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需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时间:2022-09-28 12:06:12

福建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需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摘要:随着福建农村建设的深入发展,农民的文化消费需求、文化消费能力都在稳步上升,农村居民文化需求的提高,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且效率较低的制约作用也日渐显现出来。充分肯定协调福建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需关系的重大意义,同时根据对福建部分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与需求的情况深入调查分析当前福建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其中存在的供需问题矛盾及原因,并从构建和谐社会,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满足农民文化需求的视角,尝试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福建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农民;公共文化产品;需求;供给;福建农村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1-0045-03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繁荣发展农村文化,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些政策举措为进一步加强中国农村文化建设指明了新的方向,带来了新的契机。近年来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步伐的加快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发展,福建农村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文化需求、文化消费能力也稳步上升,但是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需矛盾也日渐凸显出来。为充分了解福建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需情况,本课题组于2009年暑假对福建的永泰县、古田县等地的典型乡镇进行了调查走访,并对获取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以期对缓解福建公共文化产品的供需矛盾提供建议。

一、协调福建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需关系的重大意义

近年来,虽然福建省政府加快建设农村文化事业的力度和步伐,但当前福建农村文化建设力度依然滞后于经济建设,究其原因很多,其中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需矛盾是最突出、最重要的问题,公共文化产品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以实物形态存在的产品,如图书馆、文化站、书籍、音像制品、字画等;二是以非实物形态存在的产品,如电影、音乐、舞蹈、戏剧等[1]。不断协调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需关系,做到保障供给,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这是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没有农村公共文化产品需求的增加和有效供给,就没有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的统筹发展,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因此协调福建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需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农村的公共文化产品作为一种“软实力”,在农民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发展观念中显示出“硬实力”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它能规范农民的思想和行为,促使农民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福建大部分农村发生了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社会心理危机不断加剧。因此,对农村进行公共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是传播先进文化、加强农村精神文明阵地建设的有效途径,更是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满足精神需求,形成和谐健康的农村社会环境的本质要求[2]。

2.有利于加快农村城镇化的进程。长期以来,福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中用于基础设施的支出处在较高水平,而用于农村科技、文化,教育等支出明显偏低,公共产品的供给结构处于不协调、不匹配的状态,城乡文化建设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严重影响了农民的价值追求,也影响着他们对生产、生活方式现代化的选择,从而严重阻碍了农村城镇化进程,因此,加强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能够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从根本上转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新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3.有利于和谐海西目标的实现。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深入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成为和谐海西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当前福建许多农村地区公共文化产品供不应求并且效率偏低,特别是城乡公民之间的文化权益不公平现象导致农民生存心理的严重失衡,农民较低的文化素质也往往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引发治安事件的源头,成为建设“和谐海西”的障碍[3]。因此研究福建公共文化产品的供需问题,提出协调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需关系的途径,是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不断巩固“和谐海西” 思想文化基础的重要举措。

二、当前福建农村公共文化产品需求与供给现状

自2007年以来,福建省文化部门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为主题,完成了百个乡镇综合文化馆改造完善工程,大部分文化站主体建设基本完工,省级财政安排的3 750万元资金全部到位。随着“三下乡”的开展,福建各地区艺术扶贫工程、新农村百镇行公益性文艺巡演、送书送戏下乡工程等活动的举办,使基层农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4]。总体上看,福建省新农村文化建设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从我们的调查发现,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需仍然存在一定的矛盾。

(一)福建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现状

1.从需求的文化形式上看,看电视是农民文化活动最主要的形式,看电影、看戏、上网等是农民参与较少的文化活动形式。由于受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双重影响,农民对各种文化形式需求的态度也不一样。在“你最喜爱的业余文化活动”的问卷中,农民选择“看电视”的高达82.5%。同时,随着手机使用率和电脑普及率的提高,手机短信、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开始成为城市居民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但在农村,只有30%和7.5%的农民选择通过“手机短信”和“上网”来获取信息,大多数农民仍然选择“电视”渠道。

2.从需求的文化内容上看,最受农民欢迎的是农业科技类文化,最少有人关注的是中外文学类名著。问卷调查显示,67.5%的农民最愿意学习的是农技知识;在“您喜欢读的书刊类型”的调查中,有60%的农民选择“农业科技生产技能类”,而没有人选择“中外文学名著”,我们通过查阅农民的借书登记发现,经常有人借阅有关神怪奇谈、暴力言情的短篇故事类图书和光碟,而很少有人借阅中长篇小说特别是中外文学名著。

