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范文

时间:2023-03-12 11:24:19

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范文第1篇

1.1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简而言之,生态城市是一类生态健康的城市。

1.2生态城市的主要特点

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比较,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1.2.1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人共生、人回归自然、自然融于城市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反映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1.2.2高效性

生态城市能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使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使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共生关系得以协调。

1.2.3可持续性

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同时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保证其健康、持续、协调的发展。

1.2.4整体性

生态城市不是单纯追求环境的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更注重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在整体协调的秩序下寻求发展。

1.2.5区域性

生态城市作为城乡统一体,其本身即为一区域概念,是建立于区域平衡基础之上的。而城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2中国目前的城市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起步

2.1目前的城市状况

“九五”期间是环境保护大发展的五年,集中体现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全民族环境意识普遍提高、环保措施力度加大、环保投入大幅增加、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等方面。但是,环境污染依然严重,生态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水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全国有36%城市河段的水质为劣5类,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大气污染十分突出,受监测的341个城市中,有66.7%的城市空气质量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固体废物、城市垃圾、“白色污染”仍然严重;全国城市垃圾真正达到无害化处理的还不到总量的10%;城市噪音扰民十分普遍,2001年监测区域55.7%的城市噪音处于中度以上污染。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市民发生多种疾病。

2.2生态环境建设的起步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1999年海南率先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生态省,2001年吉林和黑龙江又获得批准建设生态省,陕西、福建、山东、四川也先后提出建设生态省。许多城市如上海市、长沙市、宜春市、扬州市、威海市、深圳市等都先后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奋斗目标。最近几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生态学会以及他们的地方学会举办了多次全国性地方性学术讨论会,将学术研究与交流推到了高潮。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于2002年8月19日至23日在深圳市召开,《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圳宣言》是这次大会的主要内容,将对世界城市建设与发展以及人居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3中国如何进行生态城市建设

3.1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笔者认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城市生态学和环境经济学为理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城市规划为蓝本,以环境保护为重点,以城市管理为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新机制,建设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保持高度和谐的城市。

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创建清洁、优美、安静的城市,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高效的生态产业和人们的需求与愿望得到满足、和谐的生态文化与功能相整合的生态景观,实现自然、农业和人居环境的有机结合。

3.2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它不仅涉及城市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还涉及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科技水平、人口素质、意识观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针对环境差、底子薄、人口多的国情,提出以下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3.2.1转变思想,提高环保和生态意识

从不可持续发展思想向可持续发展思想转变。其内涵包括:从追求近期的直接经济效果转向追求长期的间接经济效果;从追求单一的经济高效率转向追求经济、生态合并的高效率。这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思想基础。没有这个转变就不可能有忧患意识、危机感和责任感。这对决策者和企业家尤为重要。因为决策者的思想影响一片,企业家影响一个企业,企业往往是环境污染大户。我国目前的干部制度是任期制,任期内的绩效考核主要还是经济绩效。这很容易使干部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要完成这种思想转变必须把干部任期内对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功与过作为绩效考核内容之一。

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就是使人们认识到自己在自然中所处的位置和应负的环境责任,尊重历史文化,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增强自我调节能力,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高质量运行。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除了用各种形式加强宣传和教育外,还应:(1)让市民亲身感受到环境和生态保护带来的好处;(2)使市民形成“向自然资源索取是有代价的,污染是要付费的”的概念;(3)营造社会公德大环境,规范那些不规范的环境行为。

3.2.2加快理论研究,制定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现在可持续发展到处都在讲。但是,如果没有能够指导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经济理论和具体的评价指标,又如何知道决策和实践是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呢?长期以来,城市建设的理论和政策都是重资源开发,以发展国民经济为主线兼顾市民的基本生活要求。因此,必须针对我国国情建立一套适用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科学理论和指标体系。

(1)生态城市应采用整体的系统理论和方法全面系统地理解城市环境、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已经包括经济活动的环境效应和生态效应。也有较好的社会基础,为不少人所接受。政府应积极支持和组织环境经济学家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探讨、研究,使环境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扩大,发展成为包括“新财富理论”的多科学、多层次、多分支、交叉性综合性学科。其领域包括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森林经济学、海洋经济学等以及这些领域的生态经济学理论。以环境经济学和城市生态学指导生态城市建设,同时指导国民经济发展。这是一个机遇,中国应该走在世界前列。

(2)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多元化的。分解为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目标、结构优化目标以及效率公平目标。这些目标又应按生态城市建设的阶段(初级、过渡、高级阶段)分解为阶段性的目标,形成评价指标体系。用它在建设的各个阶段来衡量城市生态化速度与变化态势、能力和协调度。设计的指标应灵敏度高、综合性强,既有持续性指标、协调性指标,又有监测预警指标。选择指标的原则应注意因子的综合性、代表性、层次性、合理性、现实性。在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下来编制城市规划条例、械市建设条例和城市管理条例。

3.2.3建立生态城市环境保护新机制

环境质量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条件。环境保护是城市生态建设、生态恢复和生态平衡维持的重要而直接的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

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责是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城市。应该集中力量做好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各种公用设施的建设、进行环境的综合治理。从社会主体角度看,社会行为可分为政府行为、企业行为与公众行为。这三种行为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而不可持续发展或可持续发展都决定于这三种行为。在过去的发展模式中政府、企业、公众的行为都没有考虑到自然环境的有限性及其对经济活动的制约,没有把自然环境纳入到经济系统中,致使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深度与广度不断增大。

政府应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主导力量,应加大力度、有效的引导、规定、维护、激励整个社会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行为:(1)国家应提升国家环保主管部门的职能和地位。实质性的参与国民经济决策活动,重大项目从初步方案拟订就应征求国家环保总局的意见;(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队伍的建设,完善体系、加强力量、提高人员素质和敬业精神;(3)在国家、省、市各级政府中设置生态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协调机构,负责政府各部门间管理职能的协调和监控,以推动生态城市建设计划的实施;(4)强调城市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行为中的地位和责任。制订和实施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

市场推进就是环境保护引入价值观念,建立和推广市场机制。通过税、费和环境产权的手段明确人与自然的关系、企业与自然的关系,配合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和企业的环保意识和契约意识,以达到遏止环境滥用,促进公众和企业认识环境的使用价值、自然的生态价值和生命支持功能,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的目的。但政府应通过政策调控市场价格,既要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又要照顾到公众的承受力。

在公众环境意识普遍不高、企业急功近利的思想还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只依靠宣传教育难以遏制“边建设、边破坏”、“边治理、边污染”的情况发生,政府应该强化执法监督。有效执法监督的前提是:有一套完整、严密、可操作的适应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法律综合体系,使城市生态化发展法律化、制度化;有一支素质高、责任心强、公正廉洁的执法队伍。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化建设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这在西方国家法律上有明确规定。而且公民环境权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充实,现已包括环境知情权、环境议政权和环境索赔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随着环境法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公众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将既有理论依据,又有法律依据,更有群众基础。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公众参与,应体现在环境决策参与、环境监督参与、环境投资参与和个人环境行为等方面。要真正做到公众参与,必须:(1)修订法律,明确公民的环境权,使公民明白自己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2)修改决策程序,使公众在决策过程中有参与环节;(3)培育与生态城市建设相适应的社会机制。

3.2.4把握关键环节——生态城市建设规划

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应全面的从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各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以人为本制定战略性的、能指导和控制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蓝图与计划。它必须具备科学性、综合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应把生态建设、生态恢复、生态平衡作为强制性内容。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一旦批准,必须具有法律的权威性,任何改变都必须严格地按照程序进行。

为搞好生态城市规划应采取以下对策:(1)修改现行的《城市规划条例》。充分体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2)改进城市规划管理机制,改变建设项目提出者、计划者、决定者、运作者同属一个体系的状况,使每个环节都能有效的得到控制。(3)建立新的城市规划过程程序,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全局的观点。(4)强调专家论证的科学性和独立性,以避免“拍脑袋工程”、“政绩工程”和“长官意志”。(5)建立公众参与的正常渠道,以提高公共决策的正确性。代表市民的最大利益和生态建设的社会公平。

生态城市规划除了常规内容外,还应重点考虑以下问题:

(1)建设生态城市首先应确定城市人口承载力,人口承载力不是指城市最大容量,而是指在满足人们健康发育及生态良性循环的前提下人口的最大限量。既要考虑人口未来增长的可能性又要考虑满足一定生活质量的人口规模合理性;既要考虑固定静态人口的分布规律,又要考虑周期性往返于城市——乡村——城市之间和城市商业区和居住区之间动态人口分布和涨落规律。

(2)景观格局是景观元素空间布局,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景观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整体优化原则;②功能分区原则;③景观稳定性原则;④可持续发展原则;⑤活化边缘原则。

