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管理者素质结构

时间:2022-09-27 10:45:55

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管理者素质结构

摘 要 本文主要从知识经济的特征,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该具有的素质结构,以及知识经济对企业管理者素质的要求三个层次阐述了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管理者素质结构。

关键词 知识经济 管理者 素质结构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知识经济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这已经引起了世界各方面人士的高度重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支柱产业是高技术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如何更快、更好的使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有效的组合,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将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具有大量高素质的管理者才能得以顺利完成。可当前,许多的管理者在日益重视管理的科学性即在管理领域充分采用科学方法和先进工具的同时,却忽视了管理中人的决定性作用。人不仅是工具(机器)的使用者,也是它的能动的创造者。没有高素质的人进行相关的管理改造,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理顺信息的流转和沟通,知识经济时代将可能是一句空谈。在当前形式下,如何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使管理者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达到管理的最终目的,显得越来越重要。

1知识经济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按照目前普遍采用的说法,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或基于知识的经济,这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6年报告的标题,该报告较为系统地讨论了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知识经济测度的指标体系与统计数据问题。

在这个报告中,知识经济被概括为具有这样的基本特征:

1.1不断增长的知识编码化趋势,社会日益具有网络经济特征

在知识经济中,厂商和消费者在交换编码化知识和隐含的经验类知识(tacit knowledge,包括know-how和know-who方面的知识)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推动着国家或企业创新活动的发展,这种相互促进的作用模式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创新线形模式。在发展科学技术与传播知识过程中,由产业界、政府和科学系统三者间构成的国家创新体系结构成为重要的经济发展因素。

1.2计算机网络与知识的传播,促进“信息社会”的形成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为了有效地处理know-what和know-why知识的需要。信息技术和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使知识经济不断增强其编码化信息的生产、传播和消息。正是由于知识的编码化结构不断显著,现存的社会才具有了“信息社会”的特征。然而,尽管知识经济受到信息技术应用推广的影响,尽管知识经济的特征是既需要不断学习编码化信息又需要具备利用这种信息的能力,但是,知识经济与信息社会并不是一个同义词。

1.3劳动者终身教育构成“学习经济”的基础

学习过程不仅依赖于正规教育,而且有赖于通过实践来学习或“干中学”。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学习的一个方面就是将隐含经验类知识转化为编码化知识并应用于实践中,形成新的隐含经验类知识。在此过程基础上出现的社会终身教育构成知识经济中学习经济的基础。在知识经济中,企业在寻找通讯方法以促进企业内部的相互学习,并在企业外部寻找合作伙伴和有效的市场化信息网络以获得额外信息资产的补充,如与大学或科研机构合作,并获得政府的财政支持等。

1.4知识经济中的就业取向日益具有向高技能知识劳动者方向倾斜的特征

知识经济的标志之一是劳动力市场对有高度熟练技能工人产生持续的高需求,并且给予对这类劳动者的工资待遇也呈现出同样的增长趋势。在OECD国家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的失业率仅为3.8%,而受教育程度低的劳动者平均失业率却达到10.5%。由于高技术员工给雇主带来更高的“技能基础”,因而雇主给予知识劳动者比体力劳动者更高的待遇。

1.5知识网络促使国家创新体系的进步

在知识经济中,信息与知识的传播和扩散与知识的创造同等重要。厂商和国家经济发展的绩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搜集与利用知识的效率,或者说信息与知识的分配效率。此外,厂商在更大规模上寻找各种途径促使企业内部的相互学习,并通过与外部市场的合作和有效的知识网络获得额外的资源补充。知识网络的发展有助于厂商的创造活动,而创新发生在不同层次、不同部门与不同领域上,由此形成的创新共同体构成国家创新体系。现代社会的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是知识分配的能力,它日益具有国际性。

1.6科学体系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引擎作用

如前所述,科学系统的核心是公共研究实验室和高等教育机构及研究机构,它不仅包括厂商的研究机构,而且包括政府和科技管理部门及研究机构。在知识经济中,科学系统的功能主要由三方面构成:首先,生产知识,即为生产和发展提供新知识;其次,传播与扩散知识,即通过教育和开发人力资源等形式向社会传播知识;最后,转让知识,即通过传播知识而提供社会需要的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技能和信息。在知识经济中,科学系统不仅需要重视生产和传播知识的功能,而且应重视如何将知识转让给经济部门和其他社会部门,尤其是企业。科学系统的这些功能决定了它们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引擎作用,推动着国家创新体系的进步。

