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实践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7 22:43:34

工科实践论文

工科实践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专业选修课;现代教学论;教学认识论;教学实践论;教学构建论;教学交往论;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1-0202-03

高等教育是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强国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为此,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哈尔滨工程大学于2010年6月成为首批进入该计划的学校,肩负着培养造就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的重任。在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迫切要求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工作者们备感责任与挑战,同时也十分珍视这破茧的契机。

专业选修课长期以来是高校课程体系和学生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已成为国内“三海一核”等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专选课程的建设应围绕国家战略,顺应国家发展的需要,符合当前行业的发展状况和用人需求,以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为长远目标。然而,专选课相比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等有不同的特点,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老师鼓不起热情,学生提不起兴趣”、重方法轻理论、片面地运用一些现代教学手段但缺乏实效等问题。

本文结合理工科专选课特点及作者自身的教学思考和体验,力图寻求适合于专选课的教育理论,并在其指导下探索改进教学方法。

一、理工科专业选修课的特点及教学现状

作为一种特定的课程类型,只有充分把握其特点和使命,才能与现实对比发现差距、针对性地寻求改进方法。

首先,与公共基础课、必修课相对应,专业选修课应着重拓宽学生的思路,开阔视野。换言之,可以不拘泥于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转而更重视研究兴趣的激发、最新科研动态的传递和评价以及学习和科研方法的引导[1]。专选课不应该只是现成知识与结论地单向灌输,而应适当包涵启发性、探索性甚至不确定性的内容。这是很重要但又常被忽视的一方面。

其次,与通识选修课不同,专选课的内容虽也可以融入对思想道德、思维品质、学术态度等方面的教育,但其不可能囊括各学科多分枝,也不是一味迎合学生的生活情趣和日常爱好,而是自有其专业性。从这一点来讲,专选课在内容上不宜太笼统空泛,讲授时不应过于浮光掠影、将大部分内容推给学生课后自学,而是应该有充分的课时保证、足够的专业内涵,让学生听之有物、学有所得,如此才能促其养成良好的专业素养。

最后,理工科的很多知识都是学生未来科研和工作上实际解决工程问题的工具,其专选课应该也能引导学生锻炼实际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因此,专选课还应该具有应用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教学内容中对实践技能充分关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实际分析问题、提出方案、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纸上谈兵、雁过无痕。

专业选修课兼顾了专业的拓展教育与学生的自主选择,按理说应该是一类很受欢迎并能带来很大收效的课程,但实际的教学情况往往不如人意,表现出的问题大致有如下一些方面。

第一,体制机制上,学校支持不够、教师热情不足。在同行沟通及走访调研中了解到,学校在评职、聘任、课时核算、教学奖申报条件等导向性政策的制定上常将选修课排除在外;资历丰厚的教师宁肯重复教授基础课,也不愿投入精力新开一门选修课;青年教师由于多处在科研经验的积累阶段,对讲授内容的理解主要来自书本,欠缺对课堂的把控能力和对教学方法等的深层次的思考,或者忙于投身项目,难于创新。

第二,教学理念上,重方法不重理论。多媒体技术普及之前的情形多是老师整面板书、学生忙于笔记而来不及思考消化。如今,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现代多媒体教学方式已成为主流,很多高校实现了多媒体全覆盖,但不乏一些教师是在政策要求下被动地使用多媒体,或是在形式上代替黑板,加快了“翻篇儿”的速度,使得教学效果不显著,教育的投入产出比居高不下。此外,一些教师把他人的新鲜方法照搬照套,简单秉持“经验主义”“实用主义”,欠缺对教学方法背后的理论思考,认为理论太抽象、不实用。殊不知,教育不只是一项技术,也是一门科学。教育理论虽然源于教学实践,但也可以反过来指导实践。对于现代教学手段所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结合新的教学理念和理论来探索处理和解决的方法。

第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难以激起学生的动力。有教师悉心进行了调查,统计发现61%的学生认为理论性强的专选课最没有开设的必要[2];91.2%的学生则希望在讲授基础上增加互动、案例讲解、实践操作及应用等内容[3]。与这些愿望相反,实际情况是不少专选课充斥着大篇幅的理论讲授,缺乏对学生能力――特别是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材选用上比较陈旧、封闭,或干脆没有教材;在教学活动中以教师为重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在教学形式上沉闷、呆板,导致“慕课而来”的学生兴趣渐减,而抱着凑够学分心理的学生则收效更微,教师在台上也难免“看在眼里,冷在心上”。

第四,考核指标相对单一,评价体系不够人性化。有的过分看重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熟练程度以及考试成绩指标;有的看似指标多元化了,但只是出勤到课、期中论文、期末成绩之类的简单叠加,可能导致学生用心不在学习而在应付;另一类常见的做法是单纯采用课后小论文或大作业的形式,这纵然可以迎合很多学生的想法,但易使某些作业通过拼凑蒙混过关,没能起到让学生真正有所学、有所思、有所得的目的。笔者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常听反映,他们期望的是既可以开阔眼界、了解前沿、学到知识和能力,又不需要为应付考核而分心的课程。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也可以从侧面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现代教学理论比较分析

为了针对性地改善上述问题,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在理论层面进行梳理,通过比较和分析,探寻适合课程特点的教学理论,吸纳各派理论中的有益成分,从而反观和指导平日的教学活动。

现代教学论内涵人本主义思想,是在“二战”后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之下,在对近代传统教学论的基础上批判、发展起来的[4],产生了包括美国教育家杜威、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在内的代表性人物以及一系列影响广泛的教学理论。

1.教学认识论

到目前为止,教学认识论仍是指导课堂教学的主要理论。它把教学活动概括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识世界的过程,是接受前人积累的知识经验的过程”。这一理论认为学生对知识是未知、少知的,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而教师的知识和经验具有权威性,负责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技巧,处于主动的讲授地位。它过多强调知识本身的重要性,对于学生学习的心理基础常有忽视,而且对于实践对认识的作用缺乏考虑。因此,尽管教学认识论的基础源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但它并非真正符合该理论;其理念和观点不无道理,但也存在明显的局限。

2.教学实践论

在教学认识论的基础上,教学实践论的思想提升了一个层次,在教学改革中引起了极大关注。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的综合指引下,教学实践论把教学过程看作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经验的认识活动和建构学生完美主体结构的实践活动的统一体[5]。课本和老师所传授的高度凝练的知识对于学生而言只是间接经验,缺乏个人体验,对理论知识加深理解会产生一定障碍。因此教学活动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人类已知的经验,更应针对性地补充实践环节,帮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更好地掌握理性知识,同时进一步放回到实践中进行验证,从而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学生转而成为主导者,教师则完全作为旁观者与指导员。

3.教学构建论

教学构建论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心理学,经过皮亚杰、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等人的发展逐步应用到教学活动中来。

教学构建论对于知识、学习的概念以及学生、教师的角色和关系有着独到的认识。知识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不能作为问题的最终答案,因此教师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能用社会赋予的“权威”去压服学生。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倾听他们自己对各种现象的思考和理解以及这些思想的由来,并据此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6]。

正所谓“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被点燃的火把”,教学构建论十分重视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而且并不忽视构建过程中教师的有效指导与良好情境的创设。这些理念使得教学构建论更富人性化,也显得更科学合理。不过它对教师的能力水平要求也要更高,否则有可能模仿了形式,却无法收到实际、深入的教学效果。

4.教学交往论

教学交往论源自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论,其理论基础看似深奥,但所蕴含的追求却是不难理解的。教学交往论认为当前的教育世界被“工具理性”所统治――师生之间、师师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多是一种知识传递的事际关系,人员的交往在“工具理性”的支配下变得缺少温度和内涵,因此期望通过弘扬人的主体性、倡导“交往理性”来解放教育,进而解放人类自身[7]。该理论主张变革传统的非民主、僵化冷硬的师生关系,强调教学活动的双边性和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其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交往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的道德发展、知识获取和方法习得,更有利于培养未来社会成员的“交往理性”,促进社会的和谐和高效运转。

结合以上有关专业选修课特点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

教学认识论最为朴素,其讲授式教学对于比较系统、相对确定的知识教育(如基础教育)可以适当采用。但它片面理解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教师单方面的主体作用,因此单纯依据该理论对于专选课而言不甚适合。教学实践论转而关注实践对于认识活动的作用,教学方式由单向接受向有实际操作环节拓展,教学环境也可以由局限于教室向课外拓展,有利于学生获取直接经验,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运用能力,适合理工类专选课的特点。倘若将这两种理论有机结合,既有讲授部分也安排实践环节,使知识不脱离实践,同时也能限制学生在正确的方向之中自助探索,学习中不失积极性和兴趣,应该能促进专选课的教学效果。

教学建构论有比较强大的心理学理论支撑,既保有教师的主导地位,更强调学习者从既有知识和能力上的主动构建和生发,提倡教学主体的回归,体现了以人为本、教为学服务、教与学并重的思想。高等教育的对象大多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经验技能,专选课的知识内容又恰好具有不求全面、可供探讨的特点,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这与教学建构论的理念以及衍生出的研究性学习、探讨学习方法正相契合。教学交往论则在人文关怀层面上更进了一步,让学生和教师都作为生活世界中的人,以平和的心态、平等的姿态走入专业世界。但要做到这一点,似乎与教师自身的阅历积累乃至人格魅力有很大关联。

综上笔者分析认为,以教学认识论―实践论相结合的理论以及教学构建论来指导专业选修课的教学活动是比较可行的,同时也应该不断积累经验,尝试将教学交往论的理念适当融入。这也符合当今单一理论指导向多元理论指导的发展趋势。

三、结合适当的教学理论改进教学方法

在上述可行的教学理论指导之下,笔者结合自身讲授的《大型水面舰船的舰机适配性》一课开展了探索和尝试。该课程主要针对本校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本科生,面向国防、船舶工业和海军装备建设领域的特色,旨在引导学生建立舰机适配性的基本思想和工程技术意识,掌握相应地基本知识体系,为日后相关技术工作奠定必要的理论与技术基础,是一门典型的理工科专选课。