(3)城市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城市的职能和性质以及城市的基本活动方向、内容、形式及空间分布。因地制宜地按照生态学中的“共生”原理,通过企业之间以及工业、居民与生态亚系统之间的物质、能源的输入和输出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物质、能量的综合平衡。

(4)提高资源合理利用效率,加快资源开发及再生利用的研究和推广,在城市区域内建立高效和谐的物流、能源供应网,实现物流的“闭路再循环”,重新确定“废物”的价值,减少污染产生。

3.2.5突出城市个性特点,树立城市生态风尚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建设条件,要尊重、研究、发扬自身的特点,根据自己的特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从一个或几个侧面,抓住优势,体现个性。制定实际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方案。融“山水城市”、“园林城市”、“花园城市”、“田园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健康城市”、“绿色城市”等于一体。既体现生态城市建设的优势,又给人们一个醒目的形象。

为有利于生态城市的建设及其成果的保护,管理者应建立制度,提倡良好的公众环境行为,形成生态城市的规矩和风尚。如:①限制甚至拒绝摩托车进城;②限制汽车数量增长、提倡公交车、使用环保车;③提倡以自行车作为上、下班交通工具,或者以步代车;④提倡使用布袋子、莱篮子、饭盒子,拒绝“白色污染”;⑤提倡“绿色旅馆”、“绿色饭店”,禁止旅馆业提供一次性用品;⑥提倡商店与厂家结合对商品实行全程绿色服务;⑦提倡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绿色家庭;⑧有条件的城市应限制建筑高度,提倡使用洁净能源。

3.2.6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

城市和区域是密不可分的。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两者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城市间,区域间不断地在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城市越发展,这种交换就越频繁,相互作用就越强。生态城市的建设特别要强调城市间、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协调发展。不仅要注重自身的繁荣,还要确保城市自身的活动不损害其他城市的利益。

4结语

城市建设范文第2篇

2.论工程招投标办法的多样化林庆铸

3.房地产开发如何体现顾客让渡价值最大化乔晓军

4.谈施工企业工程质量保证金的管理崔凯

5.招标方法实例探讨何思园

6.浅析C语言程序的挂起错误及解决策略丁春芳

7.导游业务课程实践教学创新田红芳

8.中职生人际沟通能力培养的探讨——以河北省交通职业技术学校为例王会娟,田红芳

9.浅谈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贾海林

10.机制骨料与天然骨料性能对比研究司小丽

11.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刘允

12.运行车速对公路线形设计安全性检验的探讨沈传利,柏安来

13.浅谈混凝土桥梁裂缝的原因徐伟轩

14.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体系概述梁俊

15.浅谈大庆地区CNG加气站工程建设赵亮,孙立业

16.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的核心陈倩

17.河北省民营企业职工体育权益保障问题与策略探讨王春雷

18.对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桥梁的探讨郑步君

19.城市建设 浅议机电安装一体化刘小兵

20.浅谈电气工程质量控制魏宏策

21.建筑机械设备的管理和发展秦建

22.某工程桩身强度质量事故的分析处理饶晖

23.预拌混凝土厂家的管理王佐

24.浅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程家华

25.投资估算中如何相对准确的确定其他费用张肖颖

26.东营市中心城实施"城中村"改造模式初探王廷怀,刘斌

27.浅析城市住宅小区环境建设李鸿

28.天津轨道交通的建设模式研究陈福俊

29.拉大城市框架促进县城经济发展赵同凯

30.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规划方华

31.城市空间结构规划探讨厉汝军

32.建筑设计方案审查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金钢

33.浅谈彩叶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张戈栋

34.浅谈XYPEX(赛柏斯)一防水郜军

35.变形监测经典数据处理方法章文政

36.新丰水库大坝渗流及稳定计算分析江峰,宋涛

37.目标责任成本管理在疏浚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唐建威

38.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策略殷海龙,李晓颖

39.浅议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陶创奇

40.如何做好施工企业职工的思想工作杜向东HtTp://

41.探析静压桩施工中常见的几种质量问题王福明

42.探析项目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的进度控制俞翔

43.浅谈施工项目管理的三大控制何永昌

44.浅谈建筑业安全管理工作城市建设 刘江波

45.综述高等级公路涵洞设计与病害处治罗洪浪

46.浅谈房地产开发项目建筑专业配套工程的重要性胡延利,刘江

47.浅谈山区道路路基失稳病害形式及预防措施葛超

48.浅析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实践乔银霞

49.建筑施工项目各专业的协调管理余志炜

50.论项目经理如何确保工程质量谢雄

51.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方法和措施赵连国,客莹华

52.浅谈如何抓好施工项目的规范管理金涛

53.高铁大体积桥梁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方法探析蒋林

54.浅谈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李怀兵

55.框架结构中空心砌块墙裂缝的成因分析及控制措施胡景春

56.论如何加强市政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成本管理陈金友

57.公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方法研究与探讨王子民,陈振严

58.平昌县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调查与评估报告王坤能,沈丹,文茂强,王方容,陈潇,袁明,罗勇,陈小亮,何进霞,杜红平

59.简论场地放大的研究赵艺鸿,郭明珠,李敏

60.地下商业空间设计的探讨劳伟峰

61.浅谈道路的景观设计郑贵平

62.浅议住宅室内空间设计黎洪谷

63.浅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与分析陈碧冰

64.城市建设 夏热冬暖地区外遮阳建筑节能设计探讨何宇群

65.深圳大运中心项目主体育馆聚碳酸脂板屋面系统防水设计李晓刚

66.结构设计中高位转换层的受力及抗震分析刘艳民

67.对建筑给排水设计中选材及相关问题的探讨苏波

68.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技术应用王献军

69.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梁瑞明

70.浅谈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分类及预防戴志华

71.浅谈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欧红来

72.对互通立交设计几点经验的探讨吴华勋

73.地铁车站消防设计策略探讨吴启中

74.装配式金属屋面系统浅析辛志勇

75.RC轴心受压柱截面优化设计周前方

76.建筑防排烟设计中的几个常见问题探讨左龙清

77.高边坡的防护杨金山

78.谈谈如何做好当前我国建筑节能设计胡继月

79.对生态型住宅建筑设计的浅析杨欣荣

80.住宅建筑电气设计初探钟祥顺

81.刍议我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设计问题刘佳云

82.国内建筑钢结构发展概述李月霞

83.关于住宅漏电保护设计的探讨齐威娜

84.浅谈绿色建筑设计城市建设 魏霞

85.论山区公路桥梁设计程玉梅

86.浅谈建筑结构设计策略及对载荷因素杨胜

87.抗震概念设计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徐巍,朱仁波

88.原生态旅游度假别墅环境规划与设计研究王红英,吴巍

89.浅析传统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杨文成

90.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欧高文,胡志

91.简述高层建筑中剪力墙的结构设计黄嘉亮

92.浅谈高层建筑的消防性能化设计陈昊

93.基于运行速度的公路线形设计方法胡国平

94.浅谈住宅单体建筑节能设计徐捷

95.浅谈框架结构的延性设计邵立

96.浅谈绿色校园建筑设计朱晔伟

97.从盐城通榆河取水工程谈浑水管线设计孔宇

98.对某医院空调通风系统的设计李燕康

99.城市建设 如何解决消防给水系统超压,及消火栓处的超压田燕

100.漫谈剪力墙结构体系抗震设计王美艳,宋志强

101.商务大厦工程暖通设计韦洁,赵勇兵

102.桥梁工程抗震设计相关问题探讨江俊波

城市建设范文第3篇

一、加快服务业载体建设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东部新区的开发建设,历下区工业企业陆续外迁,农业耕地逐年减少,一、二产业在全区经济发展中的带动力明显减弱。面对新的形势,区委、区政府深刻认识到历下经济发展的出路在服务业,推进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在载体。历下区将借助第十一届全运会在我市举办的历史机遇,以泉城特色标志区、山大路科技商务区和奥体文博片区规划建设为重点,认真谋划好全区服务业发展的功能定位,强力推进服务业载体建设。泉城特色标志区重点抓好明府城、解放阁片区、泉城广场周边等功能片区的规划建设。明府城规划总面积600亩,争取近日完成规划设计,启动拆迁工作,力争全运会前完成重点部位改造。解放阁片区占地约275亩,规划新建面积26.21万平方米,目前已启动改造,上半年完成拆迁,全运会前临街商务设施投入使用。泉城广场周边重点抓好恒隆广场、香格里拉大酒店、华润万象城等商贸设施建设,把该区域打造成全市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中央商业区。同时,按照已编制完成的山大路科技商务区规划方案,加快山大路两侧拆迁改造,片区内的山工新天地项目正在加紧建设,6月底前一期竣工;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的浪潮集团科技园和4万平方米的中电科技项目下半年将相继开工建设;铁道职业学院地块也正在积极招商。奥体文博片区,历下区将积极配合市奥体工程建设指挥部,认真抓好总投资600亿元的省博物馆、奥体场馆、海尔绿城等20多处大型服务项目建设,搞好各类商贸、办公及文体娱乐配套工程,确保明年6月底前经十路和旅游路两侧形成良好景观,这一区域建成后会形成20-30万人口的消费群体,将给服务业带来巨大商机,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一)突出发展金融业。把金融业作为战略产业来抓,老城区着力加快泺源大街、解放路等传统金融商贸区建设,结合棚户区改造,重点抓好东舍坊片区开发,建设10万平方米的高档楼宇,积极引进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与现有金融区连成一片,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金融聚集区。新城区抓住承办全运会大规模开发的有利时机,着力推进占地400亩的东部新城金融服务区建设,搞好策划引导,逐步形成老城新城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二)着力发展信息、计算机软件业。依托山大路科技商务区、历下软件园和留学人员创业园,精心打造以信息服务业为主导,以软件产业为基础,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现代化科技商务区。积极推动数字娱乐和创意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动漫游戏产业,努力扩大服务外包,不断壮大历下区软件产业规模。