3.从需求的文化层次上看,通俗文化最受农民欢迎。问卷显示,有46%的农民表示喜欢“民间文化”,其中37%的农民表示喜欢“相声小品”,舞龙、舞狮等民间演出活动也深受农民欢迎。而对于“文化三下乡”活动所存在的问题,47%的农民认为是“表演内容有时不合农民口味”。由此可见,农民比较喜欢通俗的、贴近自己生活的、浅显易懂的文化产品,对那些高雅的、专业性较强的、离自已自己生活相去太远高雅的现代文化则没有兴趣。

(二)福建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现状

1.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总量有所增加,但供给区域不均衡。近年来,福建大多数农村地区加大对公共文化产品的投入力度,如古田的杉洋镇,自2008年以来,该镇共投入8万多资金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如今已完成4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2个省援建的“农家书屋”建设任务;并且深入开展全民健身和农民体育健身活动,完成50个群众体育健身工程点。永泰县21个乡镇均设有文化站的同时,2007年起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改扩建了1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建设稳步推进;群众娱乐健身场所(健身路径、村级篮球场)在覆盖全县乡镇的同时,有序地向各行政村、各级学校延伸;到2009年已完成 “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工程。然而我们也相比各行政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基本完善,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调查发现,在一些偏僻的自然村,农民的文化生活并没有得到改善,如永泰的后溪村,该村离县城大概3小时的山路车程,当地的村民基本不会说普通话,甚至收看不到电视,村民极少与外界交流,该村没有基本的文化基础设施,文化“三下乡”活动也没有真正深入到这些偏远山区,因此许多自然村的农民基本上处在文化生活零状态。

2.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结构失衡,使用效率低下。当前福建各级政府在供给农村文化产品中,由于没有强有力的法律约束和制度规范,政府部门的负责人往往从功利原则和个人意愿出发,致使供给随意性很大,导致供给结构失衡,实际使用效率低下。调查显示,一方面全省广电部门的电视信号“村村通”工程已经基本落实;而另一方面许多偏远的自然村由于没有很好地后续维护与管理,广播电视收视覆盖率差,设备老化;另外一些,偏远山区的学校校舍和教学设施依旧简陋,硬件建设发展落后。

3.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渠道单一,无法满足农民文化需求的多元化。根据我们调查发现,目前农村文化的供给渠道主要是政府组织的“三下乡”活动,而社会组织开展的公益活动以及农民自己组织的民间文化活动较少。例如,永泰县每逢传统节庆日或重大节日都组织相关文艺活动或群众性体育活动;每年开展文化娱乐活动50余场,送电影下乡活动每年在全县21个乡镇放映1 200场。但农民对于这些文化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并不高,对政府文化部门的文化下乡活动,68%的农民表示了“不满意”。农民大多认为,这类活动主要集中在集镇上,表演时间不能适应农村,表演内容也不太合口味,表演时接待费用较高。所以,他们希望看到更多的民间文化团体和组织为他们提供更加贴近农村生活的表演方式和表演节目。

三、当前福建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需矛盾的原因分析

以上调查显示,福建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与需求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还不能完全适应农民的需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民对公共文化产品需求的表达意识较弱,缺少健全的沟通机制。随着福建农村“三下乡”活动的开展,农民的文化生活与文化消费意识也逐步提高,然而农民主观上却缺乏表达文化需求的意识,“等、靠、要”思想较为严重。农民对文化产品及文化服务有着强烈需求,但同时农民不愿意主动表达需求意愿,只是被动的等待着政府的给予,从而逐渐形成消极适应的思维模式。这不仅是由于农民自身思想的局限性,对物质的需求远远高于文化需求,同时也是由于农民的权力分散,与地方政府的谈判中地位较低,导致农村“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长期得不到改善。再农民文化需求表达的意识薄弱,加上沟通渠道不畅,文化的需求主体无法有效参与供给的决策过程,需求与供给的信息不对称,农村文化建设也就无法及时有效针对性地开展了。

2.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城乡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水平差距不断拉大。由于中国社会经济的“二元结构”,导致城乡公民文化权益存在很大差异。福建城乡二元的经济社会结构还未得到根本改善,使农民的文化利益一定程度上受到损害。主要表现在:城乡文化发展政策失衡,城乡居民文化权益保障存在较大差距;公共文化供给力度“厚城薄乡”,甚至一部分偏远山区的农村居民享受不到最基本的文化生活;城乡民间文化产业发展失衡,当前文化产业主要以城市居民为主要对象,以农民和农村为体裁的文化产业相对匮乏,因此导致农村“文化荒”长期存在。