一是基于教学认识论,笔者对于课程中的概论性知识和关键技术知识进行了启发性讲授,使学生对相关领域形成基本轮廓,掌握思考和分析实际问题的基础能力;并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仿真软件动画、专题视频等经过积累和修改的教学资源,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把理论教学直观化。

二是基于教学构建论和交往论,课程在介绍完大型水面舰船和舰载机的基本知识之后,没有直接进入有关舰机适配性的讲授,而是以一张存在问题的甲板设计图为引子,启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舰机适配的必要性和注意要点。加入这一环节,一方面是考虑到选课学生对于有关知识并非空白,通过平日的新闻报刊以及专业课学习都多少有所了解,有兴趣也有能力主动思考,从而加深学习印象;另一方面是借此反面案例,同时以自身科研工作的经验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研究中注重培养严谨细致的科学品质和系统工程思想,与学生相互鞭策、共求进步。类似的方法在课堂上收到了良好的响应和成效。

三是基于教学实践论和构建论,笔者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前提下调整了考核和评价方法,降低了期末大论文的分值比重,拟定增设两次分小组专题报告的环节,并结合考虑出勤和即兴发言情况。此举主要为了避免学生期末匆匆应付了事,而是通过小组的自愿搭配、专题的研究探讨、组员的分工合作、汇报陈述后的答辩以及教师点评和集体评议,努力在课堂内外形成和谐积极的师生和生生关系,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想象创造力和表达展示技巧。要求小组在确定专题内容、撰写报告之前拟定提纲上交,从而提供一次教师引导的机会,加大学习成效。两次分小组专题报告中,一次指定题目,学生围绕各国的舰机适配性工程案例搜集资料并探讨利弊,取得了举一反三、掌握课程和核心知识和思想的效果。另一次则开放思路,让各组结合已学知识信息,发挥成员的想象力,提出一种满足舰机适配性的舰船甲板布置方案。这一话题的考验难度增加,加之由于课程后期临近考研,部分小组没能圆满完成;但仍然有小组在把握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打破思维常规,形成了完整的方案,且报告规范,研究成果令人惊喜。这也进一步说明了调动学习者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的热情,使教学双方相互启发,彼此促进。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结合作者自身和广大同行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经历,从专业选修课的特点出发,针对其现实教学中反映出的问题,梳理并分析了几个典型的现代教学理论,提出以汲取各家精华的多元理论来指导专选课的教学比较适合,即以教学认识论―实践论相结合的理论以及教学构建论为主,以教学交往论的理念为辅。同时借助校级教改项目为实施平台,针对一门专选课开展了初步探索,获取了一些心得和成效。由于一些客观原因,这些探索还不够系统,笔者将根据反馈的结果进一步调整和改善,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中继续实践,期望在优秀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供以交流借鉴,促进专业选修课的教学形成学校重视,教师投入,学生爱学的积极氛围和符合社会需求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秀琴.高等学校选修课设置和教学的现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27(6):747-749.

[2]陈海燕.大学生专业学习动力与专业选修课设置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11):261-263.

[3]刘利萍.对本校大学生选修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医学教育探索,2010,9(7):905-907.

[4]郑艳,罗大珍.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的比较研究教学与管理,2011:7-8

[5]王鉴,胡红杏.试论影响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种现代教学理论[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6):155-156.

[6]唐元毅.从现代教育理论视角审视师生关系[J].宜宾学院学报,2003(6):59-60.

工科实践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学科的应用性通常被用来衡量某一学科的体制是否健全,并据此评判其发展水平。汉语言文学以培养高能力的汉语专业英才为主任,却因其与理工科应用性强的专业的性质差异而被忽视,导致它的应用性发展一直处于模糊状态,找不到准确的职业定位。因此,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便有了其存在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所体现的基本特点,并将社会发展现状与本学科的专业期望相结合,对优化汉语言文学学科教育体制,强化其应用性做了深刻思考与分析。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应用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与传统意义上的理工科类型专业――例如建筑、医学、会计等等相比,汉语言文学的职业定位还很模糊,也难以吻合“应用性人才”的一般定义。当应用性人才已成为各类学校的确定培养目标时,汉语言文学专业面临着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的艰巨挑战,因此,我们应明确本专业的发展现状,结合时代要求,改革教育体制,提高专业应用性。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分析与现实意义

(一)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分析

1、文学理解

文学理解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最显性的应用。顾名思义,文学理解即是理解文学作品。通过日积月累的专业教授与锻炼,专业生已具备了从高层次维度来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这与普通的文学阅读是相区分的,它要求专业生解构文学作品深层次的蕴义。通过特定的专业训练,专业生不仅可以对学过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理解,也可以对没学过的内容进行分析理解。文学作品的深层结构是在是在深厚的理论专业知识基础上完成的。

2、语言塑造

语言塑造是在掌握语言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提升。要求专业生具备达标的语言文字修养能力,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表现为普通话的规范运用。据此再上升到对语言的运用能力,这也是其应用性的体现。语言规律的应用,包括语音音韵的应用,对文学作品的分析理解。语言塑造是对汉语言文学自身理论的实际应用。

3、写作应用

《写作学》为专业生提供理论指导和格式标准,《文学概论》提供大量的写作规律总结。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写作应用,不同于其它专业的写作要求,专业生要求达到“舞文弄墨”的优美意境。总的来说,写作应用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性质的一种体现。

(二)、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现实意义

1、顺应社会应用性人才需求的趋势

实践证明,只有高素质应用性人才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语言分析和运用能力是所有素养中最基本的。因此要快速提升本专业的应用性以促进人才的更快配备。具体表现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将社会要求的基本能力内化为自己的职业能力,以自身文化底蕴为基础,形成强大的内力。

2、符合本专业的学科发展道路

汉语言文学本身就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教会学生娴熟运用语言来表达思想,学会分析文字内涵,学会在文字中进行研究和实践。提高它的应用性是对其本质性质的回归。

3、拓宽学生的出路,明确专业发展前景

本专业应用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动手与实践能力都得到强化,适应工作的能力增强,出路明显宽阔了。相应的,专业的发展前景也就清晰明朗了,有助于将“终身发展”的精神底蕴贯穿整个的培育过程。

二、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对策

(一)学校、教育部层面

第一:突破学科限制,革新教学内容。贴近社会需求,促进学术型人才向应用性人才的转变。第二:构建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思维。例如开展学术心得转化活动,将优秀的学术心得、灵感运用于当地的文化建设中,一举两得,既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又可以促进当地经济效益的提高。第三:建设学科性与应用性相得益彰的学科教学体制。革新内容,丰富科目,引进多样实践科目,丰富知识结构,创建选修与必修相辅的课程体系。

(二)教师层面

第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新教学方法。避免照本宣科,引进教学新工具,灌输科研新成果。第二:将实践型与研究型的教学方法相结合。推荐民主化教学,师生互动共进。同时采用实践型教学方式,将课堂讲授与实践锻炼结合,可以进行实际考察的就考察,可以进行实际合作讨论的就分组实践。另外,鼓励教师进行科研,支持将科研成果用于教学实践,可创建科研团队,重视实习工作,规范好实践论文。

(三)学生层面

1、学生应重视自主合作、实践研究型学习方式。最基本的,要有强大的自控力,这是第一因素。第二因素是合作能力,多参加活动,多进行小组实验,多沟通交流。第三因素是心理上对研究型学习方式的悦纳,并坚决实践。

2、注重培养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有意锻炼,多交谈,多思考,多发言,多演讲。

结束语:对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思考,应实事求是,有的放矢。要让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双向促进,共同进步。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既强化自身文化熏陶的功能,培育精神文化,又结合社会时代需求,提高专业应用。

参考文献:

[1]潘新和.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改革刍议[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刘献君.文化素质教育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工科实践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研究生 自学能力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189-01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研究生逐渐成为高校教育的中坚力量。如何培养高水平的研究生人才也成为当今教育的重要课题。研究生教育应该是培养具有深入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技能、独创精神和科研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研究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关键。本人在多年担任研究生导师的工作中,对研究生的学习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积累了一些在实践中培养研究生的自学能力的方法。

一、研究生学习现状

1.自主学习意识有待提高。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过:“一切教育归根到底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归根到底都是自学,学习就是学会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应该贯穿到学生学习的每一个阶段。尤其是研究生学习阶段,要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或与他人合作完成相关科目的实验(试验)、调查、研究、撰写报告和研究论文等相关工作,学会自主学习更是提高学习效率,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关键。但现阶段由于高校扩招生源素质的下降,研究生培养体制的局限,应试教育下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的缺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研究生的自我独立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都亟待提高。他们依赖性较强,存在知识面狭窄、动手能力弱、适应能力差等问题,往往是等着导师布置任务,然后被动的接受。还不能形成和导师共同就某项课题项目进行研究和探讨,发表有见地的观点和思想的学术氛围,能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的就少之又少。

2.缺乏开拓创新精神。总理在2008年9月与美国《科学》杂志的主编会见中谈到:要培养我们自己的大批创新人才。我常讲: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我们正是需要这样的人才。“许多高等教育界的有识之士认为,在研究生院也应该推行通识教育;研究生教育要培养的研究生,应该是具有宽广基础理论和掌握学科知识的创新人才。”[1]现在有些研究生对创新的认识还不够,大部分时间还用在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上,富有创造性的科学研究和实践论证开展的却很少。有些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就是一本资料集,但对资料的分析又缺乏理论深度,更没有掷地有声的独特见解。前人树下好乘凉的心理尤甚,总想沿着前人开辟出来的道路前进。缺乏脚踏实地的科研态度和开拓垦荒的精神。有的学生在两年或三年的学习时间内,主要工作是在导师的指导和要求下完成各项数据的采集、各项调查,独立的科研能力却没有提高,论文没有创新也就不足为奇。甚至科研论文的抄袭现象也时有发生。

