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网络信息服务的灵魂

时间:2022-09-27 11:22:57

创新:网络信息服务的灵魂

摘要:根据网络信息服务的特点,本文指出了创新才是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灵魂。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开展网络信息服务工作为例,提出高职院校图书馆进一步完善网络信息服务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7-0144-03

网络信息服务是一种全新概念的信息服务,它伴随着互联网络的应用发展而产生、普及和发展。网络信息服务工作是传统信息服务工作在网络环境下的新发展,其优越性在于信息用户不必再亲临图书馆,只要有计算机和网络,就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获取图书馆的服务和资源,具有方便、快捷、灵活、服务范围广等优点。近年来,各类型图书馆开展的网络信息服务有许多突破性发展,呈现出服务形式多样化和服务层次纵深化的趋势。

网络信息服务的特点

网络信息资源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网络具有的开放性、公开性和自由性特点,使得信息资源也变得复杂和多样化。大量的信息资源处于无序状态,变化速度快;许多网络信息粗制滥造、内容重复,精品信息较少;网络信息地址、内容、链接处于经常变动之中。这些都需要信息服务来解决。

网络信息服务用户的变化性与层次性 通过网络,人们日益认识到信息的价值,对信息与知识的渴求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人们无意识地成为了信息服务的用户。正是用户的职业、专业、受教育程度、个体的认知特征和知识储备不同,导致信息需求的方向、角度、范围、要求各不相同,呈现出变化性和层次性的特点。

网络信息服务检索功能的有限性 Internet在其发展过程中诞生了许多著名的搜索引擎,如Yahoo、Google、百度等,对一次信息的自动分类、整合的良好功能,使它们成为网络上点击频率颇高的检索工具。但是,信息的无序重复、专业学科查准率不够等问题,只有靠信息服务才能解决。

网络信息服务创新探讨

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是基于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而开展的服务,其实质是进行知识和信息的传递与利用。要做好信息服务工作,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创新服务的理念,构建现代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服务理念与原则创新 传统的服务理念,是以信息资源为中心,将资源按照图书馆人的专业理解放在图书馆网站上,并没有更多地为读者考虑,没有很好地兼顾读者查找和使用的方便性、快捷性。在现代网络技术条件下,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必须转变,树立新的服务理念——以读者需求为导向,从“以资源为中心”向“以读者为中心”转变,把深化信息服务工作作为第一要务,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以读者满意为终极目标。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要遵循针对性原则、准确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选择性原则。要了解读者、关心读者、尊重读者、爱护读者,从读者的利益和需求出发,重新整合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和服务功能,形成一个以服务为导向、互相协同、能够适应读者需求变化的服务体系。

服务内容与技术创新 理念决定内容,技术决定服务。目前,大多数图书馆的网络信息服务基本上是WWW服务,FTP服务也仅限于馆内局域网,服务对象也局限于本校范围内的读者。今后,要进一步加大自建数据库,提供更多的数字化资源。提供站点内部检索的功能,并且可采用多种检索方式,如关键词、字顺列表检索、单独网页内部检索等。应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开发技术并灵活地应用技术,创造出一系列新颖、便利而又人性化的服务方式。如提供网页内容定制服务、互动式信息服务、现代远程教育服务、电子出版服务等灵活多样的个性化、主动式服务,加强服务合作与资源共享。

服务模式与人员培训创新 应一切以读者需求为动机,一切以读者满意为中心。要设置丰富多彩的与读者交流的渠道,分析读者的阅读层次及心理,对读者需求进行充分了解。须提供面向读者的参考咨询服务,帮助读者解决利用图书馆和查检文献信息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指导读者独立地查找、评价和利用文献信息,以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满足读者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需求。

图书馆馆员要积极转变角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努力使自己在未来的信息服务中承担起诸如“信息资源管理者”、“网络导航员”、“知识导航员”、“主题专家”等角色。