3.地方政府对农村文化需求与供给重视不够,文化管理体系不完善。调查显示,福建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对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缺乏全面认识,对于经济与文化、城市与农村、项目工程与文化活动的关系摆得不正,重经济发展,轻精神建设的现象在乡镇依然存在。同时,福建大多数乡镇缺乏较为完善的文化政策和机制,农村文化管理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无序性。大多乡镇的文化发展规划没有完善的文化建设方案,因而缺乏规划的指导性、严肃性和可操作性,导致新农村建设中文化供给效率较低,责任落实不够到位。

4.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文化服务不到位。近年来,福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但不可讳言的是,与庞大的农村文化需求相比,这些文化基础设施的供给仍然相对不足。如永泰的清凉镇,镇内极少设有图书室、公共体育场馆、公共阅报栏、书店、电影院这类设施和场所,由于设施的匮乏严重制约了村民文化活动的开展和村民文化需求的满足。即使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硬件设施有了很大改善,但因为软件建设上不去,文化网络难以形成,公共文化服务仍然不到位。

四、建构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机制的建议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这一论述不仅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及其重要性,而且还从文化关怀的角度表达了对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以及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高度重视。因此,我们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就建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农民文化建设主体意识,建立农民参与的决策机制。必须建立一种能让农民有效参与的民主科学的农村文化需求表达和供给决策机制:一方面通过定期开展农村文化教育活动以及群众性大会,组织工作人员探访民户等多种途径引导农民表达自身的真实需求,提升文化建设主体意识。另一方面建立民主、科学的农村决策机制,主要是建立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对农民需求敏感反应机制,使得农民需求表达成为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关键环节,从而使农民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参与者与决策者。

2.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社会文化资源分配机制。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重视城乡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这表达了应从满足农民文化生活的角度,来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要求。统筹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应首先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社会文化资源分配机制:一是在政策和投入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实行城市带动战略,建立城乡互动、互利双赢和共同发展的统筹机制,建立城乡一体、与时俱进,又是独具特色、自成品格的新型农村文化。二是建立合理的科技、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资源分配机制,以农民的文化需求为导向进行文化资源分配,实现效率与公平有机结合,保障绝大多数人的文化权益[5]。

3.提高各级领导对农民文化需求的责任意识,转变文化管理方式。福建农村各级乡镇政府及领导应切实提高文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实施“十一五”规划中认真贯彻“五个统筹”要求,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现阶段农村文化建设目标,把满足农村文化需求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突破口,作为解决农民群众的利益问题,真正做到思想重视,政策完善。同时,福建各级政府要转变文化管理方式,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农村文化建设的专项考核评价机制,将文化投入、设施建设、活动开展、农民受惠及队伍建设等具体指标列入考核问责内容,以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紧迫感、责任感。并且要把农村文化建设列入创建文化先进乡镇和创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评价体系,增加考核分值,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自觉。

4.加大农村文化投入力度,构建满足农民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政府是主导,投入是关键。应当切实加大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力度,财政部门统筹安排,建立农村文化活动经费的保障机制,不断提高文化经费用于乡镇、村的比例;设立农村文化发展基金,并且创新投融资机制;认真贯彻国家、省、市有关文化扶持和优惠政策,使其落实到位[6]。同时,为了保障农村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必须构建满足农民需求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既要抓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人员、设施的建设;还要组织好农村文化产品的生产,包括媒体开办农民喜闻乐见的涉农栏目、频道等,增加服务三农的内容;增加农村题材的文化产品的生产、发行和演出等。另外还要提高对农村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数量,加大送文化下乡的力度,尤其是为偏远地区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

参考文献:

[1]谈笑.中国农村文化的供求矛盾与对策[EB/OL].www.省略/bencandy.php?fid-45-id-899-page-1.htm.

[2]疏仁华.论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的缺失与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2007,(1):16.

[3]朱嘉兴.“和谐海西”视阈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53-54.

[4]宋闽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服务海西、文化强省,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在全省文化局长会议上的讲话[EB/OL]. www.fjwh.省略/ldjh/200802/t20080229_12264.htm.

[5]马仙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产品供给现状及对策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9,(2):25-29.

[6]刘如珍.当代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新策略研究――以福建省农村为例[J].福建论坛,2009,(9):40-42.

上一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研究 下一篇:中国外汇储备风险与防范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