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体育课教学的转变

时间:2022-09-27 07:15:16

论中学体育课教学的转变

摘 要: 中小学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新时期的教师应担负起这个责任,始终要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上好体育课。大力加强教学改革,突破传统教育模式,坚持创新理念。要尊重学生成长的需要和身心发展规律,把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有效,引发学生共鸣,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课的学习与锻炼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条件,教给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注重学生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使教学改革不流于形式

关键词: 体育课 转变 教学方法

体育教师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中的问题,加强业务学习,不断完善现代知识的基本结构,调整自身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创新能力,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并形成对体育课堂的热爱。如何更好地培养他们是课堂教学转变的重点,要实现课堂的转变就要力求建构一个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模式,从而创造性地完成体育教学目标。

1.教师在中学体育课教学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1.1体育教师高尚的内心世界、教学作风、广博的知识、全面的工作能力、高超的运动技能及广泛的兴趣爱好等对学生有启迪和吸引作用;对学生思想品质、世界观的形成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若有了比较全面的能力,则其行为会给学校的体育教学带来积极影响。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一种敬佩感,从而自觉地接受体育教师的指导。

1.2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起决定性的作用,体育教师在教学时,应做到以兴趣育人,以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愿意主动学习。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体育教师必须在对专业产生稳定兴趣的基础上,扩大知识面,进行必要的知识更新,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的需要。

2.教学中学生自我锻炼的培养

2.1传统教学方法采取“注入式”或“灌输式”的形式,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样只能暂时满足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难以应付学生离开学校以后漫长人生的工作和生活上的学习需求。因此,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加强体育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奠定终身体育锻炼基础就显得非常重要。在教学中应由“被动”教学向“主动”学习发展。表现为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因此,在体育课程设置方面,应根据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依据学生爱好、兴趣给学生较大的选择性,开设多种形式的选修课和选项课。在教学中,必须科学地安排教材内容,在教法上要采用竞争性、趣味性的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掌握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课堂组织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集体协作能力等,可运用平时教师教学的设计程序,让学生自主设计课堂,代替过去由教师“承包”的方法。由于学生对教师仍有依赖性。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课上经常提示学生要完成的任务、安排准备活动的依据,所学的动作、技术练习对身体有何作用,等等,培养学生的独立组织能力。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3.1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的合作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和谐统一,这一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交融着师生的互动、合作、创新与进步。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就必须改变传统教育观念下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新型而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享受体育的快乐,体验到学习中的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同时教师要积极参与,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励学生前进,体验到学习的喜悦,使其增强自信。

3.2要转变教学观念,在改进教学方法上下工夫。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运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要改变以往每节课都是教师先“教”而后“练”的教学方法,在评价中,教师不能把评价看做是简单的分等排序,而应该在评价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为目标,把评价的重点放在纵向评价上,强调个体学生的进步与现在作比较,要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这样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4.结语

学校体育要紧跟时展的脉搏,明确健康的新观念,紧紧围绕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等方面的发展需要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主张以全面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面向终身体育,从情感教学入手,强调乐学、好学、育体和育心相结合,将学生从“让我学”的被动状态中解放出来,以激发、引导、提高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培养、塑造、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力,使他们在这一过程中磨炼意志、陶冶情操,进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上一篇:翻译项目管理浅析 下一篇:试论大学语文考核评价体系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