1.7知识经济中的政府政策

在知识经济中,政府的政策应与以往的经济形态有所差别,特别是与科学技术、产业及教育相关的政府政策应有新的观念。需要承认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承认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性,以及优先考虑在促进知识扩散、提高人力资本素质和促进组织结构变革等领域的发展战略和政策。例如,在几乎所有的OECD国家中,企业资助的研究与开发(R&D)比例均高于政府的投入,占总投入的约60%,参与全部研究工作的67%。这充分说明企业在国家创新活动中的确发挥着核心作用。

2管理者素质结构的内涵

管理就是通过权力、职位权威和个人魅力三种因素的不同组合,指导其他人的行为和工作,以完成一项任务。换句话说,一个有效的管理者知道要做什么及如何使之完成。而管理者的非行政性影响力取决于管理者自身内在素质的高低。因此管理者素质结构就是作为一个管理者必须具备的个人能力和品质的有机结合。

管理是通过特定文化、社会技术环境中的人类群体来完成活动的,活动包括实际操作和管理活动。不同的群体组成为组织,在组织中,个人和群体在一段时间相互联系以实现既定的目标。为了使这些群体能实现这些目标,管理者就要履行计划、协调、实施、决策等诸如此类的职能。管理过程的核心职能:领导、决策和沟通。相应的,一个优秀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应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素质结构。

2.1领导特质

2.1.1活力和耐力

充满活力是一个人具有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具有说服力的一个特征,没有吸引力的领导者不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另外,领导者常常需要长时间地、高度紧张地、没有休息的工作,这就使耐力成为基本的要求。作为榜样的领导人可能是所有人赶超的目标。

2.1.2决策力

一个领导者不仅必须拥有作出决策的技能,还必须愿意作出决策,愿意承担决策造成的后果,不管它是好还是坏。

2.1.3说服力

说服力是一种通过影响他人而使之服从的能力。没有这个能力其他特质可能就会无效。要说服别人就得运用表达能力、道德感染能力等天赋,但最重要的可能是倾听并理解那些劝服对象不同观点、利益和情况的能力。有了这些理解,领导者就能说服追随者行动并能使领导者和这个群体双方都满意。

2.1.4责任心

赋予权力的同时就赋予了责任,这几乎是条公理。随心所欲、不负责任的领导很少会成功。领导者的行为必须具备一定的稳定性,特别是从那些必须依靠这种稳定性的人的角度来看,更是如此。

2.1.5智力能力

作为一个领导者,一定的智力能力和知识结构是必须的,它可以增强前述各种特质的效果。

2.2决策能力

(1)决策要及时。延误决策意味着发展机会的丧失。

(2)决策要有理性。决策过程应该建立在原因――结果分析的基础上的。要有意识的关注两点――要实现的结果和使用的手段。对手段也要像对结果一样仔细地通盘考虑,因为手段和目的一样重要,决策的方式决定了最终的行动。

(3)要有整体观念和全局意识。决策是定位于将来并会引起重要结果的。它们是用来对付未来变化的,同时也是影响行动的判断。决策不仅是线性的,还可能是迂回的。它们内部的相互作用不仅是顺序的还可以是并行的,还可能与其它系统相互影响。每一个关键方面都应考虑到,因为它和其它相关方面相互作用,改变着其它相关方面或为其它相关方面所改变着。

2.3沟通能力

(1)要善于处理沟通的内容。要具备将复杂的情况和自己的思想表达清楚的能力。

(2)要善于识别接受者。沟通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沟通者而且取决于接受者。沟通者要善于对不同类型的接受者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以达到最佳效果。

(3)要注意建立保持通畅的沟通渠道。对于一个组织和部门而言,即使非常注意深入群众的管理者,也无法逐个的与下属进行联系,其影响力必须通过某种中介得以对每一个下属发生作用。因此,要建立和保持通畅的管理渠道,挑选合适的中介是相当重要的。