(三)大力发展旅游业。充分利用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等旅游资源,借助大明湖扩建、明府城保护改造、环护城河通航等泉城特色标志区建设,规划实施好以旅游服务为中心的商贸设施建设,全力打造具有泉城特色、历史文化与现代气息相互融合的旅游区。

(四)加快发展文体传媒业。依托大众报业、省广电中心和正在建设的省文博中心,以承办全运会为契机,加快培育文化产业基地,引进一批体育健身企业,推进文化体育产业繁荣发展。

三、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

一是优化提升商贸流通业。进一步策划好商贸设施建设,继续引进大型超市、购物中心以及各种形式的专卖店、便利店。加快泉城路、县西巷、泺源大街、东关大街等特色商业街区的提升,改善城市形象、促进商业发展。二是培育完善社区服务业。围绕方便居民生活,结合11个开放式小区综合整治,搞好社区商业网点的规划布局,积极发展托老养老、社区卫生、庆典服务等项目,逐步建立起门类齐全、设施配套、功能完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社区服务网络。三是巩固发展住宿餐饮业。以山东大厦、贵和皇冠假日、银座索菲特、中豪大酒店、鱼翅皇宫、顺峰等住宿餐饮企业为龙头,引导企业走品牌化、连锁化、集团化发展的路子,扶持他们做大做强。

四、切实加强对服务业工作的领导

城市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 建设 新思路

1我国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1城市发展的宏观矛盾综合体:土地与建筑之间的矛盾

建筑是技术、艺术与人性的综合。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忠实地反映着中国人的过去:知识分子寻求心灵的安顿,统治阶级展示其权力的象征;殷商巨贾追求生活的逸乐,都能表现在简单而几近原始的建筑空间架构上。,“建造怎样的作品,才能不辜负脚下的土地?”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土地日益成为一个焦点问题。经济建设越是发展,就越要占用土地。这就形成一个矛盾,也可以说是一个可悲的社会现象,各级地方政府谋求经济发展,被政绩所困惑,盲目建设,城市建设应该以不损害农民的利益,不损害更多人的利益为前提,科学地规划用地。

1.2微观视角下具有“中国特色”的问题:建筑质量低下

目前我国岌岌可危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腐败比比皆是,解决工程设计施工的制度性问题刻不容缓。短短几个月时间,“楼倒倒”、“楼歪歪”、“楼脆脆”等词语流行起来,这让人们对建筑的质量产生了忧虑。原本威胁一个建筑物安全的首要问题应是地震等自然灾害。但是在中国,施工质量问题却成为威胁建筑物的一个突出问题。

1.2.1施工队伍素质低直接影响建筑质量。

目前我国的年施工量占到世界的50%,这么多项目并不能保证所有施工队伍都具备合格的素质,有的施工人员甚至连沙子与水泥的配比都不知道。

1.2.2建筑施工方式不科学

“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这种不科学的“三边”建筑施工方式是我们三令五申要杜绝的,可是,现在几乎所有的工程都在搞“三边”。特别是一部分土建基础工程设施建设,这些重要工程也普遍在搞“三边”。

1.2.3我国建筑物设计规范要求过低

除了施工环节外,造成出现众多“豆腐渣”工程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我国建筑物设计规范规定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置水准要求过低,这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建筑物需要的安全性水准,应由设计人员根据业主的具体需要共同商定,制定更富有个性化的安全标准。

1.3大一统制度下的文化忠实体现:建筑形态单一

全国性的城市跟潮现象,建造了千城一面的可悲现象。以政府领导标榜为主流追求的“现代感”“欧陆风格”“时尚花园”“新感觉”,一旦成型,并不是原先所期待的样子。长期滋养而成的传统景观、原有的平衡遭到了破坏,那些“洋”的风格并没有解决中国景观魅力的问题。

虽然中国建筑样式呈现了多样化的趋势,但从城市的整体规划上来看,开发商和建筑师对建筑色彩很不重视。在城市形象方面,有一个长期探索、调整、磨合的过程,使新与旧和谐一致,正是我们缺少的。中国的建筑设计师所接受的美术教育仅限于绘制建筑设计效果图,对审美能力的培养毫无帮助。中国的建筑外观设计基本停留在抄袭和拼凑国外范例的阶段。

2.我国现状城市居住文化误区

许多城市中出现了给居住区取个好听的名子,或是建一个标志性的建筑物等现象,误以为这样就是有所谓的“居住文化”。当然这只是目前住宅开发过程中企业寻求居住文化的误解之一。总结起来表现为以下几点:

2.1肤浅地认为文本文化就能代表居住文化

一些城市以为将某些古人、名人的故居保护起来就能成为古迹,就能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其实不然,居住文化实际上是一种集体生态文化,不是“只言片语”就能代表,更多地体现为居住环境、建筑细节对居民的一种人文关怀,从而形成一种集体的生活习惯、生存状态,是空间、时间的某种累积。

2.2对东方文化内涵理解有误区

在影视剧中,总能看到诸如:舞龙、舞狮或大红灯笼高高挂的热闹场景,很多人都误以为这些就是我们的“东方神韵”“中国文化精髓”。这些能否代表我们古老的中华文化?回答当然是能,但这绝不是全部。中华文化从根基上讲是盛唐时期的朴素文化――朴素中见绚丽、精华、恢弘,而那些大红、大紫的绚丽审美观是近代的产物。居住建筑代表和传承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和艺术审美水平,我们不能过分地去追求民族符号以及衰落时期的文化标识,而把过去的审美观当成今天的审美标准。

2.3对现代居住文化的认识存在误区。

城市的布局整齐划一,呈几何形状的规划设计,这些表面上很美观的东西早已被欧美国家所摈弃,而我们的城市规划者却在普遍运用。这是一种严重的错误,是非人性化的、非自然化城市布局,是居住文明的倒退。

3城市设计新思路方法:

3.1建设多功能城市社区

城市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有办公功能,有生产功能,有居住功能,也有休闲娱乐教育等等功能。由于自然和经济条件所限,城市的管理者总是根据一座城市各个区域不同的客观条件,决定优先发展某一项特定的城市功能,这样做既能避免基础设施的分散重复建设,又能突出不同区域的城市特色,从而达到更有效地利用城市资源的目的。因此在对北京市的CBD进行规划和建设时,强调它为金融、贸易、商务、文化、服务行业提供大量商务办公设施(如办公写字楼酒店)以及完善便捷的交通、通讯等服务设施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仅仅如此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在CBD建设中只强调物质首要功能,而忽视它作为城市生活的一个整体所必需具有的其他功能,同样会导致城市资源的浪费,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甚而导致某些地区功能的衰退。

3.2减少中国的畸形建筑:

在西方往往只是书本、杂志或展览会上出现的畸形建筑,现在在北京及其他少数特大城市真正开始盖起来了。中国建筑学发展至少有两个方面需要尤其注意,一方面是从构建节约型社会和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建筑的经济、实用等问题,另一方面是从全球化背景下建设区域特色的高度,认识建筑的形态与美观问题。由于中国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市场兴旺,国际上一些建筑事务所纷纷来华抢滩,甚至变为“外国建筑师的试验场”。造成这种现象原因极其错综复杂,是全球化积极作用与负面影响的产物,是建筑界思想混乱的产物,也是中国社会包括建筑同行们造神运动的产物。