3.主动沟通能力较差。研究生学习阶段,应是在导师指导下的自学为主的学习经历。有的研究生抱怨导师事务太繁忙,见不到导师,沟通很少,基本上是自己在摸石头过河。在我国现行的高校教育体制中,确实存在着研究经费不足,导师带的学生多的现状。这就需要师生间的相互沟通。尤其是研究生本身,如果不主动沟通,那只能是导师推着走,学习就变得很被动了,导师的指导也会流于形式,更别谈什么创新了。上面诸多问题的产生,反映出很多研究生依赖性较强,缺乏主动沟通能力。其实本阶段的学习主要是跟导师学做科研的态度,科研思路和技巧等。研究生阶段导师不会为了主观培养而培养学生,而是在客观上培养有学习欲求的学生。

二、研究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途径

基于研究生学习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导师在指导研究生学习的实践中,也要积极探索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自学是对所学的知识、智能自我体验的过程。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更是开发、研究、创新的过程,也是自我实现和自我跨越的过程。

1.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定位。“正如有论者指出,市场取向和学术取向对于研究生教育质量观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应该彼此协调和整合。”[2]导师要给学生自己制定的研究生规划提出合理建议,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比如对于理工科的学生主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认知专业,对专业开始作真正的思考,加深对理论学习的认识,进一步理解所学专业的社会意义,然后再认真的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导师可以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实训,增强对研究方向的信心和对专业的热爱。这对研究生在专业技能的掌握上、对专业的理解程度上,起着重要作用。研究生对这一行的认知,有助于研究生自身潜力的挖掘。客观地进行自我定位,积极思考如何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并在研究过程中有的放失,同时对自己所欠缺的技能、知识方面主动进行知识补给和深入探究。

2.重视学习中的交流互动。导师大多承担多项课题或项目研究。尤其在理工科院校,导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在共同的项目研究中,采用探讨交流的方式,组织学生提出问题,导师也向学生提出问题,与学生共同交流。完成知识点的掌握后,导师把对于问题的理解引向深入。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怕挑战权威。最后自己做总结,形成有价值的论文。通过实践中的交流实现认知的理论跨越。这样不仅教给了学生一定的专业知识,还指导了他们如何去做科研。同时提供一个舞台来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和发挥自己。对学生来讲,导师“不经意”的一句话,综合自己的思考,很可能对解决问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学会借助多种平台和团队的力量来学习。研究生的学习不能局限或依赖于导师的指导,导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多种学习的平台。如平时要多关注与自己专业和研究方向相关的论坛动态;关注影响度高的专业网站,了解最新学术动态。关注国内、国际会议;关注相关文献 ,不仅要学会收集整理文献,而且要对好的文献反复研读,反复领会。也可以向感兴趣的文献作者请教,或与他们交流;关注图书馆的专业书籍、网络等资源也是很好的学习途径。“有效的研究生教育系统由成千个实验室和讨论班的小世界组成,对于这些小世界,像行会和学徒制这种描述性的术语仍然是适合的。”[3]通过团队的力量也是实现自身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和其他专业的同学交流,往往能够得到很多启发和好的想法。作为低年级研究生,学长也是不容错过的学习资源,真诚地与他们交流、沟通。他们掌握或领悟到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步骤,他们的一句话或者指点一个实验步骤也会使后来者少走很多弯路。同时导师对课题组其他成员的指导以及和课题组其他成员的交流,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

高校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的多重功能。培养研究型人才也是高校的根本使命,始终处于高校的中心地位。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的人数更是成倍增长,培养高水平的研究生人才,成为高校教育重要的任务。“高等教育从精英型向大众化的转变,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它带来的不仅仅是纯粹的量上的扩张,更重要的是理念的变化、模式的创新。” [4]研究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研究生自学能力的提高,不仅能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还将在高等教育中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将有助于高校培养人才这一核心职能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许迈进,叶林:《迈向21世纪的研究生教育――当前世界研究生教育的若干动向和趋势》,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

[2]王源升等:《.论研究生教育质量观》,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4)

[3][美]伯顿克拉克:《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7页,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工科实践论文范文第4篇

数学在培养大学生的人格和人文精神、提高大学生的思维素质和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功利思想盛行,传统的高等数学教育往往只看重数学的计算方法和具体结论,很少关注数学推理证明和思想,没能很好地体现数学的文化和教育功能,这无疑背离了数学教育的应有目的。国内在数学文化方面的研究时间不长,且大多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本文试图探讨如何在大学数学公共基础课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思想和方法,以期让更多的在校大学生能够从数学教学和学习中受益。

一、数学文化和教育概览

“数学文化”,狭义的解释,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广义的解释,则是除这些以外,还包含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与人文的交叉、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数学文化教育在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和改变数学公共基础课的教学现状、提高大学数学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促进文理交融。……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这些教育目标的实现,数学文化教育在其中将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数学文化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西方数学哲学、数学史的研究之中。最早系统提出数学文化观的是美国学者R•怀尔德,在他的著作《数学概念的进化》和《作为文化系统的数学》中从文化生成的理论、发展理论等方面提出数学文化系统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将数学文化研究推向高潮的当属哥廷根学派著名的数学家M•克莱因,在其传世之作《西方文化中的数学》自序中写道“:在西方文明中,数学一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力量。几乎每个人都知道,数学在工程设计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实用价值。最为重要的是,作为一种宝贵的、无可比拟的人类成就,数学在使人赏心悦目和提供审美价值方面,至少可以与其他任何一种文化门类媲美。”克莱因的另一巨著《古今数学思想》被誉称是“就数学史而论,这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本。”书中着重论述数学思想的古往今来,努力说明数学的意义是什么,各门数学之间以及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尤其是和力学、物理学的关系是怎样的。克莱因的继承人,同属哥廷根学派的德国数学家R•柯朗与哈佛大学的著名拓扑数学家H•罗宾合著的数学名著《什么是数学》是探寻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完美之作,爱因斯坦评论说:“本书是对整个数学领域中的基本概念及方法的透彻清晰的阐述。”十九世纪后半叶和二十世纪初,西方数学文化的研究和教育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

国内较早从事数学文化理论研究的是著名数学哲学家、教育家郑毓信教授,在数学•哲学•文化•教育系列丛书中的第一部著作《数学教育哲学》中就已经开始用其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奠定了数学教育的哲学基础,提升了数学教育的理论地位。另一力作《数学文化学》从数学的文化观念、数学文化史的研究和数学的文化价值这样三个方面构建起了数学文化学的初步理论框架。郑毓信教授在他的《数学文化学》中指出,西方数学并不是人类历史上唯一可能的数学形式,中国古代数学与古希腊数学很不相同,数学文化的研究也必须有中西数学文化的差异与比较性研究的内容。最近几年,关于数学文化的研究专著也越来越多,比如游安军、黄秦安、齐民友等,分别从不同的视角给数学文化以新的解读和发展。笔者也曾对我国现阶段高校数学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研究现状和实施数学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给出了粗浅的分析。

进入21世纪,数学文化的相关研究成果渐渐地渗透到大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特别是2003年10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数学史、数学文化课程建设与教学研讨会”,着手把数学文化的研究和教学推向全国,随后国内一些大学陆续开设了相应的选修课。在本科生数学文化教育中开展较早的应该是南开大学的顾沛老师的课题组,并且得到了听课学生的广泛认可,数学文化课程已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课程组后来还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南开大学的数学文化课是公选课,受师资和办学条件的限制,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选课要求。在大学数学公共基础课教学中渗透文化思想还有许多工作可做。

二、大学数学公共基础课实施文化教育的措施

囿于当前大多数理工科高校的数学公共基础课课时普遍不足的现状,完全将数学文化教育的重任纳入课堂教学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符合数学教育规律的。所以,在数学公共基础课开课之前有必要根据各校的实际课时数,合理安排好课内和课外教学内容和形式,以期达到数学公共基础课教学中渗透文化思想的目标。

(一)课内数学文化素质教育措施课堂教学是大学数学教学的主阵地,如何通过数学文化观下的课堂教学来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研究能力,是摆在高校数学公共基础课教师面前的一个现实的课题。

1.增加数学科普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优秀的数学科普知识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特别是数学史和数学应用方面的知识,挖掘数学理论的实际应用背景,精心挑选内容健康、形式多样、贴近授课内容的科普素材(比如数学名家、数学典故、数学名题、数学方法、数学观点、数学思想等),恰到好处地插入课堂教学,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寻求数学进步的历史轨迹,进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引入与学生专业知识相关的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现阶段工科院校的数学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学习很难对接,学生在学习物理、几何或经济学时需要用到的数学知识,囿于课时限制被教学计划删除。因此,可采取与专业教师交流或合作的方式加深对学生所学专业的认识,根据学生专业性质,合理调整授课内容,将学生在专业课学习时遇到的需要用数学知识解答的问题,作为案例直接引入课堂教学,让数学知识与学生的专业学习联系更加紧密。#p#分页标题#e#

3.增加数学实验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学生开设数学实验课,以学生的亲身参与为主,基于某些具体的数学问题以计算机为工具,让学生通过数学软件或自编的程序进行自由的探索,从中发现、总结出可能存在的规律,然后加以论证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由于受到师资和实验中心机房的限制,数学实验课只能从部分专业试点,实验的内容和学时需要根据学生专业性质合理规划。

4.课堂教学施行问题解决型和小课题研究型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研究能力。突破纯应试教育的数学教学思维模式,变传统的“定义———定理———例题———习题”授课方式为“实际问题———数学化问题———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方法———问题解决过程中所产生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也就是将教材中相关的若干内容加以组合、整合为一个个有明确探究目标的小专题。比如在刚开始学习高等数学时,让学生研究“高等数学在本专业课程中的应用”;在学习函数的极值与最大值最小值时,让学生探究“极值与最大值最小值在日常生活的经济问题中的应用”;在学习曲线的参数方程时,让学生探究“曲线的参数方程的应用”等,并由学生制定研究方案、研究方法。

(二)课外数学文化素质教育措施大学数学教学模式客观上减少了师生之间的直接接触机会,只依靠每周一两次的课堂教学时间是很难完成大学数学教学的所有目标的,通过数学文化观下的课外辅助教学就可以很好地弥补课时不足、师生接触不多等实际问题。

