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工程竣工测量成果探索

时间:2022-09-27 05:37:13

城市建设工程竣工测量成果探索

摘要:CH/T6001—2014和CH/T9025—2014于2015年1月1日颁布实施,对于城市建设工程竣工测量成果的规范化和应用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两部标准的关系、主要内容、使用方法及其优缺点。期盼城市建设工程竣工测量成果更进一步用于地下管线数据库更新和城市三维数据建模,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主管部门尽快制定、出台相关标准。

关键词:城市建设工程;竣工测量成果;地形图数据更新;规范;应用

中图分类号:P2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94-0911(2016)02-0100-03

2014年12月29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12项在2015年1月1日实施的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标准[1],其中两项是有关城市建设工程竣工测量成果的行业标准:CH/T6001—2014城市建设工程竣工测量成果规范[2](以下简称规范)、CH/T9025—2014城市建设工程竣工测量成果更新地形图数据技术规程[3](以下简称规程),显示了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主管部门对城市建设工程竣工测量成果的重视。现行的竣工测量制度已执行多年,其目的是核实竣工的建设工程是否符合规划条件。竣工测量成果的精度不低于同级地形图的精度,同时有比地形图更丰富的属性信息内容和三维数字信息(包括建筑物的高度等)。由于竣工测量成果的技术标准和测绘时机等方面的原因,现有竣工测量成果无法用于基础测绘数据更新和地下管线数据更新。这两项行业标准的颁布实施将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建设工程竣工测量成果的作用,为基础测绘数据更新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地形图的现势性,加快地形图的更新周期。结合对这两部标准的解读,本文论述了城市建设工程竣工测量成果的规范化和应用。从标准应用的先后顺序来看,先规范城市建设工程竣工测量成果,然后再利用城市建设工程竣工测量成果进行地形图数据更新。

一、城市建设工程竣工测量成果的规范化

要应用城市建设工程竣工测量成果,首先就要将其规范化。规范从成果的时空系统、时点(以获取城市建设工程竣工测量成果为目的而具体实施竣工测量工作的时间点)、组成、内容、规格、质量要求6个方面对城市建设工程竣工测量成果进行了规范化规定。对于成果的时空系统,规范明确规定:平面坐标系统“应采用国家或地方统一的平面坐标系统。当采用地方平面坐标系统时,应与国家平面系统建立联系”;高程系统“应采用国家或地方统一的高程系统。当采用地方高程系统时,应与国家高程系统建立联系”;成果的时间“应采用公元纪年、北京时间”。对于成果获取的时点,规范要求“应能反映城市建设工程等规划要素及其相关地形要素全部完成后的状态”:如对于建筑物“主体结构应施工完毕,并且外立面装修、室外地坪、配套市政工程、建设场地内部主要道路和连接外部的道路已建成,用地范围内应拆除的建筑物或者临时设施已拆除”;对于市政道路,“待测道路及其附属设施应全部建成,车道线及其他交通标志应设立完毕”;地下管线“应安装完成。尚未覆土,覆土前不能施测的,应在覆土前,在实地做出标志并绘制点位略图,待日后还原点位再进行连测”。规范规定以报告书的形式进行成果组织。成果组成应包括成果报告书封面、成果报告书目录、成果说明、成果表、成果图、质量检验报告,宜包括三维模型、表面纹理、元数据等。用于汇交的城市建设工程竣工测量成果,其成果形式可为城市建设工程竣工测量成果目录,其组成应包括对成果进行简要文字描述的表单。成果内容规定了成果报告书和成果目录包含的具体内容。规范特别规定了对元数据的要求,元数据宜包括地形图元数据、平面图元数据、三维模型元数据等。元数据应与竣工测量成果同步更新,并保证元数据完整、准确、现势和逻辑一致。规范首次规定了城市建设工程平面图元数据的内容,其主要数据项包括:工程编号、工程名称、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号、元数据文件名、竣工测量数据文件名、数据文件格式及版本、数据总量、工程位置、工程类型、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作业依据、采用图式、分类编码标准、测绘方式、数据集覆盖范围最小X坐标、数据集覆盖范围最小Y坐标、数据集覆盖范围最大X坐标、数据集覆盖范围最大Y坐标、所在区域地形图图幅号、最高高程、最低高程、竣工测量数据文件内容描述、立面图或断面图位置、特征点数、竣工测量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测绘日期、数据质量评价、数据质量检验单位、新增地物、拆除地物、工程性质与级别、改建或恢复地物、地上与地下楼层数、建筑面积、路面性质与车道数、相关道路、道路长度、管线种类与长度等41项。成果规格对成果各项内容的幅面、版面、字大小、字隔、比例尺、数据格式等进行了具体规定。规范要求成果质量符合《CJJ100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T8城市测量规范》《CJJ/T157城市三维建模技术规范》的规定,检验过程符合《GB/T18316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或《GB/T24356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的规定。在应用要求方面特别强调竣工测量地形图和平面图数据结构与当地地形图或地下管线数据库结构保持一致,或可转换到当地地形图或地下管线数据库结构,为下一步开展地形图更新或地下管线数据库更新打下基础。在三维模型制作方面要求竣工测量地形图成果及其高程信息、竣工测量范围内的正射影像数据方便三维地形模型制作。建筑物的三维坐标成果、建筑物的顶面及侧面纹理、竣工测量平面图、建筑物立面示意图、建筑物规模测量分层平面示意图方便建筑物三维模型制作。在规范的最后三章,具体规定了对建筑物、市政道路、地下管线3类竣工测量成果的各项规定,便于实际具体操作。本规范未对地下铁路工程竣工测量成果相关内容作出规定是其一大缺憾,期待再版时增加相关内容。