3.3科学制定建筑规划

科学制定建筑规划,减少“式”的人工造城运动,“枪毙”政绩工程。这些年来,一些大楼或其它大型建筑刚刚建成没几年就被拆除,有的甚至是因为质量太次造成垮塌,这种现象在全国各地并不少见。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越来越热衷于大型建筑。据文化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仅仅是文化设施领域,2007年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就有68个。由于耗资巨大,它们从一出现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环顾我们身边,鄂尔多斯的康巴什新区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天津的京津新城豪华别墅区,郑州的郑东新区高耸入云的楼群“超越了时代”。

结束语:经历了几十年的改革与发展,我们走出了一条知耻后勇的路,但我们更深知任重道远,修身-提高建筑师自身的职业素质;治国-立足国情,寻找一条真正适应现代中国的城市之路,建立独立的建筑体系;平天下-做有独立人格的建筑师,赢得国际同行的认同。让我们共勉。

城市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建设;投融资;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

1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尤其在当前国家推动新型城镇化战略背景下,城市建设投融资需求快速增长与供给短缺的矛盾日益凸现。面对城市建设发展与所需资金短缺的矛盾,必须更新观念、转变机制,加快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的创新,以畅通的投融资渠道和资金的高效使用为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当前条件下,投融资机制的转型和创新可具体为三个方面的目标:一是能够增加城市建设过程所需资金的来源;二是建立起稳定、长效良性循环的资金供给渠道;三是合理定位政府与市场的角色,提高城市建设各类项目投融资运营效率,这也是判别创新机制及相关措施是否科学高效的根本标准。

2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创新总体框架

针对我国当前城市建设投融资的现状及突出问题,本文提出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整体推进思路。首先要明确定位政府和市场的立场,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与分工,营造一种公开、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氛围;其次,积极鼓励投融资平台、企事业单位、海外机构和私人单位参与城市建设投融资活动,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主体,调动非政府机构参与城市建设项目的积极性;再次,创建以发行市政债,结合运用允许外资和社会资本以特许经营等形式参与城市建设投资和运营管理,利用多种金融手段等为主要方式的多层次融资渠道,以保证充足的资金来源;最后,搭建城市建设投融资服务平台和投融资管理平台,通过设立各种咨询服务模块和偿债机制、主体信用机制、风险共担及补偿机制、投资退出机制等,并完善相应的长效保障机制,吸引各方主体参与城市建设投融资活动,保障各方主体的利益。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3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创新研究

3.1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与分工

要实现投融资机制的创新,首先要实现投融资理念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改革及创新,即突破政府与市场二者之间的利益纠葛和局限,以全局高度看待投融资,推进投融资的良性发展。原则上讲,不同类型的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平台企业作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主体,应将自身工作与政府行为明确分割,更不过度消耗政府的信用。当下,多数平台与当地政府关系过于密切,企业运作不规范,投融资决策论证不充分,存在一定的“暗箱操作”和“行政垄断性”,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使用责任主体不明。随着市场经济现代化和政治体制的改革,现行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方式已不可持续,明确政府与平台企业的责任划分,通过市场机制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效率,实现投融资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运作,降低政府债务风险势在必行。现融资平台企业要探索新型组织管理及运行体制,以城市优质资产和资本作为融资载体,进一步完善投资、融资、建设、经营、偿债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使其成长为有稳定现金流投入、融资偿债并行的健康市场主体。要进一步提高市场信誉,通过多渠道、多主体投融资模式,加快实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逐步向整合政策性金融体系,承担政府综合性信用功能的市场化公共企业发展。要实现投融资平台运行机制的创新,使其成为法人治理结构完善、资本金充足、运作规范、监管到位的市场经营主体,可以通过控制我国投融资平台企业的数量,做大做强单个投融资平台,形成明显的规模优势,不仅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更有利于加强政府和社会的监管,控制企业债务规模。同时,明确政府对其进行财政补贴和债务偿还的责任边界,平台企业以其自身资产对举借贷款、发行的债券或票据负责,资不抵债时应依法予以破产。还可以建立更为专业的综合性投融资平台或对不同的投融资平台进行法定分类管理,通过整合优质资源和专项资金,推进我国城市建设投融资的良性发展。

3.2引入多元化投资主体、多层次融资渠道

要真正实现城建投融资机制的系统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关键在于加快以财政资金引导、市场资金配合的多层次、市场化的投资主体及其融资模式的转型,切实引导多样化可用资本的有序进入,为城市建设获取更多的发展资金。

3.2.1多元化投资主体

“多元化投资主体”的创新就是为突破当前以政府和相关金融机构为主要主体来源的投资方式,积极发挥地方投资融资平台企业的作用,吸引一部分有资金实力的企事业单位、海外机构及社会私人等社会化的非政府投资主体,合理分配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比例,从根本上改进我国公共行政管理和政府监管的理念,避免投资主体的单一化,理顺城投体制的各种责、权、利关系,同时更有利于改善并提高我国城市公用事业的运营服务质量。具体思路是:根据城建项目的性质(纯公益性或有收益性),形成不同特点的“双层”投资主体结构,可以是多元的投资主体构成,即政府与企业、个人都可以成为城建的投资者,也可以是双元的投资主体组合结构,即不同的城建项目,投资主体结构不同,各主体的地位、作用不同。

3.2.2多层次融资渠道

一直以来,“土地财政”作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和平台企业还款的主要来源,单纯依靠其收入增加政府收入和拉动经济增长已不可持续。应建立城市规划与土地储备的联动机制,合理引入社会资本,依法实行统一的征地、管理、规划和出让。建立与城建资金占总收入比例相关的财政支出体制,实行投融资预算管理和预算滚动平衡。进一步发展财政贷款、政策性担保、政策投资等新型业务,综合多种方式扩大直接融资比重,加快实现由贷款机器向市场化经营实体公司转型,实现以项目建设为导向的建设平台向以投资经营为目标的金融控股型集团转变。首先,以发行市政债的方式推进城市建设,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市政债财政纪律约束性较好,可为城市建设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解决我国目前“土地财政+投融资平台”无法解决的难题。发行市政债券对地方政府要求更高,信息披露更加透明,有利于控制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其次,根据建设项目特性,积极创新运用BOT、TOT、PPP、PFI、ABS等模式进行城市建设投融资,通过允许外资和社会资本以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建设的投资和运营管理。建立必要的政府补偿机制,促进投融资主体和渠道的多元化发展,减轻财政负担,推进市场主导型投融资机制的形成。此外,还要积极利用其他多种金融手段进行融资。通过鼓励与项目所需资金特点相匹配的各类社会资金,如保险、融资租赁等;做大做强地方性商业银行、保险、信托、证券公司等,发挥其在城市建设中的强大投融资功能;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吸引机构投资者,积极推进信托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社保基金等金融产品的运用。总之,不管是政府财政投资、开发性或商业性金融投资,中国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必然是多种模式有机结合的形态,形成共同作用的“结构化”投融资模式。

3.3完善相应的长效保障机制

为保证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的可持续运行,加强城市建设投融资能力建设,本文提出建立由两大平台和多种模块组成的投融资保障机制:(1)搭建投融资服务平台,吸引多元主体参与投融资活动。在此平台上设立投融资基础知识、投融资法律法规、投融资相关激励政策以及投融资咨询等模块,投融资主体根据需要从相关模块中获取所需信息,解决各种投融资问题,从而提高投融资主体信息获取度和投融资认知度,促使其愿意参与城市建设投融资活动。(2)搭建投融资管理平台,保护投融资主体的利益。设立偿债机制、主体信用机制、风险共担和风险补偿机制、投资退出机制等,降低资金供给方的投资及运营风险,保证投融资主体能够顺利筹集资金,提高各方主体参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设立监督机制,通过以政府监督为主导,加强财政、监督、审计等部门依法履行监督的职能;依法建立相对独立、利益中性的监管机构以及能够充分代表消费者利益的专门组织,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组织的作用;鼓励公众参与监督,营造公正、公开、透明的可持续投融资环境。

4结语

通过对城市建设投融资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我国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整体推进思路,从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划分,引入多元化投资主体、多层次融资渠道,完善相应的配套支撑机制、长效保障机制等几个方面对城市建设投融资运行机制的创新进行了研究,对相关投融资机制的研究可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舒昌俊 刘华丽 龚越 方俊 单位:1.咸宁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2.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参考文献

[1]BahlR,WallaceS.Publicfinancingindevelopingandtransitioncountries[J].PublicBudgeting&Finance,2005,25(4):83-98.

[2]AndersonJE.FinancingurbandevelopmentinChina[J].ChineseEconomy,2009,42(2):48-62.

[3]陈卫国.中国城市建设投融资模式转型路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2(13):79-82.

[4]张佳丽,杨德强.资本逆城镇化在城镇化中的作用初探[J].建筑经济,2014(8):13-16.

