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素质教育的积极探索

时间:2022-09-26 10:19:10

浅谈化学素质教育的积极探索

摘要:素质教育应重视学生创造力和能力的培养,并关注学生理想和爱好的形成.充分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

关键词:教育素养;教学方法

一、教师应具备过硬的教育素养

教育素养是指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深刻的认识,教师在学校里教的是基本基础学科,应当能够分辨清楚这门学科最复杂的问题.学校教学大纲的知识对教师来说,应当是他的知识视野中的常识.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的教学大纲宽广得多时,教师才能真正成为教育过程的能手.

教育素养从备课中就能看出来.备课的内容是按照教学大纲,而不是按照教科书来背的.教师仔细地思索过教学大纲以后,把化学教科书里有关的章节读一遍,这样做是为了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的位置,用学生的眼光来看教材,真正的教育能手知道的东西要比学校里学习的东西多得多.当然,按照目前的教育来说教师的时间还是很充裕的,所以我们要多把握住这样的机会,多读一些书,充实精神生活,提高知识素养.

教育素养还有一方面,这就是教师的语言修养问题.化学教师的语言必须有一定的逻辑顺序,讲课的内容要清晰.我们学习用语言来描述可以看到的化学实验现象和观察新的东西,然后解释那些用感官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和现象.所以语言修养对教师来说是很重要的,教师要力求语言由简单到复杂,由近及远,由具体到一般.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二、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多年的经验使我们得出结论,可以把所有的教学方法归为两类:一类是使学生初次感知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另一类是使知识得到进一步理解、发展和深化的方法.

教师要注重上好第一节化学课,精心设计课件,认真备课,要设置问题促动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提问.帮助他们主动地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首先,要尽可能地通过情景模式的创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动有趣的实验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对初三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新开设的学科,本身对它就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迫切想把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运用,利用化学实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例如,上第一节实验课可以先抛开书本,做几个趣味性很强的实验,让学生睁大好奇的双眼,然后再引入新课,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对化学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另外,课后可以让部分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就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

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衣食住用样样都离不开化学,化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让学生将所学的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结合,时时给化学提供应用的机会.在课程设置中,要加强化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情景创设中,要注重学生的知识面以及他们的思维走向;在试验中,要注重学生把日常生活知识与实验有机结合起来.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一个教师都在尽量唤起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兴趣,使他们喜欢这门学科.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这句话说得太好了.不论对于大人还是对于孩子而言,没有兴趣是很难学进去的,只有当有了兴趣以后,才会想方设法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兴趣能够让人更多地接触该领域的内容.

首先,要善于发现有趣点.学习也是一样,利用化学实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在认真做好课本上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同时,要多安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实验来加深学生对化学课的理解,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其次,让学生顺着有趣点,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找到了学习的有趣点,他就会发现以前所讨厌的东西其实并不是很讨厌的,不仅增加了兴趣,还学到了知识.

最后,阶段性地加以总结.为了使学生增加学习的兴趣,持之以恒,阶段性地总结一下学生的成绩,会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逐渐地变成一个勇于研究、富于创新的人.

让学生把你所教的学科看作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学生幻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我认为要唤起那些对学习无动于衷的学生,把他从智力的惰性状态中挽救出来,使这个学生在某一件事情上把自己的知识显示出来,在智力活动中表现自己和自己的人格.

四、用教师的爱感化学生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比较头疼的学生,他们学习马虎,行为习惯差,有些学生是因为家庭的原因,导致性格的偏激.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应该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爱,让他们从爱中去感化心灵从而改变他们原有的不好行为.

素质教育强调人是主动的,能创造的.素质教育主张要使学生确定新的学习动机,从学习内部获得学习的推动力.为此就必须使学生感到成功,进步和发展的欢乐.哪怕能力最差的学生,也不能让他意识自己落伍,教学要最大限度地引起和发展学生对学习的内部诱因.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学生真正体会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努力学习化学,实现化学的素质教育.

上一篇:激发学困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初探 下一篇:浅析“行知合一”理念在二次函数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