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本科毕业生就业自信与求职积极性的研究

时间:2022-09-28 10:51:17

工科本科毕业生就业自信与求职积极性的研究

摘要:笔者以指导的工科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针对毕业生的就业自信、就业意向、就业准备、当前的求职进展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①毕业生多数持有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对个人就业结果和就业优势乐观自信。②毕业生的就业自信具有不理性的成分。依据有三:一是普遍认为专业知识不扎实,这说明毕业生承认自身没有做好学生的本职学习工作、职业态度不端正;二是多数不了解自己适合的岗位,这说明毕业生对于外界就业信息了解不充分;三是求职行动不积极、效果不显著。为此,需要就业指导人员针对现状,动态了解、督促刺激和针对行指导并举,从而真正提高毕业生的有效求职和理智自信。

Abstract: The author takes the graduates of engineering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as investigation object to investigate the employment confidence, employment direction, employment preparation and the current job progress of the graduat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① most graduates have the idea of employment first and then to choose the career, they are confident of their employment results and employment advantages, ② the employment confidence of graduates has irrational composition. There are three basises: the first one is that they think thei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s not solid, it shows that graduates recognize they don’t do a good job of the learning and the professional attitude is not correct. The second one is that most of them don't know their suitable jobs, it shows that the graduates don’t understand the external employment information. The third one is that the job hunting action is not positive, the effect is not significant. So, the employment directors should dynamically understand, supervise the graduates in the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to really improve the job hunting and reasonable confidence of the graduates.

关键词:工科毕业生;食品质量与安全;就业自信;求职积极性;针对性指导

Key words: engineering graduates;food quality and safety;employment confidence;job hunting enthusiasm;specific guidance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7-0217-03

0 引言

高校毕业生就业自信是其在就业行为或就业心理中对自己的积极感受,是构成求职者精神面貌的重要因素,也是促进大学生积极求职、成功就业的精神支柱[1,2]。理性的就业自信来源于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实力,主要包括正确的自我认知、对就业形势和市场的充分了解、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综合竞争能力等[3]。但对于毕业生在就业自信的全面动态了解则是有效开展就业指导、促进就业的依据。为此,笔者进行了此次调查。

1 本次调查的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笔者所在学院的专业为食品质量与安全的2016年毕业的全体毕业生;调查时间:2015年11月30日;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有效率回收率为98%。

2 结果分析

2.1 毕业生社会层次分析

从表1和表2来看,以本次调查的食品质量安全专业的毕业生总体来讲,约85%左右来自广东省内,15%左右来自广东省外。60%来自村镇,占了大多数;但父母均是纯粹的农民比例比较少,只有12%。这也和当前中国农民阶层职业多样化的现状一致,特别是在广东。从毕业生社会层次来看,此专业的毕业生整体处于中下阶层,可利用的社会资本不丰厚,这也与此前所调查的此专业家庭困难学生比例较高的结果一致。因此,需要毕业生在求职时坚持做好独立自主的准备。

2.2 基本就业方向的调查结果分析

从毕业后的去向和希望就业岗位的调查来看,绝大多数的毕业生在就业意愿方面是比较明确的。但在与职业的匹配方面了解度比较差,只有24%的毕业生认为自己比较了解个人适合的岗位,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毕业生在个人和职业探索方面的弱点。相比以往的研究,毕业生到了毕业季,在个人和职业匹配方面的认知能力上没有明显的提高。但毕业生对于优势用人单位、经济发达地区的向往热度不减,优选的用人单位依旧是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外资企业等,民营企业的吸引力依据需要提升。随着近几年的薪资上涨,毕业生对已薪资的要求可以说得上是与时俱进,可接受的最低薪资范围集中在2500-5000元/月,占到了97%;而60%集中在3500-5000元/月的波段。对于就业形势,毕业生普遍认为不太好。

可见,在认知上,毕业生依然存在着低职业匹配度认知和高待遇期望的矛盾。

2.3 多数毕业生希望专业对口就业,接受非对口岗位,但专业自信度不高

从表4来看,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毕业生66%希望进入专业对口的相关行业,64%希望进入专业对口相关的岗位。但94%的毕业生认为就业岗位可以有关联,但不一定要对口;即使不对口,49%的人认为这种就业情况很普遍,很容易适应,67%的人认为即使有些困难也可以克服。与之矛盾的是,毕业生认为最影响毕业生成功就业的是专业能力,具有这种认知的毕业生比例多达73%,同时多达53的毕业生认为自身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专业技能不自信。这种对对于成功求职和就职适应上的认知差异往往使得毕业生在求职时面临非对口的岗位犹豫不决,对于专业对口的岗位也缺乏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势在必得的信心,而这种不彻底的决心和自信心对于毕业生的就业将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作为高校的就业指导老师必须给学生以充分必要的信息披露和分析,做好毕业生的认知平衡指导。