城市建设范文第6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新城区为目标,紧紧抓住入世和迎办奥运两大机遇,积极实施城市化和经营城市两大战略,进一步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提高城区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加大基础设施、城区环境和房地产开发力度,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不断改善城区环境,为群众多办实事,为全区经济建设和招商引资大局创造出良好的环境。

二、基本原则

(一)改革开放原则

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全面开放城市建设市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除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以外,城市建设项目面向各类所有制企业和外商全面开放,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参与城市建设和经营。

(二)市场化原则

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主题,强化改革创新意识和经营城市意识,逐步实现工作重心由建设城市向经营城市转变、由政府封闭运行向开放竞争转变、由政府单一投资向多元化投入转变,把城市建设项目通过招投标方式推向市场,以市场化推进城市化。

(三)城市化原则

以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新城区为目标,遵循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建立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体制和机制,推动城市化与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同步发展。注重规模和效益统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和重点,逐步形成城市建设的新格局,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四)法制原则

坚持"依法治国"的方针,依法实施城市规划,以法制的手段管理城市规划红线、绿线、蓝线、紫线。依法整顿房地产开发市场秩序,规范房地产开发行为,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实施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做到依法行政。

三、正确评估我区城市建设工作,充分认识城市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四方区位于青岛市中部,地处城乡结合部,由老城区、东部新城区和西海岸经济开发带三部分组成,是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重的市区中心。总体上看,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四方区的城市建设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东西"两翼"开发建设顺利推进,目前东部新城区开发控制性规划已经形成,分区规划正在报批,局部区域开发项目已进入开工筹备阶段;西海岸开发基本完成了首期建设集装箱码头工程前期手续,北片2800亩围海造地工程已与合作单位签订了联合开发框架协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相继打通了南昌路、瑞昌路、南宁路等道路,308国道和重庆南路综合整治以及长沙路打通工程正在实施,完成了海泊河、郑州路河的清淤治理,全区道路硬化率达到95.3%;建成了海云庵、海琴、四方等8个休闲广场以及水清沟公园、南山公园、嘉禾路街心公园,建设整治了北岭山、嘉定山等山头公园,城区的绿化覆盖率上升到2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98平方米;彻底改造了上四方、北山、民政二院等约54.4万平方米的棚户区,一大批旧居民小区得到绿化、硬化改造,居民的居住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城区面貌不断改观,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但是,我区的城市建设工作与市南区等兄弟市区以及国内上海、大连等其它城市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仍存在许多不足。这些差距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改革创新的力度不大,缺乏紧迫感,措施不力,使许多问题长期积累,从而影响到城市建设效益的发挥,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二是,经营城市的观念没有真正树立起来,传统的城市建设思路、体制、机制没有大的转变,城市建设投融资渠道较窄,利用外资项目少、规模小。三是,城区规划滞后和规划设计水平不高,建设布局缺乏统一性和科学性,缺乏文化品味,保护生态环境意识较差。四是,建筑市场秩序还不规范,工程质量安全不容乐观。房地产开发市场不平衡,在开发区域、住房供应体系等方面还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五是,群众反映的热难点问题仍然不少,如拆迁安置、旧城区改造、违法建筑等方面,建设行政管理效率还有待提高,管理者的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和法制观念有待进一步加强。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城市建设历史欠帐很大,历史遗留的问题很多,硬件设施建设的水平和档次不高,市政基础设施状况较差,破危陋房和旧城改造任务艰巨,特别是城区东、西部12个行政自然村依然是"城中村",整个四方区仍处于"半城半村"状态。二是,全区经济总量偏低,区级财政十分困难,加之近两年市里对四方区的投入偏少,使四方区的城市建设一直没有实现大的突破。三是,城区建设的相对滞后,直接影响了四方区对外招商引资的软环境,吸引外来资金的条件明显不足,导致了城市建设发展缓慢的恶性循环。

当前,中国入世、迎办奥运以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加快城市化进程,缩小南北差距"战略部署,都为城市建设工作实现更高水平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全区上下必须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到加强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到加强城市建设是推进城市化的需要,是我国加入WTO的需要,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坚定信心,努力实现城市建设的"三个转变":一是由建设城市向经营城市转变,今后的城市建设要向市场、向社会、向存量资产筹集资金,走经营城市的路子,加快城市建设速度,推动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二是由局部建设向总体格局建设的转变,在规划建设中要提高档次和品味,既要注重点,又要注重面,点要高、面要广,统筹安排,重点启动,不断缩小南北差距,共同构筑大青岛的新格局。三是由内向型建设向外向型建设的转变,规划建设标准争取与国际接轨,建设、经营项目全面对外开放,引入竞争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多元化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模式。

四、加快城市化进程,构筑新的城市建设格局

城市化进程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战略任务。我区必须紧紧抓住市委市政府"加快城市化进程,缩小南北差距"的机遇,以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新城区为目标,加速城市建设步伐。超前做好规划,拉开城市框架,定准区域功能,科学地调整和拓展城市空间结构,不断完善城市综合功能,构筑城市建设的总体布局。基本思路是:按?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搞好"一个中心、三个区域"的建设。以地处双山的四方区行政中心为中心,辐射带动四方区东西"两翼"和老城区三个区域的开发改造,分区功能定位规划为行政中心区、生活居住区、旅游休闲区、都市产业区。行政中心建设,要按照现代化国际城市的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发展成聚集功能齐全、辐射功能较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老城区建设,既要实施道路建设、旧城和村庄改造、河道环境治理,又要进行商业街改造、建设休闲广场等,大力推广物业化管理,不断扩大旧城区物业管理面积,保持和发展老城区的繁荣。西海岸开发,要充分利用陆域和海域,填海造地,开发建设占地约4000亩的集装箱码头、临港工业园和大型物流中心,形成青岛市新的港口聚散地。东部新城区开发,要通过高标准、高档次的整体规划,打破现有村庄格局,实行连片开发,重点突出东部区域4.82平方公里商住综合性新城区、中部区域31万平方米的集商贸旅游居住区和北部区域46.27万平方米商住中心区三大组团建设,同步拉动青岛市汽车交易市场、东方家园、胜利股份油库、红星家具、法国欧尚超市等大项目开发,使东部新城区与市北福州路小区和李沧南部新区连为一体,形成功能完善的城市化体系。

实现这一城市建设的总体布局,必须注意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相结合,按照建设生态城市的要求,改变开发建设方式,变先开发后环境为先环境后开发。要以北岭山森林公园建设为重点,以重庆南路、308国道、环胶州湾高速公路路域"三线一环"生态走廊为骨架,以城区道路绿化、公共绿地为覆盖面,建设和构筑全区点、线、面相结合的良好生态环境,从而切实提高城市建设的招商引资外部环境。

五、高起点地实施城区规划,促进城市建设法制化

城市建设必须发挥城市规划的龙头作用,用长远的战略眼光,高起点、高标准的搞好城市规划。四方区在我市缩小南北差距的战略中占据着比较有利的位置,具有较好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必须抓住机遇,按照四方区的城市建设规划,加快编制城区分区规划、专业规划和详细规划。要积极研究并借鉴国际国内的成功作法,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远期、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等一系列关系。城市规划要适度超前,提高科学性和前瞻性,以人为本,突出四方区的特色,切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进利。对重要建设项目的规划方案要争取组织专家评审,要推行规划设计招标,有条件的可邀请国际国内高水平的设计机构参与规划设计,提高城市设计的品味,广泛吸纳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规划设计必须充分体现现代化气息,必须是生态的、园林的、可持续发展的、空中地下协调的,城市化的。

整个城区的开发建设必须从总体上考虑,按总体规划来搞。按照远期、中期、近期的规划,把所有建设区域、项目都包括进来,大的规划有了,每个组团,每一个区域甚至每一条街道和路的规划都必须精心设计,达到相互协调,融为一体,同时要按照高起点,出精品的要求,搞好城市标志型建筑、标志型景观、标志型风景线的规划设计。要坚决维护规划权威性,任何项目的建设都必须服从规划,规划道路红线、生态绿线以及蓝线、紫线等重要地段的保护界线与范围,必须严格管理,要把规划从人治上升到法治的高度,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随意变更。确保整个城区的开发建设规划上水平、上档次,推动城市建设跳跃式发展。

六、强化经营城市理念,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经营城市实现"三大突破"的要求,我区必须在城市经营权的市场运作、房地产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旧城改造、城市品牌的运作上实现新的突破,经营好土地资源,实现以地生财,以财建城。要积极争取市优惠政策支持,争取土地出让金返还政策或对建设用地实行公开招标拍卖,确保土地经营收益,逐步使土地收益成为城市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要盘活存量资产,有效利用城市基础设施的市场价值,对于经营性的城市基础设施可全部推向市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有偿转让、招标拍卖等形式,经营好城市基础设施的使用权、冠名权、广告权等无形资产,为城市建设筹集资金。要抓住入世机遇、迎奥运机遇和缩小南北差距的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奥运板块,城建板块、旧城改造板块的模式,从四方区实际出发,排出四方区的招商项目,主动出击,用奥运资源和区域优势吸引内外资,努力吸引世界500强的大企业来四方区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要抓住外资项目不放,实行引资责任制,形成部门主动、干部出动和全区联动的局面,确保引资成功,提高城市建设的国际化水平。要进一步深化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大力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采取合资、股份制等多种形式筹集建设资金,运用市场机制机活民间投资,变一方投资为多方聚资,变政府包建为社会共建,开拓多元化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渠道。

