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英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9-27 05:39:40

学英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将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指出的听、说、读、写综合训练,阶段侧重的原则,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应该是:在初级阶段以听说为主,带动读写;中级阶段是读―>听―>说,最后落在写上;高级阶段应在“四会”全面训练的基础上,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我认为这样做既符合英语教学规律,又符合青少年学习英语的认识规律;它既符合教学目的,也是确定各阶段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

关键词:英语教学 创新

要使学生按语言学习规律学好这门学科,我感到在英语教学中应抓住三个环节: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这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前提;二要通过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多种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这是教学的核心;三要因材施教,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这是学好英语的保证。这三个环节相辅相成,形成一体,自始至终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下面分别简单阐述这三个方面:

一、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兴趣

首先将思想教育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确定好正确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然而提高认识只是一方面,改进课堂教学,培养学习兴趣,是更重要的一方面。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才会积极地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并以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去获取最必要的知识,这就是求知欲。初中学生这个年龄段正是求知欲强的阶段,视觉与听觉都很强,善于模仿,辨音能力相当准确,其灵敏度超强,这时期是学习英语的时机。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引导他们模仿正确的读音,大量进行听说练习。

在英语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和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也是进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虽然学生初学主要靠模仿和记忆,但教师用科学方法指导学生记忆单词,并培养学生学习单词的能力,效果就会更好。

二、 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在初级阶段,每节课都安排五至十分钟左右的日常谈话。从入学第一节课开始,老师利用表情、手势、实物教学生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班级、学校;说我爱学校、同学、班级、老师;我爱劳动,我爱我家等。一周学两三句,细水长流,有计划地与课文配合,按几个单元进行。如介绍自己、家庭、同学、我的班级及学校生活等,谈话的量逐渐增大,内容逐渐丰富,由回答老师的提问到连续说话。谈话方式有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学生答;个别问,集体答;大家问,值日生答。这种日常谈话一问一答,能基本达到每个学生都参与活动的目的。同时,由于练习的句子比较多,复习的内容涉及面就比较广。在操练中听的多、说的快,反映越来越灵敏。在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和回答问题的能力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通过课堂上以旧带新,滚雪球似的逐步增加口语练习的内容与实践量,几个月就可以看出明显的效果:(1)学生的听说能力大大加强,敢于开口;(2)课堂的英语气氛浓厚,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也随之提高。(3)由于操练中听得多,说得快,学生活动面广,反应越来越灵敏,不仅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埋伏,可以分散难点。

语言实践活动不仅要生动活泼,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包括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等方面的能力。机械性的句型模仿,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使学生对某些知识从生疏到熟练,但很难使学生开动脑筋,做到举一反三。根据教材分析,在句子种类基本都出现的情况下,教师可借助语调、手势、表情、实物讲解be动词句型,将一般问句、反意问句、特殊问句、选择问句都在口语中进行练习。起初只要求学生理解、听懂,能根据问题回答就行。到练习一段时间之后,老师可将这类句子归纳在一起,要求学生仔细模仿并思考各句之间有什么异同,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分析总结出这些句型的规律,一定会印象深刻,不易遗忘。

三、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传统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参与合作能力的发展,教师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知识面不能很好地得到拓展,综合应用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有鉴于此,教师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首先,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前提。教师应努力创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自由地去探索,才会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例如,可以适时地放一些背景音乐,以缓和学生上课时的紧张情绪,让学生体验学习英语的愉悦氛围。

其次,教师要善于设疑、巧于设疑,于无疑处设疑,才能撞击学生思维火花。古人语:“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教师要认真思考,提出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综合类问题,允许和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敢于独树一帜,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传统教学过程使学生思维自始至终框定在教师拟定的教学形式中,教师直观执行教案,这样课堂不仅不能给学生创造主动创新的学习机会,也谈不上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使教与学双方积极互动,真正形成多向性学习的有利教学条件,由学生决定“教法”,使教师成为一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真正体现教学内容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的新课标理念。

再次,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学生缺乏兴趣就不会有很高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就需要教师持续不断的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把学生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注意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充满情趣,让学生扮演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角色,模拟生活中的各种情景对话,用讲故事、当小老师、表演短剧节目、充当小记者、听学英文歌曲和看英语电影等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些兴趣就会转化为强大的内部学习动机,使学生进行自觉、自主、有创造性的学习。

总之,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交际工具,需要教师使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成为语言创造者,从而达到交际和丰富自身的目的。

上一篇:初中语文自主探究学习的认识与实 下一篇:《圈儿》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