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3 06:07:16

知识经济论文

知识经济论文范文第1篇

1.知识的传播范围扩展到了全球范围。

知识经济具有强烈的流动性,在出版业的框架中,知识的流动是其重要的职能之一,在知识和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出版物中承载的知识不断地向全球范围内传播。

2.运营模式更加规范。

我国正积极地追求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在这一过程中,除了要不断增加国际出版交往、从中获取更多的发展契机外,还应与国际出版业的出版模式相契合,通过规范化的运作逐渐缩小,不断提高出版物的质量与水平。

3.出版物的载体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出版物的载体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基于光电子技术的传播媒介正在成为时展的必需,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等为载体的出版物因其容量大、检索方便、出版周期短等特征,正在对人们的阅读习惯产生冲击。

二、出版业与知识经济的关联及其对知识经济的推动

1.出版业与知识经济相互促进、彼此制约

在知识经济时代,出版物是作为对知识进行学习和创造的成果存在的,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在《著作权法》等法律的保护下,知识创新者对自身权益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为了获得出版和作品发表的机会,对出版业的出版动态十分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出版部门的行为和意愿就成为了知识创新者的风向标。当然,出版业与知识经济是密不可分的,出版业本身很难引导出版的方向,它要与知识经济的特征相结合,在大量的知识创新成果中进行选题,以此开拓出版物的广度与深度,使知识经济在更高层面上运行。

2.通过知识的存储实现对知识经济的推动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任何对社会组织有价值的知识或者知识创新的成果,只有通过编辑和出版,才能将其保存下来。这种“存储”对知识经济能够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知识不受时空约束,可以在十分广泛的范围内传播,在社会其他资源的“协助”下,能够最大限度地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经存储而保留的成果会在累积之后产生创新的意愿,这为知识经济的可持续性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从这个角度讲,出版业不但能够促进知识创新,还能扩大其创新的范围,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作用。

3.重构知识体系,优化知识经济范式

在知识经济体系中,知识按照自身的结构模式运行着。而这种“自觉”的运行方式需要建立在社会上已有的、得到认可的出版物之上。而出版物作为出版业的产品,这种知识体系也就理所当然地由出版业规定和构建起来。只有经过编辑加工之后,知识才得以出版和传播。从这个角度讲,出版业对于知识经济具有明显的优化作用,不但能够存储和重组知识体系,还能够直接参与到知识经济的创立与发展过程之中。

三、知识经济背景下出版业的创新机制与构建

如何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不断进行机制创新,构建与其相匹配的运行模式,是我国出版业需要思考的问题。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出版业只有不断地谋求对知识的存储、组织和优化,才能使出版业获得长久的发展动力,为知识经济和人类的精神文明作出更多的贡献。

1.依据知识经济的要求,创新出版观念

观念创新是任何创新的先导机制。在目前乃至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出版业的思想观念和知识经济的要求之间还会存在明显的差距,这种差距需要实际行动去弥补,但在行动之前,却要对整个出版业进行观念上的革新,提升其市场化程度。为此,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同时做出努力:①强化出版企业的文化建设。在面对知识经济的过程中,只有强化企业文化建设,才能在产业(企业)内部确立起共同的出版理念与奋斗目标,这对改善出版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实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②加深对知识价值的认知。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知识是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存在的,其价值应该在社会活动中不断地凸现出来。对出版业来说,一方面要通过宣传和教育使从业者牢固树立起知识价值的观念,另一方面还要构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外部和内部环境,使知识价值最大限度的得到体现。③重塑人力资本的概念。人力资本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要素,出版业要转变人事管理方式,积极主动地对人才的潜力进行开发和使用,通过多种手段全面提高从业者的综合素质和对知识应用的能力。

2.以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进行制度创新

任何创新意愿的最终实施,都是要在制度框架下完成。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出版业创新机制的构建同样要以制度为依托,全面深化出版变革:①依据知识经济的要求,全面激发从业者的工作热情、工作积极性和主体性,在人事、用工、分配政策方面不断做出调整,使优秀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②放松对出版业的政府规制,全面推行政企分开,分批次地将出版机构(企业)推向市场,缩紧政府对出版业的干预,变以往的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逐步完成从“管理”向“领导”的转变。③通过并购、拆分、联盟等方式,适时调整出版企业的规模,优化出版业的行业格局,在转换经营机制,建立法人治理模式的基础上,尽快组建起一批大型、特大型的出版企业、集团,这对整合和优化出版资源、出版结构,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具有明显的帮助。

3.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努力实现管理创新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范式,对经济体系中社会组织的运行和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出版企业除了要进行观念创新和制度创新外,还应在管理创新方面做出必要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出版业的经营战略:①在传统经济范式中,出版业往往追求“规模为王”。实际上,在出版业中,“规模收益递减规律”是长期存在的,一味地追求规模会使出版企业最终陷入到危险的境地。因此,需要适时的转变管理方向,追求“效益为王”,实现从生产型管理向经营型管理的转变,甚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资本运营的方式,增加产业收入,分散产业风险。②在知识经济的框架下,出版业的发展应该是开放式的,要不断突破出版产业的地域限制,变传统的封闭管理为全方位开放式管理,通过合资、参股等形式,使出版企业不断具备现代企业特征,融入到知识经济的运行体系之中。③对出版业资源的地位和作用进行评估,重新确定不同类型资源对于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贡献度,并以此为基础,完成从“以物为本”的管理模式向“以人为本”的转变,发掘人的潜力,激发人的热情,扩大产业规模,提高出版物的质量。

4.以消费者为出发点,积极进行产品创新

出版业作为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产业,不免具有服务消费者(读者)的意味。甚至从人类文明进步的角度讲,出版业只有以消费者为出发点,按照知识经济的要求积极地进行产品创新,才能满足不同读者的需要实现其服务于社会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一点,笔者认为需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在知识经济时代,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对出版物的评判标准在不断改变,个性化的需求逐渐占了上风,并以此对出版业的产品生产造成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出版业只有变革营销和出版理念,以市场为依托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与品种结构,才能实现个性化的经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促进出版业的进步和知识经济的良性发展。②积极创新出版物的载体,在传统的书、报、刊等载体的基础上,谋求以网络、信息技术、即时通讯工具为载体的新媒介载体。③内容是出版物的灵魂,这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备受推崇。而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人们对于知识的理解更近了一层,出版业只有“以人为本”,从满足消费者的角度不断地丰富出版物内容、加深内容深度、拓宽广度,才能使出版产业最终并入到“内容产业”之中。

知识经济论文范文第2篇

创新经济管理制度指的是对企业人员进行管理和约束,同时又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使企业人员的行为能够在管理制度范围内进行。要创新企业经济管理首先就要创新管理制度。第一要对已有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加强企业各环节管理水平,并及时发现和解决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创新经济管理制度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制定符合企业发展实际轻快的经济管理制度,制度要明确员工岗位的花费以及落实岗位职责,管理工作的责任必须落实到各岗位负责人身上。二是在完善制定管理制度的同时做好员工监督制度,确保经济管理在进行过程中不出现人员的问题,最大程度避免企业经济受损。三是建立企业内部经济控制制度,构建一体化企业管理,以此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促使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2.创新企业资源管理

知识经济时代下,人力资源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的物质资源和自然资源所创造的价值,并逐渐成为了经济和财富增长的主要源泉。由此可见,企业发展应当重视知识的价值,使其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源。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从以下四点入手。

(1)坚持“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以人文本”管理导向及时管理哲学上的一次变革,也是对企业自身经济发展的合理考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于员工的情感交流,为员工创设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对于员工在企业中所表现出的能力要采取及时的认可,充分尊重员工人格,并充分挖掘员工潜在能力,多方面培养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进一步促进员工创造性,带动企业经济发展。

(2)注重员工知识培训和教育。对于在岗职工进行思想教育和培训,使员工深入了解企业,同时提高企业员工的知识技能和实际操作水平,以此全面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只有相关的培训学习,员工才能及时更新自身观念,从而能够积极应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执行能力。此外,在人才招聘过程中,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情况来制定考核标准,多吸纳高技术应用人才,打造高素质、高知识含量的企业人才队伍,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3)加强企业知识信息化建设。知识经济管理下的信息化建设能够让知识资源管理更为有效的进行,同时还能够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随着当今社会超信息化时展,企业获取信息的能力与途径也在不断提升,而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正需要企业通过技术平台来充分发挥知识的力量,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如数据技术能够提供知识挖掘和信息储存工具,网络技术能够提供信息交换平台等等,企业只有加强信息化建设,才能够使企业知识管理变得更为快捷,并进一步从根本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4)重视学习型企业管理方式。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人员学习能力的高低和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已然成为了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而在当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也多表现出学习型的特征。因此,要想在知识经济管理下创新企业发展,就要重视学习型管理,不断增强对知识的积累与更新,在企业打造学习与工作和谐一体的氛围。同时,企业还要将工作与新型教育模式紧密结合起来,为企业员工的终生教育提供环境支持,将企业打造成学习型组织,从而推动企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3.结语

综上所述,知识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已经得到了大众的认可,以知识为本的经济发展也在逐渐成为经济市场中的主要发展形势。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只有准确把握知识经济管理下的发展基于,以知识经济管理创新企业知识资源,才能真正促进企业全面发展。

知识经济论文范文第3篇

目前对知识经济的内涵存在很多不同的理解。我们综合当前的一些观点,来解析知识经济的含义。理解知识经济,应该以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统一为依据和标准,知识经济描述的是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对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更为侧重,却不是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的直接反映。

二、知识经济对企业内涵的影响

知识经济时代,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企业的内涵。第一,在企业创办之初,需要先考虑技术和知识的,而不再和过去一样是资本。对于企业来说,知识已经成为了关键性的资源,甚至是超越了传统劳动力和资本生产要素,企业发展也依赖这一新动力。知识资产也成为了企业的关键资产,这些资产的表现主要有:(1)商标、服务和信誉等帮助公司占据一定市场竞争力的资产;(2)版权和专利等资产,主要是体现出了智力劳动;(3)管理经营方式、企业文化等资产,主要是体现出了企业的潜力等。第二,在企业里,那些专业人才,尤其是拥有特殊专门知识和技术的人,将在企业获得重要的地位。此外,企业要想取得成功,最关键的就是既要引进优秀人才又要有科学的知识和先进的技术。这三方面的内容将会使原有企业的所有权基础发生动摇,并且使企业的内涵发生深刻变化。

