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赛亚》中女高音咏叹调及其演唱研究

时间:2022-09-28 12:13:01

《弥赛亚》中女高音咏叹调及其演唱研究

摘要:清唱剧(oratorio)是一种大型声乐体裁,它诞生于16、17世纪之交的意大利,题材多为圣经故事。

本文以《弥赛亚》的相关文献和音响资料为基础,通过叙述法、说明法,从客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层层深入、递进,较为客观的研究了《弥赛亚》中五首女高音咏叹及其演唱把握。对进一步了解《弥赛亚》和巴洛克时期声乐作品总体演唱特征、更深入准确的把握亨德尔的声乐作品风格和艺术内涵,从而对提高演唱者的艺术修养和演唱水平、扩展所演唱的作品范围起到一定积极作用。同时唤起广大声乐学习者对清唱剧的重视,对亨德尔声乐作品的重视。

关键词:亨德尔;《弥赛亚》;清唱剧;《他们的脚踪何等佳美》

第一章亨德尔及其《弥赛亚》

第一节关于亨德尔

格奥尔格•弗利德里希•亨德尔(Georg Friedrich Handel),1685年出生于德国的哈雷。1706年―1710年,亨德尔受邀来到意大利,在此期间创作了100多首世俗康塔塔,一部清唱剧《复活》、《时间的胜利》、歌剧《阿格丽品娜》等。1712年亨德尔来到伦敦并定居在此,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伦敦时期所创。如组曲《水上音乐》,清唱剧《扫罗》,《以色列人在埃及》,歌剧《罗德林达》、《尤利乌斯•凯撒》、《赛尔斯》等。1745以后,相继创作了清唱剧《犹大•马加比》、《耶弗塔》,器乐作品《皇家烟火音乐》,1759年,伟大的音乐巨人逝世,留给后人的将是丰富的音乐宝藏和源泉。

第二节 关于《弥赛亚》

《弥赛亚》是亨德尔 从1741年8月22日到9月14日创作完成的。脚本内容大多取材于《圣经》,由剧作家、同时也是亨德尔的好朋友查理-詹尼斯整理。表达了主耶稣来到世上的预言及降生、为人类受难而死去、以及复活的全过程。

笔者第一次聆听到这部作品时就为其神圣的音乐、气势恢弘的合唱而感到震撼。首先,从时代来看,17世纪至18世纪上半叶的欧洲各国相继展开资产阶级革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社会文化生活的繁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在作品中加入华丽的加花,歌剧演员逐渐走向了炫技的道路,人们厌倦了脱离内容的炫技。《弥赛亚》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刚好迎合了英国人对于圣经和国教祈祷书的尊崇。其次,从音乐层面上看,不论是和声、织体,还是旋律线条,都呈现出不同于那个时代歌剧创作的独特之处。最后,从事物的发展规律来看,《弥赛亚》既吸取了那波里歌剧的精华,佛罗伦萨歌剧田园式的优美清雅,也摒弃了威尼斯歌剧的浮华。因此,《弥赛亚》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于其具有那个时代的音乐之精华,而且在于其自身特有的独家之优势。

第二章 五首女高音咏叹调介绍

《弥赛亚》共有三个部分,分为53个章节。其中的女高音咏叹调一共5首,第一部分有两首,第二部分有一首,第三部分有两首。歌词内容取材于《圣经》。

这五首女高音咏叹调除了具有清唱剧演唱的本质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艺术特色。

第一,音区不高,有利于女高声部的演唱。见下图:

曲名 《野地里有牧人看羊》 《锡安的居民,应大大喜乐》 《他们的脚踪何等佳美》 《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 《若上帝帮助我们,谁能抵抗》

音区 f¹--a² e¹--g² d¹--g² e¹--#g² #f¹--g²

第二,伴奏与演唱的严密结合

这几首女高音咏叹调从前奏开始到最后的尾奏,一直都浑然天成、相互呼应、与演唱严密结合,有种内在的持续和统一,这也是一种音乐、格调的整体统一。

第三,持续、有力的呼气支持

这五首女高音咏叹调,整体看来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一种持续、均匀、流动、有力的呼吸支持。比如《锡安的居民,应大大喜乐》中:

【谱例12】

第三章 五首女高音咏叹调的演唱把握

第一节 宏观把握

1.演唱风格把握

清唱剧诞生于巴洛克初期,受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人们追求自由、摆脱封建教权的束缚。反映在音乐长河中的清唱剧这一大型声乐体裁中,则需要一种自然、柔和、流畅、持续、富有旋律的声音线条,不需要繁复的舞台布景和动作表演。

亨德尔的清唱剧作品既有德国音乐的结构严谨、节奏鲜明有力,也有法国音乐的高贵典雅优美,亦有英国音乐的恢弘壮丽,更有意大利音乐的明朗、清新,音乐富有表现力。这就需要在演唱时首先把握这些前提,才能更好的演绎作品。

这五首女高音咏叹调的唱词出自圣经故事中《路加福音》《撒迦利亚书》《罗马书》《约伯记》《哥林多前传》,都属于基督教的宗教题材。因此在演唱时,要从宏观上把握宗教题材的情感特征。即:崇高、神圣、庄严又不失贴近人民的世俗性。

