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企业责任报告及环境绩效信息揭露调查

时间:2022-09-27 09:04:40

上市企业责任报告及环境绩效信息揭露调查

我国修订后《公司法》和《合伙企业法》中都明确规定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从而在立法中明确规定了我国企业应以承担社会责任为己任。2006年9月25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对外《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倡导上市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并鼓励上市公司按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的国际标准编制并披露社会责任报告。2008年12月10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部向各上市公司发出《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8年履行社会责任的报告及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披露工作的通知》,要求金融类公司在2009年必须披露社会责任信息,作为强制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试点。深圳证券交易所也作出了相应的行动,要求所有纳入“深圳100指数”的上市公司在2009年必须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本文以化工行业2008—2010年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模型研究上市公司环境绩效信息的影响因素。

一、文献回顾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曾提及企业的社会责任,认为企业利润最大化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1924年,OliverSheldon提出“企业的社会责任”概念,但对企业是否承担社会责任,美国学者曾为此发生过激烈论争。米尔顿?弗里德曼、F.A.哈耶克(2000)等坚决反对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E.MerrickDodd(1932)、H.R.Bowen(1953)、哈罗德?

孔茨(1993)等则从商业道德、福利经济学等角度赞成企业履行社会责任。Carroll(1979)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Brummer(1991)将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并列。Ingram(1978)最早利用资本市场的反应来检验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以1969年到1975年财富500强公司作为样本,研究结果表明:披露货币化社会责任信息的投资组合的年收益率都高于披露非货币化社会责任信息的投资组合。郭沛源(2007)的实证研究表明,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企业构成的投资组合,在财务收益方面更加稳定,投资组合的避险能力更强。张维迎(2007)认为利润与企业社会责任并不互相矛盾。沈洪涛(2008)以1999年到2004年石化塑胶业A股公司为研究样本,结论认为,从2002年开始,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公司社会责任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其披露的数量和质量与股票收益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1997年,全球报告倡议组织成立,从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角度,构建了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框架《指南(2006)》,简称G3,其中环境指标的发展最成熟,《指南》鼓励报告者将其环境业绩与更广泛的生态系统联系起来(钟朝宏,2006)。企业环境责任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内容,越来越受到人类社会的高度重视。加拿大环境污染调查组织(PollutionProbe,2005)从三方面对企业环境责任作出定义,即企业承担环境责任使经济得到持续发展的同时,不会对环境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符合生态环境要求的原材料和能源管理体系;利益相关者的有效参与,实现企业环境信息透明化。Clarkson(2008)依据GRI的《指南》(第二版)研究美国五个行业共165家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中的环境信息披露,发现环境信息披露和环境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何丽梅(2010)、唐久芳(2008)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规模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正相关。但上述研究均未针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化工行业社会责任报告中的环境信息披露进行实证研究,以获取化工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的详细信息。

二、假设提出与变量定义

(一)假设提出

假设1:盈利能力越强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环境绩效披露越好。上市公司披露环境绩效信息,向市场传达企业重视环境保护,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信号,表明企业持续经营环境风险小。上市公司每股收益越高,越有动力执行严格环境管理标准,努力零污染排放,变废为宝,对资源循环利用,节能降耗,降低环境成本,提高环境绩效。

假设2:上市公司发展能力越强,社会责任报告越倾向于披露环境绩效信息。为了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企业需要持续的投资和稳定的供应商。发展能力强的公司更愿意披露环境绩效信息,树立良好的企业环境友好形象,以减少融资成本。

假设3:规模越大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更倾向于披露环境绩效信息。CarmeloReverte(2008)基于合法性和相关性理论,以2005—2006年西班牙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行业特征、媒体压力对水合责任心披露的影响,结果显示规模越大企业积极披露社会责任信息。规模较大的公司易受到公众和管制的关注,为吸引公众投资者,树立企业环境友好的公众形象,表明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大公司更愿意披露环境绩效信息。

假设4:资产负债率越高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更倾向于披露环境绩效信息。投资者和金融机构是企业财务报告的重要使用者,企业披露环境绩效信息,有利于金融机构了解企业的环境风险。同时,资产负债率越高,越倾向自愿披露环境绩效信息,满足债权人要求,获取债权人的信任,上市公司越有动力披露环境绩效信息。

假设5:经济发达地区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更倾向于披露环境绩效信息。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达,环境污染相应严重,环境保护部门对公司的环境规制要求高,社会公众对环境污染的感知程度高,关注企业的环境信息,地方政府制定了较严厉的环保政策,在经济发达地区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披露环境绩效信息。