三、知识经济影响下的企业知识创新研究

1.企业知识创新过程。

目前,在跨国大型企业之间进行的关于知识创新的合作普遍是关于技术创新领域的合作。技术创新的过程通常是:新思想、设计、试验、再设计、生产直到市场销售(见图1)。然而企业的知识创新过程却不单单是如此。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以及对企业知识创新功能概念的分析,从而将企业知识创新过程模型绘制出来。企业知识创新过程是以企业的价值创造为最终的方向目标,主要有企业知识的学习编码、应用和创造过程等过程。为了实现企业知识创新的循环和延长循环周期,就需要建立知识的反馈机制以及与外界勾通的学习机制。企业知识创新过程对这一过程中知识的地位和作用更为突出,并对企业知识的变化规律以及对企业产生的价值意义进行重点考察;技术创新过程则更为重视的新产品的研发以及相关的整体性过程,侧重点仅仅放在技术类知识上面。

2.创新过程主要特征分析。

第一,不确定性。我们无法预测哪里可以进行创新,也不可能规划创新成功的准确时间安排。可以说创新具有很高的失败率,创新能否最终获益也是不确定的。有时的结果会是令人惊喜的收益,有时尽管成功了却收益不佳,甚至低于成本。第二,知识密集性。新知识的创造还需要人类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企业的创新学习曲线是非线性的,实现的是跨越式的成长,这就需要密切联系起每个知识节点上的个体,实现良好的信息交流。第三,充满了各种冲突。主要有创新主体之间产生的利益冲突,另外还有创新方案的竞争等。所以,企业知识创新过程一定要做到面向未来和面向市场,否则知识创新也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

3.知识创新的价值功能体现。

企业知识创新作为一种企业活动是以一定的社会经济目标为导向的,有意义知识的创造是其终极目标。企业知识创新的价值功能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体现:

3.1通过对企业经营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来创造当期利润。

企业要想取得竞争优势,就一定要采用先进的经营模式,取得一定的技术进步才能使产品成本得以降低。而先进经营模式的产生是以创新工艺为前提的,这样才可以拥有先进的生产力。在特定时期内,若是创新投入比成本节约少,那么企业就能取得成本上的优势。所以,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要进行工艺方面的创新。然而,企业进行产品的创新却远远比进行工艺的创新所具有的经济意义更大。一旦创新成功了新产品,那么企业既能提升自己的竞争地位,还能在新的市场上进行开发并抢占先机,通过获得一定的垄断地位,来收获大的利润。

3.2对于企业竞争力的增强主要是通过企业知识的创造以及企业能力的培养。

企业知识创新作为企业获得新知识一大来源,不但可以使企业内部的知识储量和价值大大增加。企业只有在知识创新上下足功夫,才能增加自身的知识存量,保证知识资产的价值。企业知识创新还能促使企业综合竞争力大大增强。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便是知识,知识同时也是企业核心能力中最核心的内容。企业知识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能力,促使使企业在未来拥有超强的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可以说,企业主要借助创新这一手段来取得一定的竞争优势,也正是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才促成了企业的知识创新。

四、结语

在知识经济这一背景和条件下,促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关键,要便是大力推进知识创新。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发现企业的知识创新不仅仅只是一个产生新知识的过程。实现完整的知识创新过程,还需要企业进行有效地管理,所以,不但要注重知识创新的而且也应该重视知识创新的管理。

知识经济论文范文第4篇

知识经济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言的。它是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不同于其他经济类别,知识用于经济且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此外,知识经济时代较其他经济时代还具有以下几个最明显的特征:知识成为主导资本;信息成为重要资源;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成为经济活动的核心;信息技术是知识经济的载体和基础;经济增长方式出现了资产投入无形化、资源环境良性化、经济决策知识化的发展趋势。

知识经济对企业营销管理的影响

知识经济以巨大的能量改造着传统经济,进而形成新的适应新时代的企业营销模式,并以强劲的动力催动新的营销模式不断展现,推陈出新。

1营销产品发生改变

知识经济社会,知识成为知识经济的核心要素,与此同时,人类知识构成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消费者的选择由原始的单一化趋于多样化和个性化,其需求也从单纯的物质方面上升至精神层面。因此,以物质为基础的传统的基础产品制造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生存要求,其制造模式必须转向以知识含量为基础的高科技含量知识产品。这就要求企业充分捕捉和利用市场信息,开发和生产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改造传统行业,提高企业产品的知识含量和管理水平。而信息技术含量的增多也使产品的设计、开发和使用周期变短,促使企业加快开发新产品的速度。

2转变消费主导因素

传统的营销管理是按照顾客的需求提供商品,通过市场调查,采取相应的营销方式,从而满足顾客的需要。这是一种以“发现”为主导的营销行为,其前提是消费者在有购物意愿之前就明确知道自己需要购买什么,或者说在设计之前就对产品有了一定的需求定位。但在知识经济的影响下,更多的是要假设消费者不知道自己的购买意愿,而是通过学习、吸收的过程逐渐确认自己的所需,企业通过营销的过程帮助消费者“学习”,引领消费者建立需求,这是一种既受市场驱动又驱动市场的双向行为。此外,从信息与企业经济活动的关系看,知识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注意力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各种传播媒体信息铺天盖地,不断干扰者消费者的视听。在个人注意力有限的情况下,人们会考虑如何分配注意力以寻找或获取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并将此信息作为购物的参考因素。在4P(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营销组合的实施中,企业必须把了解和吸引消费者注意力放在第一位,使自己的产品能够进入目标人群的“注意组合”,再先后进入到“考虑组合”和“选择组合”,直至最后完成购买交易。

3实施持续营销策略

在生产力高速发展的今天,生态环境也随之恶化。人们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因此,纷纷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知识经济下,企业必须适应新的环保形势,制定新的营销策略——绿色营销。首先,应建立绿色营销信息系统。其次,应制定绿色产品及服务战略。

4网络营销不容忽视

在知识经济时代,营销渠道形式多样,网络营销要求企业把考虑顾客需求和企业利润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上,因而,企业应从顾客需求的角度出发,实施网络营销策略。网络营销是一种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迅速、有效的营销方式,它图文并茂,并伴有影音,具有时效性和观赏性,能够调动消费者的兴趣爱好。一方面,营销管理部门可通过网络手段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信息,电子商务等一些新经济手段的运用,帮助企业降低了销售成本;另一方面,消费者借助网络工具,与销售方进行沟通交流,促使厂家以目标购买者来定位产品的开发。可以预见,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将融入进互联网络,而网络交易将会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至关重要的交易方式。在一个健康的经济体中,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要开辟出网络营销模式才能够在知识经济时代稳步发展。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它将逐步替工业经济成为国际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对于电力行业这样的国有企业,机遇和挑战并存,优势和劣势同在,顺应形式,做好转型期管理模式、营销模式调整势在必得。

知识经济论文范文第5篇

知识经济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是以知识和信息为依托进行生产、服务、营销以及使用为一体的现代经济形式。凭借智力能力、知识信息等优势来调整并分配知识资源、信息资源,实现对科技知识的研究开发与积极使用,利用这些知识资源创造经济效益。知识经济的主要特点体现为:高效研究并开发知识产品、创造高新技术、增加产品的知识含量与科技含量,凭借信息、科技与知识等来支持经济发展,促进经济进步,推动某一个行业、产业的飞速发展。知识经济的核心是人才,高端人才是支持知识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

2知识经济发展与图书馆建设之间关系

知识经济的发展必须依托大量高端人才资源,人才资源的培养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无限活力、带来了无限契机,基于知识经济与人才资源之间如此密切的关系,必须加大对人才资源的培养力度,然而,人才资源的塑造与培养最终需要依靠知识的汇聚地、文化传播中心——图书馆的大力支持,图书馆为人们提供了浩瀚的知识资源,广阔的信息咨询,是各行各业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和基础,面对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型人才需求的加大,图书馆作为人才培养的服务中心必须改革自身建设,创建适合于知识经济发展与知识型人才培养的图书馆信息系统,这样才能体现图书馆的文化服务价值。

3知识发现的含义

知识发现最早源于20世纪80年代,借助于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统计学等技术形成的综合性学科。知识发现是一个数据信息处理过程,从浩瀚数据中获取有效的、创新的,并具应用功能的信息处理过程。知识发现体现出一个信息数据的整合化、归纳化过程,通过对各种数据库、信息库加以归纳、分析、整合,深入筛选与总结有价值信息,探索数据信息内部的联系、规律,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等等,将被整合的数据信息以及所总结出的规律进行深入发展,使之成为知识资源,从而为更多人提高服务,整个过程中伴随着信息整合与知识发现等工作。

4基于知识发现的图书馆系统构建

得益于多元现代化技术,现代图书馆走向了数字化发展,形成了一个数字信息系统,这一系统利用网络这一载体有效集中并联系了来自于各个地域、机构的信息资源,同时实现了信息的传播与共享,利用知识发现技术能够在广阔的信息系统中迅速采集、组织并有针对性地选择知识,在对这些知识进行智能化处理,打造出整合有序的专题化知识产品,具有独到的功能与价值,将其提供给用户,实现对用户的知识,促进问题的积极解决,这种以知识产品为核心的图书馆服务为知识人才以及科研人员提供了巨大便利,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促进科技发展与进步。构建基于知识发现的图书馆服务系统是发挥图书馆功能与作用的前提条件,能够实现对用户的全方位、及时、高效服务,利用知识发现系统提供直接针对于用户的服务,基于知识发现系统结构打造出一个数字化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这一系统结构主要包括资源层、服务层、知识发现层、用户层等,每一层发挥着各自的功能与作用。

4.1用户层

作为系统的入口,用户凭借网上搜索工具得到各自数据信息、知识资源,难题的处理策略等等,这一层次也为各方人员沟通交流的媒介,例如:高端知识学者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信息员与知识人才之间的交流对接等等。用户可以借此同系统进行交流互动,供应高新技术知识,提高知识发现水平。

4.2服务层

服务层是专门针对用户提供各种服务的平台,利用多种服务工具与服务方法来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例如:集成检索服务、个性化咨询、信息查询等等。确保了知识资源、文化信息的积极优化、全面整合,达到信息的沟通与分享。以知识发现为基础的图书馆服务系统是直接针对用户,为用户提供专业化服务的系统,凭借这一系统用户实现了参与交互,这一系统会跟随用户需求变化而变化,服务项目、服务方式将会更加健全丰富,各个服务模块相互配合、彼此作用会形成全新的知识服务模块,从而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务形式。

4.3知识发现层

是图书馆服务系统的核心,其功能体现为:在数据挖掘技术、智能化技术以及数据库等技术的应用指导下,对图书馆收录的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搜索、采集、整合与创造。具体涵盖两大方面:第一,预处理数据,体现为:数据清理、集成、转换、总结等等。对图书馆已有的数据信息资源进行选择、过滤、分析与处理,将无用的冗杂数据剔除,维护数据信息的科学性、完整性,最终打造出一个精炼数据库,能够为信息挖掘、数据发现提供便利。第二,数据挖掘与评价,这一功能是最重要的功能,灵活调动数据算法库动态供应各种数据挖掘方法,例如:数据归类、聚合、关联分析等等,借助数据库来不断研究出新信息、新知识、新模型,利用这些发现来探究规律。再集中对这些新知识、新发现以及新规律等进行优化整合与科学处理,最终存入知识数据库,根据用户需求提供针对性的可视化服务。

