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非临床研究管理的探讨与分析

时间:2022-06-12 04:13:39

药品非临床研究管理的探讨与分析

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安全性和有效性是构成其使用价值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药品临床前毒性试验的资料,是评价其安全性的主要依据。保证安全性试验质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各国都把药品临床前毒性试验指导原则纳入法规管理的范畴。

对我国药品研究监督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构建GLP制度,其目标是促进建立我国药品研究监督管理体系,争取早日实现我国新药的安全性评价研究在符合GLP条件下的研究机构中进行。

我国GLP制度的现状

历史回顾

我国从1994年1月1日起开始试行GLP。近十年来, 基本上还处于宣传、学习、讨论阶段, 尚未完全推行和实施。从事新药研究的人员虽已有了GLP 的初步概念,但普遍认为这是一种需要高投入、且难以高攀的空中楼阁。事实上,我国新药研制过程一向不够标准化, 没有一整套在药物安全性、药效学、制剂分析和质量控制方面以及技术上经过鉴定, 人员、设备、试剂、动物等各方面都能达到标准的专业化实验室。我国在新药研究领域有一定的优势和基础, 但工作进程不规范, 试验条件控制不严, 缺乏具有经验的专门从事药品安全性评价的专业人才, 实验设计和操作不符合国际通行的GLP 规范等等, 因而新药研究成果不能被国际所承认。几十年来,我国也曾经先后研究成功10 多个一类新药, 但能够到先进国家注册上市的几乎没有。我国独创的抗疟新药青蒿素不能大范围地占领国际市场, 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近年来政府和科研单位虽然做了不少努力, 也取得了一定进步, 但与国际上先进国家的差距仍然较大。

我国的药品临床前研究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相当差距, 长期以来在药品安全性研究方面没有一套严格的管理规范。许多研究机构逐步认识到在药品研究中实施GLP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并就如何实施GLP进行着尝试和探索。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药品研究中肩负着实施GLP监督检查的责任和义务。为使药品监督管理人员了解和掌握GLP,有效指导和监督药品研究机构正确理解和执行GLP,推动GLP的实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从2001年始举办了多次的“药品监督管理人员GLP培训班”。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安全监管司即将推出《药物研究与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征求意见稿已于2005年初在SFDA网站推出,将分步施行,逐步完善,首先确定在创新药、中药注射剂、生物制品等产品类别强制实施GLP。目前,《办法》处于即将定稿阶段。

配套的法律体系

我国构建GLP制度的配套法律体系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和规范性文件《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是专门规范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的法律。原《药品管理法》自1985年7月1日起实施,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自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自2002年9月15日起施行,其中第五章 药品管理项下第二十八条 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机构必须执行《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必须执行《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分别商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应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即已于1999年颁布的《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GLP监督管理组织体系

我国目前的药品研究监督管理组织体系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监部门、注册部门、药审中心、认证中心及安全评价中心一起构成。为数不多的GLP认证通过的非临床研究机构未能融入体系之中。大部分企业与研究机构是被置之度外的,其非临床研究管理为微观的内部管理,是为企业自身发展需求而言的。

推行GLP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实施GLP 存在的问题主要是:①法规体系尚不健全; ②IND( Investigational new drug , IND) 造假者时有发生, 缺乏处理办法和法律依据; ③投入严重不足; ④具体要求不够,没有监督检查; ⑤没有全面开展认证工作,管理力度不大; ⑥缺少学科带头人和管理人才; ⑦至今尚没有真正符合国际标准的实验室; ⑧新药评审中有关安全性评价的资料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非毒理学与非药理学家负责毒理学评价研究, 实验操作人员对毒理学不熟悉,动物饲养员不是专业人员, 实验方案设计不科学,实验记录不全, 原始记录缺陷, 观察记录不细不准确, 统计处理不准确, 实验室设施不健全, 先进仪器缺乏,动物饲养管理设施不符合要求, 环境控制达不到要求等。

究其问题的根源,主要由于社会与经济环境等综合因素的多方面作用有关。一方面社会整体对GLP的认识仍不够,相关的管理和技术知识也存在不足。另一方面虽然目前相关法律已有明确要求,但相关体系仍不健全。政府对于GLP已有深刻认识,急于推进,但缺乏有效措施。另外有少部分相关研究机构积极推进但能力有限,大型研究机构按GLP标准执行运营费用巨大且缺乏合适的管理人才,因此资金和管理人才短缺成为发展的较大限制因素。同时大多只要企业GMP改造后,由于资金周转等原因使研发资源严重萎缩,我国新药研发行业处于低谷时期,面临研究成果的成本与市场价值相背离的困境。以上等等原因也使GLP实施相当困难。

实施GLP的对策

制定GLP 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药品非临床研究的质量,确保实验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保障人民用药安全。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才能保证我国GLP 的全面实施和管理到位。

政府方面

SFDA将继续完善药物非临床监管的法规体系,加强对非临床药物安全性评价机构的检查,加强对研究过程的视察和稽查,建立药品研究网络化动态监管系统,加强对申办者、研究者、管理者的培训,大力推进非临床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与国际的接轨,争取我国的药物研究工作能在国际上获得相互认可。

另外政府可以通过营造多种有利的环境,来促进GLP顺利实施。具体措施如:

①加强GLP相关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组织一系列培训,也可通过认证的研究机构示范交流等促进GLP的宣传和培训。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认真研究本辖区研究机构的实际情况, 切实组织好GLP的学习和宣传, 加强对研究机构贯彻实施GLP 的监督管理工作, 促使研究机构认真领会GLP的精神并遵循GL P的原则进行新药的研究, 逐步达到GLP的要求。

②建立一批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的新研究基地和实验室, 并重点加以扶持, 集中人才、物力和财力, 更新仪器设备, 掌握新技术、新方法, 严格按照GLP规范进行新药临床前的各项研究。为我国药品安全性研究质量管理提供经验, 使我国新药研究逐步与国际接轨, 增强我国医药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③制定相应实施GLP的新药注册优惠政策,适时将GLP与加快注册审评政策相结合。按照科学要求,进一步完善新药研究的技术指导规范和注册标准。

④建立激励机制。对于工作优异的实验室或研制机构通过官方网站进行公布,并以相关媒体进行通报宣传。

⑤促进行业管理和自身监督机制的形成,依靠医药行业自身约束,必要的行业规范定会为政府监督管理提供有利的帮助。

⑥ 完善新药注册相关的法规和规范,对于新药研发中尤其是新药注册申请中出现的不良事件问题增加有力度的惩罚措施。

药品非临床研究机构方面

药品非临床研究机构要将GLP的建设与自身发展很好的结合起来,应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积极地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在自身管理 方面,提高综合管理的效率和水平,要保证GLP 的核心内容管理要完善到位。组织管理的规范化和人员素质的培训,也可以说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思想素质、科学作风的培养,是正确贯彻GLP 和实验室建设的首要任务。机构设施与设备严格按GLP 要求的实验设施进行设计、建设、布局和配备。

另外药品非临床研究机构要充分认识质量保证部门的重要性,GLP法规培训重要性,GLP实验室的工作要勇于创新,加速与国际接轨。

总之,实施GLP 是加强药品监督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保证药品安全有效的重要措施, 也是提高我国药品研究质量和水平, 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需要。因此,加强我国药品非临床研究管理的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GLP与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CP)的实施共同为当前我国药品研究监督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我国药品非临床研究管理,顺利实施GLP,需要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研发机构共同努力,都必须本着积极稳妥、注重实际、不断完善的方针,不断提高我国新药研究水平。

上一篇:肿瘤医院的品牌营销 下一篇:医院后勤的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