七、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

以迎奥运为契机,大力实施城市交通、生态环境、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三项建设。城市交通,必须着眼于服从和服务于四方区城市建设总体格局,针对四方区地处青岛市交通枢纽的现状,积极推进打通长沙路等城市主干道工程,完善城市交通网络;综合整治重庆南路和308国道四方段,提高道路整体形象;翻建区内鞍山路、温州路等道路,彻底硬化区内的砂土路,不断改善全区道路落后的状况。生态环境,必须突出绿化建设,高起点、高标准的规划建设北岭山森林公园,加快工作进度,力争用1-2年的时间建成市区一流的公园,以此为带动,全面启动区内双山、水清沟东山等山头公园的绿化建设,形成全区山头公园生态景观;加强老城区内道路、广场等区域的植树绿化,大力推广居民庭院、墙面、屋顶、桥体的立体绿化和美化,多建绿化精品,多建生态树林。新城区的绿化建设必须纳入前期规划设计,标准要高、覆盖率要高,要利用3-5年时间使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0平方米左右,争取实现市政府"把城市建在森林"的目标要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必须抓好全区河道的治理,重点是张村河一期工程、水清沟河、南昌路河、昌化路河等河道的治理,张村河一期工程必须加快实工进度,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同时要结合四方区东西"两翼"开发建设,加大拆除城乡结合部违法建筑的力度,集中治理脏乱差问题,及时进行环境配套建设。

八、规范房地产开发市场,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

确保工程质量是建设工作的首要任务。四方区的城市建设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必须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为目标,认真贯彻"抓源头、保过程、治违规"的方针。

一方面,要努力吸引有实力、信誉高、服务好、品牌优的房地产企业以及大的内外资开发公司,参与四方区的城市建设,提高对新区和旧城等城市建设项目开发改造的能力与档次。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对建筑市场的监管和监控力度。按照省市有关加强有形建筑市场建设的要求,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行工程招投标范围。进一步规划建筑市场准入制度和清出制度,对达不到要求和违规操作的坚决清理出市场,严格执行法定建设程序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强化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管,增强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要依法实施城市房屋拆迁行为,维护好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居民上访事件发生,维护社会稳定。要提倡建设单位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大力发展节能建筑、智能建筑,建设放心房、优质房,调整优化住宅结构,以满足不同层次收入居民住房需求。同时,要根据四方区城市建设总体格局,按照近期、中期、远期规划尽快确定开发建设项目库,逐步开展项目招投标,控制开发总量和建设进度,保障全区的房地产开发健康有序的发展。

九、实施民心工程,扎扎实实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城市建设工作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就是为人民服务,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城市建设工作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重点抓好市、区两级政府确定的在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方面要办的实事,落实责任,尽快启动。要始终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与社区建设相结合、与迎办奥运和入世要求相结合。各级领导要带好头,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关注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亲自动手调查研究,深入社会体查民情,扎扎实实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今年,要进一步加大对旧城改造和城中村庄改造的力度,首先要启动湖岛村、孤山村、靶子沟、鞍山路7号等改造项目,积极借助市政府有关"捆邦改造"政策,动员和吸引社会力量,运用房地产开发机制逐步解决危破陋住房问题。同时,及时解决城区东西"两翼"开发建设中涉及到的居民拆迁安置,拆除违法建筑,小区配套、住房质量等存在的问题。对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要从政策方面和人、财、物的投入上给予适度倾斜,早预测、早解决,为群众不断创造出更好的居住生活环境。

十、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建设事业改革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城市建设范文第7篇

【关键词】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建设思路

前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带来了不少新的问题。例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建成区下垫面硬化比例不断增加,明显改变了城市的水文、水力特性;加上过去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的城市排水设计理念,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针对这一严峻的问题,我国政府提出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并提出要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1“海绵城市”的概念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在应对各种自然变化等方面像海绵一样具有良好的弹性。在降雨时,通过存储、下渗、净化等途径将雨水存留或利用,从而补充地下水资源;在城市需要水时可以将存留的雨水释放,统筹完善水文循环系统性,以应对长期复杂的人工及自然环境。

2“海绵城市”的建设途径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下称《指南》),海绵城市的建设途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保护城市原有的生态本底。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维持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征,这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②运用生态的手段修复、恢复传统城市建设模式下,已经受到破坏的水系、湿地等其他自然环境;③低影响开发。控制合理的建设开发的强度,以对城市环境生态影响最低的开发建设理念,在城市中留存足够的生态建设用地,控制城市不透水下垫面的比例。

3荆州市海绵城市的建设思路

3.1生态基底保护———划分海绵城市禁建区、适宜建设区

以荆州市城市发展大格局入手,以市区1576km2作为研究本底空间,为了保障城市基本生态安全,维护生态环境系统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科学性,防止城市建成区的无序蔓延,初步形成城市基本生态控制线。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集中成片的基本农田保护区、郊野公园、主干河流、水库及湿地、生态廊道和城市绿地等均被列入基本生态控制线之内,构成城市发展的生态安全屏障。海绵城市建设的适宜建设区域在中心城区480km2,即中心城区建设用地102.5km2的基础上,纳入组团,形成由规划二广高速公路、318国道、长江、江汉运河、镍业南路、上海大道、沙公高速公路、沪蓉高速铁路及长湖围合的区域,也是中心城区城市增加边界,构筑了荆州市“中心城区+组团”的发展模式。

3.2生态

3.2.1垂直式渠化断面改造垂直渠化断面改造方法分为两种,分别是改造成斜坡式生态断面以及垂直式生态断面。垂直断面改造为斜坡断面:改造河段水面较宽且周边有一定用地,主要是破除垂直挡土墙,修整斜坡断面,栽种滨水植物形成自然护坡。垂直断面改造为垂直生态断面:改造河段水面较窄且临驳岸常水位深度不大于0.8m区域,临垂直驳岸放置种植土竹筐并种植水生植物,丰富岸线景观层次,且具有一定净化水质作用。3.2.2斜坡式渠化断面改造改造河道断面为斜坡式,要求较高的亲水性和景观要求。改造方案为自然生态护坡,坡面栽种滨水植物。3.3低影响开发——落实年径流量控制率目标低影响开发的核心理念是对雨水径的源头进行控制,从而维持场地开发前的水文状态,将土地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到最小,LID的主要设施包括绿色屋顶、下凹式绿地、透水路面等雨水渗透、滞留设施。低影响开发主要控制目标包括径流总量控制、径流峰值控制、径流污染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等。鉴于径流污染控制目标、雨水资源化利用目标可通过径流总量控制实现,因此选择径流总量控制作为低影响开发的首要控制目标。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对径流控制率的要求,确定荆州市年径流控制率目标为≥70%。确定目标后,将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进行分解,参照《指南》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分区图,荆州市各海绵分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以75%为基础,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或改造的难度调整指标值。对于未建设用地占比较大的区域,建筑密度适中区域,海绵城市建设或改造难度小,可适当提高指标值;对于已建设用地占比较大的区域,建筑密度较高的区域,海绵城市建设或改造难度大,可适当降低标准。按如上标准确定各分区控制目标,如表1所示。通过加权平均,中心城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1.7%,规划区内建设用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3.8%,满足70%控制要求(见图4)。确定各分区年径流控制指标后,将指标进步一分解至各分区地块,再根据《指南》介绍的方法分解至各单项指标(下沉绿地率、透水铺装率、绿色屋顶率等),在修建性详规及施工图设计时根据片区年径流控制率要求及单项指标落实LID设施。

4结束语

海绵城市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仍处于探索研究的初级阶段,其建设内容也扩展至城市内涝治理、黑臭水体、雨污分流等城市水系统问题,规划设计人员应当充分发挥自身设计、技术方面的优势,多专业融合,充分考虑保护利用现有自然资源,因地制宜的设计更多城市海绵体,营造生态文明的宜居城市。

参考文献

[1]夏洋,曹靓,张婷婷,胡娜,尚旭海.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思路及策略———以浙江省宁波杭州湾新区为例[J].规划师,2016(5).

[2]柳骅.LID理念下城市水域景观的低影响开发策略研究[J].广东园林,2014(2).