1.指导学生成立数学互助小组。大学和中学很大的区别在于,师生之间的接触明显减少,中学里的高强度练习和考试也一去无踪,此时最容易出现在监管缺失和答疑不便情况下造成的学生学习兴趣下降。鼓励部分同学成立数学互助小组,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和互助的平台,也给同学们提供一个相互监督和鼓励的机会。教师可与小组成员协商制定细则,做到有组织、有领导、有活动章程,避免流于形式。

2.撰写数学实践论文。鼓励学生将自己遇到的学习、生活、现象等进行观察、分析,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自己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以小论文的形式把这一过程体现出来。数学小论文对培养学习兴趣和勇于探索、创新、求实的精神,提高数学素养,都是很有益处的。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开展写作:首先是选题,题目要小,范围要窄,便于在有限的篇幅里把问题说清楚;其次要有详细的写作提纲,要能够围绕选题准备充分的材料;第三,表达要尽量做到准确、鲜明、生动。准确就是运用数学语言,选用贴切的词汇、合乎逻辑的句式确切地表达主题思想。鲜明就是观点明确,条理清楚,给人以清晰的印象,生动就是语言、文字灵活多样,通俗易懂。力求科学、知识性、趣味性的统一。

工科实践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学体系;创新

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必然要求。本文将主要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问题、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的意义以及创新的路径展开探讨。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1.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高校领导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视不足,缺乏对该课的正确认识和足够重视,普遍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为选修课或公共课,不能与专业课放于同等位置,认为学生要将主要精力放在专业课学习上。同时,高校关于该教学的资金及人员投入很少。这种情况下,学生更加对其学习不重视,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获得学分的途径,难以取得预期的实践成效。以我校为例,理工类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基础较薄弱、思想认识上有所偏差、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等,直接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部分理工类大学生还固守工科思维模式,崇尚理化,轻视人文,重视专业知识学习,淡化理论素质培养,也直接影响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2.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式和方法过于单一。教学采用传统低效的教学方法,单一而乏味,不能对学生的积极性进行有效调动。目前大班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形式,而实践教学则主要以专题讨论或实践论文为主要形式。这些教学方式和实践方法十分单一,而且学生较少有机会进行踊跃的发言和激烈的讨论。实践教学,学生大多走形式,而非真正深入实践。此外,实践教学缺乏完整的教学体系,尤其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大纲的非具体化,实践教学的随意性等。教学难以得到有序、有效地开展。

3.实践教学资源缺乏,学生参与率不高。目前,高校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主要集中在专业课程和实习基地建设上,较少关注思想政治课实践基地建设,造成实践教学资源缺乏,学生参与率不高等问题。一方面是由于领导的关注度不高,另一方面则由于该课教学经费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更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造成参与率很低,无法实现教学的目的和效果。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的重要意义

实践教学基本内涵包括以人为本、立足发展的教育理念,多元的教育教学目标,开放的教学环境和多维的教学设计,科学的教学组织管理。针对理工类高校学生主体的知识结构、思维特点、个性特征,结合现阶段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环境,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新鲜活泼的方式开展教学,更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把思政课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从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中接受正思维、正能量的塑造、影响,进而在不知不觉中外化为实践行动,从而实现把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教学目标。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等重要,高校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在社会迫切需要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的背景下,高校必须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强调教学内容在实践环节的渗透和内化,强调学生借助先进的思想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踏实肯干,学以致用。

2.采用多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法。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教学,融合各类新媒体,以主题式实践教学活动为主要形式建立起“多媒体+网络+专题”的教学体系。多媒体教学环节要运用集文、图、音、像为一体的生动形象画面,网络环节应广泛借助社交工具QQ、微博、微信等,也可以通过QQ群等开展网络专题讨论。通过“多媒体+网络+专题”教学方式,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随时随地交流,可以及时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切实提高实践教学的亲和力。

3.建立多渠道的保障机制。高校应结合自身条件,保证该实践教学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支持。首先,构建形式各异的实践基地。具体可以包括就业基地、实训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志愿者服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以实践基地为基础,合理安排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其次,拓宽教学经费来源。一方面,积极争取教学专项经费。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以及学生社会活动经费、科研经费、实习实训经费等弥补其教学经费不足的问题,保障实践教学的经费支持。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是高校学生的重要任务。对此体系的创新必须建立在当前高校实践教学存在问题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必须充分结合高校的具体实际。

参考文献:

李凌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8).

基金项目:贵州理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项目编号:教改20132025)。

工科实践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实践 实践能力 培养途径 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b)-0209-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模具设计与制造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中的一个专业方向,模具是一种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产品,随着社会的发展,产品的升级换代,模具在加工制造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模具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工科专业,根据社会发展,对模具专业的学生的素质与各种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仅掌握必要的书本知识,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工程意识和修养,更重要的还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正所谓“博于问学,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

1 实践和实践的意义

实践由“实”和“践”二字组成,“实”即为充足、充满、实足、真诚、真实、果实等。“践”即为实行、履行、实际去做。

实践是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是人类改造社会和自然有意识的活动。实践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提高能力和培养素质的重要源泉。实践,是人们探索事实真相,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实践,是人们历尽艰辛万苦、取得成就的必由之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是《实践论》的实践路线。陆游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也就是说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不能很好地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本中的深刻道理,还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这里的“躬行”就是亲自去做、亲自实践。指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

陶行知认为:“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实践是认识之源,创新的根本在于实践。离开了实践,人们就不可能认识客观世界,就不能探索自然的奥秘、寻求社会发展的规律、体悟人生的真谛。古今中外许多的发现、发明与创造的实例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比如,没有毕升长期从事印刷劳动,反复试验摸索,就不会发明活字印刷术。没有居里夫人观察到矿石的特异射线,就没有镭的发现,就没有放射元素的发现,就没有原子能的应用。没有马克思、恩格斯大量的社会调查、研究和实践,就没有马克思主义。费尔巴哈认为:“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比如,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在医学界反响很大,它对中医药理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些成就不是李时珍凭空想出来的,而是长期坚持实践,反复细致的观察和验证药物的特性,才取得了这样的伟大成就。在平时的学习中也是这样,比如,学习工程制图,有些学生说书都看明白了,一动手画就不知道从何下手,还有学习软件操作也会有同样的情况,这就是缺乏练习实践的表现。

2 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能力指的是在现实的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实践活动是人类智力发展的源泉。在现实生活和生产实际中不断会有新的问题出现,需要我们回答和解决。在现实生活和生产实际中,人们又会积累大量的经验,促使人们去抽象、概括和总结,不断的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现实生活和生产实际中,通过实践活动又会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直接由书本传授得来的,而是在现实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将所积累的生活经验与所学的理论知识相融合,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相融合获得的。

2.1 确定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以成型技术为手段、以材料为加工对象、以过程控制为质量保证措施、以实现产品制造为目的的工科专业。能够在材料加工原理、材料成型过程自动控制、成型工艺过程及装备设计及先进材料工程领域内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生产组织管理的工作,是一个实践性很强,学科交叉性很强的专业。通过社会调查,了解工厂、设计院所、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结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高等教育发展方向,探讨培养的途径、方法和措施,修定培养方案,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

2.2 实践能力培养的具体方式

实践能力培养的方式有很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各种方式综合体现的结果,是在获得一定知识水平和一定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在学中干,干中学,去做事,去活动,去实践,从中发现问题,进而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来实现的。

(1)上好新生入学教育这堂课。新入学的大学生对所学专业是怎么回事,一概不知,通过新生入学教育这堂课向他们展示并解说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图片、视频、生产、生活实例、模型、产品等,带他们到专业实验室、生产现场,使他们获得必要的感性材料,让他们对本专业有明确的认识和了解,为今后的学习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2)改革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方法。通过改变传统的理论课程教学模式,将部分实验课的内容和理论教学内容相融合,将部分实验课的内容与课程设计相融合,开展学校、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广泛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中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密切校企关系,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要有好的领路人,通过领路人的言传身教来获得这样的结果,其核心要素是要有一支有多年生产实践经验且由较强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的教师队伍,通过定期选派教师去企业锻炼,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

(4)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论证、构建针对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在这个体系当中针对大一到大四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编排好课程的组合、课程的顺序、课程的内容、理论与实践融合和交叉,细化实习、实训的具体任务、具体目标和具体方法。

(5)加强大学生科研能力训练和社会实践锻炼。支持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科学研究、论文写作、设计、制作、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活动。通过学生亲自参加诸如这样的活动,启迪创新思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接受实践的熏陶,真正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融合。

(6)重视因材施教,由刚性约束向柔性激励转变。入校的大学生来自全国的不同地区,致使他们受教育程度不同,思维方式、学习方法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存在差异,因此要积极开展分层次教学,积极引导和激励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一张试卷定输赢的状况。

参考文献

[1] 杨叔子,张福润.创新之根在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增刊.

[2] 徐业滨.对高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7).