假设6:沪市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中环境绩效信息披露优于深市上市公司。深市尽管较早了《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但没有具体披露指引;沪市2008年陆续了《〈上海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的通知》、《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8年履行社会责任的报告及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披露工作的通知》、《内部控制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和审议》(其中包括《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指引》)及相关的工作底稿,有力推动了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编报及环境信息的披露。

(二)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

被解释变量为环境绩效指数,即将上市公司披露社会责任报告中的环境绩效信息进行量化,用EPDI表示。

2、解释变量

借鉴国内外对自愿性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本文选取了公司发展能力、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率作为解释变量。

(1)公司发展能力。本文选取市净率作为上市公司发展能力衡量指标,研究上市公司发展能力对环境绩效的影响。

(2)公司盈利能力。本文选取每股收益作为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指标,研究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对环境绩效的影响。

(3)公司负债程度。本文选取资产负债率作为上市公司负债程度指标,研究上市公司负债对环境绩效的影响。

3、控制变量

本文选取公司规模、上市公司注册地、上市交易所作为控制变量,研究它们对环境绩效的影响。

(1)公司规模。本文用上市公司期末总资产金额的对数衡量公司规模。研究公司规模对环境绩效的影响。

(2)上市公司注册地。上市公司注册地是一个虚拟变量,如果在经济发达地区①注册的上市公司,取值为1,反之则取0。本文上市公司注册地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的替代变量,研究经济发达地区对环境绩效的影响。

(3)公司上市交易所。上市公司上市交易所是一个虚拟变量,上市公司上市交易所为沪市,取1;上市公司上市交易所为深市,取0。研究公司上市地点不同对环境绩效的影响。

三、样本选择、数据来源与模型建立

(一)样本选择及数据处理

本文选择2008—2010年化工行业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剔除了ST、新近上市公司,获取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样本94个。上市公司环境绩效信息没有现成的数据,笔者只能从176家化工企业2008—2010年的年报中手工搜寻,按环境绩效披露内容进行分类,并进行相关统计。本文数据来源于沪市和深市A股上市公司年报及巨潮资讯网、中国证监会网站,相关财务数据来源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本文基本数据的处理使用了Excel、Word软件,描述性统计分析、多元回归统计分析使用了Minitable15统计软件。本文使用混合横截面数据,将不同年份的横截面数据混合,扩大样本,增加估计的精度,以消除残差与解释变量相关估计量偏差的问题。

(二)模型建立及变量定义

1、模型建立

根据研究假设,本文将环境绩效信息披露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将上市公司规模、市净率、每股收益、资产负债率、上市地点和注册所在地作为解释变量,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如下:EPDIi=β0+β1SIZEi+β2GROWTHi+β3EPSi+β4LEVi+β5LISTi+β6PLACEi+λ

2、环境绩效信息披露指数(EPDIi)及评分标准

本文采用指数法对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状况进行量化,具体做法如下:

(1)核心指标②:报告披露详细,既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分析的5分(满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都有,披露比较详细,4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都有,披露不充分,3分;仅有定性描述,1.5分;未披露0分。①参考国家统计局的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经济总量以及地理位置,本文规定经济发达地区为:北京、上海、天津、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其余为不发达地区。②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2006》(第三版)中环境绩效指标主要涉及原材料、能源、水、生物多样性、三废排放、产品和服务、法规遵守、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等9个方面,涉及30项指标,其中核心指标17项,补充指标13项。

(2)补充指标:披露详细的3分(满分);披露比较详细的1.5分;披露不充分的1分;未披露0分。如果报告有索引,方便利益相关者进行环境评估,增加1分;报告有第三方验证(审计)的,增加环境绩效信息的可信度,增加1分。环境绩效信息披露量化满分为10分。

3、变量定义

环境绩效信息披露指数(EPDIi)则为第i家上市公司环境绩效指标实际得分之和与上市公司环境绩效指标最佳披露得分的比值。本文研究所涉及的变量及定义见表1。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的基本内容

表2、表3、表4和表5显示,化工行业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比例不高,2008、2009年披露比例基本相同,2009年披露比例下降了,是因为2010年深圳创业板块推出,有新上市的公司,却没有披露社会责任报告。沪市上市公司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比例明显高于深市,深市中小企业多,而沪市大型企业多,且没有新上市公司。深市上市公司披露社会责任报告连续3年都是单独披露,而沪市2008、2009年是以年报附件形式披露,只有2010年是单独披露社会责任报告。

