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防雷接地工程的质量通病控制

时间:2022-09-28 02:47:57

浅谈防雷接地工程的质量通病控制

【摘要】针对防雷接地工程的质量通病和施工误区,提出质量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质量通病误区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O21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建筑施工中,防雷接地工程常被认为技术含量低、工艺简单,容易被施工单位忽视,施工过程中往往出现不规范作业和许多纰漏。实际上,防雷接地是影响用电系统稳定、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环节,是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的使用功能和人身设备安全。现结合自己的一些实际经验,谈谈防雷接地施工的一些体会。

1 防雷接地施工的质量通病

1.1 接地装置

1.1.1 接地扁钢敷设时平放,造成散流电阻较大,素土内敷设的镀锌扁钢没有刷沥青防

腐处理。

1.1.2 利用基础钢筋网做接地体时,接地跨接钢筋直径小于12mm。

1.1.3 接地装置的引出线太短,外网单位施工时无法找到,引出线未作防腐处理;浇筑散水、坡道、台阶等时,未将接地装置引出线暗敷于其中。

1.1.4 接地装置安装埋设深度不够,距地面高度小于0.6m。

1.2 避雷引下线、接闪器

1.2.1 利用柱子主筋做避雷引下线时,当主筋采用螺纹连接时,螺纹连接的两端没有做跨接处理,形成可靠的电气连接;在建筑结构转换层,避雷引下线错、漏焊;没有预焊出接地电阻测试点,拆模后没有焊接蝶形热镀锌螺丝,且未设标识。

1.2.2 接闪器转角处没有补偿,转角两侧支架距离不相等;接闪器支架高度小于其与女

儿墙外侧距离;接闪器与引下线连处、室内明装扁钢等没有明显标识。

1.2.3 避雷网变形、支架脱落、避雷墩及引下点间距偏大,不按设计、规范施工,避雷

网与避雷引下线连接处未设接地标识。

1.2.4 引下线、均压环、避雷带搭接的连接长度不够,扁钢小于宽度的二倍,圆钢小于

直径的六倍,焊缝不饱满,焊接处有夹渣、咬肉、裂纹、虚焊、气孔等缺陷,药皮没有敲净。

1.2.5 屋面金属物如管道、爬梯、设备外壳等,未与屋面避雷网连接或串联后与屋面避

雷网连接。

1.3 等电位联结

1.3.1 接地箱内等电位联结母排与镀锌扁铁搭接时,母排没有经过涮锡处理,箱内无标

识。

1.3.2 接地线跨越建筑物变形缝时不设补偿器,穿越楼板、墙体时不加保护套管。

1.3.3 接地支线串联后与接地干线连接,设备接地通过支架、管道、设备外壳与接地网

相连。

1.3.4 金属导管、桥架、电气柜、箱、门等未设接地跨接线。

1.3.5 等电位联结施工时,PE线单独穿于钢导管内。

1.3.6 变压器、发电机、不间断电源的中性点没有与接地装置干线直接连接。

1.3.7小于2.4m的灯具没有接地,插座PE线串联。

2 防雷接地施工几个误区澄清

2.1 安防、监控等弱电系统要实行“单点接地”的原则,即除主机系统处接大地外,系统所有前端设备都要和大地高度绝缘,以去除“地环路”的干扰。

2.2 卫生间用电器具虽已通过PE线接地,并有剩余电流保护器保护,但并不能代替局部等电位联结。

2.3 卫生间底板钢筋必须焊接成不大于0.6m×0.6m的网格,且与四周圈梁形成有效电气连接,尽量减少人体承受的跨步电压。

2.4 卫生间内所有的金属管、金属支架、各种给水配件均应做好局部等电位联结。

2.5 卫生间钢筋网不必与避雷引下线和总等电位联结相连,只要局部连接有效贯通即可。PE线是接地,LEB接的可以是地,也可以不是地,只要让卫生间处于同一电位,形成法拉第笼效应即可。

2.6 局部等电位联结不必做接地电阻的测试,但要做等电位有效性测试,等电位电阻不得大于3Ω。

3 防雷接地施工质量控制

3.1 要做好防雷接地施工质量控制,技术人员必须熟悉设计图纸和相关施工规范。要仔细地审查施工图纸,不仅要熟悉电气图纸,还要对建筑专业的平面图、立面图和详图进行认真分析,充分领会设计说明,发现设计中的不足,对一些模糊和疑问之处要积极与设计人员沟通,尤其对现有规范、图集中没有详细说明的更要仔细分析,如现在工业厂房经常采用的屋面彩钢结构,在结构设计不能满足防雷接地规范要求时,要在彩钢屋面增加避雷网,但相关图集中并没有现成做法,只能采取变通的方法。如在江苏某工地施工时,由于经验不足,在采用99(03)D501-1做法预制好避雷墩后,却发现放入彩钢屋面后无法排水,只好采取补救措施,既浪费材料又浪费人工。因此,彩钢屋面避雷网的安装,不要采用图集中现成的避雷墩,而要根据屋面彩钢尺寸定做骑马墩,既利于排水,又比较美观,更不用浪费人力物力。