[3] 周爱国.关于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4] 周文国.高校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

工科实践论文范文第7篇

>> 论崇高美阐释的形态学维度 哈蒂姆的语境维度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从《飘》的译本议阐释学翻译理论 对阐释学翻译研究的新解和深思 旅游外宣英译策略的生态翻译学阐释 从阐释学谈英语谜语的翻译 浅析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 新闻文体翻译的语用顺应论阐释 论关联理论对古诗意境翻译的阐释 《实践论》的创新维度探析 多维度阐释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翻译机构的社会学阐释:一个社会学的视角 曹丕《典论.论文》的文体学阐释 对阐释学的阐释 从阐释学角度研究《芒果街上的小屋》的翻译 阐释学翻译理论指导下的中医术语英译过程研究 以斯坦纳阐释学方法分析隐喻的翻译 以正义论重建经济学的伦理维度 认识论维度的现代阅读解释学 踪迹学的维度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检索“道德”一词的翻译例证,归纳其翻译的实践方法,我们发现语料库所包含的翻译对应关系包括:

①道德(名词):morals,morality and ethics;values and attitudes。

②道德(形容词):moral,ethical。

③不道德:unethical,vices。

从上述列举可以看出,“道德”一词以及它的同义词在翻译处理中存在着复杂的情况。首先,“道德”一词和英语中的“对等词”存在着一对多的关系,有些翻译采用了解释性的方法,例如把“道德”翻译成“values and attitudes”(见表1)。

再者,“道德”在汉语中的词性处于未明确的状态,这是汉语的语言特点所决定的,在英译时必须考虑具体语境中的词性问题(见表2)。

在汉语的机器标注中,“道德”被标注为名词,然而由于其作定语的功能,翻译成英语选择了“moral”这个形容词来对译。最后,“道德”一词的否定“不道德”在英译时并非完全遵循拆字理解的方法,而且原文的形容词通过此类转换翻译成了英语的名词“vices”(见表3):

厦门大学卢伟教授开发的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http:///ec-corpus/ logon.asp)为我们提供了“道德”一词对应英语词汇的更多例证。输入“道德”一词获得的例句有126个,我们对其中涉及的非常规的英语对应词汇或语境关系列表如下。

上述这些例证足以表明,双语平行语料库可以为翻译阐释提供丰富的语料例证,使得前人的翻译成果能够得到很好的借鉴,这样也促成了译者与译者的视域融合,后来的译者借助对前人经验的“体系化”总结,使得视域融合从单纯的横向向横向与纵向结合的立体融合发展。

阐释学对“误读”的兴趣同样可以通过语料库丰富的例证得到较好的满足。例如在上述表4中,“I think keeping animals locked up in cages is criminal.”翻译成中文是“我认为把动物锁上关在笼子中是不道德的。”就可能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误读”,原文作者想说的说不定就是“把动物关在笼子里是犯罪”呢。通过这样的对照,一些有意无意的“误读”就很容易被发现,其中蕴涵的阐释学和文化意义也能得以很好地揭示。

计算机语料库的建立,使任何人都有可能利用平行语料库或广义的网络语料解决先前很难解决的问题。由于广义的语料库不仅包括为了专门研究语言收集的语料,还包括所有使用语言,并能够从中检索挖掘出信息的语料,所以像中国知网翻译助手和各种电子辞典这样的工具也是很好的语料,它们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好的翻译例证。仍然以与“道德”相关的词汇为例,它不仅列举了“morality”一词对应的翻译“伦理”和“道德”的例证,还列举了诸多非对应的翻译例证(见图1)。

语料库的发展,部分实现了对包含前人翻译经验语料的体系化和结构化。通过双语平行语料工具、语料编辑工具和语料检索工具,实现了对前人经验的结构化,但结构化如果能够结合译者判断的体系化,前人知识就会转化为当前翻译的知识,从而为古今、中外的视域融合铺平道路。经验的体系化不能够仰赖机器独立完成,实际上机器完成的正是非价值判断的那一部分,而价值判断则留给阐释者来解决,但机器的作用是为后者的判断提供充分的依据,而这一切仿佛是给阐释学插上了翅膀。

阐释学所强调的不确定性在语料库实践中已经得到证明,由于诸多的不确定性的存在,翻译表现为一种阐释行为。如果考虑到意识形态、文化、语言禁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便能够发现,翻译不仅是选择,而且是阐释性选择。中国特有的外宣翻译就远远超出了一般翻译的范畴,除了信息的选择要十分注意以外,还需要注意增添解释性文字。而外宣翻译中的解释,正是阐释学进入实践的一个重要途径。当前中国在全世界建立的孔子学院,实际上也是通过阐释孔子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但必须注意其中的阐释学原则,今天传播的儒家文化决不应该是包含封建糟粕的儒家文化,而应是融入了当代社会伦理要求、且能够为所在国人民接受的儒家和中国文化。这其中涉及的经典阐释与翻译问题不可谓不多。

阐释翻译甚至波及到自然科学的翻译。科技工作者的论文写作不应该是简单的翻译,而应该是译写结合的实践工作,其中也包括顺应国际期刊的规范。笔者曾为不少工科教师校改过论文,很多老师不能理解外国的编辑为什么特别强调要我们修改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语法错误。实际上,这里也涉及一个视域融合的问题:中国科技工作者所撰写的论文、所体现的语言认知如果有悖于英语的表达,就不能很好地顺应目的语的规范要求;而各国科学家如果都按照自己的意愿使用英语,那么英语最终只能成为“Englishes”,从而失去作为国际学术语言的资格。要解决这一问题,语料库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大量的学术期刊数据库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参考的绝佳资源,蕴含了大量“体系化”经验的外文文献为科技论文的译写提供了参考。

当然,利用“体系化”经验来辅助阐释实践有其工具的局限性,那就是有些语料库使用的语料往往不是经过仔细选择的专家译者的翻译,比如中国知网翻译助手和诸多网络电子词典,其中所包含的翻译错误达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这种“体系化”的经验材料也是非常可怕的。笔者有一次让学生翻译“高等院校”一词,学生给出的答案是“institutions of higher”,问其来源,说是手机中的电子词典!可见,计算机语料库并不能完全代替纸媒词典等传统工具书(包括其电子化版本),因为语料库往往仅仅是语料的收集和整理,并不对语料的正误做出判断,这就需要译者参与自主选择,这也进一步证实了语言和翻译实践应用的阐释性。

五、结语

长期执着于形而上的理性思考,脱离语言解释实践的阐释翻译学研究必然是死路一条。在阐释翻译学研究中引入实践维度概念,结合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探寻解决阐释翻译学的实践路径,给阐释翻译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阐释翻译学因此能够通过语料库积累的“体系化”的前人经验,依靠译者的主体选择,使阐释翻译学摆脱单纯的理论研究困境,从而建立起可实际操作的开放理论体系。

(本研究受江苏省教育厅项目[No.2012SJD740011]:“基于语料库的双语词典例证选择与翻译研究”支持。)

致谢:感谢南京大学魏向清教授的悉心指导和对本文的修改提出的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蔡新乐.翻译还是它本身吗? ――“通化翻译”辨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0).

[2]伽达默尔,杜特.解释学 美学 实践哲学:伽达默尔与杜特对话录[M].金惠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3]伽达默尔.诠释学 I II:真理与方法(修订译本)[M].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4]耿强.对阐释学翻译研究的学科反思[J].外语研究,2006,(3).

[5]何卫国.通向解释学辩证法之途[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6]梁茂成.理性主义、经验主义与语料库语言学[J].中国外语, 2010,(7).

[7]张德让.翻译与诠释学的会通――评李河的《巴别塔的重建与解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

[8]Pym,Anthony.Philosophy and Translation[A].in Piotr Kuhiwczak and Karin Littau(ed.),A Companion to Translation Studies[C].Clevedon・ Buffalo ・ Toronto: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2007.

[9]Robinson,Douglas.The Translator’s Turn[M].Beij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6.

工科实践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制造;项目;论题;工程教育改革

一、课程的特点、存在问题及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在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过程中,当代工程教育改革和实践日益受到重视,卓越工程师教育也开始全面展开[1]。数字化制造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M)技术作为数字化制造的核心技术,是现代制造业从业人员和机械工程学科人才必须掌握的基础技术之一。因此,“计算机辅助制造”课程是机械工程学科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与制造系统工程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在本科生教育和培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该课程属于高年级专业课,一般安排在“制造工程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学”和“机床及夹具”等先行课程的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CAM课程的特点是起点高、内容多、发展快、应用广、综合性和实践性强,而在现行教学计划中,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配套课程少、学时有限,难以适应上述特点的教学需要,更不适应现代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做中学”和“研中学”的需要[2]。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在知识点上,学生对关键和重要的CAM知识点掌握程度有限。由于课程学时有限、没有合适的教学手段使得无法自主、深入地完成课程的主要论题即关键知识点的学习。

(2)在知识面上,学生对CAM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脉络缺乏全面了解和把握,综合能力有待提高。由于各知识点讲解时所用例子相互独立,数字化制造的“信息流”效果难以体现,导致知识点没有通过完整的案例贯穿起来。

(3)学生的知识实践与运用知识的能力不高,缺乏运用CAM知识解决制造工程问题的能力,这需要通过加强实验与现场教学来解决。

(4)学生独立学习、研究实践并总结展示的能力不高。爱因斯坦认为在学校中“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被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3]。由此可见,教学中对学生特别是对即将参加工作或接受深造的高年级大学生的独立能力培养尤为重要,这同时也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

为解决上述问题,改革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现有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多年来,我们通过实践论题与项目相结合的计算机辅助制造课程的教学方法:即将面向项目的教学和基于论题的教学贯穿于整个课程始终,逐步形成了一种适合于高年级教学特点的教师“主讲、主持、指导”与学生“主动、互动、独立”的教与学关系,在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上取得了一些成效,增强了学生对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的掌握程度与应用能力。

二、项目与论题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内涵

项目与论题相结合的CAM课程教学方法的内涵及要点如图所示,主要包括课程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课程考核等几个方面。

1.课程教学内容

通过论题布局加强关键和重要知识点的安排,通过两类零件项目将关键知识点集成起来,并融入精品教材内容及最新科研成果。

计算机辅助制造涉及的重要技术环节主要包括:几何建模(设计并表示零件是什么形状结构和有何技术要求)、工艺设计/数控编程(规划和表示零件按什么样的过程和程序制造出来的)、数控加工/检测(在实际设备上如何按数控程序进行零件加工和检测)、制造系统(整个计算机辅助制造软硬件系统是如何组成并协调运行的)。围绕上述四大环节,在课程教学中通过论题强化了它们的教学内容,并分别安排了相应的实验,将理论授课与实验及现场参观相结合。

在几何建模环节,明确产品的几何建模是CAM信息源头的地位,突出了实体建模特别是特征建模方法及数据结构的教学,紧紧围绕CAD的核心问题——物体的“内在表示(Representation)”和“外在表现(Presentation)”组织该部分课程内容,参考了多部国际精品教材的有关章节,例如CADCAM: Principles, Practice and Manufacturing Management(英国)和Principles of CAD/CAM/CAE Systems(韩国)。这些精品教材在CAD及几何模型建立和表示方面,内容全面,深入具体,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在工艺设计和数控编程环节,强化了CAPP方法(包括派生、创成、混合)、手工编程、交互图形数控编程3个论题,并强调工艺知识库在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理论教学内容方面,参考了国际精品教材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美国),因为该部教材的重点内容是包括CAPP与数控编程在内的辅助制造方面,是CAM课程在世界范围内的权威教材。在实践教学内容方面,安排了我们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主流CAD/CAM系统的课堂演示,如半创成式汽车底盘零件CAPP、综合式基于PDM的三维CAPP以及Pro/Engineering的制造模块Pro/Mfg等,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