4.4资源层

置于图书馆服务系统的底层,发挥着基础设施的功能和作用,其中主要包括多种数据信息,例如:数字资源、成型的知识库、尚未被挖掘与整合的信息等等。资源层是实现知识发现服务的基础性保障。

5结语

基于知识发现的图书馆系统是图书馆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能够为用户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知识服务,能够促进知识人才的培养,全面提升图书馆信息知识服务水平。

知识经济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知识经济;会计假设;会计本质

知识经济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一个新时代概念。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996年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所提出的定义是:“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其主要特征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基础。以信息和通讯技术为条件。以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本为首要生产要素等。知识将在社会生产和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主体作用。并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历史中的任何一次变革都会引发会计的变革。“会计主要是适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M·查特菲尔德《会计思想史》)由于知识经济导致世界产业经济结构从物质型经济转向知识和信息型经济,信息与通讯技术的空前发展和全球网络的形成,将创造出许多过去完全想象不到的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知识经济对会计理论的冲击是全方位的,包括会计思想、会计目标、会计管理体制、会计技术方法和会计政策规范。国内学者在研究知识经济对会计影响时,往往多集中于阐述知识经济对传统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四大假设的冲击影响。研究的逻辑起点无非是从会计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出发,阐述它的不适用性。有的学者如殷志刚、邱景忠提及到其对会计目标、历史成本、资产概念的冲击。但都浅尝辄止。对作为会计研究重要方面的会计本质,却很少有文章系统论述知识经济带来的影响。

一、我国会计理论界对会计本质的三种认识

本质是决定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根本属性。会计本质是由会计的内在矛盾所决定的,是会计这一事物比较深刻的一贯的和稳定的方面,它从整体上规定会计的性能和发展方向。会计本质也是确定和解释其他会计概念的依据,会计研究首先应解决会计本质问题。这一观点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风靡我国,并在会计研究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存在于我国会计理论界的对会计本质的三种认识即“会计信息系统论”、“会计管理活动论”和“会计控制论”,这是对其进行长期研究的逻辑起点。人们对会计本质和内涵的探讨一直没有停止过,迄今为止仍是三派鼎立,没有能够达成一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需求的多样化以及人们价值意识的转变,都迫切要求我们对会计本质重新加以思考。

(一)会计信息系统论

余绪缨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进并主张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他认为:“根据当前的现实及其今后的发展,应把会计看作是一个信息系统,它主要通过客观而真实的信息,为管理提供咨询服务”(金绪缨,1980,1982)。此后,这种观点得到了葛家澍教授等人的支持。他们给会计所下的定义是:“旨在提高企业和各单位活动的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葛家澍等,1983)。

(二)会计管理活动论

“管理活动论”这一观点是我国学者首创的提法,由杨纪琬教授利阎达五教授率先提出。1980年,在中国会计学会成立大会上。两位教授合作发表了题为“开展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几点意见——兼论会计学的科学属性”的论文,首先提出了“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的观点,并认为:会计管理在微观经济中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重要的价值管理;在宏观经济中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企业的价值运动就是个别资金的运用,会计管理是对这种运动进行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

(三)控制活动论

“控制活动论”是20世纪90年代初为调和上述两派的论战而出现的一个新兴学派,其代表人物是杨时展和郭道扬两位教授。杨时展教授的会计控制论侧重于会计微观领域,其建立的基础是受托责任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会计控制论。他认为:自古以来,会计最根本的目的就在于反映、控制经济活动,离开现代会计这一控制系统的运行,要提高经济效益是根本不可能的。郭道扬教授的会计控制论侧重于宏观会计领域,他从会计史学视角出发,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提出了现代会计的全面控制观点。他认为:会计是人类为实现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所进行的一项基本活动,因而现代会计的本质是一个全面控制系统,必须把过去、现在与未来结合在一起;必须把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结合在一起。尤其到了现代社会,会计更是现代经济控制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社会中通过对包括财务信息在内的经济信息的优化与利用,以期对即定目标的控制和最终目标的实现。将会计界定为一种控制活动,优势在于:从外延和内涵两方面揭示了会计的本质,阐明了现代会计是一个控制系统。并且将受托责任与会计控制系统相结合,同时明确了受托责任与决策的关系。二、知识经济下对会计本质三种观点的辨析

(一)按照会计信息系统论的观点,会计活动确实是生产制造信息的行为,但知识经济环境下这种信息的内涵却在不断地扩大

具体表现为:1、知识经济下,信息的使用者不仅要了解财务信息,还要了解企业的背景信息和前瞻性信息。另外,非财务信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如企业的核心技术、管理团队的背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产业的竞争形式等,这些信息单纯依靠财务信息是不能充分反映出来的,而这些信息往往只是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时考虑的重要因素。2、在知识经济环境下诞生的新的信息记录、采集、聚合、分析、整理、传输、公示技术等均产生了质的飞跃,现在的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使海量的信息能够得到处理,并且能够即时为使用者所取得。大大提高了信息的质量和时效性。3、知识经济下单纯认为会计是确认、计量和传递经济信息的过程的看法只体现了会计的反映职能,忽略了监督、预测和分析等控制职能。因为财务人员每天要依靠自己的职业判断去分析确认各种资产,选择不同资产的计量属性等等,这种判断性决策本身就是一种管理活动。

(二)会计被界定为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是管理经济的一种工具,这是对会计本质认识上的一次质的飞跃,它强调了会计具有反映和监督的双重职能,是我国进行会计改革以来。体现在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中的一个历史性的进步。在知识经济下。扩大了企业管理的范围。也深化了管理的内涵。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更加丰富了管理的手段。所以。原有的会计本质的认识有点模糊,范围过大,无法区分会计管理和其他管理的界限。因为会计管理毕竟不同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生产管理、知识管理等等,会计管理也非财务管理,所以该概念应该予以深化、细化。

(三)会计被界定为一项控制活动

控制只是会计所表现出的重要特征,它在逐渐成为会计的重要职能之一,但是并不能用控制去概括会计的本质。知识经济的发展丰富了控制手段,扩大了控制边界。由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管理越来越扁平化,控制的界限早已超越地域的限制,使远程控制成为可能。所以,这种直接的控制技术的产生其实弱化了企业财务控制在企业经营控制中的作用,片面地强调会计控制职能只会以偏概全。应该对其加以深化。

三、应该将会计本质置身于知识经济下进行重新考量

知识经济论文范文第7篇

1.1现代包装装潢设计理念分析

从我国的包装装潢的发展来看已经有了较为悠久的历史,从上世纪到本世纪包装装潢可谓是得到了空前发展,这一进步也对我国的商品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从而使得我国的商品流通更加的合理完美化,对市场的实际需求也得到了满足。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现代包装装潢设计的理念有了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适应理念、生产理念、安全理念、环境理念等方面。例如:其中的环境理念主要就是环境保护理念的融入,对包装装潢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商品包装材料使用之后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处在现阶段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形势下,将环境保护理念得到融入就显得格外重要。

1.2现代包装装潢的主要特征分析

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现代包装装潢自身也具有着比较鲜明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经济性特征和时代美感特征以及准确性的特征。其中的经济性特征主要就是将包装设计的经济成本降到最低,同时也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从包装成本的降低情况来看主要是体现在产品的竞争力不断的增强,对档次不同的商品要能够遵循相应的包装。在时代美感的这一特征上主要就是对包装装潢设计的过程中要能够将时代潮流特色得到展现,要结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及精神特征,将健康向上积极的时代美感得到充分的体现。同时也要注重文化性及民族性,要反映出国家的整体审美水平。最后就是准确性特征,这主要就是要对商品的属性进行准确性的把握,设计的要素要能够准确清晰的得到把握。

2.包装装潢设计的影响因素及设计发展分析

2.1包装装潢设计影响因素分析

处在当前的发展阶段,包装装潢设计过程中国也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体现的最为显著的就是新的生活方式及消费观念因素影响。消费观念是直接接受文化思想及消费教育影响的,时代的不断发展对大众消费需求及文化水平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作为社会的主要消费群体中青年,其在物质以及精神消费上呈现出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所以对商品的包装装潢设计要对消费文化进行准确地把握,这样才能够赢得消费者的好感,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也才能在商品的竞争当中占据市场发展优势。除此之外就是新的生活方式,由于包装装潢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的很大的变化,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产品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产品的不断发展对包装装潢的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上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2.2包装装潢设计的发展分析

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处在不稳定的状态,所以在包装装潢设计上也要紧密的和社会发展形势相联系。从包装装潢的设计发展来看已经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其中包装设计的简约化已经成了现代包装设计的主流设计,其以最节省包装材料和洗练的造型等,准确的传达信息,设计的作品也能够体现出纯粹中的典雅及简单中的丰富这些特征。另外就是包装装潢的人性化设计,这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引起人们重视的设计倾向,这一设计主要给人们减少了诸多麻烦。产品的设计主要是为人来服务的,所以产品和人的接触过程中要保持力的平衡,人性化的包装装潢设计要能够具有文化的特性,生活文化以及艺术文化这是人们对商品体验的精神上的升华。当前的包装设计也逐渐的将人文特色及人文精神的蕴含作为重要的设计内容。再者就是包装设计的绿色设计,当前人们的消费环保意识逐渐地增强,而绿色环保也成了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主题,绿色消费以及绿色营销等广泛的应用,也使得包装装潢的设计也朝着绿色设计方向迈进。所以在包装装潢的设计过程中要能够将可再生以及可重复利用的包装材料加以充分的利用,不仅能够对环境起到保护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在经济上得到有效的节约,为企业在市场中的发展带来竞争优势。还有就是地方性的包装装潢设计发展方向,这是诸多国家较为重视的问题,地方性包装设计是对民族设计文化的个性化体现,包装装潢设计将地方性设计理念进行融入能够增强地方消费文化的亲和力,从而将设计的水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我国的包装装潢设计的实际情况来看还有着诸多困境有待解决,从绿色设计这一发展趋势上来看,当前还面临着全行业素质提高及重视度不够的问题。所以要想在包装装潢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发展还需要从多方面考虑问题,针对性解决应对。

3.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正处在社会发展的变革时期,诸多领域都在进行着深化改革,针对包装装潢的设计发展来看,一定要能够和社会发展相结合,只有如此才能够将这一领域得到实质性的发展进步。由于本文的篇幅限制不能进一步的深化研究,希望此次研究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待后来者居上为现代包装装潢设计做出更大努力。

