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校焊接专业建设

时间:2022-09-27 10:36:14

浅谈中职学校焊接专业建设

【摘要】焊接专业的发展不仅需要高学历人才的研究开发,更需要广大一线劳动者的应用和操作,而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正是中等职业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社会对焊接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以及对其素质和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 中等职业学校焊接专业的建设必须适时的进行改革和完善。

【关键词】中职学校;焊接专业建设;校企合作

焊接是一种将材料永久连接,并成为具有给定功能结构的制造技术。焊接技术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先进制造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焊接技术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密切关注,并广泛应用于机械、冶金、建筑、桥梁、船舶、汽车、电力、电子、锅炉和压力容器、航空航天、军工和军事装备等产业部门。

焊接专业的发展不仅需要高学历人才的研究开发,更需要广大一线劳动者的应用和操作,而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正是中等职业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目前焊接教学模式在众多职业学校还比较落后,教学环境差、师资不足等问题的存在已严重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因此,作为中职学校的焊接专业应时刻关注市场的变化与需求,不断明确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并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师团队的建设进行及时的调整。

一、构建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课程体系

中职焊接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应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学习能力为根本,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中职焊接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应表现出明显的社会性特征, 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的特点。依托国家职业标准、行业职业标准、企业认证标准,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构建职业标准与中职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贯彻“多维度”工学结合的观念,将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课程内容与工作内容、授课环境与工作环境相结合,将工学结合思想渗透到课程的各个方面。实现校企共同参与,制订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共同授课和编写教材,由企业人员承担工作过程或与生产联系紧密的教学内容,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如专题讲座、研讨会,教学地点可设在企业生产现场;实现课程理念、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结构、课程实施等方面的创新与突破。

二、加强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与企业合作,以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课程模式为指导,对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做出创新和突破,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注重突出精讲多练,并结合校内外实训基地,分阶段对学生的基本能力、职业能力与素质和岗位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彻底改变理论脱离实际、纸上谈兵的教学方法,实施情景教学法教学。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和岗位职业要求,以职业标准为主要培养目标,以学生职业能力提高为核心,将职业标准与教学内容有效衔接,将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纳入教学计划,使学生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取相应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通过一定时间的校企实训和顶岗实习,逐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缩短毕业生职业能力与工作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实现“零距离”就业。

三、建设 “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

根据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适应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安排专业教师利用寒暑假到企业顶岗实习,鼓励专业教师通过“产、学、研”结合的途径到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锻炼,增强实践能力。按照“培养与引进并重、学历教育与能力提升并举、师德教育与业务提高并进”的方针,一方面实施“双师型”教师引进、培养培训计划、骨干教师引进与培养计划,并引导、鼓励教师积极到企业实习,参与企业的技术开发项目,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一线人员等共同指导学生;另一方面,聘请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一定教育能力的专业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为兼职教师,来学校承担专业技能课程教学,或在企业指导学生实习。不断完善师资队伍管理制度和优秀人才成长的有效机制,努力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四、建设高水平、多功能的实训基地

焊接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应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创新能力出发,根据焊接专业技能训练模块和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理论知识掌握,在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基础上,搭建了一个以焊接工艺设计、焊接方法操作、焊接设备使用与拆装维护、焊接质量检验等实验为主线,分层次、个性化的实训教学体系。结合课堂教学、焊接实习等,使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与理论教学形成有机结合和效果互补,使中职教育的情景教学模式得到切实体现。

焊接专业一直是当今社会的紧缺专业之一,焊接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国家的重大建设项目中功绩显著,是其它专业无法比拟的。其在各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应的对焊接技能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当今“蓝领”出现断层,人才紧缺更为严重。因此,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焊接应用型人才,为社会输送大批焊接人才是中职学校焊接专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上一篇:讲求课堂导入艺术 增强英语教学效果 下一篇:古诗可以这样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