在数控加工和检测环节,在突出数控机床组成及数控加工原理、坐标测量机组成及数控测量原理两个论题的同时,增补了它们各自国际上最新技术发展的内容,即基于STEP-NC的CAPP/CAM和智能数控系统、便携式先进测量方法。授课内容参考了国际精品教材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美国)和国外最新科研成果(如英国巴斯大学和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关于STEP-NC的CAM/CNC技术成果,美国法如、API等测量仪器公司的新研发的便携式测量系统等),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经典的数控加工和检测的理论知识,而且了解了当今最新成果及未来发展趋势。

在制造系统环节上,突出了几种典型的制造自动化系统的教学,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知识点:单台数控机床(CNC)、柔性制造单元(FMC)、柔性制造系统(FMS)和集成制造系统(CIMS)。该环节四个知识点的理论教学内容参考了国际精品教材Automation, Production System and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美国)的核心内容,实践教学结合了微型CIMS教学实验系统、我校创新实验基地的制造系统以及工业界实际投产的制造系统(录像和电影)的现场教学,让学生对各种制造系统有了更直观、更准确的系统认识。

2.课堂教学方法

围绕关键知识点,将项目教学与论题教学贯穿始终,形成教师“主讲、主持、指导”与学生“主动、互动、独立”的教与学关系。

教师在学生学习中起引导、启发和指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以“主讲人”角色系统地讲授课程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逻辑性并符合教学大纲要求。以“导师”角色个性化地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技术论题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实践(课余时间进行)。当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碰到困难时,还需要给予具体的帮助;以课堂“主持人”角色安排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独立完成的课程论文或作品,并进行点评,其他同学可以提问交流(约占10%学时,2次课)。教师主要是创设课程论文交流学习情境,组织和引导教学过程,就像访谈类电视节目“主持人”,学生与学生之间充分互动起来。另一方面,学生的“主动、独立”学习方式主要体现在课程论文教学环节,该环节要让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开展自主探究、实践和讨论等活动,而学生的“互动”学习方式体现在课堂上回答教师的提问、辅助教师演示教学内容。学生的“互动”学习方式还体现在课程进行中,教师按课程内容分阶段征求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以便及时加强学生提出需要的重点教学内容,弱化学生普遍反映已掌握或学过的内容。

项目教学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任务交予学生独立完成,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完成后的评价,都由学生具体负责,独立完成,教师主要起指导作用。通过项目教学的实施,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的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与整个过程的重点和难点,并强化了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独立”的教与学的关系。

3.课程实验安排

通过课程实验和现场教学,使学生巩固和掌握关键知识点的理论与方法,增强工程实践及应用能力。

工程实践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环节。实践能力严重不够是造成创新能力缺失、人才培养千人一面的根源。不管哪种培养模式,都必须强化实践环节训练[2,4]。在我们的CAM课程教学中,主要安排了以下实践环节的实验:

针对“几何建模”论题,设置了三维几何建模实验,训练学生掌握用CAD系统建立三维零件模型并产生工程图的方法。具体内容是针对一个典型零件,使用主流CAD/CAM系统(如UG 、Pro/E、或CATIA 或Solidworks),完成该零件的三维造型、三视图的生成和输出,使学生巩固和掌握CAD三维造型和工程图处理中的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同时使学生对一个零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主要过程有较完整的认识。

针对“工艺设计/数控编程”论题,安排了手工编程和试切实验,训练学生掌握平面轮廓零件数控编程的方法和步骤,了解机床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功能及实际操作。通过实际平面轮廓零件的结构工艺分析、规划加工工艺过程、编制数控程序,通过输入并验证自己所编程序、划线试切等环节,使学生掌握工艺规划及手工编程步骤和方法,加深对标准数控指令(ISO代码)理解,并通过对机床的实际操作,了解现代数控机床的加工方式。

针对“数控加工及测量”论题,分别安排了现场教学与课程实验。现场教学中,利用教师的最新科研成果,在复杂产品先进制造创新实践基地进行叶片类复杂零件的五坐标数控加工及在机测量(通过红外激光测头)的现场教学,使学生加深了解曲面类零件的多坐标数控加工与测量的工作原理和过程。此外,还安排学生到实验室参观学习三坐标测量机原理、结构及演示;课程实验中,从2012年开始,开设了“数控加工在机测量”实验。该实验是在数控加工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数控加工完成后对加工零件(选择平面立体零件和曲面类零件)的精度检测以及质量分析的基本方法。该实验可以直接利用数控机床对加工完成后的零件通过接触式测头进行数据采集以及精度分析,延续了数控机床的使用功能,使数控加工、测量、数据采集、精度分析融为一体,既开阔了学生关于数控加工及测量技术的视野,也促进了实验平台及条件的建设。

针对“制造系统”论题,如前所述,安排美国科仪公司的组合式微型CIMS教学实验系统、校创新实验基地的柔性制造单元以及工业界实际的制造系统的现场教学,使学生对各种制造系统有更直观、更准确的全面认识。特别是通过参观与分析微型CIMS教学系统的运行,学生更好地理解了CIMS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三、面向论题的课程教学方法

面向论题的CAM教学方法是指,学生选取计算机辅助制造过程中某环节的知识点(一个或多个相结合)为论题,主动、独立地进行较系统深入的学习和实践,并总结撰写一篇课程论文或报告,包括选题、实践、撰写、汇报等环节。论题的选择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主确定,但必须是计算机辅助制造相关知识点的范围。论题及论文形式丰富多彩,可以充分满足各种学生的需要。

鼓励学生选择自主科研实践类论题,以加强对CAM软硬件系统的认识和应用,提高动手能力。课程论文的实践工作可以借助科研课题组和实验基地条件或学生自身的条件进行,由学生独立完成,老师提供咨询、答疑、质量把关,使论文工作顺利进行。

经过多年的实践,建立了较完善的面向论题的课程论文教学、交流方法,取得了明显效果,受到学生的欢迎。大部分学生的论题选择紧密结合了自己的兴趣、未来研究和工作方向。具体表现在:有效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变被动应试为主动思考;增加了实践环节和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和锻炼机会;特别是为优秀学生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为今后毕业设计、研究生科研工作储备了必要的科研素养。

四、面向项目的课程教学方法

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首的一大批世界著名工科院校20世纪末提出“回归工程”的口号,研究实施了将工程项目生命全周期作为工科学生学习环境的工程教育新模式,以把工程职场的环境特征引入到学校作为工程教育的环境特征,这就是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CDIO(构思、设计、实施、运作)工程教育模式[3]。

广义上讲,项目教学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贯穿在整个课程的教学中。师生以完成项目为目的,应用课程所需知识完成项目,并达到项目所设定的目标。

面向项目的CAM教学方法是指,以统一的零件为对象,将几何建模、工艺设计和数控编程、数控加工和检测、制造系统四大环节的重要论题知识点有效串联起来,包含计算辅助制造的全过程。一方面,基于主流CAD/CAM软件(如Pro/Engineering、CATIA、UG)和辅助检测软件(如PowerInspect、PC-DIMS等)将上述环节知识通过课堂软件演示表现出来,再现零件设计制造信息流的产生过程。这个过程中,若课堂教室条件具备,每个学生可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同步进行操作。另一方面,在实验室数控加工及检测设备上对上述产生的制造信息进行物理再现,即通过实际操作完成加工与检测。在本课程教学中,统一的零件对象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包含孔、轮廓加工的平面立体零件,其形状复杂程度适中;在课堂教学(包括软件演示)有限课时内可以比较准确体现几何模型的建模方法和数据结构、工艺设计和数控编程、加工和检测轨迹仿真等多个知识点的内容。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的角色是主讲内容和演示,学生的角色是主动参与、反馈互动。

这种面向项目的教学方法取得效果有: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论题知识点的串联方法,知识点独立却不孤立,学生对CAM的全过程知识有系统性的掌握;学生能够了解和基本熟悉用主流CAD/CAM完成计算机辅助制造的过程,调动了系统地学习某种CAD/CAM系统的兴趣和积极性;统一的零件对象易于学生加深对其结构特征、基准、加工和检测工序/工步、刀具和测头、切削参数、CNC加工程序、CMM检测程序等的分析和理解。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效果明显,使学生在后续实践教学环节中更能胜任综合实验、毕业设计中实际零件的CAM任务,也能胜任科研和生产中的CAM课题和任务。

通过以典型零件项目为载体,以关键知识点论题为核心,基于“制造信息流”传递过程,突出和强化了CAM课程教学内容并贯穿全教学过程,建立了适合于高年级教学特点的教师“主讲、主持、指导”与学生“主动、互动、独立”的教与学关系,从而形成了一套项目与论题相结合的CAM课程教学法。该方法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得以应用,取得了预期成效,有效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机械制造类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并促进了计算机辅助制造课程的师资、教材和教学条件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EB/OL]. ,2010-07-29.

[2] 查建中.工程教育改革的三大战略[M].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3] 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

[4]孙康宁,傅水根,梁延德,王仁卿.浅论工程实践教育中的问题、对策及通识教育属性[J].中国大学教学,2011(9).

[5] 杜平安,高涛,黎业飞.《CAD /CAE /CAM 技术》教学与实践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1):103-105.