知识经济论文范文第8篇

从社会认识的表层上看,“时代”是人们对一定的重大社会历史事件及其所引起的一系列社会关系变动的度的范围的一种称谓,但从社会认识的深层上看,“时代”是人们认识社会发展的时空坐标系。这样,就产生了历史视野中的“时代观”。然而,“时代观”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正因为如此,在人们认识社会历史发展和现实重大社会的过程中才有不同的“时代观”碰撞。在对知识经济的认识上也概莫能外。近些年来,学术界有不少关于知识经济的“时代提法”,如:“知识经济时代”、“时代”、“数字化时代”、“虚拟时代”、“新经济时代”等等。我以为,这类“时代提法”,如果仅用于具有“普及”意义的一般宣传上,或仅用于对我们所处时代一定阶段上和经济生产发展的某些特征及其趋势的称谓上,似乎还无可厚非,但若将其泛化,视为时代性质的根本变化或时代性质即将发生根本变化的标志,那就值得推敲了。本文拟通过对马克思“时代观”的考察和对有关知识经济的种种“时代提法”的辨析,试图说明我们在现时代应确立和发展什么样的时代观。

科学的时代观有两个重要且相互联系的方法论功能:一是从静态上把握人类社会在其不同历史时代中的最根本、最深层的社会层面与其他社会层面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揭示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或时代的性质;二是从动态上把握人类社会在其不同历史时代中的最根本、最深层的社会层面与其他社会层面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的演变发展,揭示较低一级的历史时代向较高一级的历史时代演变发展的。但科学的时代观是如何实现其方法论功能的呢?我以为,必须首先认识和把握科学时代观的基本逻辑框架。科学的时代观的基本逻辑框架集中地体现在马克思的社会历史发展“图式说”中,搞清楚马克思社会历史发展“图式说”,也就明确了科学的时代观的基本逻辑框架,从而也就探明了科学的时代观是如何实现其方法论功能的。

1.克思“时代观”的主体是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体即生产方式为“划分标准”的“五形态”论

我曾在有关文章中指出,在马克思那里,“世界历史”与“社会形态”是属于同构的范畴。(参见拙文:《关于马克思世界历史发展的历史和逻辑中的几个问题》,载《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第5期)“世界历史”标示着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空间规定性,“社会形态”标示着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性质,而具有特定的空间规定性和一定性质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就是所谓的“时代”。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五形态”(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论就是从总体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以及时代演变发展规律的逻辑论证。可以说,没有“五形态”论,就谈不上对“时代”的科学把握。当然,仅确定上述之点还不足以说明马克思“时代观”的主体是“五形态”论。笔者之所以认为马克思“时代观”的主体是“五形态”论,还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由。

首先,唯物史观在“时代”问题上的具体体现就是科学的“时代观”,故唯物史观最核心的理论也就是科学“时代观”的最核心的理论。生产方式和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是唯物史观最核心的理论,而马克思的“五形态”论正是依据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来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以及时代的演变发展的规律的。所以,只有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体即生产方式为“划分标准”的“五形态”论,才能构成马克思“时代观”的主体。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共产党宣言》、《雇佣劳动与资本》、《经济学批判(序言)》、《资本论》及其手稿和《历史学笔记》等著作中早已为人们所熟知的大量有关论述中得到印证,当然,马克思对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也有其他种类的划分(见下文),但这些划分并不能构成科学的“时代观”的主体。因为,以生产方式和社会基本矛盾为基础的“五形态”的演变发展是社会历史演变发展的主线,毫无疑问,只有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体即生产方式为“划分标准”的“五形态”论,才能直接、全面地昭示社会历史演变发展的主线,从而在总体上把握社会历史演变发展的过程。此外,科学的“时代观”必须能够把握一定历史时代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及其作用,确定一定时代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指有阶级存在的时代)。显而易见,只有“五形态”论才能把握一定历史时代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及其作用,确定一定时代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其三,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学说的历史观根据也正在于“五形态”论。因此,无视“五形态”论在马克思“时代观”中的主体地位,实际上也就是在“时代观”的层面上否定了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学说在马克思整个学说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而这又等于在逻辑上否定了马克思“时代观”的价值取向。马克思全部学说的主旨就在于为人和社会的彻底解放指明道路,“五形态”论则是这一主旨的“时代观”层面上的集中体现。由上可见,马克思“时代观”的主体只能是“五形态”论。至于如何理解“五形态”论普遍的方法论意义的问题,笔者已在有关论著中作了比较充分的阐释,故不赘言。(参见拙作:《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现时代》第四、七两章,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版)

2.以“五形态”论为主体的科学“时代观”在逻辑上规定和包容了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多层面的考察

由于社会是多层面的,放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可从不同的视角上来考察,因此,在马克思那里,除了“五形态”论以外,对社会历史发展阶段还有其他种类的划分,如:两阶段划分:必然王国自由王国。三阶段划分:(A)人的依赖性(经济社会)物的依赖性或人的独立性(商品经济社会)自由个性(产品经济社会);(B)个人从属于共同体个人与共同体对立共同体从属于个人;(C)原生的社会形态次生的社会形态未来的社会形态;(D)原始公有制私有制共同占有制;(E)带有共同体外观的私有制“纯粹私有制”和“私有制的形式”共同占有生产力总和基础上的“个人所有制”。四阶段划分:(A)采集和渔猎时代农业时代时代自动化时代,等等。这里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上述划分形式与“五形态”论究竟是什么关系。学术界有些人认为:对马克思来说,包括“五形态”论在内的“各种划分形式之间不存在哪种更根本的问题,因为,马克思对社会发展阶段的各划分形式在认识对象上各有其限定的范围,而针对不同对象的认识角度是不能相互取代的”。在笔者看来,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即看到了马克思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多方位的考察,但却忽略了他考察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多种视角是有根本和非根本或主导和非主导之分的。

我以为,在马克思那里,既然“五形态”的演变发展是社会历史演变发展的主线,那么“五形态”论就必然是马克思科学地考察社会历史发展的主要逻辑视角。只要仔细揣摩马克思对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其他划分形式的“文本背景”,我们就不难发现:“其他划分形式”都是在马克思考察“五形态”演变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它们不是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总体上的把握,故对它们的论述在马克思那里也就不具有系统的形态。只有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体即生产方式为“划分标准”的“五形态”论,才能在总体上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以及时代的演变发展规律。笔者的这种认识丝毫不意味着否认“其他划分形式”特定的方法论功用,而是强调:“其他划分形式”都只是在某个社会层面上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的,故它们在马克思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考察中不可能与“五形态”论处于相同的地位。那么,它们与“五形态”论是怎样一种关系呢?在笔者看来,“其他划分形式”是对“五形态”论的逻辑补充和扩展,而“五形态”论则在逻辑上规定和包容了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不同层面的考察。其“文本”根据是:首先,在“其他划分形式”中每一序列的第一个阶段,大都或是专指原始社会形态及其某一特征,或是指包括原始社会形态在内的社会历史发展一定过程的某一特征,如原生的社会形态、原始公有制、采集和渔猎时代、人的依赖性、个人从属共同体等。再者,在“其他划分形式”中每一序列的最后一个阶段,都是指共产主义社会形态或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某一特征,如未来的社会形态、自由王国、自由个性(产品经济社会)、共同体从属于个人。自动化时代、共同占有制、共同占有生产力总和基础上的“个人所有制”等。其次,在“其他划分形式”中每一序列的某个阶段,大都或是专指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某一特征,如物的依赖性或人的独立性、个人与共同体对立、纯粹私有制和私有制的现代形式、工业时代,或是指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在内的社会历史发展一定过程的某一特征(“两阶段划分”中的必然王国、“三阶段划分”中的次生的社会形态和私有制包含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其四,在“其他划分形式”中每一序列的某个阶段,大都或是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某一共有特征,或是指包括这两个社会形态在内的社会历史发展一定过程的某一特征,如带有共同体外观的私有制、农业时代、人的依赖性、个人从属于共同体、次生的社会形态、私有制等。

之所以如此,其根本的原因是:马克思对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其他划分形式主要是为了全面地把握人类社会五形态的演变发展,特别是人类社会的资本主义历史时代的历史性及其向共产主义历史时展的必然性(包括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见)和复杂性。这也进一步说明了,构成马克思“时代观”主体的只能“五形态”论。当然,马克思对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其他划分形式也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但我们只有在搞清楚“五形态”论与这些“划分形式”关系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正确地把握这种方法论意义。

3.马克思的“时代观”科学地昭示了时代的性质与时代的特征的关系,从而全面地把握了时展的总脉络

实际上,在考察“五形态”论与马克思对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其他划分形式间关系的过程中,笔者已从一个侧面论及到了这方面的问题。所谓时代的性质是指时代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及其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关系、力量或因素对时代的规定性。对此,马克思说:“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支配着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因而它的关系也支配着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这是一种普照的光,它掩盖了一切其他色彩,改变了它们的特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24页)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一种一定的生产”,指的就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及其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关系、力量或因素”。对于马克思的“时代观”来说,确定一定的时代的性质是考察一切重大社会问题的逻辑基点。离开了这一逻辑基点,对任何重大社会问题的考察都无从谈起。与“时代的性质”相对应的是“时代的特征”。“时代的特征”与“时代的性质”无疑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但决不能因此而把它们混为一谈。

与“时代的特征”相比较,“时代的性质”有着更为稳定、单一的特点。而“时代的特征”则是复杂多样的。它大体上分为三类:一是,一定时代的某一社会层面的特征,其内容如该时代的生产力或生产关系的特点等。这方面的提法有:采集和渔猎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自动化时代;原始公有制、私有制、“私有制的现代形式”、共产主义的“个人所有制”等。二是,一定时代的某一发展阶段的特征,其内容如该时代某一发展阶段上的国际经济和政治形势的总体状况及其发展导向等。这方面的提法有:“战争与革命”、“和平与发展”等。三是,一定时代某一发展阶段的某一社会层面的特征,其内容如在该时代某一发展阶段中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及其社会生活影响的特点等。这方面的提法有:“蒸汽革命时代”、“电力革命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网络时代”、“数字化时代”、“虚拟时代”、“新经济时代”,等等。因此,具有特定的空间规定性和一定性质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即“时代”会呈现出多种特征,人们可以从社会发展的不同层面来把握“时代的特征”。但“时代的特征”与“时代的性质”毕竟不是一回事。19世纪的马克思既经历了以工人运动或社会主义运动高涨为特征的时代,又经历了以资本主义相对稳定发展为特征的时代,同时还经历了“蒸汽革命”蓬勃发展的时代和“电力革命时代”的初期(他为“电力革命”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即将产生的深远影响而欢欣鼓舞),但他关于时代性质的观点(即他所处的时代仍是资本主义历史时代的观点)始终没有改变。从世界历史的高度上看,自20世纪初以来,人类社会开始由资本主义历史时代向社会主义历史时代过渡,当代社会主义处于这一过渡的整个过程的起点上。不过,在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资本主义历史时代向社会主义历史时代过渡是一个漫长、曲折、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的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仍将占据统治和支配地位。所以,更确切地说,人类自20世纪初外来所处的历史时代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占统治和支配地位的历史时代。这个时代的多种特征都是由这个时代的根本性质所直接或间接规定的。