2.演唱语言把握

亨德尔首创了用英语演唱的清唱剧,《弥赛亚》是其中之一。由于英语存在单复数、词性的变化、以及连读、连唱、句子整体的趋向,重音没有德语、意大利语的重音情况固定,并且还有美式和英式英语,甚至有些还存在争议,因此把握英语的演唱比较复杂。比如:R的发音。R在意大利语中常发大舌颤音;在德语的日常说话中发小舌颤音,而唱歌时一般发大舌颤音;在法语歌唱中也发大舌颤音。但英语中的R音,却不发颤音。它是随着其前后的元音、辅音而发生变化的。比如《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中,redeemer/ ri'di:mə(r)/一词。第一个r,发卷舌音,和后面的元音e结合,从r很快的滑动到e,舌尖不能太紧;第二个r,处在词尾,其前面的e是非重读元音[ə],r在这里不发音。当r的前一个音节是词首为辅音的单词时,也发如上面第一种情况的卷舌音,如destroy/dɪ'strɔɪ/。

第二节 微观把握

1.声乐技能的呼吸控制

这五首女高音咏叹调风格不同,即有轻快热情的,也有舒缓的;时值上即有长达十几拍的持续音,也又有短促的后附点;音程上即有大跳的8度音程,又有微妙的小2度音程等等,这些都需要一个良好的呼吸状态,因为呼吸是歌唱的动力,用气托声,以声传情。确切的说,更多的是对于呼的自如控制。

比如《脚踪何等佳美》中:

这首歌总体比较缓慢,表达一种对传播和平福音的人们的赞美,应以神圣、真挚的情感来表达。呼吸上就要平衡,均匀,慢吸慢呼。先轻轻的吸气,但要吸得深,感觉腰部很饱满,注意吸气的时候不要提胸部、肩部,否则吸气会很浅。然后随着音乐和唱词的流动慢慢均匀呼气,直到一个乐句唱完了再换气从新开始。

2.花腔技巧的灵活运用

快速的音阶跑动,花腔技巧的灵活运用是这几首咏叹调的又一特点,在演唱时要从这些微观方面,细致的去把握。比如:《锡安的居民,应大大喜乐》中

这一句前一个rejoice的元音o持续唱出3组不同的音阶,共6拍,两拍一组,第二个rejoice的元音o持续唱出6组不同的音阶,加上后面的一拍c²,共13拍。从谱例中可以看出,前一个分句的每组的起音呈下行纯五度的关系,而后一个分句则是上行纯四度关系。在演唱时要注意上行时气息不要向上冲击,始终在腰腹部有牢固的根基,然后声音像弹簧一样灵活中不失稳定。而下行时则要避免下巴下拉以致声音跟着往下拉,那么在演唱时就需要放松下巴、喉头稳定。

3.个别地方的特别处理

在这几首咏叹调,除了在宏观、微观把握之外,还需更细致的深入到作品,对某些地方进行特别的处理,这样才能更好的诠释作品。比如:《他们的脚踪何等佳美》,该曲神圣而庄严缓慢,只有两句唱词“How beautiful are the feet of them that preach the gospel of peace ,and bring glad tidings of good things”且不断重复,如何在重复之中唱出相对变化,则是需要特别处理和掌握的。所以演唱时除了在情感把握、呼吸控制均匀、语言清晰表达之外,还应注意在平静中不失音乐的推动。

结语

《弥赛亚》是西方音乐长河中的一部巨作,她充分流露出亨德尔的超凡音乐天赋。作品大气、恢宏又不失细腻、灵巧,是巴洛克时期清唱剧创作的一座丰碑。但据笔者观察,以笔者所在的音乐学院为例,亨德尔的声乐作品,尤其是《弥赛亚》,在平时教学和演唱中被使用的并不多,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通过多方搜集材料、经过整理、分析,略成此文。

最后,本文只是对《弥赛亚》中女高音咏叹调的初步探索。由于笔者才疏学浅,虽然尽可能多地收集了各种材料,但由于研究学问的资历和功力不足,在理解上难免有浅薄之处,目前来看,此项工作还只能停留在一个较为粗浅的层面上,也有待于笔者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提高研究水平,以期做进一步的深入探索来完善。

参考文献:

[1](德)里夏德-弗里登塔尔著.《亨德尔》.北京:人民音

乐出版社,2005年1月

[2]于润洋主编.《西方音乐通史》(修订版).上海:上海音

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11月

[3]田可文编著.《中西方音乐史考试纲要》.上海:上海音乐

出版社,2005年10月

[4]尚家骧著.《欧洲声乐发展史》.北京:华乐出版社,2003

年5月

[5]陈言放,詹士华著.《意法德英歌唱语音指南》.厦门:厦

门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6]管谨义编著.《西方声乐艺术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

社,2005年8月第1版

参考乐谱目录:

[1]中华基督教会崇拜音乐学院出版的国语版《弥赛亚》,

郑隶声翻译,钢琴谱,2007年

[2]Messiah full score : This edition copyright(c)2003 by The

Center for Computer Assisted Research in the Humanities

is based primarily on the Chrysander EditionPrincipal

Editors:Eleanor Selfridge Field and Nicholas McGegan

上一篇:浅谈布鲁斯(blues)音乐的起源与流变 下一篇:社会接受心理对西方音乐体裁生成\流变的影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