我院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创新特色研究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现有四大校区,校园总面积168万平方米。目前,全校在编在岗教职员工1308人,普通全日制在校生23540人,各类成人教育在校生5720人,港澳台学生及外国留学生134人。图书馆现有建筑面积40317平方米(包括东校区、西校区、北校区、华侨城等四大校区图书馆),168万册纸质中外文图书、104万册电子文献、360台多媒体电脑、40台检索电脑、近4000个阅览座位。其中,丰富的电子资源是我馆的一大特色,拥有8万多件多媒体音像资料、17万种“书生之家”电子图书、87万册“超星”电子图书、中国期刊网(CNKI)1994-2011年的全部数据、维普科技期刊1989-2011年的全部数据、美国EBSCO外文数据库、德国Springer集团出版公司的期刊全文数据库、Kuke数字音乐图书馆、自建特色数据库等。图书馆向全校读者提供全面服务,既是本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文献信息中心与学术活动中心,也是广大学生读者的第二课堂。

(一)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创新特色之一——传统服务网络化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是一种全新概念的信息服务,是传统信息服务工作在网络环境下的新发展,其优越性在于信息用户不必再亲临图书馆,只要有计算机和网络,就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获取图书馆的服务和资源,具有方便、快捷、灵活、服务范围广等优点。

每天面对两万多读者的庞大信息需求,我馆积极转变思路,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实行推送服务模式,将常规化信息服务通过网络向读者推送。(1)网络化的流通阅览服务:如常用中外文馆藏资源联机公共查询(OPAC服务),读者自助式个人借阅信息查询,网上预约与续借,电子邮件(E-mail)提前预告读者还书期限及超期提醒服务,每天更新“影音速递”,每周更新“新书掠影”、“好书点评”等;(2)网络化的采访服务;如Web表单式的图书荐购及Excel式的教学参考书选购服务等;(3)网络化的参考咨询服务:第一时间方便读者查找事实、数据和背景资料,解答读者通过E-mail邮件、表单、在线、实时等各种形式提出的咨询,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4)网络化的读者教育与培训服务:通过落实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对学生读者开展《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的辅导教学,提供教材、教学视频、PPT课件等的下载学习,各相关数据库使用指南在线使用、下载等服务,对读者进行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教育。

(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创新特色之二——学科服务特色化

资源建设的终极目的是提供信息服务,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紧紧围绕着学校的教育和科研工作开展多层次、多样化、主题鲜明、有特色的信息服务。

专业服务馆员制度 为了加强图书馆与各院系的联系,建立通畅的“需求”与“保障”渠道,帮助教师、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于2006年开始建立“专业服务馆员制度”,这是针对我校办学特色、发展模式、发展规模、特定的读者群等因素制定的一项工作制度,也是我校大图书馆概念下信息资源整合、开发与利用的必然产物,它涵盖图书馆服务的重点,在知识经济时挥着知识导航系统导航员的作用。专业服务馆员主动为各专业读者提供高水平、深层次的服务,其主要职责包括:(1)深入了解对口院系的教学科研情况和发展动态,熟悉该学科的文献资源分布;(2)参与对口学科的资源建设,提供参考意见,推动对口院系与图书馆合作订购资源;(3)开办相关图书馆讲座,解答深度课题咨询,逐步提高对口院系师生的信息素养;(4)深入院系征求读者意见及信息需求;(5)编写、更新相关学科的读者参考资料,包括学科服务网页、资源使用指南等;(6)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推广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以提高文献资源利用率,使读者更加关心图书馆建设;(7)试用、评价、搜集相关学科的文献资源;(8)为对口院系的重大课题提供文献层面的特别帮助,与对口院系学术带头人建立联系。为此,各专业服务馆员在图书馆网页的二级页面下分别建立了各自对口学院的“专业馆员服务网”,提供本学院(专业)的最新资源、专业图书、专业期刊、专业网站、精品课程、代检代查以及特色资源服务。图1为人文学院专业馆员服务网。五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一制度的实行与推广,为适应我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设置和变更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服务,促进了我馆虚拟馆藏、实体馆藏资源的合理配置,对图书馆服务创新和提高馆员素质产生了重大影响。