我以为,马克思的“时代观”对于我们科学地认识和把握我们所处时代及其发展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既然“时代的特征”不等于“时代的性质”,那么,用“时代的特征”来直接界定“时代的性质”或把“时代的特征”视为“时代的性质”,就必然会把“时代的性质”搞得模糊不清。例如,无论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或“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提法,还是围绕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种种时代提法,都不是对我们所处时代性质的界定。如果用上述这两类时代提法来直接界定我们所处时代的性质,关于时代问题的研究中就会出现思想理论上的混乱。此外,把“时代的特征”等同于“时代的性质”,在方法论上把时代的某一方面、某一时期或某一时期的某一社会层面的特征绝对化,还会导致实践中的重大错误。对现时代的重大社会历史问题的科学考察(包括重大的战略方针的正确制定过程)必须以对我们所处时代的性质的正确界定为基点,因此,对“时代的性质”的界定出现了偏差,就会导致实践指导思想上的偏差,从而也就必然会导致实践中的重大失误。例如,由于种种原因,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我们曾把“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提法绝对化,从而在国内外形势、战争与革命等问题上出现一系列的编差,这就使得我们的实践活动往往受“左”的倾向的干扰。再如,近些年来,一些人又把“和平与发展”以及有关“知识经济”的种种时代提法绝对化,而忽略了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以及科学技术革命和全球化浪潮中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对立的一面,发达国家对大多数发展家剥削和控制的一面,这种错误的倾向也同样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了损害。

4.马克思的“时代观”科学地揭示了较低一级的历史时代向较高一级的历史时展的必然性及其复杂性

从逻辑上看,以“五形态”论主体、科学昭示时代的性质与时代的特征的相互关系,从而全面把握时展总脉络的马克思的“时代观”,当然内在地包含着对较低一级的历史时代向较高一级的历史时展的必然性及其复杂性的科学揭示。这主要体现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历史时代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历史时展的必然性及其复杂性的论述上。鉴于人们对马克思有关资本主义历史时代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历史时展的必然性的论述较为熟知,放在此笔者仅简略地谈谈马克思关于对资本主义历史时代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历史时展的复杂性的认识及其过程。

19世纪50年代中期,在从科学的时代观的角度考察美国加利福尼亚金矿的发现将会对美国乃至整个资本主义历史时代的演变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的过程中,马克思作出了这样预测:“美国最大的事件是加利福尼亚金矿的发现,其意义超过了二月革命。”“世界枢纽在中世纪是意大利,在现代是英国,而目前将是北美半岛南半球。”“太平洋两岸很快就会像现在从波士顿到新奥尔良的海岸地区那样人口密集、贸易方便、工业发达。这样,太平洋就会像大西洋在现代,地中海在古代和中世纪一样,起着伟大的世界交通航线的作用;大西洋的作用将会降低,而像现在的地中海一样成为内海。欧洲的文明国家要不陷入像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目前那样在工商业上和政治上的依附地位,唯一的条件就是进行社会革命(这里指的是社会主义革命--引者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63-264页)可见,马克思从科学的时代观的角度预见到了资本主义历史时代在20世纪所发生的重大变化: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即美国的出现以及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对美国的依赖性;人类将经历一个两种社会制度即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并存、竞争,且资本关系仍占据统治和优势地位的发展阶段。虽然当代两种社会制度存在的“地区界限”并不是象马克思所预想的那样,但这毕竟说明他从科学的时代观的角度上把握了资本主义历史时代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历史时代过渡的复杂性。此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历史时代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历史时展的复杂性的认识又有了进一步的深化:19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马克思根据西方国家的发展状况,围绕着限制和克服资本主义现代化弊病的问题,从科学的时代观的角度阐述了资本主义类型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具体过程及其复杂性;19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马克思根据俄国公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状况,围绕着限制和避免资本主义现代化弊病的问题,从科学的时代观的角度昭示了尚未完全资本主义化的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具体过程及其复杂性。关于马克思在上述这两个时期对“复杂性”问题的具体论述,我曾在有关文章中作了详尽的说明,故不赘述。(参见拙文《对马克思现代化观的一种读解》,载《哲学研究》2001年第2期)

综上所述,马克思时代观的基本逻辑框架决定了其特有的方法论功能。这种方法论功能使当今人们能够在复杂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地认识和把握他们所处时代的性质、演变发展的总脉络及其向更高一级时展的必然性和复杂性。

我以为,从论上看,学术界出现的把关于知识的种种“提法”(如:“知识经济时代”、“时代”、“数字化时代”、“虚拟时代”、“新经济时代”等)泛化的倾向,与长期以来学术界不少人把从传统农业(或传统社会)向社会(或现代社会)转变一般过程的图式的“范围”扩大化有直接的关联。以下,笔者拟从对这一逻辑“描述”的局限性的剖析人手,对有关知识经济的种种“时代提法”作时代观上的梳理,旨在搞清楚在现代技术革命蓬勃的条件下应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时代观的。

把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一般过程机为世界各个民族和国家必经的社会发展道路,这种看法有一定的道理,即:试图从技术经济的角度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但也有其明显局限性。首先,这一发展图式舍去了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把并存的不同社会制度(指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纳入同一发展序列,这就必然易于在方法论上导致把复杂的社会发展问题简单化,忽略资本主义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区别。(参见拙文《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现代化及其发展趋势的初探》,载《马克思主义》221第2期)因此,如果把这一图式的“应用范围”扩大化,就会直接得出“趋同论”(指在方法论上抹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区别的“趋同论”)的结论。再者,即便从“技术经济”的角度上看,这一发展图式也仅是比较适合于20世纪以前的世界发展状况,而不适合于20世纪以来的世界发展状况。如果硬要把这一发展图式“严丝合缝”地套于现代,那么就会产生“历史的虚构”。帕特(AlejandroPotters)在从方法论上西方现代化理论和演化分化理论的弊病时指出:“现代化理论与演化分化论一样迷信于发展是从一初期的传统时代走到一前进的终点,如果把传统视为与现代在逻辑上相对立的状态,当代存在的第三世界国家,没有一个是‘传统的’这种过程中初期阶段的虚构性,归咎于它的观察完全不凭据社会事实,却凭据"最后"阶段的性质臆造出来。用OwenLattmore(1962)的话来说,是‘文明造就了野蛮’。”(转引自萧新煌编:《低度发展与发展》,巨流图书公司1985版,第46页)同时,把这一发展图式的“应用范围”扩大化还易于在方法论上导致把西方国家所走的社会发展道路(或西方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模式)“泛化”。众所周知,对西方国家来说,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就是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而迄今为止,能够被人们通常称之为世界上的现代化强国的国家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可见,看不到上述逻辑“描述”的局限性,并将其“应用范围”扩大化,即把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技术经济层面上的把握视为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总体上的把握,就必然会在方法论上导致种种错误的出现。

同把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一般过程的图式的“应用范围”扩大化一样,近些年来学术界所出现的把“知识经济时代”、“网络时代”、“数字化时代”、“虚拟时代”、“新经济时代”等提法泛化的倾向,在方法论上也是把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技术经济层面上的把握视为社会发展历史过程的总体上的把握。目前学术界为这种倾向的合理性作论证的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人类科学现在已从传统的小科学进入大科学阶段”,“当代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了科学技术的深刻,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日益成为历史的潮流”。所谓“大科学”即是指当代科学各学科之间、科学与技术之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越来越广泛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渗透的态势。应当承认,这种态势的确存在,当代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也的确是事实,但问题在于是否能由此得出可以直接从技术经济或科学技术的层面上确定时代的性质或社会历史整体发展阶段性的结论。我以为恐怕还不能。首先,科学技术对社会整体发展的推动作用是通过一系列重要的社会中介环节实现的,而不是直接的或“立竿见影”的,无论科学技术和所谓“大科学”发展的程度有多高,这一点都是不会改变的。这是由社会“组织一结构”的发展所决定的。所谓“一系列社会中介环节”指的是“技术一工艺生产方式”、生产劳动的组织一管理形式、社会分工、社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历史文化传统、-般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等。如果这些社会环节不发生根本性变化,那么社会历史或时代的整体的质的变化就是不可能的。再则,科学技术对社会其他各个层面的影响又是复杂的。有的社会层面接受科学技术的影响比较快,如“技术一工艺生产方式”、生产劳动的组织一管理形式、部分的社会分工形式、一般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等,而有的社会层面接受科学技术的影响则比较慢,如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特别是上层建筑和历史文化传统等;同时,即便是接受科学技术影响比较快的社会层面,其深层也不会立刻发生根本性变化。这就构成了科学技术作用的不均衡性。其三,上述一系列社会中介环节的重大变化不仅仅取决科学技术本身的作用,而且取决于这些社会中介环节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自身的发展状况。进而言之,上述每一个社会中介环节都有其自身相对独立的发展规律,科学技术对这些社会中介环节作用的程度取决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它们自身发展的程度。最后,科学技术作用的本身又受其他社会层面的制约。例如,在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特别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历史时代,科学技术的作用被赋予了“正负”双重性。或许正因为如此,学术界不少人把科学技术称之为“双刃剑”,虽然这种称谓并不很准确。

可见,从技术经济或科学技术角度确定时代的性质,抑或说,把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技术经济或科学技术层面上的把握视为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总体上的把握,这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不科学的。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也在一再向人们印证这一点。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创造一个“网络世界”,使“地球村”真正成为现实,但它在给人们的经济生产、社会交往关系等带来巨大的正面影响的同时,也使人类同临着前所未有的种种困扰:经济生产中泛起“新型泡沫”;泛滥着的无政府主义猛烈地冲击着有组织的社会生活;国家安全(包括安全、文化安全和经济安全)受到严峻挑战;国际关系中西方国家特别是那个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通过网络世界大肆推行精神霸权主义;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高犯罪不断“花样翻新”;网络关系中道德相对主义愈来愈盛行,道德人格严重扭曲,从而道德失范现象愈演愈烈;私人生活领域和个人的权力被严重侵犯;人与人之间产生新的隔阂①,等等。学术界有人乐观地断言,“网络曾以前所未有的优势造福于人类,消除人的异化现象”。在这里笔者试图“修正”和“补全”这句话,即:网络在以前所未有的优势造福于人类,消除一些旧的人的异化现象的同时,也对人类构成了新的威胁,造就了新的人的异化现象。