3知识经济对企业管理者素质的要求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社会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无限的财富和机遇,但也改变了人类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更改变了人类相互交流、沟通的方式。企业处于经济的最前沿,其受到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者应具备以下几点素质要求:

3.1管理者应具有较强的知识驾驭能力及合理的知识结构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基础,科学技术是发展动力,而科学技术又是知识的具体表现形式。由此可见,知识是管理者在知识经济时代求得发展的关键。这就要求管理者对知识要有很强的驾驭能力和合理的知识结构。管理者的知识结构要合理。作为管理者仅仅掌握一、二种知识是远远不能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的。它既应该是某项技术的“专家”,也应是一个博才的“杂家”。它不仅要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才能,而且还要对其他科学领域的科学知识有所认识和了解。如:人文科学可以培养管理者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经济学可以培养管理者把握经济脉搏,分析企业发展趋势的能力;政治学可以增加管理者对国内政治局势、政策等方面的信息量,从而分析经济发展的趋势等等。知识是多种多样的,是没有门类限制的,能够学以致用才是真知。所以要求管理者应适时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增加自身的知识量,时刻鞭策自己。

3.2管理者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敏锐的洞察力

知识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字“变”,中国在变,科学技术在发展,行业水平在提高,市场氛围也在变等等一切都在变,而且变化速度很快。面对激烈的竞争、难以想象的经济变化,管理者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很难适应知识经济大潮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必需的,但只有心理素质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对经济形势的变化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时刻关注经济的变化,把握经济发展趋势,做出适合企业发展方向的决策计划。

3.3管理者应具有对经济发展方向的判别分析能力和前瞻性眼光

纵观历史,每一次人类的进步都起源于知识技术的飞跃。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应认清社会的发展规律,时刻关注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并对其发展趋势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判别分析能力。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周期缩短,企业经济周期弱化,更加促使经济变化加速,更需要管理者具有极强的判别能力和前瞻性眼光,对企业的内、外环境加强了解和分析,并对其内部环境加以优化,从而纵观全局,为企业指明发展方向,适应经济的发展。判别分析只是管理者对企业做出的一种事后行为,要想使企业发展成为时代的“领头羊”,管理者不但要对经济形式发展有一定分析能力,还要有一定的前瞻性眼光,做出适合企业发展方向的决策。

3.4管理者应具有对现有知识和技术的管理能力和“改进―创新”意识

企业的最终目标是最大限度提供消费者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产品与服务是企业的支柱,没有过硬的产品和服务,企业是没有发展前景的,但企业没有适合顾客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同样没有发展。所以说,如何使企业拥有最富竞争力和最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是管理者最根本的任务。换言之,管理者应具备对企业现有产品和服务管理的能力和对科学技术的“改进―创新”意识。随着生产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市场空间会逐步缩小,企业要想继续发挥主导产品的市场优势,就要利用最新的工艺、技术,不断推出换代、派生产品,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或者细化消费群体,生产个性化产品。如海尔集团专为农村市场生产的能清洗土豆的洗衣机就是一例。因此,管理者对企业产品和服务技术的“改进―创新”意识,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3.5管理者对“终身教育”的重视

知识经济时代是信息快速流动、更新迅速的数字时代。这就对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素质要求。“终身教育”势在必行。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要时刻加强自身的学习,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管理者应时刻抓住每次可能学习的机会,时刻用最新知识鞭策自己。作为企业管理者只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不够的,还应该以企业的发展为己任。企业是一个团体,只有将管理者与每个员工的知识结合在一起转化为企业智慧,才能使企业更具生命力。这就要求管理者能够在以身作则、勇于接受改变的基础上,发挥管理者的领导才能,积极为员工创造学习再教育的机会,努力营造企业“终身教育”的学习氛围,与员工共同进步,从而提高企业整体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 张贺礼,刘凤明.知识经济对企业管理者的要求[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02):70-72.

[2] 刘彦国.谈知识经济时代管理者素质和管理艺术[J].理论界,2001(01):P45-46.

[3] (美)拉比尔.S.巴塞.情境管理:全球新视角[M].石晓军,刘宇,李恒金,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4] 谢康,陈禹.知识经济思想的由来和发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上一篇:初中思品自主学习策略的探究 下一篇:电子设备中地线布线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