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词的“拿来主义”

时间:2022-09-27 01:16:40

外来词的“拿来主义”

外来词又称借词,顾名思义,这是一种语言从另一种语言借来的词汇。汉语自古以来就有外来词。在古代,当各民族发生争战、融合及密切的经济文化往来时,外来词往往更容易进入汉民族语汇,如“葡萄、胡同、苜蓿、菩萨”等。在近代,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入和改革开放后的“留学热”,更多的西方词汇进入汉语中,如“幽默、雷达、沙发、可口可乐”等。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现在熟知常用的一些词语是从日语中借用而来的,如“社会、民主、资本主义”等。

当然,使用外来词除了常用的音译、意译等方法外,还有一种就是直接将原词语“拿来”使用,尤其是英语单词。虽然这样的用法会多少改变原词语的意义和语境,但随着人们英语水平的提高和网络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接受并传播这种方式。下面我们分三个层面举例说明这种现象。

一、外来词成口头禅,如“OK”

“OK”为英语中的应答词,表示赞同或认可,当询问或征求意见时可以直接说“OK?”现在很多人将其作为话语中的停顿,留给别人思考的空间和提问的空隙。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发现有人滥用这个单词,以致“OK”成了口头禅,每说一句话就要跟一个“OK”。例如:

某人在分配任务:明天早上八点我们在这集合,OK。小张和小李负责这一块,OK。小王和小陈负责那一块,OK。中午十二点我们一起下班去吃饭,OK。还有什么问题吗?OK,让我们投入工作吧。

像这种现象常发生在一些盲目效法外国人说话方式的人身上,他们的英语水平并不见得多好,但这种“洋气的”口头禅却成为让人厌烦的坏习惯。

二、难翻译出原汁原味的外来词,如“Offer”“Party”

有些外来词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也很有用处,但实实在在地找一个词去翻译、去替代却让人伤脑筋。虽然在汉语中也有与此类似的表达方式,但总觉得翻译出的词语无法涵盖外来词的所有意味。

“Offer”一词是经常挂在大学生和其他工作人员口边的一个词。例如:

(1)你拿到某某公司的Offer了吗?

(2)你收到哈佛大学的Offer了吗?

(3)学生盼Offer名企只愿优先考虑(东方网)

“Offer”在汉语中可以翻译为“录用信”“要约函、录取通知”等,一般是外企或国外学校发的表达自己愿意录用某人的一封格式化的信件。但为什么大家不说“录用信”等翻译过来的词语,而直接用“Offer”呢?原因就在于“Offer”本身含有主语主动给予、提供的意思,似乎有种“礼贤下士”的意味,而“录用”就显得刻板、被动一些。另外,拿到某公司的“Offer”并不意味着你一定能在这个公司工作,只是说明你面试合格,用人公司愿意接收你,等你实习考核完毕后才会签订合同正式录用。因此大多说人更愿意直接用“Offer”来表达这种微妙的过渡性关系。

“Party”一词频繁地出现在大家的交际、娱乐及庆典活动中。例如:

(4)万圣节Party各大游戏鬼马造型抢鲜看(人民网)

(5)沪上最热婚礼主题Party(新民网)

(6)地中海风情Party(新浪网)

“Party”曾被音译为“派对”,一部分人也还在使用这个词,但与其说“派对”倒不如直接说“Party”来得省力,而且“Party”本身也不是个难发音的词。它在汉语中对应的意思是“聚会”“晚会”“宴会”,但这几个词都显得庄严有余,轻松不足。除了大型的社交晚会,“Party”常指那些随意的、热闹的、轻松自在的聚会、聊天、喝酒和其他娱乐活动,而这些内含的意思在中文翻译中都得不到很好的体现。因此,大多数人还是选择直接用“Party”。

三、因网络爆红的外来词,如“out”“high”“hold”

现在的网络时代和娱乐时代,大家都有意打破常规表达方式,用另类的语言夺人眼球,中英混杂便受到很多广告商和炒作者的追捧。

“Out”意为“过时”“落伍”等,常用于一种玩笑的嘲讽。“你out了!”是一些新闻和广告中常用的醒目标题语,对产品的推出和更新换代的推广起到一定的作用。比如:

(7)没有微博,你out了(《中国文化报》)

(8)还上淘宝?亲你out了!用iPad购物”(腾讯网)

由于电视广告和网络媒体的传播,很多年轻人将“你out了”放在嘴边。年轻人与自己的长辈间常有代沟,对于一些长辈未接触的新鲜事物,年轻人也随口用“你out了”表达自己的态度,这通常让“爸爸妈妈”辈难以理解,爷爷奶奶辈更不知所云,这对于正常和谐的人际交往并没有益处。

“High”也是一个网络常用词,本义为“高的”,引申义为“振奋、”。现在人们用时,往往在前面加“很”或在后面加动词。例如:

(9)张书豪《转山》受伤都很high(新浪网)

(10)极限返券High翻全城(人民网)

(11)万圣节大家high起来(太平洋家居网)

大家玩得很高兴、很振奋、很尽兴、很疯狂似乎只用一个“high”就可以囊括所有的含义。更有“high吃、high喝、high唱”等五花八门的说法。在此,外来词“high”已经入乡随俗,完全中国化了,以致于成为一种虚张声势和哗众取宠的伎俩。在如此浮躁的“high”背后,我们也应静下心来想一想。

“Hold”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各大标语的宠儿,“hold住”立即作为一个固定词在网络上疯狂流传。其实“hold住”在很早以前就已经使用,尤其在广东和港台地区,据说其发源历史不下20年。近期在一档台湾娱乐节目播出某搞笑演员的表演后,“hold住”才迅速在大陆地区传播开来。例如:

(12)让健康hold住 早补肾,离感冒远一点儿(人民网)

(13)要温度也要风度 看明星如何hold住秋天(凤凰网)

(14)超级另类宠物hold住你眼球(新民网)

“Hold”有“抓住、支撑、保持”等意思,“hold住”似乎有些语义重复,但其后的“d”基本不发音,作为单音节的及物动词,还是在后面加个字比较符合我们中国人的说话习惯。随着网络的传播,“hold住”也变得“法力”无边,似乎什么都可以被“hold住”,越来越多的泛化和滥用也让事物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总之,我们在对外来词实行“拿来主义”的时候一定要适度而谨慎地使用,切不可因盲目的娱乐精神而忽视了汉语的规范性和纯洁性。

(孙娜娜 南京大学文学院 210093)

上一篇:“玉 团”考 略 下一篇:《说“偷”和“抢”》补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