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嗪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27 11:38:22

川芎嗪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0)11-0137-01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坎地沙坦酯在治疗慢性肺心病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在2005年3月-2010年3月共收治慢性肺心病患者若干名,选取其中80例,并将其随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40例,观察组和治疗组都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川芎嗪联合坎地沙坦酯进行治疗14天,最后对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2组慢性肺心病采用川芎嗪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肺心病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其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

【关键词】川芎嗪;坎地沙坦酯;慢性肺心病;临床疗效

我院在2005年3月-2010年3月共收治慢性肺心病患者若干名,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取得了不俗的临床效果。现在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在2005年3月-2010年3月共收治慢性肺心病患者若干名,选取其中80例,并将其随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40例。观察著患者年龄55-81岁,平均70.5±1.5岁,其中男性22岁,女性18岁;治疗组54-86岁,平均68.5±2.6岁,其中男性21岁,女性19岁。观察组患者心功能Ⅰ级17例,Ⅱ级20例,Ⅲ-Ⅳ级3例;治疗组患者心功能Ⅰ级19例,Ⅱ级16例,Ⅲ-Ⅳ级5例。2组患者在年龄方面、性别方面以及心功能分级方面等具有均衡性。

1.2 排除标准:所选全部患者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活动性消化性溃疡、出血或出血倾向、肾病、近期手术创口未愈、14天内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肺梗死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表现者。

1.3 方法:观察组和治疗组都采用常规治疗(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持续低流量吸氧、镇咳祛痰、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有效抗生素以及强心利尿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川芎嗪联合坎地沙坦酯进行治疗,具体方法是:盐酸川芎嗪注射液80ml兑入葡萄糖250ml,进行静脉滴注,同时采用由广州白云山天心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坎地沙坦酯片(商品名:悉君宁)口服,8mg/1次,1次/1d,连服14d。

1.4 疗效评判:①显效:心功能提高≥Ⅱ级,水肿完全消退,颈静脉怒张消失,尿量显著增加,肝脏显著缩小,气喘、心悸、咳嗽、发绀、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减轻或者消退;②心功能提高≥Ⅰ级,静息心率80-100次/min,水肿减轻,颈静脉怒张减轻,尿量增加,肝脏缩小,气喘、心悸、咳嗽、发绀、呼吸困难等症状减轻;③无效:静息心率>80-100次/min,上述临床症状均没有变化甚至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利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2组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疗效比较,具体见表1。

3 讨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疾病,其基础疾病致使肺功能和肺结构产生不可逆的改变,而且反复发作,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和(或)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心室间隔移位,使左心室腔变小,左心室充盈受限,加上右心室形态的改变,心包的形态亦随之改变,使左心室舒张受限,从而使左心室舒张终末期容积减少,提示左心室功能减退,表现在LVEF、每搏量、E/A降低[1]。

川芎嗪具体作用机理主要是:①血小板的激活功能以及在缺血区的粘附与浸润可以得到有效抑制,并能够显著降低血小板的凝聚作用以及血浆的粘度。血小板与红细胞的表面负荷有效提高,红细胞压积以及血浆黏度有效降低。②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活性,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氧自由基的释放,拮抗Ca2+,扩张微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性,改善细胞的缺血缺氧状态[2]。③通过下调I型胶原(Col Ⅰ)和转化生长因子p(TGF-p)的mRNA表达,从而减轻胶原在心房组织中的含量与沉积,可能拮抗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心房纤维化,心房纤颤持续时间与左心房纤维化程度呈密切正相关,这样就可能减少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心房纤颤发生率及持续时间。④它作用于气管平滑肌上的β0受体,抑制细胞外Ca2+的内流而致气管平滑肌舒张[3]。⑤它能增加血清cAMP水平及抑制血栓素A2(TXA2)形成,促进血管壁的前列环素(PGI2)生成的作用,从而扩张肺血管,降低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阻力,改善了血流动力学,使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增加,进而有效调整通气/血流比值,改善了组织缺氧[4]。⑥川芎嗪具有比较强的抗炎能力,因为它能够有效地降低血浆中白细胞数量,白细胞具有的粘附抑制炎症反应因此减少。

盐酸川芎嗪在长时间的临床应用具有很少的不良反应,在川芎嗪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慢性肺心病的过程中,其剂量可以减少。在本文中,与常规治疗相比,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川芎嗪联合坎地沙坦酯对慢性肺心病患者进行治疗,有着更加有效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5%),还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肺血管及右心室重构、降低肺动脉压等。另外,盐酸川芎嗪不仅疗效显著,而且价格低廉、货源广泛,非常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Richer C,Fornes P,Cazaubon C,et al. Effects of long-term angiotensin Ⅱ AT1 receptor blockade on survival,hemodynamics and cardiac remodeling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 in rats.Cardiovasc Res,1999,41(01):100-108

[2] 丁毅鹏,何海武,林莉,等・奥扎格雷钠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疗效观察[J].疑难病杂志, 2006, 5 (4):260

[3] 赵敏,刘学成,王凤云,刘可,和立. 川芎嗪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J]. 中国全科医学,2010(20)

[4] 邹霞英,辛达监,陈小容. 肺心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改变及双硝基异山梨醇干预的影响[J].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3, 9(03):171-173

上一篇: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治疗体会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缓解期哮证35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