[3]刘朝彪,吴相利.“海绵城市”构建规划实施策略分析———以哈尔滨市群力雨洪公园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5(4).

[4]住房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R].2014,10.

城市建设范文第8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城市;对策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4-0028-02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人类生态环境的重中之重。城市问题不仅严重制约了城市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更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容忽视的危害。2010年到2020年是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重要阶段,而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环境问题是否得当处理,直接关系到全球环境问题是否得到改善。因此,如何实现我国城市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使城市、政府摆脱两难的窘境,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

一、生态城市建设的内涵与特点

生态城市建设通过促进环境质量的提高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综合运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协调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协调持续发展的高效组织形式。生态城市概念中的“城市”,不单指城市化地区,还包括城市所有的乡村,既包括城市规划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也包括市域内农村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应强调城市与其周围地域之间动态的统一性,生态城市的系统性观念决定了建设应该全面协调发展[1]。

生态城市的构建是人类最合理地利用资源与环境,寻求人与自然良性循环发展的新的突破,追求人与自然、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和谐共生,乃至高效有序发展。生态城市是由自然、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整合而成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强调整体效益运作,重视环境质量,追求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全面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市环境设计规划原则。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城市建设所要追求的长期目标,建立生态竞争机制,通过自生和再生原理调节系统,进而更加充分合理地配置有限的自然资源,以适应系统协调有序发展的目标。

综上,生态城市建设具有高效和谐性、整体有效性、追求可持续性的特点,这些特点更加系统地证明了当下城市建设选择生态城市这条道路的必然性。

二、生态城市建设的意义

大力推进建设生态型城市,这既是顺应城市演变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经道路。生态城市建设是改变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和建设现代化集约型城市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1.建设生态城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生态城市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城市整体素质,只有走建设生态城市的道路,才能丰富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才能进一步促进城市、社会环境质量与现代化进程的全面协调发展,进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建设生态城市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建设生态城市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新载体,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3.建设生态城市是解决城市发展难题的必然选择

生态城市建设全面强调注重经济效益、注重人类福利、注重生态整体效益。建设生态城市有利于减少生态破坏和社会环境污染,缓解环境压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城市建设的具体措施

1.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知识经济

产业结构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关系到城市经济发展是否稳定、健康、快速,关系到城市定位和整个城市发展目标的确定。我国正处于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过渡的重要时期。如果要摆脱高污染、低产出的产业结构的窘境,必须从产业结构着手,坚持合理布局,以此促进城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把发展知识经济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城市作为人才和科技的聚集地,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只有大力发展知识经济,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产业模式的进一步改革,进而促进我国城市、社会、自然的有序、和谐发展。

2.提高生态意识,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公众是生态城市建设最根本的受益者,但公众对生态城市的建设不冷不热,处在“受约束的尝试”层次,以被动为主,但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2]。树立生态文明观,靠教育宣传和法律法规,强化全民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经途径,教育不仅能提升群众的文化素质,还能调整人的智力乃至技能结构。只有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得到强化,才能促进生态城市的发展,整个国家的生态环境才能得到改善。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就是使人民群众认识到自己在自然中所处的位置和应该承担的环境责任,进而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高质量运行。

因此,必须逐步提高全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更新传统思想观念,深化生态保护理论研究,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明确实施目标,做好科学系统规划,完善产业管理体制,吸引公众参与热情,营造生态环保新风尚,加强区域合作。通过以上有力举措,使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稳健有序地进行。

3.加强政策引导,健全生态城市发展机制

建设生态城市,必须加强政策引导。政府部门在政策制定方面,必须把生态城市建设和生态经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加大城市建设过程中绿色技术的比例,用科学的发展观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其次,必须加大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执法监督机制,通过立法、执法营造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保持规划的权威性,依法定的程序编制和修改,而不是一任领导一个规划。”[3]再次,必须确定领导政绩考核制度。“许多城市应该解决又能够解决的环境问题放着不管,却奢谈什么如何使城市生态化,甚至在有些领导的思想中只是要生态城市这块牌子装装门面,并没有真心打算去实施。”[4]针对于生态城市建设,政绩考核强调不仅要有经济发展的提高,更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科学设置绿色GDP,进而使政绩考核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有力助推器。

4.因地制宜,建设各具特色的生态社区

生态社区是城市生态建设的基础单元,其核心内容是社区生态关系的整合和生态服务功能的提升,强调居民家庭、建筑、基础设施、自然生态环境、社区服务等要素的有机融合[5]。因地制宜地建设生态城市,不仅能够更充分发挥本城市的区域优势,更能全面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完美统一。

建设生态城市,走生态文明之路,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正确选择,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当今世界的大势所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所以,生态城市建设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积极主动应对环境污染,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社会发展成果人人共享、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高静,李爱莉,芦玉敏.关于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理性思考[J].特区经济,2011,(2):298-299.

[2]李丽红.政府主导型公众参与生态城市规划的难点及法律解决途径[J].现代财经,2009,(8):79-82.

[3]都沁军.论生态城市建设的内容及策略[J].当代经济管理,2005,(6):82-85.

[4]王玉庆.当前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几个突出问题[J].求实学刊,2011,(4):55-57.

城市建设范文第9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抓开工、促进度、保竣工为重点,针对当前我县城市建设推进过程中的矛盾和困难,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中时间打攻坚战,着力破解政策处理难、项目实施难、资金筹措难等三大难题,加大拆迁征地工作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完成或基本完成今年年初确定的城市建设任务,为早日把我县建成现代化中等旅游城市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工作任务

(一)加大政策处理力度。各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要按照年初确定的重点建设任务要求,领导挂帅,全力以赴,切实做细群众思想工作,早日完成政策处理工作,保证工程尽快开工。

(二)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已完成政策处理工作的项目务必抓紧开工;已开工的项目,要科学合理安排工期,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经过努力可能竣工的,一定要集中力量,争取年内竣工。具体目标任务详见“城市建设推进活动重点工程目标任务分解表”。

(三)加大筹措资金力度。各建设单位要创新思路,盘活资产,积极寻求解决资金制约的办法。财政、国资等部门要积极筹措资金,帮助调济解决建设单位资金不足的难题。

三、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严密组织。县委、县政府决定成立城市建设推进活动领导小组,由黄继满县长任组长,严灵章、许世斌、蔡文新副县长任副组长,建设、国土、交通、发改、财政、国资、公安、环保、电力、新城委、旧城委、赤城街道、始丰街道、福溪街道等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加强组织和领导。定期或不定期对整个活动情况进行督查、指导,各指挥部、街道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这次推进活动,切实加强领导,党政一把手要对这项活动负总责,要深入一线,直接组织本单位、本部门对活动的实施,要结合实际情况,制订详细的工作计划,严密组织,狠抓落实。

2、强化宣传,优化环境。要充分运用报纸、电视等宣传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丰富宣传内容,强化宣传手段,大力宣传县委、县政府开展城市建设推进活动的决心和工作措施,大力宣传城市建设推进活动对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环境的意义,及时宣传推广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积极营造良好的氛围,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切实做深做细群众工作,既要按相关规定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又要教育他们必须支持城市建设,对极个别恶意阻挠工程建设的,要坚决打击,集中整治,使城市建设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3、集中力量,破解难题。政策处理难是困扰当前城市建设的最大难题。各街道和有关部门要结合正在开展的“走进矛盾、破解难题”活动和“恳谈日”活动,直面矛盾,不怕困难,深入基层,加强协调,突破常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组织力量集中破解政策处理难题。

同时,要按照抓开工、促进度、保竣工的要求,努力加快工程建设进度。新开工项目要及早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积极筹备资金,抓紧落实开工必须的配套条件,争取早日开工;续建项目要严格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计划,做好工程施工节点的衔接,协调好施工现场的各个环节,加快工程进度;竣工项目要及时做好各项扫尾工作,早日交付使用。各单位要对每项工程制订详细的工作计划、倒排时间,落实责任人,做到细化到周,量化到日,努力加快推进工程建设。

此外,要解放思想,拓宽思路,积极解决资金制约问题。各建设单位要立足自身,发掘潜力和优势,采取盘活资产,回收欠款,银行融资以及向上争取等各种措施和手段,破解难题,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城市建设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数字城市;概念;发展现状;问题;策略建议

中图分类号:F2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4-0264-02

一、数字城市的概述

“数字城市”的设想最早由已故的王之卓院士提出,直到美国前副总统戈尔(Gore)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举行的开放地理信息系统协会上,发表了题为“数字地球:21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的报告,提出“数字地球(DigitalEarth)的战略构想”才被社会广泛认识和了解。

从功能上讲,数字城市是一个将城市和城市外空间连在一起的虚拟空间,它将城市地理信息和其他城市信息相结合并存储在计算机网络上,供远程用户访问。虚拟空间涵盖这座城市的地理、资源、环境、人文、经济、社会和居民日常生活等各方面信息。