化工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环境绩效信息主要有:ISO14000、ISO90001等系列认证,环保投资总额、水的循环利用率、三废排放是否达标或者是零排放,能源的耗用、环保产品及节能创新、取得的环保荣誉或列入环保污染严重企业、按何种标准编制社会责任报告、环保企业是否有第三方审计等等。2010年仅有皖维高新经国家审计署和省经信委审核,公司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2010年仅有中泰化学按GRI《可持续发展指南(第三版)》编制社会责任报告,被评为优秀。

(二)描述统计

表6是对样本数据的描述统计,EPDI的均值为0.3357,中位数为0.3000,最大值为0.70,最小值为0.15,说明我国化工行业上市公司环境绩效信息披露总体水平不高,与陈佳贵(2010)结论相同,与国际最佳披露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2009年华峰氨纶社会责任报告被评为金蜂蜜优秀企业;2010年中泰化学按G3编报社会责任报告,被评为环境绩效信息披露优秀企业;其余企业环境绩效信息披露多数不合格。

(三)变量的回归相关度检验

表7显示,上市公司规模与环境绩效信息披露指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上市地点和公司注册地与环境绩效信息披露指数在5%的水平上显著相关;公司发展能力、盈利能力(与何丽梅结论相同)、资产负债率与环境绩效信息披露指数相关不显著。解释变量之间的系数小于0.8,就不会对多元回归分析产生影响。

(四)多变量回归分析

解释变量的筛选策略为强制进入,所有变量强行进入回归方程。表7列示了强制回归模型中各个回归系数的指标。表7显示,公司规模在5%水平与环境绩效指数上显著相关,假设1通过显著性检验。公司发展能力、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率与环境绩效指数负相关,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公司注册地与环境绩效指数正相关,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但F值为2.60,P值为0.022,表明模型整体上是显著的。

(五)回归结果解释

(1)公司规模对环境绩效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回归模型表明公司规模与环境绩效信息披露显著正相关(P=0.035<0.05),与预期假设相符,公司规模越大,公司环境责任报告越倾向于披露环境绩效信息。

(2)公司发展能力对环境绩效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公司发展能力与环境绩效信息披露负相关,与原假设不相符,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能的解释是公司不愿意披露不利于公司发展的信息,如扬农化工2009年以来刻意隐瞒环保违规事项引盖茨基金上当,回避对公司不利信息。

(3)公司盈利能力对环境绩效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公司盈利能力与环境绩效信息披露负相关,与原假设不相符,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能的解释是公司投入资金进行环境保护而降低了其盈利能力,或者说公司的盈利能力对环境绩效信息披露影响不大。

(4)资产负债率对环境绩效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资产负债率与环境绩效信息披露负相关,与原假设不相符,不过不显著。上市公司债权人对环境信息披露并不关心,并未起到有效促进社会责任报告中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的作用。或者是债权人不信任企业披露的环境绩效信息,自己派出环境专家对企业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5)上市公司上市地点对环境绩效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上市公司上市地点与环境绩效信息披露正相关,与原假设相符,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环境绩效信息披露水平高于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说明披露水平受外部压力和监管的影响显著。

(6)上市公司注册地对环境绩效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上市公司注册地与环境绩效信息披露正相关,与原假设相符,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说明经济发达地区的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中环境绩效信息披露优于非发达地区,在信息化时代,企业所在地对其环境信息披露影响大。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2008—2010年我国化工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为研究样本,对其环境绩效信息披露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发现,我国化工行业上市公司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比例较低,整体披露水平低,上市公司规模与环境绩效信息披露指数显著正相关;上市公司上市地点、上市公司注册地与环境绩效信息披露指数正相关,影响不显著;公司发展能力、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率与环境绩效信息披露指数负相关,但不显著。沪市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中环境绩效信息披露优于深市上市公司。经济发达地区的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中环境绩效信息披露优于非发达地区。尽管有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推动企业披露社会责任报告,但化工行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比例、整体披露水平不高,目前没有一家上市公司就环境绩效信息进行审计鉴证。

2010年仅有皖维高新经国家审计署和省经信委审核,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披露环境绩效信息的可信度整体不高。华峰氨纶自2008年披露社会责任报告以来,接受公众监督,通过公司网站的责任关怀栏目公开污染治理和排放情况,增加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我国化工行业上市公司环境绩效指标与G3标准存在较大差异,两大交易所可以参照国际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社会责任报表编制指南、手册,规范上市公司环境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过程,而不是事后汇集编制,推动上市公司履行环境责任。

上一篇:增强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质量对策 下一篇:抓好高校档案管理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