二、城市建设工程竣工测量成果的应用

在规范了城市建设工程测量成果后,就可扩大竣工测量成果的应用范围了,其最为直接的应用便是进行地形图更新。规程规定了如何利用城市建设工程测量成果进行地形图更新。规程编者按照更新的地点、内容、统一规格、技术方法、后处理的更新思路进行编写并给出了如图1所示的更新流程[3]。更新地点是确定更新空间范围———竣工测量成果覆盖的空间范围,是一个封闭多边形,确定范围时要尽量保持地形图要素的完整性;现势性差且与竣工测量成果不一致的地形图要素是要更新的内容。找到更新对象后还要统一待更新地形图和所利用地形图的成果规格,具体涉及数学基础转换、统一数据结构、地图编绘等;具体的更新技术方法规定为数据层更新和局部分区更新;地形图更新后还涉及地形图要素的接边、裁边、拓扑重构,以及元数据的更新等后处理操作。当竣工测量成果的平面坐标系统和(或)高程系统与待更新地形图数据不一致时,应转换竣工测量成果的平面坐标系统和(或)高程系统,使其与待更新地形图数学基础一致。当竣工测量成果与待更新地形图数据的数据分层不一致时,应将竣工测量成果的各要素数据按待更新地形图数据分层进行重新组织。当竣工测量成果与待更新地形图数据的数据结构不一致时,应通过对照表等方法编辑修改竣工测量成果的数据结构,对竣工测量成果数据项进行增加、删除或修改操作,使其与待更新地形图数据结构一致。当竣工测量成果的比例尺大于待更新地形图比例尺时,对竣工测量成果地形图各要素应按待更新地形图比例尺的要求并依据GB/T20257.1进行地图编绘。数据层更新的数据内容只涉及部分数据层,如单体建筑、城市道路等的竣工测量,可逐层采用对象更新方法完成,涉及点状要素更新、线状要素更新、面状要素更新和注记要素更新。更新步骤包括:更新竣工测量成果与待更新地形图数据的逐层叠置;提取待更新地形图上的失效地形图要素;将失效地形图要素存储到失效地形图要素数据层,并记录更新日期;地形图更新要素的处理:将竣工测量成果中新增或变化的地形地物要素转存到相应待更新地形图要素数据层;地形图要素关系处理:包括发生冲突地形图要素的处理,如遮掩、移位、省绘等;缺失地形图要素的处理:缺失地形图要素、与相邻区域接边出现矛盾或冲突的地形图要素等,要采用实地测绘等技术方法补充正确、完整。局部更新适用于城市建设工程范围大、内容多的情况,如某个区域的整体改造工程,竣工测量是对整个区域的全面(全要素)测量,用竣工测量数据整体替换相应区域内原有的全部数据而进行的更新。更新步骤包括:依据待更新区域地形图数据的数学基础、分层及数据结构,建立待更新区域地形图数据各层及其数据结构;在新建立的待更新区域地形图数据各层上,逐层从竣工测量成果数据层上提取相应的地形图要素;对提取的地形图要素进行数据处理,提取的各要素的代码、线型、符号和注记等应与待更新区域地形图数据要求相一致。各要素及其属性数据可从竣工测量成果中提取。如果必需的要素或属性缺少,宜采用实地调查、补测或其他技术方法补充完整。本规程的编写按照面向对象点、线、面、注记要素的更新进行组织是其一大特色,行文逻辑性强,文字精练。考虑到规范的编写,列举了建筑物、市政道路和地下管线3类竣工测量成果,规程在地形图数据更新时是否也按照建筑物、市政道路和地下管线等具体地物的更新来写,与规范的编写有呼应效果还有待商榷。

三、结束语

规范和规程两项行业标准为规范化城市建设工程竣工测量成果及应用其更新地形图数据指出了一条经济、高效的新路子,期盼两项行业标准为基础测绘、地理国情普查和智慧城市建设提供质量高、现势性好的数据源。事实上,竣工测量成果还有很多的应用前景,主管部门应尽快制定、颁布实施应用城市建设工程竣工测量成果进行地下管线数据库更新、城市三维数据建模的相关标准,为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2014年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标准公布[EB/OL].

[2]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城市建设工程竣工测量成果规范:CH/T6001—2014[S].北京:测绘出版社,2015.

[3]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城市建设工程竣工测量成果更新地形图数据技术规程:CH/T9025—2014[S].北京:测绘出版社,2015.

[4]李杰.建筑物竣工测量数据处理及质量控制[J].测绘通报,2004(7):26-28.

[5]张保钢,高莉.一种快速获取城市地形图更新增量的方法[J].测绘通报,2008(12):47-49.

[6]熊湘琛,张新长,曹凯滨.城市基础地形数据增量更新研究[J].测绘通报,2009(3):24-26.

[7]罗和平,叶乘鸾,温振兴.竣工测量成果应用于地形图更新的分析探讨[J].城市勘测,2009(6):11-14.

[8]马骏.利用竣工图更新地形图技术解决方案[J].测绘技术装备,2008,10(3):41-42.

[9]谢世杰.南京市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动态更新和维护研究[J].测绘通报,2008(1):46-49.

[10]徐峰.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维护与更新实施方法探讨[J].城市勘测,2010(S1):111-113.

作者:张保钢 易树柏 刘新霞 单位: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 城市空间信息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地理信息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华北有色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

上一篇:面向对象软件测试技术分析 下一篇:养老城市建设优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