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旅游翻译中的常见错误及翻译方法

时间:2022-09-26 07:09:19

谈旅游翻译中的常见错误及翻译方法

摘 要:中国悠久的五千年文化及美不胜收的名胜古迹对外国游客有极大的吸引力,大量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旅游,因此,旅游翻译也愈发重要,但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目前中国的旅游翻译仍然不尽如人意。本文根据旅游翻译的现状,具体分析了旅游翻译中的常见错误,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旅游翻译;常见错误;翻译方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在世界的知名度与日俱增,对外交流也日趋频繁,旅游翻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就目前现状而言,旅游景点的翻译水平良莠不齐,其质量的好坏严重影响到景区和中国文化的形象,也会影响到我国对外旅游业的发展和文化交流。

一、旅游翻译的现状

我国在景点的翻译上缺少对应的专业人才,编撰时过于随意,未经过仔细推敲和研究,导致出现拼写错误、大小写不规范等现象。此外,在我国的大部分旅游景点中,导游的英文水平也参差不齐,这就严重地造成导游在口译时与书面翻译存在较大出入,甚至会出现错误。

二、旅游翻译中的常见错误

(一)生硬直译

一些旅游翻译的译者不注重传达蕴含的内在意义,一味地生硬直译。如 “大唐不夜城”被译为“Great Tang All Day Mall”,这个译法是“只在白天营业的商场”。“All day”在英语中指的是白天,和“不夜”并没有关系,此处属于生硬直译。少林武术被世界各国所熟知,许多外国朋友慕名而来,却在宣传册子上出现“Welcome you to Shaolin Temple”这样的中式英语,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的对外形象。公路上生硬直译的现象更加严重。各个地方的英文标识对“道路”的翻译多种多样:有的翻译为“road”,有的直接用拼音“lu”,还有的用“RD”直接代替。

之所以被译成这样,是因为译者忽视了英语和汉语之间的文化差异,为避免贻笑大方,需要译者多了解西方文化背景,学习地道的表达。

(二)语法和拼写错误

旅游翻译在语言上要力求规范,在逻辑上要符合语法规则,每一个译者在翻译旅游文本时都应以此为准则。然而在景点资料的翻译中,仍然存在不少简单的拼写和语法错误。这样的拼写错误包括大小写错误,如伊犁地区“奴拉赛古铜矿遗址”在博物馆的译名为“The ancient site of Nurlasai mineral”,这个遗址是专有名词,每个字母的首字母应大写,应译为“The Ancient Site of Nurlasai Mineral”。有一些可避免的拼写错误,如狮子林中的翻译把“trees”拼写成了“tress”。还有一些简单的语法错误,如衡山风景区里的标识语“护林防火,人人有责。”,被译为“Everyone has the responsibilities for protecting forest and preventing fire.” 这个译句不符合英语句式表达,而且遗漏了冠词,应译为“It is everyone’s responsibilities to protect the forest and prevent fire.”

上述在旅游翻译中出现的语法和拼写错误,倘若译者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在翻译时更加认真和严谨,就不会再出现这样简单的错误。

(三)表达不准确

在一些旅游翻译资料中,存在表达不准确的错误。例如,唐代诗人张继笔下苏州城外枫桥镇的“寒山寺”,被译为“Cold Mountain Temple”,而事实上寒山寺并非位于寒山上,而是由于当时的名僧寒山在此当主持,才改为“寒山寺”,因此应译为“Hanshan Temple”,这样会更加准确。开封铁塔有“天下第一塔”的美称,若将“天下第一塔”直接译为“The No.1 Pagoda in the world”,外国游客会觉得过于绝对和夸张,应译为“The No.1 Pagoda”或“The No.1 Pagoda in China”,这样的表达就更精准。

可见,旅游翻译要在译前做好充分准备,查阅各种资源,如景点的历史典故、景点名称的来源和外国游客的接受程度,这些因素都要充分考虑到。

三、旅游翻译中的翻译方法

(一)补充法

由于地区、 历史、文化背景上的巨大差异,旅游资料中的部分信息,对于中国人来说可能世人皆知,但对于外国游客来说几乎一片空白。比如具有神话传说或民间故事的景点和包含有我国传统节日的景区。所以,对于翻译类似的旅游资料,较为合适的处理方法就是将这部分信息补充出来。补充的信息应该是外国游客了解景点所必需的背景知识,如:历史时间,名人的生卒年份,他们的身份及其对历史的贡献,名胜的具体方位等。

例如“林子的边上原来有一个洞,传说白娘子曾经在这里修炼。”倘若把这句话完全直译,译为“Near the forest there once was a cave which was said to be the very place where Lady White cultivated herself。”但是这样的译法,会使外国游客产生不解:“中国的怀特太太在洞里一个不足一平方米的小水潭里怎样修炼呢?” 如果补充一些信息,译为“Near the forest there once was a cave which was said to be the very place where Lady White,the legendary heroine of The Story of the White Snake cultivated herself according to Buddhist doctrine.”这样外国游客才不会产生误解,充分理解这句话。还有对于云南景区中所包括的泼水节,可译为“Water―Sprinkling Festival(a big festival for the Dai nationality to wish everyone happiness by splashing water to one another).”

(二)省略法

汉语中常使用丰富的词藻,如成语、叠词,几个连用的词,但所传达的都是同样的含义。这一点在旅游资料中也存在,特别是形容景色的一些成语。这样的文字让人感觉过于重复,在翻译时需要适当地省略,做到传达语义即可。比如在上海的一次桂花节的介绍中“满树金花、芳香四溢的金桂;花白如雪的银桂;红里透黄、花多味浓的紫砂桂;花色似银、季季有花的四季桂;竞相开放、争妍媲美;进入桂林公园,阵阵桂香扑鼻而来。”这段话对各种桂花的描写用词重复,而且翻译时也很难找到对应的外文花名。对于这样词语堆积的文字,译者翻译时要采取省略法,译为“The Park of Sweet Osman thus is noted of its profusion of Osman thus trees Flowers from these trees in different colors are in full bloom which pervade the whole garden with the flagrance of their blossoms.”

(三)音译和意译结合法

对人名、地名处理时采用的是音译和意译相结合,译者通过这种方法,给予读者美妙的联想和享受,理解上更直观明了。如“玉屏楼”,译为“Yuping Tower(Jade Screen Tower)”,“大雁塔”译为“Dayan Ta (Great Wild Goose Pagoda)”,“鼓楼”译为“Gulou(Drum Tower)”。

四、小结

高质量的旅游翻译不仅能将我国的景点宣传到国外,使外国游客更好地感受其文化氛围,进一步弘扬悠久的中华文化,还能促进我国旅游业走向国际化。因此,旅游翻译应力求避免出现生硬直译、表达不准确及语法和拼写错误,运用合适的翻译方法,将景点丰富的文化底蕴准确地传达给外国游客,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我国的文化,把中国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旅游[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2]林立华.从文化角度看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

[3]洪捷.浅谈旅游景区标识的英文译法及其规范[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154-156.

[4]王君.旅游英语的特点及翻译的路径选择[J].外语学刊,2008(5).

[5]陈辉.旅游英语翻译方法浅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1).

作者简介:郭佩(1991C),女,河南济源人,河南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上一篇:浅论广播电台对空巢老人生活的作用 下一篇:中医专业建设中中医文化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