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感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2-09-28 04:15:16

【摘要】关心、热爱学生是一个教师的教育素养和责任心的具体表现,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催化剂,是联结师生心灵的纽带,是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在教学活动中,除了知识互动的一条线之外,还...

浅谈情感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情感也称“感情”,指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心理表现,如:喜欢,愤怒、悲伤、羡慕、厌恶等。新课程理念强调的“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新教育理念强调情感的培养是各科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各科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教学是一门艺术,它是以语言为媒介,通过情感的传递使学生学习并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从语言的角度看,语言是表情达意的一种工具,这一点就决定了各科教学的情感性。说明各科教学的始终都有着情感的存在,一刻也离不开情感。情感在各科教学中至关重要。所以,新课堂教学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定为三维目标之一。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提高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地位,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和课题研究中应把培养情感作为探究的内容,现就语文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情感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 ,直接受课堂气氛的影响。课堂气氛有积极、生动活泼与消极、冷漠、沉默两种基本类型。而这两种课堂气氛则表明了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对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是不同态度和内心体验。

制约课堂气氛的因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比如教室的环境布置、教师本身的榜样、教学方法、教学的知识难度等等。而教师的情感因素对课堂气氛的形成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认识方面的信息交流之外,师生之间还每时每刻进行着心灵的接触和情感的交流。所以,教师的情感、教师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到课堂气氛。教师热爱学生,满腔热情地组织好课堂教学,并不断地鼓励学生探求真理,把师生间的心理距离缩短到最低限度。这时,学生的向师性也就强,他们体验到一种和教师协同一致获得知识的乐趣。师生的情感交流畅通无阻,课堂上也就出现积极、生动活泼的气氛反之则不然。许多优秀教师的经验说明,教师积极的情感对良好课堂气氛的形成是起很大作用的。教师的情感是通过和颜悦色或横眉瞪眼等面部表情和身体姿态这类非语言传递的方式表露出来的。美国心理学家科勤斯涅克把这种方式所传递的情感信号称为“看不见的课程”。而这种“看不见的课程”会奥妙地进入教学过程,随时被学生所感知,学生对“看不见的课程”十分敏感。可见,教师情感的变化对学生学习情感的影响作用是显著的。教师积极的情感,对于促进学生心情的愉快,对于师生关系的协调发展,对于良好的课堂气氛的形成,都是有相当积极的作用的。同时,教师积极的情感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也有直接的影响。因为教师积极的情感所创设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容易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并在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学习。良好的情绪可以加速认识活动的进程,而认识过程又能引起良好的情绪效应。教师的情绪感染使课堂形成了不同的气氛,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是教学成功的条件之一。

二、必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关心、热爱学生是一个教师的教育素养和责任心的具体表现,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催化剂,是联结师生心灵的纽带,是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在教学活动中,除了知识互动的一条线之外,还有情感对流的一条线。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学情感中最基本的情感因素,也是教师情感方面的主要行征。教师的爱可以产生对学生的期待心理,由此而产生学习上进的良好效应。当教师热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就会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学生会把教师的爱心和期待看作是社会、学校对他们的温暖和关爱,并由此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又正是学生进行学习的良好情绪背景。教师的爱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亲近感、信赖感,学生又把对教师的爱转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喜欢听他的课,积极回答他提出的问题,努力完成他所布置的活动、作业等,学习兴趣和信心倍增,智力活跃,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可见,教师对学生的爱,能通过学生的情感和心理气氛的影响,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心理学调查的结果也说明,学生对教师所采取的态度与学科兴趣有着明显一致的趋势。对教师来说,看到学生听课情绪高涨以及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学的热情也会不断高涨,以至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教学水平。学生努力学习的行为又增加了教师原有的期待促使教师对他们寄予更高的期望,于是对学生更加关心和爱护,师生之间出现了良好的情感双向反馈,大大地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学习的进步。教师充满热爱学生的情感,既能把教学的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增强学习的兴趣,提高智力活动的积极性,成为推动学习的动力,又能得到学生爱的回报。例如:我教的班上,有些学生身体不好,一不小心就感冒,随便吃东西就拉肚子;有些学生性格内向,别人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就产生误解,背上思想包袱整天闷闷不乐,无精打采;有的学生父母离异或外出打工缺乏家庭的温暖,学习成绩一天天下降,不遵守纪律,打架闹事。遇到这种情况,我便把自己的爱无私地倾注到他们身上。多接近他们,针对存在的问题给他们一些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同他们谈心,用故事教育他们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的挫折等。对有恶习的学生,先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进行表扬激励,采用正面诱导的方式进行教育,帮助他们改正错误。由于我对他们的关爱,这些学生喜欢接近我,无话不说,课堂上学习兴趣提高了,品行、成绩一天天好起来。得到老师的表扬造成良性循环,师生间的感情加深了。许多学生感激地对我说:“老师,你就像我的妈妈。”现在,我的班级工作做起来就顺当多了。

三、在教学中唤起学生的情感

丰富的情感是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动力。在教学中,凭借教材,针对实际对学生进行美好的情感熏陶,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促进学生自觉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习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语文教学为例,由于小学生的情感具有极易感染的特点,因此,语文教师在讲解课文时,要声情并茂,激发和唤起学生的情感,陶冶和培养学生爱憎分明的高尚情操,要恰如其分地把教材内容的情感表达出来。启导学生在《白杨》、《十里长街送总理》、《圆明园的毁灭》等情感浓烈的课文中不仅学会阅读、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对歌颂的人和事,读书时要有赞美和喜悦的表情;对评击的人和事,要有憎恨和愤怒的表情。这不仅是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加深对教材思想内容的理解,而且对陶冶学生的情感能够产生良好的影响。

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意志越坚强,越能使积极情感持续下去,越能克服消极情绪,尤其不能把生活中的消极情绪带进课堂,更不能把学生当成发泄情绪的对象。在情感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进入教材的角色,不能把自己同教材情感割裂开来。其次,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语文课本中能利用的意志培养的因素。如:《劳动最有滋味》、《一定要争气》、《我的战友》等课文都是培养意志品质的极好资源。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特定的情境总可以唤起人的相应的情感。因此,我们在小学语文情感教育中,应该积极创设良好的语文情感环境。如通过创办班级图书角,出班级学习园地、表演课本剧、演讲比赛、作文比赛等多种活动形式,为语文学习创设和优化物质环境,更重要的是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创设一个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热爱语文学科的精神环境和语文课堂教学的乐学情境。这些情境对唤起学生情感有很大的作用。

课堂教学不仅显示着教师的学识、才干、教学技巧,更重要的是教师情感的直接展露。教师的情感对课堂所产生气氛,对教学的成败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对情感的研究和运用。

上一篇:浅谈小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 下一篇:试论点滴入微的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