工科实践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英语精读》 多元化 教学体系 研究与实践

一、引言

《英语精读》作为英语本科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贯穿始终,集听、说、读、写、译于一体,综合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它的教学体系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类型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力。然而目前该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测试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或与社会需求背离的现象。因此改革现有的教学体系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这也是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所在。

本课程分为两个阶段:基础阶段(一、二年级)和高级阶段(三、四年级)。在总体教学目标照应之下,不同学习阶段却要求不同侧重点,需有与之配套的教学体系。正如Timothy light[1]所言:“对不同语言水平阶段的学生要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法体系。”Bruce Joyce[2]也说过,“如果认为一种模式有效即可用于所有范围是错误的”。教学理论和课程特征表明该课的教学体系不能一概而论,应是多层次和多元化的。因而建立一个科学合理、高效实用的多层次、多元化的教学体系是我们研究的目标。

二、多层次、多元化教学体系的建立

束定芳和庄智象[3]曾将外语教学研究分为三个层次:本体论、实践论和方法论。本体论层次主要研究语言和语言使用、语言学习和外语教学的本质;实践论层次主要研究外语教学的组织实施、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听说读写能力的培训和外语测试;方法论层次研究方法和手段。我们的教学体系研究主要在实践和方法层,涵盖课程的教学目标、教材、师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测试体系等方面。

多年来,课题组经过反复研究、实践和完善,最终建立了《英语精读》课程多层次、多元化的教学体系。

1.“总+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对人才培养类型的定位,是课程教学的航向标。鉴于社会发展对复合型、能力型英语人才的需求,我们依据教学理论、国家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4]和课程特征,及时调整了课程总目标,由强调知识传授转向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并重,强化能力培养,并制定了多层次分级目标。贯穿于本课程四年教学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而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专业能力+一定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能力型英语人才,即掌握丰富的语言、文化、语篇赏析等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译和综合运用英语的专业能力,具有一定的伴随终生的研究创新和自主学习能力。分级教学目标以总目标为核心,各有侧重,层层递进,相辅相成,衔接发展。分级教学目标共分四级,每个自然年级为一级。一级教学目标是系统地传授英语语音、语法、词汇等基础知识,侧重训练听说技能和培养自主学习意识;二级教学目标是侧重传授篇章结构、语言功能和修辞等基础知识,在继续训练听说能力的同时,开始培养读写技能,强化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三级教学在延续二级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增加传授文化知识和语篇欣赏知识,强化读写能力训练,增加培养翻译能力和研究创新意识;四级教学目标侧重能力培养,培养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最终实现课程总目标。

2.多层次的教师梯队

一流的教师队伍是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必要保证。几年来,课题组在知识层次、科研能力和年龄结构等方面不断优化师资结构,采取各种管理措施,如听课制度、帮带合同、备课制度、教学竞赛、科研成果奖励等,督促和鼓励任课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道德修养,逐渐建立起一支稳定的业务、教学、科研和现代教学手段样样过硬、老中青结合,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优势互补的精品课教师梯队,为确保课程质量奠定了必备的良好基础。

3.多媒体和多模态化的教材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载体,是教学活动依据的基本工具。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载体发生了变化,教材趋向于多媒体化,既有纸质的教科书,又有电子课件、网上同步辅导和知识拓展等资料;教材内容的呈现也充分体现了社会符号学中多模态化之说[5],除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外,还有声音、图片、动画等多种模态的辅助,使知识的理解轻松易懂。

经过反复的编写与完善,我们建设的各级教材总的构成是“优化纸质课本+自编纸质同步辅导材料+电子课件/教案+网上同步自学辅导和知识拓展”;纸质材料的呈现是双模态的:文字+图片;电子材料的呈现是多模态的:文字+图片/动画/声音等。首先,课题组从优化纸质课本入手,一、二级教学改用了杨立民主编的《现代大学英语》,其培养目标、选材难度和时效性等方面都比原教材的要求高了一步;三、四级教学虽仍使用张汉熙主编的《高级英语》,但对课文进行了优化选择和扩充。其次,自编纸质同步辅导材料,材料以课文为核心适当拓展;各级内容框架为“课文学习重点+词汇表+词汇或短语精讲+课文背景知识和内容导入+课文内容分析+课文写作赏析+课文练习+课外拓展练习”。最后,制作并编写电子课件/教案和网上同步自学辅导及知识拓展材料,这部分在自编纸质同步辅导材料的基础上,加大自主听力、阅读和口语主题训练,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多媒体和多模态化教材的建设多元化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易懂的语料,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进行了人机融合,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4.多元化模块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决定因素,它的结构决定着人才培养的类型。为培养复合型、能力型人才,课题组设计了多元化模块的教学内容:基础知识模块(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等)、专业理论知识模块(文化知识、语篇知识、语用知识等)、基本技能模块(听说读能力)、语言综合能力模块(写译能力、语篇分析欣赏能力、交际能力等)和终身能力模块(自学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各分级教学根据级别特点选择性地进行模块组合。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课堂内外教学始终,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活动、网上和网下自主学习、社会实践等多渠道结合的办法来实现。多元化模块教学内容的设计为培养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提供了保证。

5.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内容决定着教学方法[6],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本课程的分级教学目标和多模块教学内容决定了教学方法多元化和并用的特征;但方法的选择或组合都要围绕着教学模式而取舍;课程总目标决定了教学模式必须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突出能力培养,将能力培养寓于知识传授之中。

一、二级的教学,课堂以精讲多练、以练为主为原则,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同时,采用启发式、任务式、讨论式或归纳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培养听、说、读、写能力;课外增设自主预习、收集课文背景资料和自主听说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级教学课堂上多进行以提高听说能力为目标的活动,如课堂报告、角色表演、课文话题讨论或课文复述等;二级教学课堂上的听说活动侧重培养学生的话语表达能力,口语活动的内容主要围绕着课文观点、语篇结构、用词技巧、写作技巧等方面展开。三、四级的教学,课堂以精讲多讨论、以讨论为主为原则,采用启发式、互动式、合作式和研究式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意识,提高综合运用英语能力和合作能力;课外增设与课堂内容呼应的主题探究式作业和自主听说读活动,有效地将课堂教学与课后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三级教学课堂互动式讨论[7]主要围绕着课文体裁、结构、写作技巧、文化差异和翻译技巧等展开,侧重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写作能力和翻译能力;四级教学课堂互动式讨论多围绕着课文知识点的课外自主调研结果和文体写作特征分析等展开,并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等,侧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

教学手段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但不摒弃传统板书为原则,根据教学内容模块的特点进行选择性的组合。例如,一、二级教学,课堂上多传授基础知识,精讲多练;教学手段以现代化的多媒体为主,课件充分利用文字、声音、图像等多模态意义符号来提高教学效率,创造轻松易懂的学习氛围;三、四级教学,课堂上以讨论、分析研究为主;教学手段要传统板书和多媒体课件并用,营造集思广益、相互学习、教学相长的合作研究氛围。

6.多元化的自主学习平台

自主学习能力伴随一个人的终生,因而本课程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贯穿于四年始终。到目前,各级教学已努力搭建多元化的自主学习平台:课程网络自主学习平台,课外自主第二课堂活动平台,课外任务型自主听力、口语训练和自主阅读平台,以及与课堂教学呼应的课后作业或主题研究。网络平台提供了《英语精读》精品课课件、教案、课外知识拓展等资料,为学生自主补缺和拓展课文知识创造条件。课外自主第二课堂活动,经过多年的努力,建立了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计划、自主组织、自主参加和师生共评的第二课堂活动模式[8]。活动内容总体上多元化,个体目标上有针对性,各年级各阶段有侧重性;活动举办频率常规性和定时性相结合;活动规模学校、学院、年级相结合;活动形式自学、实践训练、舞台展示、竞赛相结合。课外自主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能力展示和能力培养的舞台,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营造了探究式的学习氛围。课外任务型自主听力、口语训练和自主阅读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听力、阅读资料和口语训练主题,并通过计入总成绩的手段来激励学生进行自主训练。多元化的自主学习平台从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开始,经过多元化的常规性自主学习活动,最终实现培养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标。

7.全方位的成绩评价体系

学生成绩评价体系不仅关系到如何科学、真实和合理地评价学生学业水平,更重要的是它是教与学的指挥棒,影响着人才培养的类型。课题组经过多年的设计和实践,建立了“成绩评价依据综合化、评价模块多元化、测试形式多样化、试卷设计效度化和成绩评定信度化”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体系[9]。各分级成绩评定实行形成性测试成绩(平日成绩)、终结性测试成绩(期终)和水平测试成绩(听力和口语)三结合的总原则。形成性测试根据各分级目标采用多元化结合的方式进行,如课堂作业、论文、第二课堂活动竞赛等,引导学生注重学习过程和能力培养。终结性测试在内容上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结合、课堂内容与课外内容相结合,既要防止学生忽视教材的学习,又要激励学生课外拓展学习。水平测试内容实行提供的自主学习资料和非提供资料相结合,既检查课外自主学习情况,又考核综合水平。测试形式上采用开卷与闭卷、书面与口头、统考与竞赛等多元化的形式相结合。改革后的成绩评价体系实施了教与学的全过程监控,科学合理地评价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起到了良好的教学导向作用。

三、多元化教学体系的实践效果

多年的实践证明,多层次、多元化教学体系的建立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使《英语精读》课的各级教学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多媒体和多模态化的教材、多元化模块的教学内容、多元化的自主学习平台和全方位的成绩评价体系,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更凸显了各种能力的培养;为各种语言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语言资料,搭建了良好的实践平台,深受师生的欢迎和肯定。多元化教学体系所取得的成效可从以下几方面得到证实。

1.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

《英语精读》课程是贯穿于英语专业四年的主干课,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作用。多层次、多元化教学体系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逐年提升,这可以从全国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成绩得到验证。英语专业四、八级水平考试是检验各校教学质量、学生水平的标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我校2005至2010年英语专业四、八级通过率的数据统计充分表明了学生水平在2006年开始改革前后的变化和改革后连年取得好成绩的实际成效:我校英语专业四级通过率由2005年的仅仅超出全国(理工科院校)四级通过率2.28%,一举提高到并连年稳定在超出全国(理工科院校)四级通过率22%以上。我校英语专业八级通过率由原来的仅仅超出全国(理工科院校)八级通过率26.91%,一举提高到并连年稳定在超出全国(理工科院校)四级通过率40%以上。学生水平的提高还可以从考研情况得到证实,2009年我校英语专业2005级考取研究生32名,占学生总数的27.12%。