2.4 毕业生在校期间就业准备积极

从表5来看,毕业生普遍关注就业前景,积极为就业做准备。97%的毕业生考取了不同类别的专业相关证书,100%的有过实习经历,超过1次实习的比例为42%;且77%的学生实习经历与拟求职方向相关。超过50%的毕业生均认为有着明显的就业优势,包括强烈的责任心、良好的学习能力、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吃苦耐劳和踏实肯干的精神。但毕业生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认为专业扎实的比例只有21%,具有浓厚的职业或专业兴趣的比例为20%。从群体上来讲,很难想象,专业知识不扎实、缺乏浓厚的职业或专业兴趣的同学是怎样深入学习、如何获得良好的学习能力和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这种对优势的自信很可能令人质疑,在实际求职中受到打击。

2.5 求职行动的积极性普遍不够,效果欠佳

截止到11月30日,高校秋季校园招聘已进入到高峰期,扣除36%处于备考的人员,约60%的毕业生是计划直接投入求职大军中。从表6的结果可以看出,只有约20%的毕业生积极制作简历、准备面试、参加校园招聘,参与求职技能培训的比例稍高为30%,投递简历的只有35%。获得录用和面试通知的比例非常低,只有3%,10%获面试通知。可见,毕业生的求职积极性不高,求职效果也不理想。

3 提高毕业生就职积极性的对策和意见

①进行合理而充分的信息披露和解读,帮助毕业生合理的自信。对于毕业生进行的适度的信息解读,包括以往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当前本专业的就业形势、用单单位招聘要求等进行较为充分适度的解读,帮助毕业生适时适度的知己知彼,建立理智的专业自信,增强毕业生就业信心,提高就业效能感。

②激发专业兴趣,扎实专业学习。坚实的专业自信来自于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前提则是浓厚的专业兴趣和严格合理的专业训练。对于生源多是调剂过来的专业而言,如何激发专业兴趣,展示该专业光明的职业前景,让学生个体发挥专业学习的主动性则是关键。

③做好毕业生全程化的就业指导。科学的就业指导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单纯的求职技巧的指导,是一种认知与实践周而复始循环前进的过程。就实际就业指导工作而言,需要贯穿在整个大学4年,有步骤有程序的系统工作[4]。

④建立健全专职就业指导老师和专业老师的联动指导机制。无论是专业兴趣的激发,还是专业前景的指引,均是持续渐进的过程,专业老师和专职就业指导老师均需密切涉及,但两者如何进行配合则是呈现自由化的状态,相互交流研讨、工作配合几乎没有响应的制度或工作机制,需要建立健全。

4 讨论与结论

①毕业生多数持有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对个人就业结果和就业优势乐观自信。这对于毕业生就业是有利的,值得肯定,也符合当前的就业形势[5]。

②毕业生的就业自信具有不理性的成分。理性的就业自信应该包括正确积极的自我认知、合理的了解外部就业信息和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专业知识通常是重要的依据。笔者认为,毕业生的就业自信具有不理性的成分。依据有三:一是普遍认为专业知识不扎实,这说明毕业生承认自身没有做好学生的本职学习工作、职业态度不端正;二是多数不了解自己适合的岗位,这说明毕业生对于外界就业信息了解不充分;三是求职行动不积极、效果不显著。在这样一个学业现实基础不扎实、认知不充分、行动不积极的基础上展示出来的就业自信不够理性,容易导致由自信向不自信的方向转变。

③针对现状,动态了解、督促激励、有系统有针对性指导并举,从而真正提高毕业生的理智自信和有效求职。

参考文献:

[1]湘兰.求职就业自信最重要[N].中国改革报,2007-5-24(004).

[2]郝玫,李爱梅.当代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综述[J].中国城市经济,2012(1):138-139.

[3]杨淑云.论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及其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3(5):111-113.

[4]薛静华.大学生就业自信及其提升[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12,11(3):1671-1687.

[5]周雅.情绪唤起对执行功能的作用[J].心理科学进展,2013(7):1186-1199.

上一篇:预应力混凝土槽型连续梁挂篮设计与施工 下一篇:电子商务专业 “三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