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农村文化建设

时间:2022-09-26 07:11:55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农村文化建设

【摘 要】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文化建设在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但是目前农村文化现状让人堪忧,存在诸多问题,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推进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传统文化;农村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我们党历来重视文化建设。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我国农村建设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而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农村建设中的“软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要的有效途径。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言,文化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从十七大到十,党中央在会议中多次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化建设作用重大。新农村建设,不仅要发展经济,还要发展文化。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力量是农民,他们是农村的主人,激发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能够承担和完成时代赋予的重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任务。

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农村十分重视经济发展,而不注重文化建设。这就导致农民们劳作之余完全没有娱乐活动,精神匮乏,文化枯竭。一些封建迷信、、等不良活动在农村的土壤上重新滋生蔓延,农村甚至成为了一些发展的温床。这不仅是对农民的文化生活的严重腐蚀,而且也占用了农民正常的劳动时间,甚至阻碍农业活动的正常发展,还影响到整个社会风气,由此可以看出,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农村文化建设,

二、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中国自古是农业大国,封建社会几千年发展的传统文化,从根上来说就是农业文化,具有浓厚的农村田园式色彩。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文化开始主导农村,现代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有很多问题:

一是机制不全。现在存活于农村并且开展活动的文化机构主要是乡镇文化站、广播站以及老年人协会等,没有具体工作职责,没有单位编制,所以没有专职的工作人员,条件好的花钱聘请有一技之长的农民,条件不好的则由政府机关的人员兼任,这些人员平常基本不到文化站上班,偶尔有活动时才临时组织下,管理比较混乱,也没有太多精力从事文化工作,文化建设更无从谈起。

二是人才流失。在经济建设的大潮中,年青人纷纷涌向城市,留守在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和小孩,对农村文化建设起不到什么作用。即使有一些创业成功回到农村的年青人,他们已经适应了城市生活,他们回到农村也是为了事业,对农村的文化建设兴趣不大,平常的娱乐文化也紧跟城市潮流。

三是经费短缺。近年来,投资农村文化经费虽有所增加,但主要用于增加员工的工资或订阅,真正的文化建设,如文学艺术创作的发展,和其他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比例很小。大部分乡镇文化站、广播室等文化场所设施破旧,有的甚至被挤占。偶尔有一些活动也仍然依赖于外来的赞助资金,制约了农村文化工作的发展。

四是形式单一。由于农村文化活动组织、人员、经费等方面的不足,许多地方将文化站撤了,电影院关了,农民们的文化活动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缺少了基层的文化组织,没有了健康积极的文化活动,农民们只能自发的组织一些活动。男人们喜欢刺激的,如玩牌,扎金花,;女人们则打麻将,看电视,因为商业利益,电视中真正反映农村生活、符合农村口味的节目电视剧也非常少。

三、发扬传统文化,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中国拥有几千年的文化,是唯一没有中断的一个伟大的文明古国,原因就在于民族优秀的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体现着勇敢善良、贵和尚中的民族精神。中国自古是农业大国,最早的文化就是农耕文化,文化的根在农村,所以要建设新农村文化,必须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发扬传统文化,能转化农民建设新农村的观念。农民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首先,要让农民在建设新农村时获得主观上的认同,然后再去组织实践。在经济体制的改革下,使得许多农民的物质生活条件不同程度地发生变化,可是精神文明建设却没有受到农民群众的重视。往往会出现一些较为低俗的文化。因此,我们在建设新农村时,要尽可能地组织一些有意义活动。让农民认识到,建设新农村,不是建设一个经济优先,文化落后的农村,而是要建设一个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美好家园。

第二,发扬传统文化,能提高农民群体的整体素质。农民,是建设农村的主力军,提高农民的素质,对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有重要的意义,而反过来农村文化的繁荣也必然促进农民的生活和文化水平。中国几千年来的农业发展历史中,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方式,形成了农民们狭隘的观念,卫生意识淡薄,娱乐活动庸俗,不良习惯盛行。在农村进一步发扬传统文化,用农民乐于接受的形式进行文化建设,可以提高农民的主体意识,增强民主意识;用农民熟悉的传统习俗作为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提高农民的思想水平,提高他们的文化质量,可以解决思想文化落后现状,从根本上促进农村文化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

第三,发扬传统文化,能激发农民建设农村文化的热情。改革开放以后,大批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到城市,在农村地区长期居住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如果从传统文化入手,留守的许多老艺人就可以成为新的主体,也能进一步激发他们建设农村文化的热情。留守在农村的老人中有许多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将他们组织起来,就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骨干队伍,既可以弘扬传统文化,又能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即使那些不是艺术家的中老年人,如果建立稳定的团队,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创建活动中心,经常开展一些相关的传统文化活动,是老人们容易接受也乐于接受的,这样就能全面提升农村留守人口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第四,发扬传统文化,可以丰富农村文化建设的形式。在农村活跃的民间文化传统舞龙和舞狮,端午,戏曲,杂技,灯笼,形式多样,内容独特,这些项目重新开发,可以增进感情,而且丰富娱乐生活,也挖掘当地的地方特色,创新出真正适合农民要求的精神产品,进一步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形式,推动农村的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第五,发扬传统文化,可以节省政府农村文化建设的经费。投资少的民间传统文化形态有很多,大部分如说唱,故事,剪纸,皮影,需要的资金不多,没有太多的要求,设施和设备比较简单,并且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依靠口授身教的,不需要特别的资金。即使在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传统文化的这些优势也能保证农村文化建设正常开展,减轻政府发展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压力。

在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养成了中国式农民既有狭隘的一面,也有淳朴善良,重情重义等传统美德,他们节俭,重视血缘关系,有强烈的家族观念,尊祖敬天。在农村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农民们受到冲击,暴露出许多问题,农村文化建设状况不容乐观,但令人欣喜的是,党和国家已经重视,绘制出了新农村的宏伟蓝图,只要政府、社会、农民共同努力,继续发扬传统文化,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必定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三农”发展壮大,实现我国走向现代化的伟大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平军. 加快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J].甘肃农业,2013 (14)

[2]徐承英.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J].探索与争鸣,2007(1)

[3]秦海燕.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法制研究与社会,2010( 3)

作者简介:

彭琛(1979~),女,汉族,教育硕士,南昌大学人民武装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

上一篇:小学高年级作文指导浅谈 下一篇:河北蠡县王庄唐代墓群发掘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