虚拟技术的发展给人类提供了一个“数字化”生存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原有的主一客体活动方式,提高了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然而,只看到这一点就显得太“单纯”了。虚拟空间的主体及其活动归根结底是由现实生活中的主体来“虚拟”的,虚拟技术是“不管”谁来虚拟和虚拟什么的。这里就有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阶级观的冲突。众所周知,目前虚拟犯罪、虚拟战争(包括地球上的战争和星际战争)、虚拟“三角”恋爱、虚拟“同居”和“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的家庭关系等,已向人类的政治、、文化和伦理提出了的挑战。学术界有的人说,“数字化生存”能使人类抽象的思维直接转化为“数字化”生存空间的真实,这并不错,但要加以说明:正是因为出现在“数字化”世界中的真实是由现实生活中人类的抽象思维转化而来的,所以,现实生活中的任何美的东西与丑的东西、富有朝气和创造性的东西与腐朽的和情性的东西都会在“数字化”世界中以各种形式淋漓尽致地表现和“发挥”出来。

微电脑和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使现时代人在更大的程度上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获得了更多的闲暇时间,这无疑为人的多方面的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不过这还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伴随着微电脑和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而来的还有:“无解”的结构性失业的规模越来越庞大;患有“信息综合症”的人日益增多;“信息垃圾”对整个社会特别是青年的污染日趋严重;人类生活模式特别是语言模式日益单一化;信息程序使人越来越陷入了一种“由电脑世界带来的新的孤独之中”;个人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丧失了“文化直觉”,等等。在这里还需要进一步说明是,微电脑和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只是为人的多方面的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但是否所有的人都利用闲暇时间来在各方面提高自己,这则是另一个问题。在一定的条件下,闲暇时间的增加也可能导致更多的社会的矛盾、冲突或紧张关系。

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群”的一个重要环节。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将会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一点应是不言而喻。可是,如果因此而认为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将会直接导致人类新的文明形态的出现,那似乎又颇显得幼稚。首先,通过应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人类大规模制造或合成的自然界没有的物种、生命和各种消费资料将会对整个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什么样的作用,这至今仍是需要有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此外,至少在可以预料到的将来,人类还不能对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使用加以有效的规范。其主要表现有二:一是,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既能用于有益的生产上,也能用于武器的制造上。目前,由于种种利益上的需要,世界上的一些国家或集团正在大力发展生化武器特别是基因武器。从长远来看,这类武器对整个人类生存的危害将会比核武器要大得多。二是,“科隆”技术的发展方向难以控制。我国有的科学家就此指出,在缺乏伦理探讨和技术保障的现阶段,要严格区分性科隆和生殖性科隆。生殖性科隆将会对人类的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产生极大冲击,其恶果难以预料。目前,尽管主流生命科学界反对科隆人,但仍有人在实施科隆人的计划(如意大利医生塞韦里诺·安蒂诺里就正在实施有5000人参与的科隆人的研究计划)。

学术界不少人认为,以信息通讯技术为核心的十大高新技术的发展使知识资源成为人类的共享。在笔者看来,这种观点只是在一定的层面上即一般知识传播的层面上是正确的。所谓“一般知识传播”至少不包括世界性的尖端技术或最先进技术资源的传播。如果超越了一般知识传播的层面,上述观点就会变成为谬误。因为,首先发达国家与发展家就不可能均等享受知识资源,从而也就不可能均等享受知识“爆炸式”增长所带来的全球收益。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历史时代,一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能够分取到多大份额,与一国原来拥有的知识资源优势以及认识与利用知识的速度、规模、范围和效果直接相关。显然,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知识资源方面的巨大历史差距,故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内,高新技术所带来的全球利益分配明显不利于缺乏知识资源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当然,笔者的这种看法并不是说发达国家的知识和技术资源不向发展中国家流动,而是说发达国家的尖端技术或最先进的技术资源是不会也不可能成为人类共享的资源(如我国从发达国家引进的先进技术至少在发达国家已有十年以上的周期)。正因为以上所述,在所谓“信息时代”,世界性的两极分化日益加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7年人力发展报告》中指出:虽然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外国直接投资激增,但半数以上的发展中国家并未受益。由于发展中国家在进入国际贸易、劳务和市场等方面所受到的限制,它们每年损失金额高达5000亿美元,相当于它们每年接受外援总额的10倍。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占世界人口10%的最不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份额已下降到0.3%,比20年前减少了一半;占世界人口20%的最贫穷人口占世界总收入的比例已经下降到1.1%。两年之后(即1999),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继而又在《人类发展报告》指出:全球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最富裕的国家20%的人口控制了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86%,全球出口总额的68%;世界上最富有的200人在1994-1998年使自己的资产增加了l.2倍,总收入占全球人口收入的41%。1990--1998年,世界最富的20%人口和最穷的20%人口收入之比,从30:l上升到74:l。

……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笔者的以上分析,并不是要简章地印证科学技术作用的“双重性”(法国的启蒙学者早在几百年前就印证了这一点),而是旨在说明:把人类文明和现代社会的根本性变化或即将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囊括在“知识经济时代”、“网络时代”、“数字化时代”、“虚拟时代”、“新经济时代”等提法中,这至少在学理上是很不严肃的。当然,“知识经济”、“网络化”、“数字化”、“虚拟化”和“新经济”等,的确是对我们所处时代一定发展阶段上科学技术及其对社会生活影响的某些特点的种种概括(姑且不论是否准确),但决不能将它们“泛化”为我们所处时代性质即将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标志”。否则,一个与此相关的最重要的事实就无法解释:自工业革命以来所发生的包括所谓“全球问题”在内的主要社会问题至今非但没有得到解决,而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所以,不能脱离开对社会结构的各个环节的科学分析,直接从现代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中推导出人类文明和现代社会即将发生质的变化。在这方面,马克思的“时代观”为后人树立的典范。

马克思说:“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财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源泉。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无庸争辩的事实。有些党派可能为此痛哭流涕;另一些党派可能为了要摆脱现代冲突而希望抛开现代技术;还有一些党派可能以为工业上如此巨大的进步要以政治上同样巨大的倒退来补充。……要使社会的新生力量(指科学技术--引者)很好地发挥作用,就只能由新生的人来掌握它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775页)

就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整体发展关系的复杂性而言,马克思的以上论述至少说明了科学的时代观的一个重要特点: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及其作用,但不是“唯科学技术”论。马克思曾把科学技术视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革命力量”,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他对这一论断是有限定的:科学技术不会直接导致社会的整体进步,它对社会整体发展的推动作用是通过与一系列社会中介环节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说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革命力量”,这是就其作用的最终意义而言的,而不是就其作用的具体过程而言的。如果就其作用的具体过程而言,至少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科学技术的作用仍然是双重的,即如诺伯特·维纳斯所说:“技术的发展,对善和恶都带来无限的可能性”。马克思从科学时代观的高度把科学技术的这种双重作用归结为“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对抗”,并进而指出,“要使社会的新生力量很好地发挥作用,就只能由新生的人来掌握”。而这只有通过社会主义历史时代取代资本主义历史时代来实现。当然,这将是一个漫长、复杂的世界历史进程。如前文所述,人类自20世纪初以来所处的历史时代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占统治和支配地位的历史时代。虽然近百年来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变迁,不过时代的这一性质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对现代科学技术及其作用的具体过程的科学考察必须基于我们对所处时代的性质的正确认识才有可能。

科学的时代观的上述重要特点也表明:从技术经济或科学技术角度直接确定时代的性质,这既不能昭示人类社会在其不同发展阶段上的最根本、最深层的社会层面与其他社会层面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确定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或时代的性质,也不能正确认识时代的性质与时代的特征间的关系,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脉络,揭示较低一级的历史时代向较高一级的历史时展的规律及其复杂性,从而也就更不可能合理地解释科学技术与社会整体发展间关系的复杂性。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在目前学术界关于“知识经济”的种种时代提法中所反映出的从技术经济或科学技术角度直接确定时代性质的观点,其方法论的错误就在于:用技术经济形态的分析取代社会形态的分析,把时代的特征等同于时代的性质,把历史时展的某一层面等同于历史时展的总体,忽略由较低一级的历史时代向较高一级的历史时展的复杂性,从而把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整体进步的关系简单化。这也从反面说明了,在我们所处的风云变幻时代中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时代观。

主要: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叶险明:《关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发展的历史和逻辑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载《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第5期。

叶险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现时代》,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叶险明:《对马克思现代化观的一种读解》,载《研究》,2001年第2期。

叶险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现代化及其发展趋势的理论初探》,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1年第2期。

知识经济论文范文第9篇

人类从动物界分化出来以后,逐渐直立行走,双手被解放出来。于是,人类从事大量的劳动,发明和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刀、石钻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征服自然的开始。后来,发明了钻木取火和弓箭,制造并大量使用手工磨刻的石器,用于采摘野果和猎取野兽,以便维持自身的生存与繁衍。此时,原始人群居于洞穴。到了新石器时代,人类发明了耕作、播种和圈养牲畜,从而人类石器化社会过渡到游牧化社会。

2游牧化社会

随着牧群逐水草迁移,原始人走出洞穴,开始居无定所,过着以牧养牲畜为主的游牧生活,并形成游牧部落。在部落之间出现了以牲畜为主的交换。随后,在部落内部发生了牲畜私有和私人交换,公有制逐渐解体。后来耕作、播种技术飞跃发展,人们开始建造草屋,集体开拓耕地,出现了以耕作为主的居住在固定场所的农业部落。由于耕作技术的大发展和私有制的建立,农业部落逐渐转化为村社,形成了种族群体并从牧养牲畜转向发展农业。

3农业化社会

人类社会发展到农业化阶段,是以农业生产(农作物的栽培、育种、耕作、灌溉等)为主。土地是基本的生产资料,劳动对象主要是自然界有生命的植物,人们利用植物的固有功能生产自身所需的产品,后来,由于农业技术的改进,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出现了剩余的农业产品。于是,一些人以剩余的农业产品交换土地和雇佣出卖劳动力的农民或苦力,从而形成了奴隶主和奴隶阶层,以及后来的地主和雇农阶层。这些奴隶主和地主,作为上层统治阶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然而,科学技术的洪流滚滚向前,历法的制定,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的蓬勃发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相继出现,形成了比较发达的知识系统,将经验、技艺、技术知识与直接劳动融为一体。但是,在农业化社会,“范围有限的知识并没有发展成为同劳动相分离的独立力量”。

4工业化社会

人类工业化社会是以机器大工业为主的社会。这个阶段主要有三个特征:———科学技术革命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早在一百年以前,马克思就提出了“科学知识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的著名论断。从16世纪到18世纪中叶,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的伟大成就开创了科学史上的牛顿时代,自然科学有了很大的发展,为产业革命提供了知识储备。1764年纺纱机的发明,点燃了产业革命的火花。1768年,瓦特发明了比较完善的蒸汽机,它很快地应用于采矿、纺织、冶金、机器制造等各个行业,促进了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迅速过渡,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第一次产业革命,全球进入工业化社会。从18世纪到19世纪末,自然科学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为电学和磁学的理论奠定了基础。1867年,西门子发明了电机;1881年,爱迪生建造了大型火力发电站;1884年,内燃机应用于汽车,以电力工业为开端,其它工业诸如化学、汽车、飞机、农业机器等技术密集的新兴产业广泛发展起来,标志着第二次产业革命开始,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自由资本主义也随之进入垄断资本主义。

