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实践

时间:2022-09-28 03:34:21

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实践

1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现状

(1)教学对象呈现多样化发展。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对象是多样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源的多样化,高职学生很多都是由普高升级而来,这些学生的学习基础非常好,学习能力很强,还有一批学生经过几年时间的学习,学习能力和专业基础也比其他学生要好。还有一批学生是经历中职和普通的中专考试升学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差,学习能力比较弱。另外,因为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都不同,学习能力也大不相同。(2)教材内容、教学模式单一化。现在的高职院校一般采用市场上比较普遍的、安全可靠的大型财务软件,进行高职会计电算法的实践教学,可以实地模仿一个单位的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并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财务系统包括财务处理子系统,可以通过这个系统了解财务的状况,还有报表处理系统,可以兼顾其他的子系统,让学生在不同的系统中全面掌握知识。首先,学生需要掌握商品化会计软件,并且学会软件的操作,教学课程一般设置在65课时左右。通过某一财务软件的练习,学生不仅可以完成教学任务,还可以掌握一些基本原理和简单操作。(3)教学过程程序化。在高职会计的电算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突破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法,原来的课堂教学一般采用“粉笔加上黑板”的教学方式,广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这种教学方式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高职院校的班级数量比较多,课堂管理存在很大的难度,如果单纯采用课堂多媒体的教学方式,那么学生看教师制作的PPT,教学视频就可以了,教师只是单纯地讲述视频,忙于操作,缺乏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学生只记住了操作的步骤,没有记住操作的方法。课程结束后,他们就只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和记忆,凭借自己的感性印象,进行填鸭式的学习。这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2会计电算化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意义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教学理论基础上的,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一项或者两项教学任务可以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任务驱动教学法更加符合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可以根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利,设置相应的教学任务。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独立运算分析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的,学生是活动的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指导者,可以对学生起到辅导和促进的作用。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中,可以利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可以在教学任务中获得成就感,最终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不仅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构建,还要对原有的知识进行构建。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布置教学任务,注重实践和训练。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主要采取任务驱动,主要的作用在于教师和学生可以围绕一个共同的课题进行学习和研究,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思路清晰,学生的学习目的也很明确,比较容易掌握所学的内容。比如,在会计电算法的学习中,讲述到凭证填制这一节课时,学生可以从中掌握各种类型的授权凭证,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为学生布置一个月的作业,规定学生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任务量,这样就给学生一种紧张感和压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凭证填制的内容。对于难度比较大的,特殊的凭证的录入工作,教师应该进行适当地讲解,剩下的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在任务中,可以亲身体会到输入操作,提高输入速度,可以设置常用的摘要、常用的凭证,可以学会修改凭证和报销凭证。同时,他们也可以掌握生成和调用凭证的技能。学生主要围绕一个教学任务进行学习,这个具体的教学任务包括了教学的内容,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就是学习课程的过程,也就是综合应用教学内容的过程。通过任务驱动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把知识和理论进行有机结合。突破了传统的教师在课堂中的理论教学,通过设置教学任务,学生可以分成几个小组,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比如,在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自学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学习更加高深的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任务驱动法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运用

根据会计电算教学法的要求,总账是其中重要的工作内容,不仅包括各个行业的账务核算和管理,还包括协助其他机构运作。这个总账结构既可以独立运作,又可以配合其他系统一起运作。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总账的内容非常复杂,主要包括总账的理论基础知识,总账管理系统和其他子系统之间的联系,这些都是总账的重要内容,学生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驱动下,应该掌握基本的电算业务处理技巧,分析电算业务和手工会计业务之间的不同之处,并进行归纳和总结。操作技能主要包括:初始化总账系统、日常业务的处理工作,年终业务的处理。在学账这一环节时,应该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通过具体的实验,让学生学会对企业财务信息化的理解和掌握。这一课程包括了基础的会计电算法。在学账前,教师应该向学生讲解企业实现财务信息化的途径和方式,为学生走上财务管理的工作岗位打好基础。教师需要进行基础的备课,还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把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然后按照企业财务部门的要求,把学生分配到不同的财务管理岗位上,比如说一些学生可以担任账套主管的工作,一些学生可以担任总账会或会计的工作。一些学生负责出纳,一些学生负责仓库主管。每一个职业岗位都有明确的分工合作,通过从事不同的工作,学生可以全面掌握会计电算法工作的各个环节,提前让学生体会到职场的气氛。在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3.1设计难度适中的教学任务

总账这一环节的教学任务涉及到各个方面,非常复杂,因此,需要分步骤完成教学任务。首先,通过做实验掌握总账管理系统和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其次,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手工会计,全面掌握其处理流程,比较电化算法和手动会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学生可以先自己找出这两者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和归纳;最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涉及教学任务,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于需要特殊处理和操作难度比较大的环节,学生可以请教教师,比如说对会计参数的处理和控制,这些容易混淆和出错的环节,教师就可以进行详细的讲解。其余简单的部分可以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学生有了明确的教学任务,就可以产生一种压力和紧迫感,促进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可以增强。教学任务如果设置的难度过大,学生就会面临无法解决的难题,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进行小组分配时,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所以教师在设置教学任务时,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做到因材施教。

3.2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进行有步骤的教学

首先,教师应该提出一项总任务,总任务可以和企业的业务结合起来。因为总业务具有庞大和复杂的特征,所以可以把总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不同学习小组接受不同的任务。小组的知识结构和层次都不同,所以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也不相同。经过小组学习后,根据小组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价和打分,作为学习小组的平时成绩。例如,总账中的学习内容有:填制凭证、审核凭证和凭证汇总。但是填制凭证又可以细分为生成和调用凭证、修改凭证、作废/恢复凭证、整理凭证,明确以上教学任务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确定这些教学内容的重点,提出分配教学任务的具体方法。最后将所有的分任务汇集成总任务,这样就完成一个从总任务到分任务,再到总任务的过程。学习的内容始终是围绕一个明确的教学任务进行。综上所述,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企业对会计管理类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需要突破传统的会计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促进会计电算化教学。因为传统的会计电算教学模式单一、僵化,实践教学内容不足,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注重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导致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不强,无法适应现代化企业的要求。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现状可以概括为:教学对象呈现多样化发展,教材内容及教学模式单一化,教学过程程序化。为此,应该加强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应用,设计难度适中的教学任务,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进行有步骤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财务管理能力,在实践教学中,提高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会计电算法的能力。

作者:张靖 单位: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

上一篇:施工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思考 下一篇: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