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材资源优化英语写作教学

时间:2022-09-27 06:38:30

用教材资源优化英语写作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注重教材文本资源的优化,能帮助学生在开阔视野的基础上,培养正确的语言表达思维感知。由此可见,运用教材资源来优化写作教学,有如下作用:(1)便于学生准确把握和理解课程语言,深化认知和感悟;(2)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开阔视野;(3)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灵活性,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从单元导入中把握文章的主题

《牛津初中英语》(Fun with English)在课程结构安排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搜集相关学习内容。Welcome to the unit(单元导入)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热身练习,还能激起学生对整个单元的学习兴趣。

利用好单元导入,就是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认知材料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主题的集中性和连贯性,让学生在熟悉写作内容的基础上深化认知。利用单元导入要注意以下几点:(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主题,形成整体认知,掌握核心内容;(2)突出导入中语言表达的关键词汇,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逐步掌握;(3)组织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词汇,形成严密的语言表达思维。建立在这些基础上的导入运用,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让学生在模拟写作中更好地把握语篇表达的主旨,提高学生表达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通过这样的运用把握,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更为开阔。例如,在《牛津初中英语》8 A Unit 1 Friends的Welcome to the unit中提出“Qualities of a good friend”,这就是很好的书面表达的素材。教师要在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helpful、honest、share my joy等意思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What makes your friend so special?来组织运用,让学生有一定的感知印象。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围绕The characteristics of my good friend进行模拟写作,深化认知运用。

二、用阅读语句积累书面表达素材

根据阅读学习内容,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记笔记时选出一些经典语句进行理解记忆,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增强认知感悟能力,同时,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让学生形成科学的表达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阅读学习的要求为学生提供灵活多样的素材,要求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找出有效信息,增强认知感悟。一方面,建议学生主动找出有效的词汇信息,并能够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理解记忆,增强学习效果;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围绕文本内容,找出相关或者相似的语句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深化认知。通过对文本内容的深入感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英语书面表达的灵感,让学生在正确运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在阅读中积累素材,使学生能够转化思维方法,结合书面表达来协调运用。例如,在教学《牛津初中英语》(Fun with English)8BUnit 2 Travelling的Reading A Welcome to Hong Kong时,教师可根据文中描述的有关香港的情况,在学生搜集了表达主旨的词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思考:Why do the people like to go to Hong Kong? From the article, what do you learn? 在这样的引导下,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增强认知感悟,还能为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表达素材,便于学生在以相似的主题进行写作时能够灵活运用。

三、借中心任务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Main task(中心任务)在课程学习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其目的是通过创设真实的语言学习情境来培养学生的各种语言技能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根据学习任务,教师应要求学生以实践运用为指导,按照要求写作,以更好地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在学习运用中,教师要按照写作要求从本单元中搜集相关的素材,要求学生根据素材来组合写作的结构和提纲。同时,建议学生就表达中的相关语句进行深入对比,让学生增强写作的意愿,提高语言运用技能。例如,在Unit 4中的中心任务中就有Writing a report的写作要求,教师可要求学生按照学习要求,并根据阅读中积累的素材来整合资源进行写作,同时,让学生将自己的书面表达与中心任务中提供的阅读素材进行比较,揣摩文本中作者的写作意图。

总而言之,从英语教材资源的优化中探寻写作教学策略的转变,对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对教学资源的优化来帮助学生整合写作素材,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优化语篇写作结构和整体构思,增强学生文章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提高写作效果。

上一篇:改进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 下一篇:古诗学法指导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