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我国合理用药知识传播机制的研究

时间:2022-09-28 08:44:52

构建我国合理用药知识传播机制的研究

摘要: 如今,我国居民的自我药疗比例逐渐升高,但是从诸多调查数据来看,其自我药疗水平并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开展药物知识的宣传教育是非常有必要和有意义的。文章从信息通讯技术的角度出发,构建了基于信息通讯技术的我国合理用药知识传播机制的基本框架。

关键词: 自我药疗;信息通讯技术;合理用药知识;传播机制

中图分类号:R92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7-0269-02

0引言

目前,不合理使用药物的现象普遍存在,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不仅使患者的病情延误,甚至会带来死亡。这其中因为患者自身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意识,盲目地进行自我药疗造成的不良后果也占据了相当一部分比例。如何促进我国居民的合理用药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我国居民自我药疗的现状

1.1 自我药疗的比例升高世行与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合作撰写的《创建健康和谐生活:遏制中国慢性病流行》调查报告显示,慢性病在中国已经提前井喷。由于慢性疾病的发病过程和病情发展都相对比较缓慢,患者往往会放松对其的重视程度,不能及时就诊,而是采取自己医疗的方式。另外,“久病成医”的思想也让很多慢性病患者偏好依据自己的经验进行自我治疗,特别是很多的糖尿病患者,自己去药店买药已经成为习惯。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和发展,药品的可及程度提高,加之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极大改善,进药店自我选用药品进行保健或治疗已渐成时尚,“大病进医院,小病到药店” 已被越来越多的居民接受。

国家第4次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两周患病就诊率持续下降,自我医疗比例逐年上升,而这些患病却未就诊的居民进行自我医疗的主要方式就是自我药疗。

1.2 自我药疗的水平不高日前公布的《中国止痛类非处方药认知度网络调查》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内地约有70%的家庭存在自我用药不当的问题;超过一半消费者不知道自我药疗首先应选非处方药(OTC),盲目购买药品自我治疗。

1.2.1 居民基本用药知识掌握情况由表1可以看出,居民对基本用药知识的了解程度明显较低:只有35.01%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较为了解常用药的最佳服药时间,68.56%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清楚饭前、饭后、空腹服用具体所指的时间,55.65%的被调查者不知道OTC代表的是非处方药,由此可见居民对于药品安全性知识的缺乏。

1.2.2 居民具体用药行为情况表2数据显示,一半多的居民喜欢于三餐前后服药;44.19%的被调查者存在用茶水果汁等送服药及干吞药片的情况;74.39%的被调查者有不按疗程服药、频繁换药等服药经历;只有25.61%的被调查者表示会自己严格遵医嘱服药,24.29%的被调查者不会根据自己的感觉增减药量,24.62%的被调查者没有在药效不如意时自行换药。由此可见,居民并不十分遵从医嘱服药,用药行为较为随意。

有学者通过知识-态度-行为模型的研究发现,在知识、态度、行为三大关键自变量当中,识别技能与行为的相关系数最高,也就是说,对药物的识别技能对于居民使用药物的行为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再结合表1和表2的数据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当前居民对于药物的认知和用药行为水平都比较低的情况下,开展药物知识的宣传教育是非常有必要和有意义的。

2传播合理用药知识,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用药水平

2.1 加强合理用药的相关知识和政策的宣传首先,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以及医德建设,使他们主动为患者宣传合理用药知识,而患者则应多听从医师和药师的意见,提高对合理用药的重视度。其次,要将健康教育和合理用药的知识宣传开展进社区,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合理用药的重要意义,掌握合理用药知识,提高合理用药意识水平。第三,要进一步规范药品广告市场,严格管理药品广告,杜绝违法药品广告给居民带来的不良影响。作为居民获取医药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广告已显现出越来越不可小觑的力量。最后,要加强对基本药物政策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居民对基本药物的认识。通过宣传基本药物政策不仅可以有效规范医生处方行为,还可以提高居民合理用药的意识,在减少自身滥用药物的同时,对医生的处方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

2.2 加强药店建设,使其成为传播健康用药理念和科学用药知识的最佳平台首先,药店在传播用药知识方面有着很多独特的优势。比如,门店的药师和店员可以随时随地与进店的消费者交流药品知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公众的用药理念和用药习惯。此外,由于药学知识的专业性,普通公众往往对其不感兴趣,而进药店的顾客则有着用药需求,进行知识传播更容易被接受。此时,非常有必要加强对药店执业药师甚至是营业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力求把药店打造成为传播合理用药知识的最佳平台。

