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8例

时间:2022-09-27 10:29:24

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8例

2001年6月至2004年6月,笔者应用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加减治疗带状疱疹3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38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19-74岁,平均61.3岁,40岁以下3例,40-50岁5例,50-60岁11例,60岁以上19例;病程2月-18月,平均病程4个月;发病部位腰背部18例,胸部11例,头面部9例。临床表现为带状疱疹皮损已经愈合,但受累神经支配区神经痛。

治疗方法以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为基本方,药物组成: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2g ,川芎12g,熟地15g,生甘草5g,赤白芍各10g,柴胡12g,枳壳12g,甘草6g。加减:湿热未净者加苍术10g,栀子9g;阴虚内热者加生地12g,玄参15g;躯干部肋间神经痛加郁金10g,醋炙延胡12g;夜眠差加生龙骨、生牡蛎各30g,夜交藤30g;大便干结加火麻仁30g,肉苁蓉30g。水煎服,每日一剂,7日一个疗程,治疗2-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疗效标准治愈:疼痛完全消失,其他伴随症状也消失,好转:偶有痛感,但较治疗前明显减轻。无效:治疗后疼痛无任何缓解。

治疗结果:经2-3周治疗,治愈28例,占73.7%;好转7例,占18.4%;无效3例,占7.9%,总有效率92.1%。

典型病历:马某,男,65岁,2003年5月18日初诊。患者3个月前因右胸背部起红斑,上有疱疹,疼痛剧烈,在某医院诊为带状疱疹,经中西医治疗后皮疹消退,但局部疼痛麻木,夜不能眠。来我科就诊时患者右胸背部仍可见褐素沉着斑,呈带状分布。局部疼痛麻木,舌质紫暗,边尖有瘀点,苔薄白,脉沉涩。西医诊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诊为肋痛(气滞血瘀型)。治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处方: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2g ,川芎12g,熟地15g,赤白芍10g,柴胡12g,枳壳12g,郁金10g,醋炙延胡12g,夜交藤30g,甘草6g。服药3剂,痛大减,夜已能寐,再服4剂,疼痛完全消失。病告痊愈。

讨论

带状疱疹祖国医学认为多由于年老体弱、情志不畅、肝胆火盛,复外感毒邪所致。后遗神经痛则由于年老体弱,或素体虚弱,脏腑功能失调,肝失疏泄,肝气郁结,气滞则血行迟缓,导致血脉瘀阻,不通则痛。故其疼痛性质为针刺,持续不缓解,拒按。舌质暗边尖有瘀点,脉沉涩亦为血瘀之征。方中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开通经脉瘀阻,当归既能助熟地养血填精,又能活血以使气血畅行。柴胡、枳壳疏肝理气,芍药、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功,临床证实本方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可靠。

上一篇:“天松大豆低聚糖”缘何败走济南 下一篇:云药的灿烂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