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亨德尔清唱剧《弥赛亚》三首歌曲的音乐研究

时间:2022-07-29 11:17:46

对亨德尔清唱剧《弥赛亚》三首歌曲的音乐研究

【内容摘要】文章挑选《弥赛亚》中3首具有典型意义的歌曲,对这些歌曲的音乐材料、音乐情感、伴奏织体、动机音型等几个方面进行简单分析及概括总结,分析总结出作者认为有规律、有特点的创作手法,对亨德尔清唱剧的创作所做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

【关键词】亨德尔 《弥赛亚》 音乐研究 伴奏织体

一、亨德尔及《弥赛亚》的创作背景

亨德尔(Georg Frideric Handel,1685―1759年)是巴洛克时期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家之一。《弥赛亚》是亨德尔处于人生最低谷的时候创作的。亨德尔一直在寻找一种宏伟的、更加广阔的方式来抒发他的崇高理想、塑造英雄的音乐形象,他需要叙述更加伟大的事迹、诉说更加伟大的思想。而这些是意大利歌剧形式所达不到的。而最终,他找到了属于他并成就他最伟大事业的“清唱剧”这一体裁。

亨德尔的清唱剧通俗易懂而不失艺术性,气势宏伟而不失细腻质朴的音乐情感,取材于《圣经》但不拘泥于《圣经》。对于故事情节的艺术处理是多种多样的,有倾向于人物内心情感的《耶弗他》(Jephtha),有受到民族压迫而争取解放的《以色列人在埃及》(Israel in Egypt),也有写骁勇善战的英雄形象的《参孙》(Samson)。而《弥赛亚》是史诗性与戏剧性的完美结合,且略带对耶稣虔诚信仰的情感。《弥赛亚》是亨德尔清唱剧中的集大成之作,全曲共三部分,54首乐曲。每首乐曲都是相对独立的,却又结合在一起构成一首戏剧性的赞美诗。在诗里,亨德尔重点不在于阐述故事情节,甚至不仔细推敲都看不出每首曲子歌词之间有什么联系,而是在于抒感、营造炫彩斑斓的艺术氛围。亨德尔的音乐是绘画式的,他在着力描绘一幅图景、一种情感而不是哲理。詹宁士所作的歌词与亨德尔的创作不谋而合,《弥赛亚》中对于耶稣的降临、受难、重生的描述并不是平铺直叙,更多的是采用侧面的情节叙述来证明事情的发生。例如,诗中对耶稣即将降临时的种种预言,宛如一幅幅连续的图画,然而在一幅幅图画之中又穿插一首首抒情、赞美的诗歌。这种融叙事、绘画、抒情于一体的表达方式使得整首作品丰富而极具感染力。

二、《弥赛亚》中三首典型乐曲的音乐研究

(一)第二十五首《他被藐视》(He was despiesed)

这是一首女低音咏叹调,三段曲式结构。主调:降E大调,4/4拍,速度为Largo(广板),这是整首作品中最长的一首歌曲。这也是 “全篇中最为悲痛且感人的咏叹调,堪称古今女低音的绝唱。相传亨德尔在写作此曲时,是流着热泪挥笔的。” ①整首乐曲表达耶稣所受的痛苦与磨难,在亨德尔跌入人生最低谷的此时,“藐视”“厌弃”这些字眼无不会字字针扎一般刺入他的内心,在聆听作品时会情不自禁地被其中的悲伤所感染。

呈示乐段流露出一种难以抑制的悲伤,仿佛那是人世间最为悲伤、最为悲惨的事情呈现在我们面前,仿佛一位亲眼目睹这惨事的妇人在哭诉着耶稣所受的种种磨难。伴奏部分时而出现的三个八分音符的动机音型,仿佛是人们的叹息声穿插在人声部分的间隙中。

这种人声与乐队的交相呼应,那叹息般的回应更具感染力,催人泪下。同一主题在人声与乐器部分以轮唱式出现,同一感情的反复陈述也使得乐曲更富于感彩。

乐曲的对比乐段很短,但是它所表达出的情感却是强大的,它的感染力也是巨大的。乐曲从前面的声泪俱下、隐忍痛苦的情感转而是极度痛苦与悲壮的情绪。

这首乐曲由两个对比极为强烈、看似毫不相关的音乐材料组成,并且运用两种完全不同的伴奏织体。但是,这两个音乐材料的整合却成就了惊人的艺术效果,这也体现了亨德尔在音乐情感的表达方面所具有的卓越成就。

(二)第二十七首《你的辱骂伤透他的心》(Thy rebuke hath btoken his heart)

这是一首男高音宣叙调。在《弥赛亚》中,宣叙调的地位与咏叹调和合唱相比要差得多。聆听此曲,可以使人感受到被人辱骂、讥笑的痛苦。然而伤害他的不是别人,正是他所庇佑、他所想要保护的人民,可是他却得不到一个人的安慰。亨德尔把这种受尽与伤害的情感发挥得淋漓尽致,至情至真。

这首乐曲也是可以体现亨德尔清唱剧伴奏织体特征的典型例子,它是以弦乐合奏的和声作为伴奏的。这样的乐曲在《弥赛亚》中有很多,大多用于宣叙调的伴奏中。用一个和弦或是一个单音营造一种与人声相符合的情绪,这样不但可以更加突出宣叙调的叙事性,而且更能突出歌曲想要表达的情绪,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谓妙笔。

(三)第三十六首《上帝的使者都来拜他》(Let all the angels of God worship him)

主调:D大调、4/4拍、速度为Allegro(快板),共三十七小节的合唱。这首合唱曲往往被人们忽略,却是亨德尔合唱写作的典型例子。这首歌曲如《弥赛亚》大多数歌曲一样,整首作品浑然一体、紧密连接。整首作品的情感犹如大海一样连绵不断,连贯而富于激情。整首作品仅有一句歌词,用赋格曲的形式呈现给大家。

歌曲一开始由低音提琴奏一单音(小字组d)开始,紧接着合唱部分四个声部齐唱,歌曲的感情如瀑布一样宣泄出来。“上帝的使者都要拜他”,音乐就像这句歌词一般很有霸气,表达人民乃至众神对耶稣的崇拜,情感强烈。但是歌曲结构却相当简单,仅由一个主题在不同声部作卡农式重复,交替出现,时而分开陈述、时而统一。

这首歌曲的伴奏织体简单而极具特点,伴奏中的四个声部分别与合唱中的声部齐奏,旋律线条极其相似,只是在同步的乐器上时而有所变换。这是亨德尔《弥赛亚》中常见的一种写作弦乐伴奏的方法,这样的创作加强了合唱的气势,使得感情更加富有震撼力。

最终,乐曲的各主题支流在分分合合之后汇成一体而趋于平静。乐曲在伴奏部分的最后一次陈述主题之后结束。

结语

通过对以上3首乐曲的音乐材料、音乐情感、伴奏织体、动机音型的研究,我们发现,虽然在亨德尔时期清唱剧创作中的伴奏简单、地位不高,但是,在《弥赛亚》的创作中我们还是可以发现伴奏织体的创作特点及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注释:

①邵义强.巴洛克乐曲赏析[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参考文献:

[1]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利斯卡.西方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2]尚家骧.欧洲声乐发展史[M].北京:华乐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沈阳市艺术幼儿师范学校

上一篇:标志设计课程多元特征定位与教材改革 下一篇:项目管理思维在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