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性学习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时间:2022-09-27 01:42:07

自主探究性学习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一、认真学习新课标,转变教育观念

《新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就要求教师掌握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体育教学本身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不断的学习新理念、掌握新信息,不断改善和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形成新的教育观、教学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又要发展学生的心理品质,关注学生健康意识和行为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自主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其实质是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活动,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自主地完成对知识的构建,并从中获取探求知识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创设情境,确立目标,激发动机这是教师主导作用的集中体现。包括创建学习情境,整理学练旧知识,为学生自主探究做好铺垫,明确学练内容与能力目标,使学生在明确探索方向中激发学习动机,为下一环节的探究学习做好心理准备,这是保证学生获得自主探究学习最佳效果的前提。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目标,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具有阶梯性。从学生已有知识和学习实际出发,设计高质量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运用新颖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指向,引导他们以高度的注意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三、加强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自主探究的过程

自主探究,掌握新知,提出疑问,这是自主探究性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是该模式的核心。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根据学练目标和上一环节中的问题,紧密结合新学内容,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练。不但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还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练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练,主动探索,认真总结经验,发现规律。此时体脑并用,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开发能力,提高素质。例如双手胸前投篮,把在高弧度传球的基础上,瞄准篮圈的动作展示出来,那么双手胸前投篮的动作技术就迎刃而解了。同时提出,假如出手角度小,弧度低,单凭手臂用力会导致怎样的结果?从而再提炼出双手胸前投篮的动作技术要领。此时,学生也就弄清了类似的传球、投篮课四肢协调用力,正确把握球的出手角度、飞行路线等问题。精心诱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操作过程,使他们的手、眼、脑、口、耳多种感官并用。在活动中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让他们在探索过程中,自己发现规律或验证结论,并在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中提高探究能力。

四、激活思维,培养独创性

通过不同的途径,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思路,同时也促进学生养成善于求异的习惯,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教师的教学中,通过表达方式的变异,理解角度的变更,思考方法的变迁,练习设计的变化等来提供多形态的信息,创造多样化的思维环境,接通多方位的解题思路,从而促进内容的深化,理解的深入,提高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广阔性。人们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习惯运用某种思维方式,便会产生定势心理。教师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创设思维情境,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提供创新素材和空间。用“教”的创新火种点燃“学”的创新火,才能有成效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独创性。

五、开放教学过程,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

每个人都有自己一定的权力,每一个学生应该有选择学习的权力,如果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自己的喜好去学习,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非常浓厚。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出一些自由空间让学生学习自己喜欢的动作;练习自己喜欢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在课堂学习中想自己所想的,做自己想做的……让每个学生在体育课中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必须要有一定的探究空间,使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验。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理解掌握合作的学习方法,获取了学习体育的经验,成为体育学习活动中的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

上一篇: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之我见 下一篇:初中历史教学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