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趋势与安全防御

时间:2022-09-11 01:46:45

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趋势与安全防御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对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安全防御措施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根据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特点,不断完善与移动互联网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移动互联网安全产品的开发和研究力度,对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科学把握,从而促进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升级。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趋势;安全防御

【中图分类号】TP39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222(2016)03-0088-01

前言

当前移动互联网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困扰着许多用户的使用,移动网络客户端安全使用问题也不断出现,根据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有关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安全防御措施,已经成为了当今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和研究面临的重要课题。

1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

1.1社会地位提升

移动互联网技术作为新发展的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移动互联网技术是互联网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社会地位也在不断提升,各移动互联网企业间的知识产权竞争已经成为了发展的主要趋势,关于移动互联网的芯片设计、客户端软件的开发以及通讯技术的设计,都要对各移动互联网企业的产权进行法律保护[1]。随着人们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能够满足人们的娱乐追求,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零距离沟通,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2国家出台政策,提高安全性能

当前移动互联网技术正在迅速发展,已经走入到了千家万户,因此对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管理是一项庞大的技术工程,移动互联网技术时代瞬息万变,各移动互联网用户也正在受到互联网安全问题的困扰,因此,国家会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提高移动互联网的安全性能,并且加强移动互联网系统的管理,从而避免网络诈骗犯罪现象的出现,避免移动互联网用户收到黑客恶意攻击的困扰,保障了人们的信息安全。各级政府监管部门也要加大移动互联网安全防御的重视程度,健全移动互联网安全管理制度。

1.3操作系统升级

人们正在不断升级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操作系统,从而提高移动互联网的安全体验性,将移动客户端上的照片、游戏等功能联系在一起,使得移动互联网技术向着全方位、多样化发展,更加能够满足用户的需要。例如,美国苹果公司利用IOS系统,实现了计算机与手机的智能连接,大大降低了移动互联网企业的运营成本,使移动互联网技术正朝着不断升级的方向发展[2]。

2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安全防御对策

2.1完善法律法规

加强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安全防御性,首先要在国家层面上不断完善移动互联网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对移动互联网的安全防御监督,要明确界定移动互联网用户、网络运营商、客户端厂商的安全责任性,落实好各监管部门的职责范围,加强移动互联网监管部门的监督力度,针对移动互联网技术系统中出现的移动支付宝客户端系统、移动广告等新型安全问题,要加快完善其相关的法律法规的速度,从制度层面上不断完善移动互联网企业的运营规范,为进一步提高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安全防御性能提供法律保障。

2.2加强应用软件实名认证

加强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的实名认证性,是提高移动互联网技术安全防御性的重要手段,可以提高移动应用软件的安全性,可靠性。通过实名认证技术,可以让使用者充分了解到技术开发者的信息和软件的安全检测结果。而通过加密技术还可以防止病毒用伪造的身份对移动互联网进行攻击,在实名认证的基础上,有效地利用防火墙软件,减少病毒对移动互联网的入侵和伤害[3]。

2.3加强安全技术产品的升级研究

面对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安全挑战,必须要不断进行移动互联网安全技术性产品的开发和升级,不断研发提高移动互联网安全防御的技术,开发对病毒、恶意软件的检测技术,加强移动支付软件的安全性能,将安全技术产品的升级开发研究,落实到每个移动互联网技术领域当中,提高移动互联网安全数据库的容量,并且为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安全防御性能作风险分析,从而提高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安全防御性。

3结论

针对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不断加强移动互联网安全防御性能策略研发,完善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移动应用软件的实名认证性,加强安全技术产品的升级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性意义,需要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中各环节共同协作,共同为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未来发展作出贡献,促进移动互联网技术时代的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1]吕莉.浅议新时期下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4:184.

[2]翟世俊,姚一楠.移动互联网安全发展趋势及对策分析[J].移动通信,2015,11:9~12+17.

[3]吕桦.论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J].中国新通信,2015,14:20~21.

作者:张书铭 马亮 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山东省分公司

上一篇:高校报纸档案资源开发与利用 下一篇:初中生物复习点滴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