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院中的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体系

时间:2022-09-27 02:57:28

浅谈医院中的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体系

【摘要】在医院经济管理中,作为最重要且最有效的手段,成本控制发挥着一定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促使民政对象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进而提升了医院运行的成本。从医院人力资源方面来看,如何让将运营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且能够使资金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是现阶段最为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医院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体系出发,进一步对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医院;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构建

一、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意义

1.人力资源成本的有效控制能够促使医院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医院在对正常运营及管理措施进行决策时,都会对一定的成本进行支出,而作为一项管理活动,人力资源管理也应对一些成本进行付出。随着医院管理规模的逐渐扩大,从而提升了对医院职工的自身要求,无论是从质量还是数量上都会有一定的发展,因此,致使人力资源成本也会进一步扩大。所以,医院应在不对正常运转造成影响的前提下,对医院的人力资源得到合理的优化配置,进一步对人力资源成本的投入得到合理且有效的使用。成本的有效控制能够实现成本的降低,确保在收入不变的状态下,提升医院的整体经济效益。

2.有效的人力资源成本控制能够提升医院职工的自身素质。要想使单位内部的优秀人才得到长期拥有,且确保其不会有跳槽现象发生,实现工作的全心全意,最为关键的则是将医院自身具备的良好的文化氛围及员工环境向应聘者进行合理的展示,对竞争、升迁以及肌理等机制得到合理应用,促使单位职工都能够实现对自身才能的充分展示及发挥,实现人才的学有所用的目的。其次,单位应对相关的薪酬制度进行合理且公平的制定,促使员工的基恩、业绩及效益与其工资报酬得到直接联系,对相关的激励制度进行构建,不仅会对员工进行激励,而且还能使单位运行成本得到提升,控制单位的人力资源成本。作为单位人员,应对自身的工作能力及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加强,因此在单位员工中具有技术型及知识型的员工比例则逐渐提升,从而达到单位运行效率提升的目的。

3.人力资源成本的有效控制能够使单位人力资源的配合趋于合理。要想使医院的运营得到更好的发展,关键在于对单位的人力资源进行良好的管理。由于单位构成中,人才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且在单位中发挥活力及中心的作用。单位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发展,关键在于有属于自己的人才队伍,在人力资源方面占据明显的优势,促使单位的竞争力得到逐渐增强。对人力资源成本进行控制的过程中,不是盲目的对人力资源成本进行降低,也就是说人力资源成本并不是降到最低才是最佳。单位的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是对人力资源投入进行有效的利用,采用最少的人力资源成本获取最好的人力资源效果。这就要求单位应对人才使用上达到合理的效果。不仅要对资金进行合理分配,而且还应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4.人力资源成本的有效控制能够使单位的凝聚力得到明显提升。单位中的员工需求并不仅仅限制于学历、技术及人力资源的投入,最为重要的则是对单位的招聘、薪酬、筛选及激励制度的完善,促使员工自身的团队意识及合作精神得到养成,从而使单位人力资源主要朝团结、荣辱与共的精神方面发展。

二、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体系建立的原则

在医院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及人力资源会计研究中,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体系的合理有效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在构建的过程中应对以下原则进行把握:

1.客观合理性,也就是在对体系进行构建时应严格按照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客观经济规律进行实施。

2.结合特殊性及一般性,将医院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特殊性与成本管理中的一般方法及理论进行充分考虑。

3.将核算转化为管理,在对体系进行构建时,应将管理为重点得到充分体现,而成本核算主要对管理进行信息的提供。

4.系统性,将体系的各种构成要素进行紧密的结合,从而达到一个有机的整体,促使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全方位及全过程的管理思想得到充分的体现。

5.简单性,确保医院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体系达到简洁易懂、高度概括的特点。

三、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方法

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中有多种方法进行使用,主要分为4大领域,医院应与自身的实际状况相结合,进行不同方法的选用。

1.会计核算方法。将会计中具备的分类、归集、信息传递以及揭示方法进行运用,采用货币化的计量在人力资源成本及价值中进行使用,促使在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中发挥着最为根本的作用。

