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资源整合与旅游开发

时间:2022-09-26 06:49:15

民族文化资源整合与旅游开发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民经济和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第三产业更加繁荣。以游览观光和人文体验为主的休闲旅游产业也越加兴盛,并成为一些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少数民族文化和自然旅游资源优势相结合,建构良好的旅游形象和口碑,进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伴随我国经济文化发展,旅游产业也随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不仅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并且在提高居民收入、降低失业率等方面发挥了作用。发展旅游产业实际上是打开一扇开放对外的窗口,塑造良好文化形象,有利于招商引资和各产业相互促进和谐发展。

一、民族文化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独具特色,历史悠久,而且在传承过程中依托生活环境不断调整适应,使得民族文化也打上了自然环境的烙印,焕发出无穷魅力。我国西部地区分布着众多少数民族,出于海拔、地形等因素,自古以来与外界交流并不频繁,使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保持了独特性。现代旅游产业的发展中文化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旅游产业的发展不能抛开文化这一要素,文化给旅游赋予了精神意涵。

但利益至上、竭泽而渔的发展路径,对民族文化保留区的原始风貌产生负面影响。一味追求现代化,使原始景观没有了变幻莫测的神秘感和自然天工造诣的独一无二、不可再生的景观,经济效益取代了外来者的审美效益。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原本是外来者眼中最美丽神秘的,最具有跨文化体验价值的。以目前的审美标准来评判,越原始的自然风貌和人文风情,越是靠近现在备受推崇的后现代主义的审美情趣。然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开发缺乏对当地民族文化的保护,甚至连民族文化符号都不再常见,自然美的景观变成了普及率极高的人造景观。因此,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应尽量挖掘文化的差异性,尽力避免差异的无效性。有差异才有魅力,避免审美疲劳。

二、合理的旅游产业开发路径

(一)文化资源题材整合

文化资源题材的整合,首先要整合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同时注重民族特色与差异化。文化题材的移植、拓展与整合,将相同文化区域的文化移植,得到借鉴、丰富、深化的目的。

文化气息浓厚的旅游景区,应避免呆板的文化展示,避免违背美学。例如人间天堂九寨沟风景区,本身的自然风光已经足以让人叹为观止,因此对于这类景区开发就应突出它的自然风光,一切景区内的设施只是为了方便游人参观游览,适当的挖掘背后的文化背景信息,给它赋予一层浪漫主义色彩。同时要特别注意生态保护,一般这种景区生态比较脆弱,游人的往来难免增加其生态系统的压力,为了更好的经营和宣传,一定要重视生态保护工作。

(二)文化旅游产品整合

传统项目的创新需加强。若进行文化堆积式的开发利用,缺少层次细分,易忽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只有传承文化,保留文化的原始风貌才能让旅游者真正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与当代工业文明找到契合点,便于旅游者进行跨文化体验,领略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

同时使静态与动态旅游展示相结合。静态的旅游展示项目包括原生态民俗民居、民族文化馆、家庭文化馆;动态的游览项目主要突出其生动性,真人文化展演、文化体验参与、数字化展演等。注重提高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这也是旅游产业口碑宣传的关键。

(三)旅游空间整合与聚合创新

在旅游空间的维度上,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民俗村寨最能够体现文化与旅游开发空间的聚合性,同时也进行了文化传承与展示之间的聚合。民族村寨是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和日常生活的一切地点场所和物质承担者。民族文化的仪式、节庆、生活起居、手工艺传承等都依托于这一固定场所,也是外来者进行跨文化体验的最佳场所。在民族村寨,日常生活起居与居住环境相结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凝聚了民族的智慧与传承。注重空间的聚合与创新,可以在原有旅游资源基础上给旅游者创造全新的体验,新的观察视角有助于文化交流与融合。

三、总结与展望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文化与传统,有些少数民族还有独特的宗教、语言和文字。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民族风情与人文,这些文化资源和自然环境是吸引游客前来游览体验的重要因素。

目前当代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发展具有资本主导、产业融合、数字化营销、休闲娱乐等趋势。在这种趋势的影响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也面临挑战。主要是总体战略存在偏差,缺乏品牌效应和有效宣传,若干旅游景区未形成规模效应,各景区之间同质性强,缺乏文化创新,未实现顾客群体分层和市场细分。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当地政府应把公路沿线交通较为便利的旅游城镇作为旅游产业建设重点,建立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群落,协调城镇建设和产业规划,实现跨越式发展;重视品牌效应,对地域文化进行细分;实行文化创新战略,集中优势挖掘旅游特色。深刻民族文化内涵,树立良好的旅游文化品牌形象。合理使用宣传策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促进经济、文化与生态文明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上一篇:劳动力流失对当地旅游发展的影响 下一篇:浅谈基于环境不确定性的管理会计对策