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者“说”

时间:2022-09-27 09:52:44

离职者“说”

从副处长到民企总监:“很多人认为我疯了”

2013年4月,39岁的王先生作出了人生的一个重要选择一跳槽“下海”,从上海市级机关一名副处级的公务员,成为一家大型网店的外事总监。“转型”将近一年,王先生对自己的这一举动很肯定:“我觉得在企业工作更适合自己的性格,虽然公务员的工作也不错,但企业更适合我,让我人生有了新的发展。”

王先生说:“我觉得,任何职业是不是‘热’,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关键还要看是不是适合自己。我曾经和新加坡某跨国公司高层聊起中国的‘公务员热’,他们很不能理解,他们认为过量的精英人才挤进公务员队伍是很不正常的,对社会发展并不很有利。”

从副处长的岗位上“跳槽”去民企,在很多人看来是“疯了”,上有老下有小的王先生也遇到了来自家人和好友的劝阻,但他还是遵从了自己内心的声音。

“我大学专业是学政府管理,2000年硕士毕业后就进入市级机关工作,一干就是13年。”王先生说:“随着工作时间增长,我觉得自己遇到了事业发展的瓶颈,心理感受上也没有了以前的那种工作激情。机关工作要求的是稳重,不出事;但我希望在我还年富力强的时候,去寻找一些突破,去拼一下。”

相比在公务员系统收入和工作量的四平八稳,进入企业工作的王先生感触更深的是快节奏、高强度和新突破。“我在企业担任对外事务总监,做行业政策和动态分析、公共关系维护和日常的行政工作。”王先生说,“当然,收入也比过去要多。但我看重的不是收入,而是自己人生的阅历和发展。”

重返北上广:“我扔掉的只是铁饭碗”

“70后”的吴峰、高薇夫妇2003年分别从上海财经大学和上海复旦大学读完硕士毕业。毕业后,两人并未和大部分的同学一样,选择留在上海寻找就业机会,而是一同回到老家安徽蚌埠,双双进入了当地公务员队伍。

“收入不高、工作清闲,日子过得四平八稳。”这是吴峰对那段时间生活状态的评价。吴峰坦言,那时两个人每月收入加起来还不到5000块钱,虽然在当地还算说得过去,但每当看到不少同学在北上广拿着几十万元的年薪,事业风生水起,心里总有不甘。更让他害怕的是,单调的生活会把自己变成一个懈怠平庸无一技之长的人。

2008年,30岁的吴峰毅然决定辞去公务员的工作去上海寻找机会,妻子高薇也决定辞职跟随丈夫一起。“其实在这个年纪做出这样的决定需要挺大的勇气,当时也遭到家里大力反对。”

通过同学的牵线搭桥,两人分别在上海一家金融企业和一家外资公司就职。经过5年多的努力,他们分别走上了中层管理岗位,两人加起来年薪超过百万元。

吴峰说,他感觉最大的区别就是,公务员岗位大多数是讲资历乃至讲关系,职业拓展性比较狭窄。企业相对来说讲能力的比重要大一些,可以积累自己的人脉渠道和职业经验资本,流动性和晋升的速度都比较的快。

从国家机关到投行:“我不想被温水煮蛙”

毕业于南京大学的张建2011年通过国考考入国家某机关单位,2013年4月辞职,进入北京一家投行就职。

谈起离职原因,张建说首先是收入问题。公务员的收入确实比较低。“我之前所在的单位,我们一起进去的年轻人,每个月工资就只有4000块钱左右,光是租房、吃饭一系列的日常开销都要用自己以前的积蓄来贴补,更别说结婚买房、安家落户了。”张建说。

张建觉得,公务员的工作环境比较稳定,大多数事情只需按部就班,灵活度比较低。“长期处在这种‘温水煮青蛙’的状态,很难找到成就感,感觉就是在熬,会与时代脱节。从我个人还是希望到社会上闯荡,干出一番事业来。”

再者,随着时代的变迁,公务员原先身上的光环、社会地位、收入水平、医疗保障都在发生变化,优势越来越不明显。从晋升的角度来说,还比较看重论资排辈、关系背景。而在一些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里,主要就是看个人能力。

“其实我知道,身边不少公务员的朋友有过离职的想法,但是像我这么坚决跳出来的不多。也许是因为暂时没有更好的选择,也许是时间长了没有勇气离开这种稳定的环境。”张建说。

据《新华社》

上一篇:众筹:商业新游戏 下一篇: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产生离析的原因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