2.管理会计的方法。通过对会计报表及账户信息的利用,并结合有关的管理会计的专用方法,从而对人力资源成本效益得到有效的分析,而经济分析法主要分为结构比例分析、绝对值分析、趋势分析以及比率分析分,或采用构建专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及价值计量的经济模型,对人力资源成本的效益性进行合理的评价及分析。

3.科学的管理方法。在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中采用科学的原理及方法,例如:目标管理的方法、决策分析方法、计划和控制的方法以及预测方法等。

四、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措施

1.成本管理观念的转变。对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意识得到加强,促使宣传力度得到加大,进一步将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得到有效的了解,使医院职工能够对人力资源的成本控制得到关注,将人力资源中处在的成本问题得到明确,并不是仅仅在花钱少、办事多的问题上,而是关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中。运用较高水平的管理,促使最佳效益得到获取。坚持将人才进行合理引进及使用,将人才消费中存在的误区得到合理避免,单位应对各个岗位的人才评价标准进行把握,对人才进行衡量的过程中应将能力与业绩作为标准进行使用,避免对荣誉进行过多看重。促使各个阶层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2.合理的组织机构的建立。大多数单位的组织机构中都采用了金字塔式进行使用,该组织结构在使用上有显著的弊端存在,所以,为了使这种组织结构得到改变,将中间层进行减少,并对扁平式的组织结构进行推行,从而将机构中存在的无效性与重叠性得到避免。对于各个部门中的职能应进行明确规定,对这些岗位的所设定的职能进行明确规定,将各个岗位中的工作责任进行设定。实现各部门与各岗位之间达到相互衔接的效果,从而达到主治结构中业务流程的合理性,提升医院的整体工作效率。

3.人力资源成本预算管理制度的建立。单位通过预算能够对人力资源成本支出预见性的增强,促使人力资源成本支出中存在的盲目性及随意性得到避免或减少,进一步将人力资源成本支出的有效监督进行强化。医院首先应对其发展继续长远的规划,与市场调查及上年度人力资源成本总额支出的状况、年度生产及销售计划、劳动生产率提升比例进行结合,从而对现阶段的预算目标进行制定。另外,单位还应对预算基层单位进行确定,控制单位的预算收支,分析及犯规单位的预算执行效果,并根据结果实施责任及奖惩的落实。

4.运用分配制的灵活性促使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单位应根据人力资源的不同,结合收益和费用的配比原则,进行分配制度灵活性的运用。单位中专业人员特别是高科技人才存在严重的缺乏,在这种现状下,促使单位对专业人员的分配制度的灵活性进行构建,采用年薪制、成本节约奖励制、科研成果利润比例提成制以及根据比例进行科技股的奖励等分配制度。总之,分配制度的合理有效不仅能够对优秀人才进行吸引,而且还能将单位人力资源成本过高的现象得到避免。

5.员工素质的稳定提升,促使人员流动得到有效控制。有必要对单位队伍相对稳定进行保持,当快速流动时,对工作的延续及事业的发展存在较为不利的现象。单位对新员工的招聘及培训会使时间、精力以及相应的成本得到损耗,因此,要想使员工队伍得到稳定,采用薪酬及福利待遇的提升是最为有效的措施。其次,对职工培训的加强,按照培训的深度及目的,可将单位培训分为能力培训、专业知识的培训、职工创造性及革新性的培养等方面,促使对单位人员的流动性得到有效的控制。

五、结语

总之,构件以成本为基础的价格体系能够对当前的服务价格体系得到完善,作为医院运营的重要构成,人力资源成本与医院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发挥着最为直接的关系。通过对人力资源成本体系的构件,促使医院人力资源成本得到有效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张莉,刘希宋.企业人工成本的控制体系与对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03)

[2]刘秀云.控制人工成本增加职工收入[J].湖南有色金属,2001(S1)

[3]葛桓志.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新趋势―――战略人力资源成本管理:赢得竞争优势[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4]张爱邦.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策略的探讨[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2)

上一篇:浅谈施工索赔工作的管理 下一篇:浅析中小型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