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28 05:30:05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是没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而已。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逐渐受到教师的青睐。为了发挥教师“教”的最大作用,激发学生“学”的主观能动作用,化学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结合教学经验,浅析自主学习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自主学习;高中化学;应用对策

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为主体,是一种让学生自己自觉地学习、摸索、探究或者质疑的学习模式。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下,师生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不再单方面将自己理解的内容直接传授给学生,而是作为一个指导者、监督者,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学生也不再是被动地听课、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自己探究、勇于质疑。从自主学习模式师生双方角色的转换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新课改的要求。

一、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空间

高中化学教师要想运用自主学习模式,需要创设问题的情境,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创设合适的环境。要知道问题是激发学生不断思考、不断探究的原始动力,问题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重要举措。因此,教师需要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学生对该课程产生极大兴趣的时候,他自主学习的能力自然而然地就在不断加强。另外,只有在自主学习模式下获取的知识才是最简单与快乐的,能深刻记忆的。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我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以高中化学课本为载体,巧妙地拓展书本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2)利用互联网搜集与化学有关的小故事,将其穿插于课堂,活跃课堂气氛。(3)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4)力争运用幽默风趣的化学语言,将书本知识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上课的热情之后,笔者坚持每节课都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与提问的空间。比如,在教学高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一课时,笔者制作了生动形象的化学课件,让学生能够非常直观地观察到书本上的知识。在学生观看了化学课件之后,笔者提出了“观看了这些化学变化后你有什么感受”的问题。学生说出自我感受之后,紧接着我又问:“物理学中我们是怎样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是怎样定义的?我们可不可以参照这样的定义方法来定义化学反应的快慢呢?”如此环环相扣的提问,吸引学生进入笔者事先准备好的知识点中,在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同时,也为他们自主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改变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法

高中化学教师在应用自主学习模式的时候,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运用新课改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大脑,创新教学方法,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作用。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明确学生的中心地位,改变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把教学过程看做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之下,高中化学教师还要注意教学的行为与手段。要深刻理解与钻研新课标的内容,将新课标理念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在把握教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创新现有的教学方法,用最易于理解的方式方法将抽象的化学知识传授给学生。比如笔者在教学《钠》的过程中,先让学生观察铜、铁与钠的样品。然后用问题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提出了“钠为什么要浸在液体中?浸泡的液体是什么?为什么不能保存在水中?”等等系列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展开讨论,并科学设计实验方案。方案设计出来之后,笔者最后进行评价。整个过程教师处于引导者的地位,这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极为有利的。

三、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经过笔者的教学实践,教师的鼓励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有个别成绩不好,学习的热情也不高的学生,在机缘巧合之下,教师鼓励了几句,享受了成功的愉悦,以后他常常会像换了个人似的更加努力地去学习。所以在这里笔者提倡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学习结果积极思维过程做正确的及时评价,让学生发现自身的闪光点与可取之处,适当地降低学生身上的缺点与弱点,多给学生“戴高帽”。通过教师的认可与肯定,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进行自主学习。

总而言之,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运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是一项长期的教学工程,意义重大。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用新课标理念武装自己,及时鼓励学生,创设问题的情境,用问题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贺效祖.高中化学课的“自主学习”探究[J].中学时代:理论版,2012(11).

[2]林牧阳.高中化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初探[J].中学理科园地,2010(3).

(作者单位 重庆市南坪中学校)

上一篇:“边学边实验”,重构精彩课堂 下一篇:开发和使用英语教学资源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