工业化社会发展进程表明,科学革命引发技术革命,技术革命导致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引起社会形态的改变。———资本家和产业工人的出现,形成了残酷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在农业化社会末期,小生产者自发产生分化,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生产资料被剥夺,沦为“自由”劳动者。而一些生产资料占有者则积累大量货币资本,雇佣“自由”劳动者,开办工厂,经营商店,残酷剥削劳动者,捞取巨额利润,成为资本家。资本家用延长劳动日、提高劳动强度和改进技术等方法强化剥削工人。社会财富愈来愈集中于少数大资本家手中,形成垄断资本家,他们统治和主导社会的进程,加深了资本家和产业工人以及其他社会阶层的矛盾。———社会发展重点从农业转向工业。从石器化社会到农业化社会,人们主要依赖土地,种植作物,采用的农业工具基本上变化不大,镰刀、斧头、刀具等延续使用数千年,只在灌溉和植物品种方面有所改进。但在18世纪工业革命中涌现出大批发明和新技术,这些发明和新技术导致了大量工厂和企业的诞生,人类社会的结构开始从农业模式转变为工业模式。社会发展重点从农业转向工业。

5信息化社会

这是人类目前正处在的一个独特的社会。说它独特是因为人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事物的认识逐渐深化,将目光从农业化社会的物质、工业化社会的能量转向信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人们的意识中信息地位的提升是与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的出现分不开的,它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转折。人类的信息活动,自古有之,那时,人们通过眼神、手势、简单的声音和动作来相互传递信息。后来人类创造了语言文字,使信息的传递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印刷术的发明,便于文字和绘画记载和迅速传播。但是,信息用自然语言文字表述、处理和传播速度都不能满足当时人类生产活动的需求,严重制约了信息在提高生产力中的作用和地位。只有到了20世纪中叶,许多重大科技发明才使信息成为生产中与物质、能量并驾齐驱的主导力量。计算机的发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问世,是20世纪划时代的重大事件,表明了计算机时代的到来。那时,计算机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和事务处理。后来,计算机向大容量、超高速运算和微型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出现了巨型机、PC机和智能计算机,在很大的程度上解决了大量信息快速处理的问题,为信息化社会奠定了技术基础。二进制的诞生二进制是逢二进位,只采用0和1两个符号,便于物理状态的表述,简化了四则运算,节省了存储空间。

二进制是继人类发明阿拉伯数字之后又一次伟大的创举,世界上任何信息、知识都可以用0和1表述,成功地解决了大量信息表述简化、存储占有空间大幅缩小的问题,为全球实现数字化铺平了道路。信息通信的革命1837年,莫尔斯首次公开试验电报信号,7年后开通了电报业务。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次年开始了电话业务。1895年,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促进了电视广播和手机的普及。1958年,美国将通信与计算机结合起来,首创了数据通信方式,这种新的数据通信方式迅速被推广开来,在预测、预报、市场调查和经济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此,通信直接介入生产,实现了信息通信的革命。这次信息通信的革命的主要特点是:———各类工业实现信息化;———办公室和家庭实现自动化;———信息通信手段多样化。

网络技术的问世在21世纪前夜———20世纪90年代,人类打开了潘多拉(希腊神话中的女神)的魔盒,一个科技怪物———互联网降世了。互联网出现在人类社会舞台,显示了无比的威力。有些科学家认为,互联网的发明比飞机、汽车、原子弹的发明,对人类的冲击更广泛、更深远。目前,已有170多个国家加入国际互联网,全球网民接近20亿,我国网民已达5.58亿(2011年底统计的数据),就在20多年前,我们不敢想象,通过一个小小的电脑,可以漫游全世界。“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梦想实现了,如今,我们可以一边喝咖啡,一边通过网络与朋友聊天,谈生意,互通有无,了解全球动向。INTERNET的出现,的确是一件了不起的大发明,它对人类各个方面的影响,怎么超值估计,也不过分。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数据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它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数据交换。INTERNET将全世界计算机联合起来,使人类进入网络时代。

信息论的创立1948年,申农和维纳创立了信息论。信息论主要有三种类型:

1)狭义信息论,主要研究信息量的测度、信息量的统计结构、信道容量和信息编码的问题。

2)一般信息论,主要研究信息通信的问题,包括噪声理论、信号滤波、调制和信息处理等问题。

3)广义信息论,主要研究所有与信息有关的问题。

信息论的创立,为信息化社会奠定了理论基础。必须指出,信息论只从语法的角度解决了信息测度问题,而如何从语义和语用的角度测度信息,有待继续探索。今天,信息已与物质、能量并列成为人类社会三大基础资源之一。农业化社会主要以一种物质资源进行手工生产。两次产业革命使人类充分开发、利用物质和能源两种资源,依靠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创造了极其灿烂的物质精神文明的工业化社会。随着以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正沿着信息化社会的康庄大道阔步前进。人们有效地开发、利用物质、能源、信息三种资源,创造出集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为一体的社会技术系统,造就出前所未有的丰富的人类财富。

6知识化社会

知识化社会是主要依靠知识和以知识工作者为主的未来社会。其基本特征为:———知识价值、地位和作用大大提升,它将成为一种重要资源和关键的生产要素。在信息化社会,人们逐渐发现,信息具有两面性,它是一个双刃剑,像水一样,既能灌溉农田,又能泛滥成灾。当前,人们普遍感觉:信息混杂、真假难辨、信息过量、不堪重负,必须对其加以分析、筛选,从中抽取有用的知识,而知识才是真正的基本生产要素,但这并不排斥信息的重要作用,知识和信息都是知识化社会中极其重要的生产要素,而知识则占主导地位。———知识工作者和知识产业工人出现,逐渐成为社会的主体。他们生活在知识社区,经常聚集在一起,讨论和交流科技发展动向,从而萌发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技术,并使之变成生产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知识产业的独立形成,促使社会原有的产业部门转型和重组。高科技产业主要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生物与生命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新能源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和环境科学技术。知识产业主要包括软件产业、教育产业、研究开发产业和情报咨询服务产业。

两者强力互动,构成知识化社会经济基础。———教育和人力资源培训领先,提倡人人终身学习,大力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人是最宝贵的资源,这句话并不准确。应该修正为:有学识、有才干、有技能的人是最宝贵的资源。在知识化社会中,教育和人才的培训不仅是一项消费,而更是一种高效益的投资。人们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确保知识化社会可持续发展。———建立以专利制度和著作版权、商标为主的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知识化社会知识活动有序运行提供法律保证。在知识化社会中,知识的共享性与独占性的矛盾更为突出。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及时调整知识创造者和发明者与使用者和推广者之间的关系,适时修改或补充现有的法律条文,确保知识活动有序平稳开展。———现代知识科学理论的产生与完善。频繁的知识活动和知识产业的迅猛发展,促使现代知识科学理论诞生。现代知识科学理论主要内容包括:知识的生产、传播、利用、测度、增值,法律保护,以及知识的产业化和社会化。它的诞生与发展为知识化社会奠定理论基础。

7智能化社会

在知识化社会之后,人类将进入智能化社会。智能化社会是主要依靠人类和人工的智能并以智能产业为核心的未来社会,它是人类社会最高发展阶段。其主要特征为:———智能的价值、地位和作用大大提高,它将成为生产中极其重要的因素和关键的不可取代的资源。知识虽然非常重要,但其作用有一定阈值。当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时,知识的弱点将凸显出来,静态的知识呆板、分散,脱离纷繁现实,只有活学活用,变成智能,方可解决具体问题,进行创造活动。因此,知识并不等于智能。智能是指运用信息、知识和经验等解决问题并进行开发、创造、发明的能力。随着生产力高度发展和认知的深入,人们逐渐感觉到,解决大量高层次、高难度的生产难题,需要将信息、知识转换成智能。另一方面,推进社会生产力高度可持续发展,需要大力开展创造发明活动,而创造发明活动更需要将信息、知识转换成智能。智能则成为生产中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和关键的不可替代的资源。———创造发明人员和人工智能科学家、技术专家大量涌现,他们将构成智能化社会的主体,成为推进社会生产力高度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在智能化社会中,人人创造发明,时时创造发明,事事创造发明,处处创造发明。

创造发明活动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创造发明人员不仅指发明家和科学理论家,而且还包括有创见、有新见解、有新观点的人员以及革新家,他们是智能化社会的骨干和精英。此外,人工智能科学家、技术专家备受重视,他们是智能化社会的领头羊,引领全民在各行各业中实现智能化。———智能产业的出现和智能化技术在产业部门、政府机构、学校、医院、家庭生活中普遍应用,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智能产业主要包括:机器人产业、智能系统开发制造产业、头脑产业等。这些新兴产业将取代或改造传统产业,成为智能化社会中的主导产业。———人们普遍追求的目标从高消费-享乐转向高消费-开发-发明-创造。在信息化社会和知识化社会中,物质财富丰盛,基本上满足人们高消费-享乐的需求。而到了智能化社会,物质则极大地丰富,人们除了高消费-享乐生活外,更多地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常常参加智能化园区的创造活动,以革新和发明为乐。———信息、知识、情报的获得者、传播者与生产者之间的界限难以分清,中介商和中介机构将逐渐消失。

在智能化社会,人们一方面从智能化网络获取所需的信息、知识和情报;另一方面,又将自身的创造发明,作为新信息和新知识,通过智能化网络向外传播。一个人既是获得者,又是传播者与生产者,将三者集于一身。故此,中介商和中介机构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现代智能科学诞生。现代智能科学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人的智慧与能力,探索人脑的奥秘,阐明人的创造、发明、点子、思路、思想火花、灵感、直觉的生成原理、运行机制与规侓。二是人工智能,探索用超级计算机模拟和实现人类智能的原理、方法和技巧。三是智能化,研究开发机器人、智能系统、专家系统及其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现代智能科学的诞生,将为智能化社会奠定理论基础。以上简要地阐明了人类七种社会形态,旨在后文中确定知识经济的涵义及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知识经济论文范文第10篇

(一)物流和供应链Cooper[5]给出了物流管理的定义,即“物流管理是为迎合顾客需求而对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高效率、低成本流动和储存107而进行的规划、及实施与控制过程”。该定义旨在加强物流和信息流的管理,囊括了管理控制、人力资源、市场、财务、生产、IT等。基于此,当描述一个相互依存、紧密合作、以实现客户满意的共同目标的网络时,人们用“供应链管理”替代了“物流管理”[6]。据此定义,供应链管理整合了从初始供应商到最终用户流程中能够使价值增加的各层面关键环节[7]。由此,“供应链管理”(SCM)可以定义为“核心企业与其他乃至全部链上企业的内外部业务合作,以提高每个企业长期绩效的系统性和战略性协作模式”[6]。知识供应链(KnowledgeSupplyChain,KSC)由美国的“下一代制造项目”(NextGenerationManu-facturingProject,NGMP)提出,是指通过需求与供应关系将知识的供应、创新、传播、使用等过程的相邻知识结点联系起来的,把概念转换为知识化产品,再到最终用户的一个功能网链。Hall,Andriani[8]从供应的角度提出知识链的概念,认为知识链是一种管理供应链隐性知识的方法。知识链的管理过程其实就是核心能力的识别、培育和转换的过程。