2.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了快速发展

多层次、多元化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了随时随地提高语言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机会,增加了信心,使得学生不仅积极参加学校常规性的外语风采系列竞赛,而且勇于挑战,积极参加省级和部级各种英语竞赛、如CCTV杯英语演讲比赛、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外语大赛、山东省口语大赛、泛长三角地区和山东区模拟联合国邀请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口译大赛等竞赛;仅2010年我校就有14人次参加省或全国大赛,并且1人获全国山东区特等奖、1人获全国山东区和1人省一等奖、1人获全国山东区和2人获省二等奖、2人获全国三等奖、1人获全国优胜奖,5人获模拟联合国邀请赛的团体或领导奖。学生还踊跃参加各种外事志愿服务,如每年的国际石油装备与技术展览(东营)、国际轮胎展(广饶)等,每次聘用的学生达38―45人,在展会期间分别承担了随团翻译、迎宾接待、展馆介绍、外商洽谈采购翻译等不同的任务,受到了举办单位和来宾的好评。这一系列成绩有力地证明了在多元化教学体系环境下,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得到了快速发展。

四、结语

一门课的教学体系涵盖面广、涉及面大,它的设计与建立不仅在客观上需要系统的理论指导和反复的实践验证,还在主观上需要教师的热情投入、不懈的努力和学生的积极合作;它的实施也会在主观上和客观上得到诸如学校制度、设备条件等因素的激励或限制。因而建立起来的教学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完善,需要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地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张正东.外语教育学[M].科学出版社,1999:107.

[2]Bruce Joyce等.荆建华等译.教学模式[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28.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18-28.

[4]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5]胡庄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1):1-10.

[6]黄埔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修订版)[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99-302.

[7]安昌光.“交流互动式”英语课堂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09,(19):83.

[8]孙承荣.构建外语专业本科生自主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模式的研究[J].教育探索,2008,(9):59-60.

工科实践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修学旅行;境外;大学生;组成特征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04-02

全球化和国际化是21世纪的发展趋势。在这种背景下,教育国际化的浪潮席卷世界各国。教育国际化的强劲动力促使境外修学旅行迅速发展起来。各国教育机构都非常重视学生国际化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培养,学生的国际交流也已经成为评价大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境外修学旅行可以让年轻学子开阔眼界,使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外语交流能力得到提高[1]。南京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南农大)自2005年开始组织修学旅行活动以来,规模逐年扩大,形式也逐渐趋于多样化。南农大现已拥有修学旅行、中外合作办学、交换留学、招收留学生等多个类型的国际交流项目,是对外交流比较活跃的高校之一,在全国高校中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本文以南农大为例、以境外修学旅行为重点简要地介绍我国高校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活动的基本情况,目的在于积累有关境外修学旅行的基本资料,为进一步发展和引导境外修学旅行提供依据。

一、修学旅行的现状

修学旅行亦称教育旅游、修学旅游、游学、修学游等,是指在校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的旅行活动,其目的主要是提高修养,其次是满足受教育、扩大知识面和交际等的需要。修学旅行是以提高学习能力、增长知识为目的的一种专项教育活动。修学旅行活动的主题多样,例如:了解一门学科、学习一门语言、考察风俗民情、研究文化艺术、参观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修学旅行的形式主要有参观考察、学习观摩、科学实验、生活体验和劳动锻炼等[2]。修学旅行突出学、游一体的特点,要求参加者游有所学,学有所游[3]。除了一般“旅游”的属性外,修学旅行还具有自己的特性,例如教育与旅游的统一、体验性与趣味性的统一等。修学旅行的组织机构通常是学校、各类语言培训机构以及教育文化交流中心等。时间一般为2~3周,通常在寒暑假进行。修学旅行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欧洲旅游史上的“壮游”。现代意义上的修学旅行始于日本,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3]。按旅游目的地划分,可分为境内修学旅行和境外修学旅行两种;按行为模式可分为团体修学旅行和个人修学旅行;按学科分类可分为自然科学修学旅行和人文社科修学旅行;按体验程度可分为单向体验修学旅行(听讲、观光等)和双向体验修学旅行(互动和参与)等。在日本,每学期2~3次的修学旅行被学校列入中小学的教学计划,并计入学生的成绩单。小学生的修学旅行一般在本地区进行,初中生可以在国内选择地方,高中生和大学生则可以出国修学旅行[3]。在欧洲和美洲,修学旅行也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性活动。例如,德国巴伐利亚州政府对修学旅行的课程、方式、时间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并将修学旅行写入当地的教育法[3]。目前,我国的修学旅行处于初级阶段。2000年江苏省教育厅与旅游局联合发文,推出了修学旅行计划,打破了长期以来“学生旅游不准出城”的禁令,在全省高校和中学开展跨地区、国界的修学旅行[2]。2003年12月30日上海成立了第一个“修学旅行中心”。中国国家旅游局于2009年推出了一项全面推进旅游、拉动国民旅游消费的“国民休闲计划”,其中就包括针对学生群体的修学旅行。

二、南农大境外修学旅行活动的基本情况

南农大于2005年组织第一批大学生赴日本宫崎大学旅游和学习,自此拉开了该校境外修学旅行活动的序幕。到目前为止,该校已开展了14次修学旅行活动,共有210名学生参加。这些学生分别被派往美国、英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等。接待单位有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纽约州立大学、英国帮尼大学、日本宫崎大学、台湾嘉义大学、中州科技大学等。在参加的学生中,本科生居多,研究生相对较少。修学旅行时间一般在2周左右,其主题每次不尽相同,包括农业、经济、教育和环境保护等。南农大组织的境外修学旅行活动内容一般包括对方国情和校情介绍、专题讲座、居家体验(Home-stay)、师生互动研讨会、文艺或体育联谊及观光考察等。学生回国后,要从活动内容中选择一个专题,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及体会撰写一篇社会实践论文,发表在学校校报或网站上。

三、南农大境外修学旅行活动的人员组成特征

参加境外修学旅行活动的学生选派工作由国际教育学院负责,选派程序是:网上公布信息学生报名初筛面试。2005年仅派出10人,2006年因故未派出,2007年猛增至66人。2008年因日本地震而未派出。近3年(2009~2011)的数字显示,参加修学旅行的学生数基本保持稳定,大致在30~50人左右(2009、2010和2011年分别为47、34和53人)。以下从性别分布、年级分布以及学科分布三个方面对学生组成特征进行简要的分析。

1.性别分布特征。从图1可以看出,参加境外修学旅行活动的女生数每年都远大于男生数。其原因可能包含在以下各个环节之中:①从报名的结果来看,女生数几乎总是多于男生数,可能是女生出国开阔眼界的愿望比男生强烈之故。②在选拔过程中,学校比较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英语的听、说能力。通常情况下,女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优于男生,因而更易胜出。③学生能否最终参加修学旅行活动,最后的关键是家长是否提供经费支持。有很大一部分家长比较认可“女孩子要富养,男孩子要穷养”的传统教育理念。因此,在家庭经济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女生的家长同意参加活动的可能性要大于男生的家长。

2.年级分布特征。从图2可以看出,参加境外修学旅行活动的学生中,本科生远远多于研究生。在本科生中,从大一到大三,学生数逐渐增加,大三达到最高峰,而大四学生最少。究其原因,可能是:大部分一年级的学生还未完全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还未顾得上考虑修学旅行之事甚至还没有听说此事。大二时有所了解并参与修学旅行活动。大三时课程相对较少,有充足的精力关心并参与修学旅行活动。大四学生面临考研或找工作的巨大压力,因而对出国修学旅行活动已不再感兴趣或无暇顾及。研究生则需要把大部分时间用于实验上而没有多余的精力参加修学旅行活动。

3.学科分布特征。除2010年以外,其他年份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生数多于自然科学的人数(图3)。其主要原因可能是:①自然学科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总体上不如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生;②文科学生出国开阔视野甚至定居海外的愿望比自然科学的学生强烈、比例也高。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生主要来自人文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等,自然科学的学生主要来自农学院、园艺学院、植保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等。

四、对进一步开展和引导境外修学旅行活动的建议

修学旅行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实践活动。实践证明,修学旅行有利于培养青年学生的文明素养和文化宽容精神,增进他们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在体验异国文化和生活的同时,可以逐渐培养国际化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另外,在语言强化训练、文化知识学习和世界和平教育等方面,修学旅行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搞好境外修学旅行活动,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大邻近国家的修学旅行之学生比例。空间距离是旅游需求实现的客观障碍之一,较大尺度的空间移动势必带来过高的旅游费用,使很多学生无法承受。从近年来参与境外修学旅行的学生构成来看,许多学生对活动感兴趣,但因无法解决费用问题而放弃,最终导致参与境外修学旅行活动的学生数较少而变成“富人的游戏”。赴临近国家(如韩国、马来西亚、朝鲜、日本等)进行修学旅行则可以大大降低国际旅费,使参与的学生数量增加、便于学校从中选拔条件更好的学生,也更能体现教育公平性原则。

2.加强行前教育。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色的文化,文化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球化。因此,在出国前应该加强学生的教育工作,使他们明白:既不能“崇洋”,也不能以祖国具有灿烂的东方文明而自居甚至不尊重异国文化。

3.规范修学旅行活动的管理机制,使其更行之有效。将组织修学旅行目的地国家(包括学校)、具体时间、名额以及活动的主题提前公布于网上,便于学生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果境外修学旅行变成一种制度,即每年要去的国家(包括学校)、时间等保持基本不变,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比例。

参考文献:

[1]董红梅,程伟华,姚红,等.海外修学旅行对提高学生国际化视野和综合素质与能力的作用[J].中国农业教育,2010,(1):30-32.

[2]锦绣文.“主题旅游”新境界[M].企业活力,2001,(7):14-17.、

[3]尹鑫.国际教育旅行的回顾与前瞻[M].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2):32-33.

上一篇:公共美术教育论文范文 下一篇:力学课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