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目标应如何实现素质教育

时间:2022-09-26 08:41:56

语文学科目标应如何实现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要在总体目标下构建具体的目标、途径和方法,做到素质教育目标课程化、课程内容素质教育化。通俗地讲,就是各学科都要研究自己学科如何落实素质教育的问题。本文探讨了“素质教育中的小学语文教学”,亦即语文学科如何落实素质教育问题:

一、人的素质与语文素质的关系

人的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总体水平,是人在先天禀赋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稳固的性质。我们对这种“稳固的性质”的判断,以适应环境和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为主要标志,是对人的适应环境、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潜在能力作用的量度。人的素质结构是多方面的,包括身体素质、智力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劳动技术素质等。素质教育,中心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

语文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是最基本的要素。从基础教育角度来看,语文素质决定了人才的素质品格。因为语文学科既是基础工具学科,又是陶冶思想感情的学科,同时具有丰富的知识性,语文素质是人的文化素养的主要标志,在人才成长过程中,是最先形成素质核心的部分。

语文素质往往是一个人成才的主要制约因素。人才素质和语文素质是两个密切联系的概念,两者的基本点是一致的,基本点是人的素质。两者大部分是呈重合状态的,且两者的目标、任务相呼应。人才素质目标烛照着语文素质目标,规定着语文素质教育的方向。一个人的语文素质和一个人的整体素质,是圆点接近、半径几乎相等的两个圆。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对人的教育塑造,坚持语文素质教育目标和人才素质目标相统一,把教学生学语文和指导学生做人结合起来。

二、人的素质与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教育者按照“纲要”中指出的素质教育目标,根据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通过科学有效的教育途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发掘潜能,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与应试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应试教育只强调适应学科要求,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模式,是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学生高分低能”弊病的一种概括。而素质教育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上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理论界凝聚力强、覆盖面大的一面旗帜,是教育整体改革的必然归宿。

所谓语文素质,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包括思想政治、语文情趣、语文交际应用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以及交际中涉及到的文化知识。具体地说,语文素质有五个方面:1.语文基础素质――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2.语文智能素质,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3.语文技能素质――听、说、读、写能力;4.语文道德素质;5.语文审美能力。语文素质教育不只是字、词、句、段、篇的教学及听、说、读、写、书(写字)的能力训练。知识和技能只是素质的外在形式,素质教育有更丰富的内涵,是深层的教育,是根本,是一种综合效应,综合整体水平。

三、语文教学评价与语文素质评价

教师教学工作评论和学生语文素质评价是一种新的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成绩考查方法,它对教育效用予以价值上的判断,是指导教学和推动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在语文教学评价时:

1.明确评论的原则。(1)指导性原则。教学评价要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以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确定标准和实施方法。(2)全面性原则。要坚持评价教学的全过程和教学效果。(3)可行性原则。确定教学整体优势内容和标准时,要坚持从实际出发。(4)可比性原则。评出高低优劣,要坚持在可比条件下予以评价。

2.了解评论的功能。(1)用以确定学生水平和教学效果(运用日常考查和期末考试);(2)用以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反馈信息;(3)促进学生学习;(4)研究语文教学。

3.确立评价的项目。(1)按评价所参照的标准分为:①目标参照评价,即参照一个确定的目标,测定各阶段完成教学的程度;②常模参照评价;即以某一群体已达到的平均成绩为常模,与个人得分作比较;③个人特征参照评价,即以个人得分作内部比较,从而弄清学生本身语文学习能力、方法习惯的优劣,以便按其特征因材施教。(2)按评价的目的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3)根据语文素质结构,评价学生语言素质可确定为如下指标项目:①学生具备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基本能力、自学能力;②课外实践活动中的语言交际能力与涉及到的文化知识;③语文情趣、爱好;④情感和道德情操,语文教学有陶冶情感的任务,语言素质决定着情感的浓度和效度;⑤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⑥学生对语文教学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所受价值观念影响的程度。

4.研究评价的方法。开放性语文教学的语文素质水平,要采取多渠道、多角度的评价积分办法,综合地全面考查。(1)语文教师平时考查综合评分。(2)查阅资料,即查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角度表现出来的语文成绩。如语文兴趣小组活动获得的成绩,参加各级语文竞赛获得的成绩;平时的作业,实践活动中的语文能力实际。通过查阅资料,评价其语文素质水平。(3)小组评议,先要讲座评价标准,端正态度,然后依据标准实事求是地评价小组中每个同学的语文成绩。(4)听取反映,主要听取科任教师及班干部的反映,他们能从语文应用的另一个角度接触到学生的语文水平。(5)语文考试,实行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平时学习过程中的考查与阶段性总结性考查相结合。

上一篇:民间美术应用于初中美术教材的启示与建议 下一篇:营造氛围,创设语文教学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