(二)供应链整合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供应链是一种知识链条,企业在知识链上对内外知识进行选择、吸收、整理、转化和创新,形成一个无限循环的流动过程。供应链整合就是通过构建良好的供应链关系从而获得供应链知识管理水平和整体绩效的提高。供应链关系是供应链成员之间为完成特定的目标而相互支持,并同意在一定时期内分享信息、共担风险,以降低成本及提高服务质量来提高双方绩效的一种意愿关系[9]。尽管已有大量的文献研究了一维的供应链关系(供应链的线性关系),检验了制造商与其顾客或供应商的合作关系问题,但供应链整合仍然属于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10]。有学者研究了供应链成员间的二元关系[11],也有学者将供应链作为一个单一系统来研究,而没有研究将分散的子系统进行单独优化。对于供应链整合的定义,很多学者将重点放在原材料和零部件等物料流,或重点着眼于信息流、资源流和现金流的整合。尽管这些研究覆盖了供应链整合过程中广受关注的诸多关键要素,但大多数研究并没有很好地把握供应链整合的战略本质。“整合”的内涵是要将原本独立的一系列或相似的单元、特别是生产过程进行统一控制。相应地,“供应链整合”可以被定义为核心企业与其供应链上成员企业的战略合作以及组织内外部流程的协同管理的过程。其目标是基于有效的决策从而获得产品和服务、信息、资金等,实现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快的速度给顾客提供最大化的价值。此定义包含如下重要内容:第一,突出了战略协作的重要性。战略协作是一种能够持续获得共赢战略目标的伙伴关系,能够增进互信、延长合同期限、完善冲突的有效解决机制以及信息、回报和风险的共享共担。战略协作不仅能够产生运营效益还能产生战略收益。第二,强调组织内和跨组织流程管理。供应链整合是一个全面的过程,包括了物料、运输和管理等各种重点业务。第三,强调了供应链整合的本质———面向顾客,其根本目的是为顾客提供最大化价值。

(三)供应链整合的维度理解供应链整合的维度对于理解供应链企业个体运作、及其如何联合发挥作用的方式是至关重要的。一些学者将供应链整合作为一个单维结构来研究,也有将之分解为内部整合与外部整合,还有些人采取了包含多维的更加广阔的视角来分析供应链整合。尽管上述研究都展现了供应链整合的某一重要方面,但这些方面之间仍存在大量重叠,这使得梳理上述分析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困难。因此,可以将供应链整合的维度分解成三个层面:客户,供应商和内部整合。客户和供应商整合通常被称为外部整合。即,生产商与其外部伙伴共同将组织间的战略、业务和流程构架成为一个协作的、同步的流程。客户整合涉及与关键客户协作所产生的核心竞争力。同样,供应商整合也涉及与关键供应商协作所产生的核心竞争力。相应地,内部整合着眼于制造商内部的活动。即,制造商将自身的组织战略、业务和流程整合成为一个协同过程以满足顾客的要求并能够与其供应商有效地合作以提高整体竞争能力[4]。企业可以相机地采取一个或多个层次的整合作为其整合战略。内外部整合在供应链整合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内部整合是要使得制造商内部的诸多部门和业务模块作为整合整体的一个部分来发挥作用,外部整合是基于认识到核心企业与客户和供应商建立密切伙伴关系的重要性为前提的。两个方面均旨在实现供应链成员以协调一致的方式行事,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供应链的价值。

(四)供应链绩效大量的文献从不同角度研究了供应链的绩效,以及供应链整合与绩效的关系。但是,对于供应链绩效的界定并没有明确的指标。学界与业界在相关文献中曾选用如下指标中的一个或多个作为绩效的度量指标:客户满意度、订单交付周期、市场反应速度、企业利润增长率、成本水平、存货管理效率、产品质量控制水平销售增长率、市场份额增长率、新产品研发速度。大多数关于供应链整合的研究认为供应链整合的水平对绩效有正面影响,并认为内外部的业务整合是改善绩效所必需的。Braganza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组织的部分功能模块整合将会获得高于行业平均的绩效水平。Lau,Yam认为上下游企业的整合水平越高就越容易获得更多的利润。Droge,etal.通过实证表明,内部整合直接影响企业收益水平,客户和供应商的外部整合直接影响市场份额,间接影响收益。然而,也有学者通过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例如Stank,Keller,Daugherty认为并没有证据表明供应商整合与企业绩效间存在显著关系,甚至Swink,NarasimhanandWang[30]和Koufteros,Vonder-embseandJayaram[18]研究发现供应商整合与企业绩效间竟然存在负向关系。可能的原因是相关供应链整合的实施者或许并没有认识到对于供应链外部的客户、供应商整合而言,其各自的内部整合是先决条件。此外,供应链管理领域的许多学者研究发现供应链绩效与其整合等级间存在对应关系,并指出从一个等级水平上升到另一个更高等级,往往是源自相关企业实施了最佳做法,改善了企业战略和业务流程。

二、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设计本研究认为供应链整合是现代经济环境下影响企业绩效最重要的因素,是提高企业绩效的有效途径。相关文献回顾发现,目前学界并没有成熟方法研究供应链整合对绩效的影响。因此,根据所掌握的理论及企业实践情况,本文构建了如下研究路径:根据研究框架,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H1:供应链管理实践与供应链整合度存在显著关系H2:供应链管理实践与竞争能力存在显著关系H3:供应链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关系H4:供应链整合度与竞争能力存在显著关系H5:供应链整合度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关系H6:竞争能力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关系

(二)指标设计及变量根据路径设计以及研究假设,本文构建了三级指标体系,如下表1: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的资料主要通过调查问卷获取,调查对象以山西本土企业为主,涉及机械制造、制药、软件服务、金融等行业上下游供应链成员企业。由于这些行业产品替代程度高、市场竞争激烈,为提升竞争力,相关企业无不希望组建稳定的供应链联盟以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问卷采用李克特七分量表法(Seven-pointLik-ertScale)进行测量。从1-7计分,表示从“很低程度”到“很高程度”7个等级变化选择,请被调研者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做出选择。

(四)问卷收集为提高调查数据的可信度,调查问卷在经过小范围预调研和参考部分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最终的调查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389份,回收率77.8%,其中有效问卷342份。就受访者年龄来看,30岁以上的占了92.5%,工龄超过5年的占88.6%;就受访者任职部门来看,以相关管理和财务部门为主,共占83.5%。同时受访者的受教育程度基本以大专以上学历为主。因此,受访者无论就工作经历、职务或学历而言,均能够较为准确的回答问卷中所列问题。有效问卷中,山西本土企业比例88%,基本均匀分布在各个地市;75.3%的企业为制造业企业;83.6%的企业为民营企业;平均员工人数382.2人,以5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为主,占到总企业数的85.3%;80%的企业年营业额处于2000-3000万水平。

三、数据分析

本研究主要运用SPSS和LISREL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进行结构方程分析之前,首先要分析问卷结构的合理性和数据的有效性,即问卷指标信度和效度检验,这是研究结果成立的前提条件。

(一)信度分析首先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信度和分析。运行SPSS做可靠性检验,对每一分类下的观测指标分别做可靠性检验,得到4个研究变量的Cronbach’sα值如下表2:再对总体所有指标运用SPSS进行可靠性检验,得到全部指标总体的α值,α=0.951。所有α值均大于0.8,证明回收的调查问卷数据具有较好的可信度。

(二)效度分析调查问卷在经过小范围预调研和参考部分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最终的调查问卷,表明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对全体指标做因子分析,首先运用SPSS做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得到相应的KMO值为0.761,Bartlett球形检验f值为0.703,表明变量间存在共同因素,因此采集的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运行SPSS主成分分析得到了9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4.389%,表明设计的观测变量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三)结构方程模型运用软件LISREL对观测变量和潜在变量做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首先用PRELIS对数据进行基本处理,然后用LISREL做验证性因素分析,剔除掉因子载荷小于0.5的观测指标SMP11、SMP25、DOI22、DOI23、DOI24、CC37、POC12、POC33。将剩余30个观测变量做结构方程分析。计算的观测变量与潜在变量以及潜在变量之间的所有t>1.96,证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在5%的显著水平上显著(t值图略)。根据研究架构和模型估计分析,本研究的实证结果如表3、4所示的最终结果。同时,根据LISREL的计算结果,模型拟合优度值大于0.8,表明模型拟合程度比较好。结果表明,只有假设H2、H4、H5通过显著性假设检验。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探讨了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供应链管理实践、供应链整合度、竞争能力、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假设H2、H4、H5通过显著性假设检验。表明供应链管理实践与竞争能力间、供应链整合度与竞争能力和企业绩效间分别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特别是供应链整合度与企业绩效间相关程度较大(0.88)。然而,其他假设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能的原因是,本研究的数据样本以制造业中小企业为主,所处行业竞争压力较大,且大部分并不是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一般是将重心放在与上下游企业间的伙伴关系建立等方面,以共同维持和实现合作共赢。因此供应链整合度与企业绩效有着较强的相关关系。基于本文的数据结果,构建良好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是类似文中所用样本企业的现实选择。具体而言,根据实证结果,针对文中所研究企业提出如下对策:第一,首先,供应链伙伴关系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一种手段。伙伴的选择是一种基于利益基础上多因素的抉择,既要考虑自身的经营环境、战略选择和业务特性,又要考虑伙伴在资源、技术、信任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绝不是一个简单的随机过程。因此,选择合理的合作伙伴是企业利用伙伴关系获取竞争优势的基础。基于此,可以通过构建企业间的共同决策、利润风险共担机制来建立稳定的供应链成员间合作机制和模式。稳定的供应链合作机制和模式是实现共赢的前提和基础。第二,加强整合能力建设是充分发挥伙伴关系作用的关键。合作的唯一目的是共赢,伙伴关系只是一种外部资源,如果企业自身缺乏必要的整合能力,这种资源很难在资源互补、价值增值等方面内化到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之中,最终也很难转化为持续性竞争优势。因此对于那些期望运用伙伴关系来提升竞争优势的企业来说,加强自身整合能力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优化整合内部资源,主动加强与外部合作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最终形成一个有着较强竞争力的供应链组织,从而实现合作企业在利润收益、市场销售以及应对市场变化能力方面的共赢。高度的分工协作是现代市场竞争的特点,而知识经济背景下,供应链模式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上一篇:新农村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企业财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