有着 自身的特殊性 ,主要表现在:第一,美德作为知识不会随着个人的感受而改变。如果美德知识可以变动,那我们就不会有关于美德评价的标准。第二,上文已经提及美德是关于“心灵的知识”,“是让人们做出是非、善恶判断的知识”,而不是来自自然世界的客观知识。第三,美德知识来自于人们的理性。因为人的感性只能得到相对的、变动的知识,而只有通过理性,人才能得到绝对的知识,才能得到关于美德的普遍性概念。

也许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们很多的学生也有足够多的关于美德的知识,但是我们的学生为什么没有美德呢?美德又怎么会是知识呢?第一,美德是作为心灵的知识存在的,应该通过人的理性追求而获得。而当前的很多知识正在逐渐变成操作性极强的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就是,美德知识仅仅等同于外在于人的美德概念或原则,与真正的美德知识相去甚远。第二,美德作为知识存在是在实践中得来的,但是社会没有提供足够的美德实践场所。第三,最初进行美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美德的人,而在当今社会,美德教育的目的逐渐淡化了,美德知识的传授与培养拥有美德的人不再对应。第四,当前很少有美德教育的教师能够担当起引导受教育者通过理性获得美德的责任,因此美德的教化在现实教学中只是美德原则的灌输。

综上所述 ,美德可以传授给被教育者,但这并不意味着教授过程的结束。借助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育方法,美德教育应该包括三个阶段:第一,在美德具体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提出问题,使受教育者 自觉发现自身理念中的误差;第二,在对话中,引导受教育者解决心中的疑惑,在反复的辩论中展现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德知识;第三,在获得美德知识过程中,受教育者不断总结并反思,认识 自己,从而规范 自己的行为。恰恰是这样一种教育方法对美德变得可教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促成了贴近自我的美德教授的环境,而且,在主动讨论的过程中,美德可教的实践性逐渐加强。

三、巩固美德教授效果的途径

认知不等于接受,接受不等于践行。认知必须得到受教育者的理解、认同和接受,这是美德内化的基础性条件。这就对美德知识的教授过程和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德知识教授的方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 ,重视知识灌输与教育者身教相结合。知识灌输就是用直接的方式教授美德,这种方法对学生品行的影响即使有,其数量也是少的,其程度也是轻微的。当今世界最为成功的美德教育是美国的品性教育。品性教育认为,列给学生一些美德条目是十分必要的。当然这些条目并不是要求学生背诵,而是久而久之在学生的思想体系中形成关于美德的印象。知识的传输大多是在课程中完成的,但这些课程多为隐性课程,即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这样不易引发逆反心理,可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比较突出的是,在美国,美德教育是与历史学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历史教育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信念。因此另一种方式就是教育者的身教,即教师、家长等在日常生活中把美德知识以实践的方式解释出来并传递给学生、孩子,为接受教育的人提供一个榜样示范,促进美德知识由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第二,激发个人美德需求,培养美德情感。克服当代美德知识传授过程低效的状态,就要在教育中激发受教育者的美德需要 ,从他们最关心的美德知识出发,用易于接受的形式,使他们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因为美德需要是德育的出发点和推动力。美德情感是指人们对美德现象和行为规范的内心评价和态度。受教育者得到理性认识,而得不到生活中感性认知的支撑,缺乏相应的美德情感 ,一切美德知识就只停留在了口头上。如果一个人一旦有了美德需要及美德情感,就会形成自我觉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美德。美德教育当前面临着全球化、生态危机、网络社会的挑战,因此激发美德需要,培养美德情感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美德的教授应放到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同样,美德知识的教育也要而且必须通过社会生活发出力量才成为真正的美德教育。生活是美德生长的土壤。一个人拥有美德的知识却没有在社会生活中运用,那么美德就无法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无法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要掌握美德知识 ,就应该广泛参与社会生活,服务于社会生活。通过生活的体验来理解社会的真实的美德要求。这样 ,不但可以检验习得知识的正确性,也可以促成自身道德规范的不断完善。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途径可以发挥美德知识教育效能的最大化。如继续扩大美德教育的宣传面;提供法律支持,使其制度化;营造一个良好的美德知识传授的人文环境,等等。

总的说来,美德作为知识是可以教授的。作为教育机构,应该大胆探索符合学生特点和世界潮流的美德教授方法,使学生们感到德育目标可亲、可信,明确具体,并将这种目标内化为自己的主动追求,美德的教授才会真正收到实效。本质上来讲,教授美德知识是为了追求善的和谐的生活,通过教师的教导、榜样的影响、环境的熏陶、自身的努力以及社会的检验,这样的生活指日可待。

上一篇:试论从苏格拉底之死反思雅典民主制 下一篇:浅谈高职高专教师实践智慧与教师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