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教学强化学生空间观念

时间:2022-09-28 04:18:08

多元教学强化学生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为了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教师要设计多层次的学习环节,要让学生有充分的经历,有想象的空间,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中心点,引导学生的认识向周围扩散开去,从而帮助他们突破思维束缚。本文结合二年级“认识方向”的教学,从不同侧面来剖析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策略。

运用迁移,向生活“取经”

数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在生活中经历的一些事件会让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形成生活经验,很多时候这些经验对于数学学习是有正向促进作用的,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我们能以此为基础,巧妙地将学生的生活经验迁移到数学上来,再经过加工整理,形成较稳固的数学知识体系,那么学生的学习就能事半功倍。

片断一:初步感知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位。

师:从刚才的童谣中大家很快就判定出今天我们将学习的内容,那么在认识方向上我们已经知道了些什么,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1:我知道在生活中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生2:我知道在地图上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的。

师:谁来比划一下?(学生实际操作,将生活中的四种不同方向指出来)同学们听说过“四面八方”这个成语吗?八方中的“八方”是指有八个方向。那么除了东、南、西、北是我们已经认识的四个方向,还有四个方向是什么呢?

生3:我知道有东北这个方向,它在东面和北面中间。

师:知识真丰富,谁再来说一说?

生4:还有西北,东南和西南。

师:看来大家掌握了不少认识方向的知识,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研究一下这部分知识吧,首先请大家把刚才所说的几个方位在地图上表示出来,再与小组成员交流。

在这个片段的教学中,教者直接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链接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一下子凸显出东南、西南、东北、西北这几个方位来,这些方位来源于学生在生活中鲜活的经历,让他们一下子置身于问题的中心,提炼出“东北方向介于正东和正北之间”“西南方向在正西和正南方向之间”等核心要素。由此可见,空间观念的培养不应该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应当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将他们生活中有用的“经验储备”利用起来。

依托表象,向多层次迈进

学生的空间能力是与生俱有的,但是个体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掂量一下学生的知识内化需要哪些条件,要经历哪些过程,需要怎样的帮助。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如何给学生提供必须的表象积累,让他们的学习基础更牢靠。

片断二:进一步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位。

笔者说:请大家根据刚才的定义,自己在图上补充出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新的方向,并且与你的小组成员交流。然后,判断一下超市、公园、人民桥和体育场各在学校的那个方向上。(学生独立练习后交流)怎么样?现在能扎实掌握四个新方向吗?我们来玩个游戏如何?游戏规则是这样的,以我的位置为中心,参与游戏的学生按照我发出的指令站到对应的位置去,谁愿意来尝试一下?(在游戏中指名单个学生或者一小队学生参加,随机口述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些方向,请学生站到对应的位置上,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邀请其余学生来帮忙指正)。

这是一个多层次的表象沉淀的过程,首先是学生将生活中的有关方位的认识通过具体的形象表示出来,再在交流的过程中给所有学生加强印象:何为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之后我们将这样的表象情景化、丰富化,让学生结合例题情境来认识实物图中的位置,以学校为中心,认识一下超市、体育场等场所位于学校的什么方向上,给学生一个更深刻地认识。

强化操作,向立体构建前行

操作是学习数学的法宝之一,科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的多感官综合作用的时候,其学习效果成倍增长。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要促进学生多动手,通过操作来强化认识,立体化构建知识体系。

片断三:根据一个方位来辨别其余方向。笔者说:刚才我们认识了指南针,根据指南针,能确定什么方向?有学生回答:北和南。笔者接着问:现在你们能把其他几个方向都写出来吗?先想一想,然后拿出老师课前给你们准备的指南针图填一填,填好后请举手。

在学生建立起方位的体系之后,教师要让学生面对不同的问题,活学活用,这样将知识体系丰盈起来,支撑起来。像案例中这样的环节,只给学生确定一个方向,让他们自己来构建方位体系,经过这样的历练,学生对于新学习的方向就有了深刻地认识,这样更容易促使学生抓住认识方向中的本质概念学习。

空间观念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给学生搭建好上升的阶梯,从不同角度出发来做好引领,让他们领悟得更透彻,构建得更完善。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明道小学 )

上一篇:“翻转课堂”习作修改中提升表达能力 下一篇:制冷电气控制与电工电子课程融合的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