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错误”启迪思维

时间:2022-09-28 11:20:57

妙用“错误”启迪思维

有人说:“犯错误是孩子成长的权利” ,“孩子是在错误中成长起来的”;也有人说:“错误常常是最好的老师”。既然出现错误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然经历,那么,教师应如何对待教学过程中的错误呢?我们认为教师应微笑面对“错误”,妙用“错误”,善于在错误发生时捕捉其亮点,挖掘其价值,使错误成为启迪思维的“催化剂”、学生成长的契机和教育教学的资源。

一、捕捉错误,点石成金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及时增补教学环节,“暴露”错误、“放大”错误,使学生审视、体验、反思所给予的“刺激”,引起“知错、改错、防错”的良好反应,从而增强学生对错误的“免疫力”。

批改作业时,常会碰到学生写错别字的情况,而且屡纠屡错,让人头疼。此时,我会选准时机,有意按照学生的“常见病”、“多发病”适当出错,把错误暴露给学生,看学生能否发现;然后通过讲解、辨识、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进行自我尝试、剖析、修正及反思,从而加深印象,防微杜渐。如很多学生“己”“已”“巳”不分,“戊”“戍”“戌”不辨。发现这一情况后,我写出错句让学生先辨识讨论,再修正反思,然后进行口诀归纳:自“己(jǐ)”不出头,因为枪打出头鸟;“已(yǐ)”经出了头,“巳(shì)”时就被封口。 点戍(shù)横戌(xū)戊(wù)中空。口诀一出,满座无不念念有词,微笑会意。此后,这几个字的书写拼读出错率大大降低。

二、将错就错,寓教于乐

钱学森说:“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来的;没有大量错误作台阶,也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结果的高座。” 教学时,教师如果从学生出现错误的做法出发,进行引导点拨,不仅能引出正确的想法,还可以“将错就错”,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1】朗读《海底两万里》中的海底动物“窃窃私语”时,一位同学声音读得过于响亮,教师听后笑着说:“你这么读,小动物都被你吓跑了。”同学们在笑声中领悟了朗读此处的处理方法。

三、故意出错,引导拓宽

当代科学家波普尔说:“错误中往往孕育着比正确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因素。”从新课程标准的视角看,“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本身的教学材料。它对学生具有特殊的教育价值,有时比教师的谆谆教诲更具有影响力。

【案例2】在教学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时,针对往届学生学习的误区――“雁”、“燕”不分,在课件中我把其中两句诗写成“衡阳燕去无留意”、“雁然未勒归无计”。学生读后马上发现老师写错了,以此引出问题:“为什么此‘雁’非彼‘燕’,不可混用呢?请同学们结合以前所学的诗词仔细查阅资料,考证一下。”

第二天课堂上,学生学习兴致空前高涨,下面是同学们对此问题的发言。

师:同学们对于诗中的两个字――“雁”“燕”有什么新发现?

生1:这是两种不同的鸟,体形有大小之分,大雁大,燕子小,共同点是两者都是候鸟。

生2:对,它们都是候鸟,都是秋冬迁徙。不过,小燕子喜与人居,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诗中“新燕”指屋檐下,春天迁徙回来的小燕子,而大雁却生活在野外树林里。

生3:大雁在迁徙飞行时,喜在空中排成“人”字型,它喜欢群迁。古代用大雁传书……

生4:不对,是鸿雁,它喻指书信。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生5:又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也是表达思乡之情。

学生个个引经据典,俨然诗词鉴赏专家,此时我将问题引向深入。

师:那你们觉得范仲淹诗中的“雁”“燕”可以混用吗?

生6:范诗中的“雁”也表示思乡之情,而这个“燕然”中的“燕”不读yàn,而读yān;与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都护在燕然”一样,“燕然”是山名,即今蒙古境内杭爱山。古诗词常常把它当作边塞的代称。

生7:东汉时,窦宪追击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所以,“燕然未勒”有功业未成、边患未平的含意;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坚守边疆,保家卫国的决心。因此,“雁”“燕”不可混用。

师:唉,这乡愁怎一个“雁”字了得!王湾、王维,还有范仲淹。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看来,教师的故意出错,有时会成为课堂教学宝贵的生成性资源。本案例中由于学生的细心观察而发现的错误看似无意,其实恰好是学生在主动构建知识结构中出现的认知冲突所造成的。学生从发现错误到改正错误的过程,实际上是对文本的再认识过程。这样,学生在教师所设的“陷阱”中大胆否定、批判、辨析,教学的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四、疑处设陷,化蛹成蝶

我国历代教育家都强调“学贵生疑”,“思维以疑问和惊奇开始”。对课文有疑到提出问题,需经历一番思考。教师可根据这一思维规律巧设陷阱,先让学生自主思考,掉入陷阱,而后及时引导,将讨论引向深入,从而拓宽思维,探求新知。

【案例3】鲁迅《故乡》:“母亲说,那豆腐西施的杨二嫂,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去……”教师设计如下问题:

①杨二嫂真够意思,知道我们举家搬迁之后“每日必到”,是舍不得我们吗?

②杨二嫂真负责任,把我家的财物清理得一清二楚,连闰土“埋在灰里的碗碟”也逃不过她的法眼,她是个好邻居吗?

教师设置“陷阱”后,班上一部分同学的思想有些波动,对杨二嫂的印象有所转变,认为她“对得起邻居”。经结合课文,师生共同讨论,学生很快便发现了问题:杨二嫂不是舍不得我们,而是舍不得我家的物什;她每日必到,是因每次都有“收获”,她是明目张胆地“偷”,是挖空心思想“白拿”。经过这一轮的掉入陷阱再逃离陷阱的体验,学生对杨二嫂自私贪婪、尖酸刻薄、处心积虑的性格有了深刻理解。

语文是一门可塑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师在“错误资源”面前,应是能化腐朽为神奇的魔术师,应妙用“错误”,抓住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让学生从错误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石湾镇铁场中学(516125)

上一篇:也谈朗读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农村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