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教法改革初探

时间:2022-09-27 01:55:16

语文教学教法改革初探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与新教材的不断改革,学校远离了应试教育的干扰。教学环境相对宽松,语文教学应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了。然而语文教学常常难以奏效,学生反馈的信息常令人沮丧,许多同学对语文课兴趣索然,不少学生语文素质底下。这不能不令我们语文教师反躬自问: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实现宝贵的教学目的,将教学活动推向一个崭新的天地呢?现结合自己的教学,谈点粗浅的看法和体会。

1.转变观点,相信学生

教和学相互促进、教学相长的原理人人皆知,可是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师生携手攻关探宝、泛舟学海并非易事。有些教师总喜欢凌驾于学生之上,包揽课堂,将讲台看成是一己之天下,令学生唯我是从;有些则因袭传统模式,按步就搬,客观上压抑学生的积极性。有的虽已改革却花拳锈腿大搞形式上的热闹活跃,令学生盲目应付、造成假象,引起学生厌恶。凡此种种,与语文教学的改革宗旨相去甚远。究其原因,都是不相信学生所致。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扶植学生的自主自立意识,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趣,寓教于乐,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才是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激素。更何况学生耳聪目明,接受新事物快,聆听新信息多,我们和学生相比,不过早读多读了几本书,传统知识多了点,阅历经验丰富点而已。要比适应新时代,跟上新形势,踏上新生活的步伐,也许我们还比不上学生。而语文是以整个社会作为自己的课堂的,在新事物层出不穷,日新月异的今天,学习的空间已大为开阔,我们每位教师只有一双眼睛、一副大脑,而我们的学生有百十双眼睛,百十副大脑,难道我们就真的那么广 博、那么深厚吗?如果我们在学生面前一味故步自封,只能是井底之蛙,可笑可悲了。故转变观念,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乃语文教学大踏步前进的前提。

2.教无定法,博采众长

语文本是一门最不受拘束、最活跃生动且最丰富多彩的学科。因而,无需循规蹈矩,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应博采众长、不拘一格。

2.1 讲授要授有所得,切忌滥杂。讲授是语文教师功底的亮相,讲课时学生是昏昏欲睡,还是跃跃试;是呆若木鸡还是笑逐言开;是沉闷不语还是争先发言,是检验教学失败成功的试金石。“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讲课必精练透辟,抓住要害,析理详明,使学生一课一得,且能举一反三。要使学生沉浸在轻松的气氛中,毫无压力的领悟知识,教师的语言表达是至关重要的。语言要准确、流畅、风趣、亲切。精炼而不失丰富,广博而不失重心,准确而不失幽默,严谨而不失灵活。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要提高学生的劳动效率。教师语言必须过关,而课堂讲授的杂滥无章、不得要领是过不了语言这一关的。

2.2 扩大鉴赏面,提高语感和美感。大千世界,文章万千,古今奇文,各领,要领悟语文的真谛,没有雄厚的阅读量是根本不行的。当今世界,书籍令人目不暇接,穷尽毕生气力也不过能阅读其九牛一毛。靠薄薄的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用的,学生必须把阅读面敞开,面向社会,广泛吸取,教师要把扩大阅读面看成与授课讲文同等重要的教学才行。教师要经常浏览报刊杂志,处处留心。为学生采撷精神食粮。同时发动学生共同在书籍的海洋中寻宝探矿,有配合教学高于教材的奇文佳作选,剪贴范文名作集,全班同学相互交流、鉴赏、阅读、吟诵。读的多了、记的多了,量变就导致质变,“随风落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的语感、美感能力就会不知不觉的逐步提高。

2.3 营造争鸣氛围,激发交锋性讨论。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要创造一种足以使每个学生情绪高涨的教学气氛,必须打破程式化的施教模式。教师要善于从教材中发现问题,巧设分歧,埋伏疑点,选好切入点,抓住契机激起交锋,让学生充分施展口语才能,褒贬抑扬,指点评判,形成热烈的讨论空气。当学生热忠于论题的争辩时,教师也应参与其间,反诘发难,推波助澜,以利于开启学生的心智,增加课堂情趣。如:分析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思想变化原因,讨论、等舍生取义的精神。只要教师结合教材,选好论题,把握时机,激趣,学生在交锋性辩论中各种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将是令人鼓舞的。

2.4 重视思考练习,压缩无效劳动。课后思考和单元练习是检验学生对所学教材真懂假懂的试剂,是测试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手段。教师从备课、导课、讲授、举例,均应朝思考练习倾斜。向课后练习靠拢,将课后习题浸透与课堂讲练之中,以使学生在完成练习时得心应手,胸有成竹。脱离思考练习,远离单元重点的讲授即使再丰富诱人,也是背叛教学主旨的。试想,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全神贯注地接受了教师一整套说教,但在完成课后练习时一筹莫展,毫无作为,这些不是对教师辛勤劳动的莫大讽刺?故而,对课后思考,单元练习应予充分重视,教师不妨事先全做一遍,做到心中有教。在备课、讲课中要渗透练习难点,贯穿练习重点,多一些有用功,少一些无效劳动。当然,对某些文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思考练习的处理各有侧重,或增或减,或重新罗列,这也亦无不可。但置思考练习于不顾,以个人的志趣和喜好去处理教材的做法,则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以上做法,我也在不断实践之中,成败利钝,尚待时日。在教材改革之际,我们倍感任重而道远,愿教材改革的春风快些吹开一个姹紫嫣红的春天。

上一篇:在教学中,要注重爱的渗透 下一篇:浅议数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