特色资源库建设 特色数字资源开发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又一实践,目前已建成的特色数据库有:全国高校精品课程库、医学护理视频库、深圳市高新企业数据库、留学指南专题特色资源库、看电影学外语、旅游行业研究报告、信息荟萃、影音资料馆、畅想之星随书光盘管理系统等。图2为留学指南专题特色资源库。“看电影 学外语”是为了提高广大学生读者学习外语的积极性而建设的电影资源库,收录历届奥斯卡最佳影片以及经典英语、法语、俄语、德语、日语、韩语等影片,目前共收录约100部影片(不断补充更新中),分别提供外语发音、中外双语种字幕的形式,广大读者既可在线观看,亦可校内登录后下载播放。除了这种自助方式看电影外,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自去年6月开始在东、西校区图书馆专门设置了“高清视听播放室”,各配置一台高清投影机和一套环绕立体声音响,以外语发音、中外文字幕的形式每天播放一部经典电影(各两场,循环播映),让学生读者真正做到寓学于乐,反响很好。

(三)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创新特色之三——资源服务共享化

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始终是有限的,而用户的信息资源需求始终是无限的。如何使有限的资源更好地满足用户无限的需求是图书馆人面临的课题。资源共享的手段是馆际合作,通过馆际互借、网上文献传递、原文复制和联合咨询等资源共建的方式达到资源共知、共享,从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目标。

深圳文献港成员馆 “深圳文献港”是深圳“图书馆之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深圳图书馆、深圳大学城图书馆(深圳市科技图书馆)、深圳大学图书馆创建,并联合深圳市各类型图书馆共同建设的数字文献中心,是深圳科技、教育、情报及参考咨询的网络资源平台。其现有的文献信息资源,可对6亿页中文图书进行全文检索,包括280万种图书(占国内已出版中文图书的95%以上),可检索1.5亿条中外文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专利、标准等题录信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是其成员馆之一。

广东省高职院校文献信息共享联盟网成员馆 “广东省高职高专图书馆共同发展联盟体实验网”(简称“联盟网”)是由广东省高等院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高职高专分委会组织与策划,以资源整合为核心,建立的资源统一检索平台,充分利用广东省所有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的现有资源,通过文献传递的方式,实现资源共知共享,更好地为广东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科研服务。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作为主任委员馆,于2009年开始牵头组建联盟网,现已有35所高职院校图书馆加入。其现有的文献信息资源,可对9亿页的中文图书进行全文检索,包括310万种中文图书(占国内已出版中文图书的95%以上),2.7亿条中外文图书、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专利、标准等元数据,免费为读者提供原文传递服务。

CALIS成员馆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CALIS),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高等教育“211工程”、“九五”、“十五”总体规划中三个公共服务体系之一。CALIS的宗旨是在教育部的领导下,把国家投资、现代图书馆理念、先进技术手段、高校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人力资源整合起来,建设以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为核心的教育文献联合保障体系,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以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我国高等教育服务。

结语

信息需求永无止境,信息服务亦无止境。图书馆需要创新服务,只有通过创新服务才能迎接新时代的挑战。高职院校图书馆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改变传统的信息服务模式和观念,变看门守摊式的被动服务为面向社会、走向市场的主动服务。应积极开展网络信息服务,构建现代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把深化信息服务工作作为第一要务,在立足主业的同时,将自己的信息产品推向市场,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主动为社会服务,占领信息市场。

参考文献:

[1]任似娅.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管理创新原则思考[J].现代情报,2004(9):107-108.

[2]杜春光,李锦秋.深职院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实施对策[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5(2):47-49.

[3]谢小兰.网络环境下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设想[J].南方论刊,2010(12):100-101.

[4]冯向春.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情报杂志,2006(10):144-145.

[5]李颖.中美大学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比较研究[J].晋图学刊,2005(2):15-17.

作者简介:

何显红(1972—),男,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情报。

上一篇:机械制图教学探讨 下一篇:如何发挥班主任在高职学生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