3.2 对有些特殊的建筑工程项目系统,应注意设计中的说明,并做好设计技术交底。如弱电机房的接地,设计平面图纸中一般没有明确标注接地铜牌的安装方式,而只是笼统地要求按照××规范施工,此时可参考一些非标图集和经验做法,并请监理和业主签字确认。

3.3 要严格执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中强制性条文和主控项目,不符合规范的必须整改,对于一般项目也要做到,如接地标识。

3.4 严控材料质量控制关,防雷接地所用角钢、圆钢、扁钢等,一要验材料三证;二要看材料规格;三要监督在施工中是否使用设计和规范规定的材料。对于作业人员随手拿普通结构用钢筋做避雷搭接线,或用普通钢材代替镀锌材料,一定要及时纠正。

3.5 审查分包队伍资质和施工操作人员上岗证,防雷接地焊接始终伴随着施工的全过程,焊接质量决定着工程质量,由于使用焊接技术不过关的人员进行防雷接地,造成工程防雷接地不合格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作业人员必须有焊工证和电工证。

3.6 严格执行工序交接制度,上一道工序没有验收合格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主要的工序有:

3.6.1 基础接地:底板钢筋敷设完成,按设计要求做接地施工,经检查确认,才能支模

或浇捣混凝土。

3.6.2 装置隐蔽:基础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都检查合格,才能覆土回填。

3.6.3 引下线:利用建筑物柱内主筋做避雷引下线,在柱内主筋绑扎完成后,按设计要

求施工,经检查确认,才能支模。

3.6.4 等电位联结:地面防水施工完毕,要及时预埋暗敷扁钢,明装扁钢跨越门、窗户

时,更要及时预埋。

3.7 加强对关键部位质量控制,针对施工中易出现质量通病的几个环节,设置质量控制点。

3.7.1 基础接地焊接是接地施工中的第一环。对于基础圈梁焊接或桩基钢筋与基础钢筋的焊接、基础钢筋与柱筋的焊接,都要严格按基础图和接地点逐一进行检查,尤其要对伸缩缝处基础钢筋是否跨接连通进行确认。当整个接地网焊接完成后,马上用接地电阻测试仪进行接地电阻值测试,确认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当电阻值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再次检验焊接质量或按设计要求补做人工接地装置。

3.7.2 对以柱筋为引上线的接地网,要求作业人员采用每层按轴线标清每根柱子的位置及钢筋焊接根数进行施工,防止漏焊或错焊位置,要对引上点和跨接钢筋焊接质量仔细检查,并要求对焊接引上线进行定位标识,以防向上层焊错主筋,造成接地中断错误。特别是对于结构转换层,由于主筋的调整,防雷引下线利用柱内主筋焊接引下容易错焊、漏焊,要进行反复核实。

3.7.3 对于等电位联结以及设计注明要进行重复接地的部位,如进户钢管的接地、卫生间等电位插座、等电位楼层部位都要认真核查。符合设计要求后,才允许工程进入下道工序。

3.7.4 对于避雷针和避雷网,一是要注意其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安装要牢固可靠。二是对引用进口的各种避雷针,必须有合格证、使用说明及各种技术资料。三是屋顶上装设的防雷网和建筑物顶部的避雷针及金属物体应焊接成一个整体。四是屋顶上的避雷引下线和避雷网焊接处要做明显的标志。五是所用材料规格、焊接间距、焊接质量等均应符合规范要求。

3.8 建立工序质量的“三检”制度:应由作业人员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工序之间的交接检验和专职质量员的检查,检查结果应有完整的记录,并及时做好隐蔽验收。检验批的质量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进行检查,分项工程检验批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时,应及时进行整改,直至合格。施工完后应进行接地电阻值的摇测。无论自然接地体还是人工接地体以及玻璃幕墙、避雷网格、避雷针等在施工完后都要及时进行接地电阻值的摇测。尤其是接地体或接地网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认定接地电阻值符合设计规定值。因为以桩基为接地体的接地系统,当接地电阻值达到设计要求时,可不再增加人工接地体的施工,这样可以减少施工费用。另外,也可避免在土建完工后再进行补救,而与其他工程发生冲突,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重复浪费。

总之,技术人员应积极总结经验,加强对防雷接地新技术的学习掌握,熟悉防雷接地施工的安装与验收规范。同时,应加强现场管理和沟通、协调工作,做好技术交底,坚持过程控制,不能急于求成,争取一步到位,避免常见问题的发生,建筑工程防雷接地的质量就能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3]《电气接地防雷190问》王常余 邹跃平

上一篇:工程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的思考探讨 下一篇:市政工程隧道最大纵坡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