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本地方终身教育体系的推进与建立

时间:2022-09-26 08:10:21

浅析日本地方终身教育体系的推进与建立

自1965年终身教育这一理念提出后,便迅速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支持与响应。地处亚洲地区的日本便是这些较早重视和实施终身教育的国家之一。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日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尤其是它的地方终身教育发展势头迅猛,颇具特色。

一、地方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

所谓地方终身教育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地方全民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地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种教育理念。它是终身教育理念应用于某个特定地域的具体化。

1.地方终身教育政策的制定。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为进一步提高国民的文化教育素质,日本政府提出加强终身教育向终身学习过度的方针,把原来的“终身教育体系”改为“终身学习体系”,强调全社会的人都要不断学习,使整个日本社会成为“终身学习”的社会。1988年,日本文部省为了推进各种学习活动,在社会教育局的基础上成立了终身学习局,其责任是综合制定并调整有关终身学习的政策措施,并发表了教育白皮书《日本文教政策:终身学习新发展》。1989年又再度发表教育白皮书《我国的文教政策》,重点分析了日本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意义与措施。1990年6月29日,日本颁布了一部专门为终身教育制定的法律――“关于健全振兴终身学习推进体制的法律”,简称“终身学习振兴法”。该法是与学校教育法、社会教育法等相并列的一部教育基本法,共分12条,其中就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的责任、振兴区域终身学习的基本构想和基准、设置终身学习审议会以及相应的财政措施等事项,分别作出相应的法律规定。这种以法律形态所提出的有关全国终身教育的条文,使终身教育成为日本政府的一项基本国策。可以说,它的出台,意味着在法律上赋予了地方政府开展终身学习的责任。此后,各地方政府不遗余力地加强了推进终身教育体制的建立,包括制定地方性法规,设立专门的行政机构,制定终身学习振兴计划,设立“终身学习推进中心”和制定地区终身学习发展规划等以保障其得以具体实施。

2.地方终身学习中心的建立。1979年,日本兵库县建立了国内第一所终身教育学习中心。之后,秋田、富山、山口、石川、大分、群马等县也相继建立了终身教育学习中心。日本各地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对终身教育抱有浓厚兴趣的地方公共团体。他们积极开展各项振兴终身教育的活动,并对其加以广泛宣传。这种做法极大的推动了日本终身教育的知名度和发展。《教育基本法》修正案,并新增了“终身学习的理念”这一条目:“要努力实现这样的社会,即保障每一个国民在其一生的任何时间和地点。都能够学习,并且能使其学习成果发挥相应的价值,使每一个国民能够完善自己的人格及度过丰富多彩的人生”。这充分反映出终身学习社会的构建已成为日本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方向。

二、地方终身教育体系的推进

1.地方政府的推动。目前,日本在所有类似我国省一级的地方政府都建立了专门负责终身学习建设的行政机构,同时设立了协调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机构、团体的工作机构――终身学习推进会议,并设立了与民间进行沟通联系的机构。此外,日本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财政措施来保障终身教育的实施,如充实文部省终身学习局所管预算,对终身教育事业采取税制上的优惠,对博物馆等进行融资,设立终身学习事业国库补助金,并特设地方终身学习振兴费补助金。正是有了较为完备的法律、法规的约束与支持,依靠法律的有效治教,日本的地方终身教育事业取得了斐然的成绩。

2.地方大学的积极参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方居民的学习需求急剧增加。来自社会的这种“应有效利用作为地方高等教育机关的大学的人力、物力资源”的呼声越来越高。而对于大学来讲也需要得到地方居民的进一步理解与大力支持。为此,众多的散布于各地区的地方性大学、院校纷纷积极、主动地举办公开讲座,向当地居民提供较高水平的学习机会。举办的讲座内容多与各大学或各大学的某种地域特征紧密结合。讲座内容涵盖面较广,有以在职人员为对象实施专门性技术教育的,有以一般百姓为对象讲授生命科学、医药卫生及环境问题的,也有外语、体育健身等方面的课程。

3.各地社区的促进。1996年,日本原文部省终身学习审议会答辩《关于地域性终身学习机会的充实方案》中又对各地社区和地方大学举办的公开讲座做出了规定。该方案指出“为了适应地方居民学习的高度化、专业化需求,必须扩充只有大学等机构才能提供的内容、水平的学习机会的公开讲座。”。为了有组织、有体系且能够不断地向地方居民提供大学开放讲座,许多社区和地方大学、院校开始设置“终身学习中心”,主要担负着企划学习方案和提供一般成人学习资讯等服务。除此之外,为了配合社区居民终身教育的需求,各地社区居民委员会积极与当地各大、中、小学校协调,将体育馆、运动场、音乐教室、会议室、图书馆、视听室等不直接影响教学的场所,作为终身教育的场地向社区居民开放,供其使用。各地社区的积极参与推动了地方终身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三、建立地方终身教育体系的意义

至2006年底,日本年满65岁以上的老人已占到了总人口的近20%左右,可以说,日本已进入了“超老龄化社会”。尤其是近年来,日本老年人的孤独死及自杀现象在各地频有发生。据研究,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已体会不到了活着的充实与意义。显而易见,开发老龄人口的智力资源、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已成为日本重要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地方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恰恰满足了这种社会发展的需求。它为本地社会上每一个想学习的人提供了学习的机会,老年人也可以根据个人爱好、需要等进行学习,而学习方式、地点、时间、内容等均可由个人来决定。通过终身学习可以使老年人回味起学习的乐趣,使他们认识到即使上了年纪,还是可以为自己所生活的地域社会尽些微薄之力的,认识到自己对社会也是有用的。从而使众多的老年人健康快乐的生活,使整个地区甚至整个日本社会充满活力。因此,在日本各地高龄、少子化不断推进的今天,地方终身教育作为一种能够体现老年人生存价值的教育学习方式,受到了世人的关注。日本原文部省积极鼓励和奖励社会教育机构以老年人为对象开设各种学习班和讲座,并开展青老年之间的交流活动。在其推动下,日本教育委员会、公民馆(包括类似设施)、都道府县知事部局举办了大量的讲座,讲座内容涉及能力培养、爱好、技艺练习、体育健身、家庭教育与家庭生活、职业知识及技术的提高等方面,讲座满足了老年人在内的所有居民的不同需求,进一步推动了日本的地方终身教育进程。

总体来看,终身教育在世界各国都尚处于实践阶段,在教育制度上还存在着很多不太完备的地方。日本地方终身教育的发展亦是如此。虽然明确了政府在发展地方终身教育事业中的主导地位以及其应尽职责和义务,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制度予以支持和保障,并在行政、财政上对其运行与发展给予了大力的扶持,对当地乃至全国形成积极良好的社会学习风气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对终身教育的自愿性、适用性和发展性重视不足,往往给人一种过于强制性或形式化的感觉。如何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地方终身教育是摆在日本乃至世界各国面前的一大难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上一篇:试论校园文化对高校共青团建设的价值 下一篇:科学研究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