从技术上讲,“数字城市”的概念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数字城市”概念,即城市信息化,是指通过建设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实现城市经济信息化,建立城市电子政府、电子商务企业、电子社区,并通过发展信息家电、远程教育、网上医疗,建立信息化社区。狭义的“数字城市”概念是指:基于3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关键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空间信息资源,建设服务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与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和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实施和信息系统。其本质是建立空间基础设施并在其基础上深度开发和整合应用各种信息资源。

二、数字城市的发展现状

(一)国外发展现状

1994年,美国颁布了总统行政令实施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ational Spatial Data Infrastruct,NSDI)计划,正式在美政府和非政府部门中开展直接协调地理空间数据收集和管理的活动。随后其他西方国家大多成立了针对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和管理的相应机构,础地理信息化工作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数字城市建设。德国的Rostock Stuttgat大学建立了模型系统,具有对一些城市的基础设施相关的查询、分析和显示功能;新加坡首次提出了“智能城市”的设想,并正在积极建设中;日本已建成一批“智能化生活小区(数字社区)”的示范工程,日本电信与京都大学、Stanford大学合作致力开发网上虚拟京都;新加坡在“智能岛”的建设中提出了IT2000的概念,专门成立了一个国家计算机委员会,并制定了发展战略。

国外数字城市建设是伴随着GIS技术应用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大体经历了4个发展时期:GIS系统研究与建设时期(1960-1989)、基础地理信息化建设时期(1990-1998)、行业应用信息系统研究与建设时期(1994-2001)以及“面向需求”的综合研究与建设时期(2001至今)。各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不尽相同,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已经到达第四阶段。当然,也有很多国家还处在基础技术系统建构的初级阶段。

(二)国内发展现状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数字城市起步较晚,从国内数字城市发展阶段的状况来看,我国处于四个阶段并举的局面。相对而言,通讯基础设施的进展速度比较快,政府和企业内部信息化的进展比较缓慢,且水平参差不齐;政府、企业互联互通刚刚起步、企业信息间的互联互通更需发展和提高。以政府网站为例,比之全国3、4万个市、县、镇政府的总量来说,现已上网的不足3000个政府网站仅占到10%还少。

三、我国数字城市建设中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各城市的信息化主管部门并不统一,既有较正规的专业主管部门(如信息产业局、信息办、信息中心等),也有将现有部门(如发改委、科委、建委等)的职能扩展,兼管数字城市的建设 ,又出现了国家各部委的行业纵向网络和地方政府网络系统、政府各部门网络和企事业单位网络以及各大电信运营商网络系统之间的相互分割或重叠,由于数字城市规模庞大,具体组成项目的管理权限和资金来源各不相同,造成政府对于数字城市的统一规划难以顺利实施,存在多头管理和建设的条块分割状态,难以最有效地集中资源进行数字城市的建设,出现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现象。

(二)基础项目建设中的“软”、“硬”失衡现象

目前国内许多城市不顾自身发展状况和特点,不对本单位内部管理或业务流程进行深入分析、整合及再造, 盲目的投入巨资购置大量的软硬件设备,追求尽快建成宽带网络和形形的网站,而忽视了有关信息的收集、整理、转化与利用等大型信息资源库的基础建设工作,致使耗费巨资建设的各种网络和网站因为缺少可以运行的信息内容而成为“裸网”,导致新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形同虚设,长期无法发挥应有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造成巨大的投资浪费。

(三)欠缺统一的标准

目前各地的数字城市建设基本按照各地的情况自行规划,虽然国家有关部委也出台过一些规范性的文件,但由于数字城市所涉及的关键技术信息化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导致数字城市的理论研究和标准建设工作相对滞后,已经成为我国数字城市建设工作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这个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数字城市各组成模块之间存在数据格式不统一,对各模块之间的数据共享、交换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国内相关的基础软件也存在低水平重复开发,整体效率低下,间接影响了市场力量对于数字城市建设的参与,造成数字城市基本以政府需求为导向,前期投入和维护基本以政府投入为主,难以实现数字城市沟通全社会和为民所用的目标,同时给财政带来了相当沉重的负担。

(四)难以实现信息共享,出现信息孤岛

我国数字城市的信息资源共享状况不容乐观,横向和纵向上同时存在两类“信息孤岛”:各个城市之间信息资源共享的愿望很强烈,但是缺乏相互协作机制,各城市基本上是独立地建设基础信息资源库,信息资源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水平也相对较低,难以实现全省、全国共享,甚至不能实现本市各单位之间的共享,形成横向的“信息孤岛”;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计划、财税、金融、劳动和社会保障、统计、公安、工商、海关等行业主管部门建设了大量面向行业内部的纵向信息网络系统,这些系统不仅相互独立、相互屏蔽,而且受到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制约,和各城市之间缺乏基本的共享机制和信息交换平台,使价值极高的经济、社会信息资源被束之高阁,形成了纵向的“信息孤岛”。因此,各种“信息孤岛”的存在是对数字城市有限资源的巨大浪费,也是数字城市建设长远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四、建设数字城市的建议

(一)加强学习和宣传,弄清数字城市的内涵

对于数字城市建设的决策者,必须通过深入学习,正确理解数字城市的概念,了解其特点、本质以及所涉及的内容,不能想当然地套用像“卫生城市”一类的概念来理解“数字城市”的概念,也不能简单地把数字城市和网站划等号。尽管数字城市的建设有相应的立项、审批和监督程序,但是决策者对数字城市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的规模、水平和效果。对于那些数字城市建设的参与者,不仅要熟悉本部门所承担的数字城市建设的工作内容,还应了解整个数字城市建设的全局规划,在数字城市产业链中明确自身的定位,与其他环节之间的关联,从而更好地完成自身的工作任务。

(二)统筹规划,分布实施,加强监督与管理

数字城市的建设一定要由政策根据各城市的特点和现有条件做出统一规划,制定合理的战略计划,按照计划分布实施,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政府还应该完善政策法规与保障体系,为数字城市的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同时还要加强政府的监管职能,统筹整合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工作成果,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投资。对于由于各种原因形成的信息孤岛,首先要从制度上消除其“私有性”,制定信息共享的政策法规,然后从技术上制定统一标准,规范数据格式,以实现MIS、OA的互连、互通、互动,真正做到无缝链接。

(三)依靠市场运作,鼓励企业积极参与

在政府投资的同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鼓励多元化投入,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组织和鼓励企业积极地参与,调动政府、企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协调两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使他们各司其职、协同工作。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和引导多渠道融资、多元化投入、多形式运营,建立创业联合投资网络,逐步形成市场化、国际化的投融资机制,支持多种经济成分对信息化工程和项目的商业性开发。政府还应合理引导信息消费,积极培育和不断扩大信息消费市场,使企业看到数字城市的美好前景,积极主动投身于数字城市的建设。通过依靠政府支持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数字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

(四)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当全面建设数字城市的条件还不成熟时,不必盲目跟进,仓促上马。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实力,采取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策略,分步实施,可以先建立一些部门信息网站,逐步增加GIS、GPS、RS等技术成分,同时加紧进行基础地理信息设施、市政基础设施、交通设施、金融服务设施、安全应急设施等城市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工作。鼓励支持有条件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开展网上政务、网上商务、网上金融、网上教育等工作,通过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促进数字城市的建设,提高数字城市建设的速度、质量和效率。充分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等网络资源,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

五、结束语

数字城市是一项投资巨大的、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主导,多部门合力共建,多学科跨专业的融合,促进其最广泛的社会应用,这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本前提。国家测绘局正是基于这个前提提出了开放、灵活、科学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模式。它不仅可以满足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大众对地理信息资源的需要,还可以不断试验,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提供多层次、高质量、高效率的信息服务及决策支持,有利于提高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效率,以及整体性的解决城市所面临的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21世纪城市的发展将为数字城市的发展提供十分宽广的舞台同时也将给城市空间数据的获取处理、管理和应用服务带来新的挑战。现在数字城市所面临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它极大的阻碍和制约了数字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导致了建设的低效以及资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1]王要武、郭红领、杨洪涛.我国数字城市见者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公共管理学报,2004,(05).

[2]张大朋.我国数字城市发展与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及其方法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

[3]王宏伟.浅谈数字城市建设[J].科协论坛,2009,(07).

[4]廖鲁海、谢霞.关于我国数字城市建设的理性思考[J]情报杂志.2004,(5).

[5]谢明.数字城市建设与发展探讨[J].工程论坛,2005,(14).

[6]王华,陈晓茜,祁信舒.关于数字城市建设模式的探讨[J]地理空间信息,2011,(02).

上一篇:班组建设范文 下一篇:法治社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