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用航空植保发展现状和趋势

时间:2022-09-28 01:06:02

我国农用航空植保发展现状和趋势

摘 要:农作物在生长期间常常会患有一些病虫害,如果这些病虫害不能及时治愈就会严重威胁到其他农作物健康,严重的话还会导致农作物出现停产、死亡的现象,给农业种植人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造成不利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对河南省西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用航空植保发展现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对其中的不足制定了有效的解决对策,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农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植保;农用航空;发展

中图分类号:S4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219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农业病虫害的大国,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航空植保的形式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合理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农业病虫害的问题发生,保证农作物健康的生长。

1 农用航空植保概述

农用航空植保是一种航空与植保相结合的技术,与传统的机械植保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农用的植保航空设备上。航空植保主要以作业平台类型的形式进行工作,并在低空进行喷洒、检测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业航空植保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将地面上无法完成的植保工作优点体现出来。

2 农用航空植保发展现状

2.1 缺乏完整的产业体系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我国科学技术水平逐渐提高,新型的植保高新技术主要通过无人直升机开展植保工作,从而促进农业快速发展。现阶段,我国农用航空植保技术正处于发展阶段,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不足,主要体现在航空植保机器的制造。虽然说,我国相关的生产企业较多,但是其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生产模式与管理体系,这对农用航空植保的使用来说形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2.2 技术研究不深入

农用航空植保主要由农业生产与设备的管理这2部分组成,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加强了该项目的研究,并为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我国的农用无人机在生产过程中对技术研究不深入,也没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从而导致我国农用无人机的数量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农用航空技术的发展。虽然说无人机技术发展迅速,但是我国农用无人机在生产过程中主要以原有的航空模型进行设计,并在其中安装简单的施药技术与控制方式。

2.3 完整的技术标准

现阶段,我国农用无人机在生产过程中没有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与技术标准。虽然说我国相关部门已经颁发了对农用无人机相关生产技术的标准,但是在实际使用时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所取得的生产效果不明显。还有一些农用无人机在生产时没有相对应的监管模式,从而导致农用无人机的生a技术水平提不上去,农用航空植保工作不能顺利进行下去。

3 农用航空植保技术发展趋势

虽然说我国农用航空植保技术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但是通过我国专业技术人员不断的研究已经制定出了全新的农用航空植保技术发展方向与目标,从根本上促进了我国农用航空植保技术的快速发展。

3.1 加强农用航空植保投资力度

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我国农用航空植保技术进行人力、物力、财力的投资,并对农用航空植保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农用航空无人机生产过程中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对生产企业给予大力支持,并对其进行一定的费用补贴,定期对工作人员开展培训活动,让工作人员接收全新的工作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用航空植保技术快速发展。

3.2 开展农用航空植保无人机技术的研究

加强对农用航空植保技术的研究,并对无人机控制技术、飞行路线的设定进行深入研究,还要做好农用航空植保的配套设备研究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用航空植保无人机的质量。生产人员还应该做好农用无人机的性能检测工作,找出其中的不足,并为其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

3.3 培养技术人才和制定标准

加大对农用航空无人机的研究,并大力支持农用航空无人机生产企业,培养出大量的技术人才,从而解决我国农用航空植保技术无人机技术人员缺乏的问题,并保证农用航空植保技术无人机的质量。在农用航空植保技术无人机生产过程中还应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生产标准,并保证该标准在实际使用时具有一定的规范性、适用性等特点。我国相关部门在农用航空植保技术无人机生产过程中还要做好监管控制工作,保证所生产的农用航空植保技术无人机都按照国家指定标准进行,提高农用航空植保技术无人机生产技术水平。

4 总结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我国农业发展迅速,植保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植保质量会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发展,要想保证植保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下去,可通过农用航空植保方式进行,而这种方式具有高效、优质、适用性广、成本低等特点,可以在不同的农业植保中应用。

上一篇:如何做到草原畜牧产业稳态发展 下一篇:新时期乡镇农业科技推广普及方法的实践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