3构建合理用药知识传播机制的基本结构

3.1 合理用药知识(表3)

3.2 信息通讯技术(ICT)的知识传播理论意大利学者Bolisani 和Scarso联合提出了一个基于信息通讯技术的知识传播理论,该理论认为,无论是显性或隐性知识,都可以通过信息通讯技术将其转化为信息,再编码成为通讯数据,通讯数据传给接受者后,可以将数据再还原加工成信息,信息又可以还原形成知识。该理论的局限在于,所有的知识在先被技术加工为数据再还原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折损和扭曲的问题未被解释。

3.3 传播学的信息传播理论传播学从人类信息传播的角度研究归纳了三个信息传播模型:线性模型、交互式模型、相互作用式模型。线性模型中,一方在信息传播中处于优势支配地位,另一方处于被动接受地位。信息传播给接收者后,没有或者只有很少的知识接收者的反馈传回信息源。在交互式的模型中,仍然保持知识和知识接收者的基本关系;但不同的是,知识接收者虽然仍处于被动地位,但将会以一定的反馈传回知识源;在相互作用的模型中,知识传播的双方在一定共享条件下频繁沟通交流,没有优势支配地位和被动接受地位。但该理论局限于领域研究的方法,忽略了人类掌握知识的认知过程,知识产生的价值链关系,以及知识表达的属性。

3.4 构建基于信息通讯技术的合理用药知识传播机制笔者在综合了信息通讯技术和传播学两门学科关于知识传播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合理用药知识的分类及其传播的特性,给出了基于信息通讯技术的合理用药知识传播机制的基本结构。

该机制包含了两种传播路径,①通过知识工程师将合理用药知识编码为通讯数据,直接通过信息通讯技术传播给居民和患者,这里的合理用药知识主要是相关的政策法律知识和基本的药物使用知识,比较容易理解和应用;②将知识通过信息通讯技术先传播给医师和药师,再由医师和药师传播给居民和患者。这里的合理用药知识主要是与临床用药结合极其紧密的知识,这些知识理解和应用的难度都较大,仅仅依靠信息通讯技术,居民和患者是很难正确理解和应用,医师和药师群体在此类知识传播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此机制同时还充分考虑了传播学当中的3个基本传播模型。在此机制中,知识经知识工程师编码进入ICT系统,并通过ICT系统直接传播给居民和患者或医师和药师。这些过程中信息传播方处于优势支配地位,所以是线性传播(图中以单向实线箭头表示)。

同时,知识工程师在研发系统过程中要充分了解信息接受者的应用需求,而且在系统设计完成后要根据信息接受者的反馈反复修改ICT系统。这些情况属于交互性知识传播(图中以双向实线箭头表示)。

另外,知识工程师在获取专家的专业知识过程中,还需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内容的确认,有效性的验证,系统地归纳整理等方面与专家们进行平等地交流,将其知识工程、系统工程的知识与专家的领域知识紧密结合,这样才能将合理用药知识完整和准确地编码。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工程师与合理用药专家之间的知识传播是相互作用型的(图中以双向双线箭头表示)。而且医师和药师通过ICT获得的临床合理用药知识,在临床应用时由于患者自身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也并非能够被患者不加调整的接受。

将信息通讯技术与合理用药知识的传播相结合,是时展的趋势,而在传播学相关理论的支持下,构建的基于信息通讯技术的合理用药知识传播机制的基本结构,则可以用来指导合理用药知识的传播过程,取得更高的效率。当然,该机制只是一种很基础的结构,在实际应用时可能需要加入更多的相关因素,在以后的工作中将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徐倩.基于信息通讯技术的农业知识传播机制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6,(1):31-33.

[2]王凤潇,许卫芳,华婷婷,周杜娟.全国合理用药现状抽样调查[J].中国药房,2010,21(17):1541-1544.

[3]桑新刚,殷悦,阴佳,尹爱田.促进居民合理用药———需方的角度[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11:744-746.

上一篇:陕西高中生英语词汇习得模式倾向性研究 下一篇:西安市老年人身体锻炼迷瘾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